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電力拖動基礎》考試大綱 適用專業名稱:電氣自動化 科目代碼及名稱 考試大綱 46 電力拖動基礎 一、 考試目的與要求 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在本科學習階段對電力拖動基礎專業基礎課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是否適應以后對研究生課程的繼續學習。 測試考生對電力拖動基礎的主要內容: 1、了解電力拖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工作機構的折算、生產機械的負載轉矩特性。 2、熟練掌握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起動、制動、調速的方法和計算,掌握電力拖動系統穩定運行的條件,了解過渡過程和能量損耗。 3、熟練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固有機械特性與人為機械特性、各種運轉狀態的計算。 4、掌握三相異步電機的起動方法、起動設備的計算,了解起動的過渡過程。 5、掌握三相異步電機調速的基本原理、方法、特性。 6、了解多電動機拖動系統。 7、了解電動機的發熱和冷卻、工作制的分類,掌握按發熱觀點電力拖動系統電動機的選擇及計算。 二、試卷結構(滿分 100 分) 內容比例: 1、電力拖動系統的動力學基礎 約 6 分 2、直流電動機的電力拖動 約 30 分 3、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及各種運轉狀態 約 30 分 4、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及起動設備的計算 約 12 分 5、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調速 約 10 分 6、多電動機拖動系統 約 2 分 7、電力拖動系統電動機的選擇 約 10 分 題型比例: 客觀題 約30分 1、單項選擇題 約10分 2、填空題 約10分 3、判斷題 約10分 主觀題 約70分 4、計算題 約50分 5、分析題 約2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電力拖動系統的動力學基礎 考試內容 電力拖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工作機構的折算、生產機械的負載轉矩特性。 考試要求 1、掌握電力拖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符號分析,并運用方程式分析電動機的運行狀態。 2、掌握工作機構轉矩、直線作用力、飛輪力矩和質量的折算原則和方法。 3、了解負載轉矩的分類及典型的負載轉矩特性。 (二)直流電動機的電力拖動 考試內容 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起動、制動、調速 考試要求 1、掌握他勵直流電動機的固有機械特性和人為機械特性及其相關計算。掌握電力拖動系統穩定運行的條件,并能熟練運用分析問題。 2、熟練掌握他勵直流電動機的起動方法及起動電阻的計算。 3、熟練掌握他勵直流電動機的制動運行方法,對應的特點、機械特性、制動電阻及穩態運行轉速的計算。 4、熟練掌握他勵直流電動機的調速方法、調速特性和計算,掌握調速的技術、經濟指標。 5、了解他勵直流電動機過渡過程的能量損耗、影響參數、計算及減少能量損耗的方法。 6、了解串勵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與運轉狀態的特點。 (三)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及各種運轉狀態 考試內容 三相異步電動機機械特性表達式、固有機械特性與人為機械特性、各種運轉狀態 考試要求 1、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機械特性三種表達式。 2、熟練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固有機械特性與人為機械特性,分析參數變化的影響。 3、熟練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各種運行狀態。 4、了解異步電動機的技術數據及參數計算。 5、綜合運用表達式對電動機各種運行狀態進行計算。 (四)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及起動設備的計算 考試內容 起動方法、起動設備的計算、過渡過程。 考試要求 1、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方法,熟練掌握起動參數的計算,了解如何改善電動機的起動性能。 2、掌握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定子對稱起動電阻的計算,起動自耦變壓器的計算。 3、掌握三相繞線轉子異步電動機轉子對稱起動電阻的計算。 4、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過渡過程、過渡過程中能量損耗、減小損耗的方法。 (五)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調速 考試內容 變極調速、變頻調速、能耗轉差調速 考試要求 1、了解變極調速及其調速方式。 2、掌握變頻調速的原理、機械特性及調速過程分析、計算。 3、掌握能耗轉差的基本原理、方法、特性。 (六)多電動機拖動系統 考試內容 硬軸聯結的雙電動機拖動系統、同步旋轉系統(電軸系統) 考試要求 1、了解硬軸聯接的雙電機拖動系統負載的合理分配問題。 2、了解同步旋轉的電軸系統的工作原理及能量分配和傳送。 (七)電力拖動系統電動機的選擇 考試內容 電動機工作制的分類、電動機的選擇 考試要求 1、了解電動機工作制的分類。 2、熟練掌握按發熱觀點的平均損耗法與等效法的本質、計算和應用。 3、掌握不同工作制的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4、了解籠型異步電動機每小時允許合閘次數的計算。 5、了解不同特性生產機械負載的調速電動機的選擇 6、了解電動機其他參數的選擇 參考書目: 《電機及拖動基礎》(第 4 版) 顧繩谷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