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水力學 考試科目代碼:[831]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業務綜合知識,并且能運用所學 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說明和解決實踐中的相關問題。 考試為筆試、閉卷形式。重點考察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計算方法的掌握 和應用能力。避免單純的死記硬背,更多地強調理解及想象能力。 二、考試內容 1)緒論 a: 液體的主要物理性質 粘滯性、粘滯系數、牛頓液體內摩擦定律。 b: 連續介質和理想液體概念 c: 作用于液體上的力 2) 水靜力學 a:靜水壓強 靜水壓強概念及其特性,液體平衡微分方程,重力作用下靜水壓強的基本公式,等壓 面,絕對壓強與相對壓強,壓強的量測和計量單位。 b: 靜水總壓力 水平壓強分布圖和壓力體圖的繪制,作用于平面壁上的靜水總壓力和作用于曲面壁上 的靜水總壓力的計算。 ※本部分的重點是掌握點靜水壓強與靜水總壓力的計算方法。 3) 液體運動的流束理論 a:描述液體運動的兩種方法 拉格朗日法、歐拉法 b:液體運動的一些基本概念 恒定流與非恒定流,流線、跡線、微小流束與總流,過水斷面、流量、斷面平均流速, 均勻流與非均勻流等。 c: 恒定總流的連續性方程、能量方程、動量方程 d: 量綱分析 2 ※本部分的重點是掌握液體運動的基本概念和能夠靈活運用三大方程(連續性方程、 能量方程和動量方程)求解具體問題。 4) 液流型態及水頭損失 a: 流動阻力和能量損失的分類 沿程水頭損失、局部水頭損失、濕周、水力半徑等概念。 b: 雷諾實驗及液體運動的兩種型態 c: 均勻流動基本方程及圓管中的層流運動 d: 紊流(湍流)的特征 e: 達西公式、謝齊公式 f: 局部水頭損失 ※本部分的重點是掌握流態判別方法,層流、紊流的運動規律,沿程水頭損失及局部 水頭損失的計算方法,沿程阻力系數的變化規律以及影響因素。 5) 有壓管中的恒定流 a: 長管與短管、簡單管道與復雜管道的概念 b: 簡單管道水力計算的基本公式 短管自由出流與淹沒出流計算公式、長管計算公式、水頭線的繪制。 c: 簡單管道水力計算特例——虹吸管及水泵裝置的水力計算 ※本部分的重點是掌握有壓簡單管道的水力計算。 6) 明渠恒定均勻流 a: 明渠的類型及其對水流運動的影響 明渠類型,底坡分類。 b: 明渠均勻流的水力特征及其形成條件 c: 明渠均勻流的水力計算 d: 水力最佳斷面及允許流速 ※本部分的重點是明渠均勻流的基本特征及水力計算。 7) 明渠恒定非均勻流 a: 明渠水流的基本運動狀態 斷面單位能量,臨界水深與臨界底坡,弗勞德數,緩流、急流與臨界流及其判別方法, 了解水躍與水跌的水力現象。 b: 明渠恒定非均勻漸變流水面曲線的分析 水面曲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變底坡渠道水面曲線的連接。 3 ※本部分的重點是明渠臨界水深、臨界底坡的計算方法,急、緩流態的判別方法,明 渠恒定非均勻漸變流水面曲線的定性分析與銜接。 8) 水躍 a: 棱柱體水平明渠的水躍方程 方程形式及推導方法、推導三項假定,水躍函數。 b: 棱柱體水平明渠中水躍共軛水深的計算 矩形明渠水躍共軛水深的計算。 ※本部分的重點是矩形明渠水躍共軛水深的計算。 9) 堰流及閘孔出流 a: 堰流、閘孔出流的概念、分類及其特征 b: 薄壁堰、寬頂堰和實用堰溢流的特征及其水力計算 c: 閘孔出流的水力計算 ※本部分的重點是堰流及其分類,堰流、閘孔出流的基本計算。 10) 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銜接與消能 a: 工程中常見的水流銜接和消能型式 b: 底流消能的水力計算 建筑物下游收縮斷面水深的計算,降低護坦高程及筑消能坎形成消力池的水力計算。 c: 挑流消能的水力計算 ※本部分的重點是底流消能的水力計算。 11) 液體運動的流場理論 a: 流速、歐拉加速度 b: 流線與跡線的微分方程式 c: 液體質點運動的基本形式 平移速度、線變形、角變形、旋轉角速度。 d: 無渦流與有渦流 e: 液體運動的連續性方程 ※本部分的重點是掌握歐拉加速度、流線方程的求解,掌握液體質點線變形、角變形、 旋轉角速度的計算公式,并能靈活運用液體運動的連續性微分方程。 12) 恒定平面勢流 a: 恒定平面勢流的流速勢函數 流速勢函數及等勢線。 4 b: 恒定平面勢流的流函數 流函數及其性質、勢函數與流函數的關系。 ※本部分的重點是流速勢函數與流函數的求解。 13) 滲流 a: 滲流的基本概念 b: 滲流基本定律—達西定律 c: 地下河槽中恒定均勻滲流和非均勻漸變滲流 ※本部分的重點是滲流的基本概念。 14) 相似原理和模型實驗基礎 a: 相似現象的相似特征 幾何相似、運動相似、動力相似。 b: 單項力作用下的相似準則 ※本部分的重點是掌握重力相似準則。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 分鐘 2.試卷分值:150 分 3.題型結構:(1)客觀題(判斷對錯和單項選擇題)(20 分) (2)繪圖題(10 分) (3)簡答分析題(60 分) (4)計算題(60 分) 四、參考書目 《水力學》(第三版),吳持恭,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