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軟件基礎 考試科目代碼:[084]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數據庫系統原理》和《編譯原理》課程的基本概念、原 理、方法。能靈活運用,具有較強的分析、設計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一)《數據庫系統原理》部分 1. 數據庫系統概述 a) 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系統 b) 數據庫系統的特點與功能 c) 數據庫系統的用戶 d) 數據抽象與數據獨立性 e)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結構 2. 關系數據庫系統 a) 關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數學定義、關系模型、關系的性質 b) 關系代數 關系代數的運算分類、傳統的集合運算、專門的關系運算。 c) 標準關系數據庫查詢語言 SQL 數據定義語言、數據操縱語言、數據控制語言 3. 數據庫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a) 安全性 數據庫的安全性 為保證數據庫的安全性需要考慮的問題 b) 完整性 數據庫的完整性 完整性約束的類型 4. 數據庫設計概述與需求分析 a) 數據庫設計概述 數據庫的設計問題、數據庫的生命周期、數據庫的設計過程 2 b)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務、需求分析的目標、需求分析的步驟 5. 概念數據庫設計 a) 概念數據庫設計概述 概念數據庫設計的任務、目標、步驟 b) 實體聯系模型 實體、實體型、屬性、鍵、實體間聯系 實體聯系圖 c) 概念設計的方法與策略 概念設計的方法 概念設計的策略 6. 邏輯數據庫設計 a) 邏輯數據庫設計概述 邏輯數據庫設計的任務、目標、步驟 b) 形成初始關系數據庫模式 實體的變換、屬性的變換、聯系的變換 c) 關系數據庫設計理論 初始關系數據庫模式可能存在的問題 函數依賴 Armstrong公理系統 屬性的閉包 關系模式的規范形式 d) 關系模式規范化方法 無損連接性和函數依賴保持性 關系模式分解算法 7. 物理數據庫設計 a) 影響物理數據庫設計的因素 b) 選擇關系模式的存取方法 8. 物理存儲結構 a) 數據庫存儲設備 磁盤存儲器、磁盤緩沖處理技術、磁盤的調度策略。 3 b) 數據的物理存儲方式 索引文件、B樹。 9.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數據字典 a) 數據字典的定義、內容。 b) 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模塊對數據字典的存取。 10. 關系代數操作的實現算法 a) 查詢處理的過程。 b) 選擇、笛卡兒積、投影操作的實現算法。 c) 連接操作的實現算法。 d) 集合的并、交、差的實現算法。 11. 查詢優化技術 a) 問題的提出 使用不同的策略處理一個查詢會得到不同的時間開銷。所以,需要選擇優化 的查詢處理策略,以減少查詢處理時間,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 b) 啟發式關系代數優化算法 關系代數等價變換規則、啟發式代數優化規則、啟發式代數優化算法。 12. 并發控制技術 a) 并發控制的重要性 數據更新丟失問題、臨時值問題、錯誤聚集計算問題 b) 事務模型 事務中的讀寫操作、事務的狀態、事務的性質。 c) 事務的調度 調度的可串行性 d) 基于鎖的并發控制協議 鎖的概念、兩階段鎖協議、三級封鎖協議。 13. 數據庫恢復技術 a) 數據庫恢復的必要性 破壞事務原子性和引起系統故障的原因。 b) 使用日志的數據庫恢復技術 數據庫系統日志、推遲更新技術、即時更新技術。 c) 緩沖技術 4 日志緩沖技術。 d) 檢測點 14. 其他事務處理技術 a) 死鎖處理 (二)《編譯原理》部分 1. 編譯概述 a) 編譯器,源程序分析,編譯器的各階段; b) 編譯器的伙伴,編譯器各階段的分組,編譯器的構造工具。 2. 文法和語言的基本知識 a) 文法及語言的表示,文法和語言的定義; b) 句型的分析,句法樹,短語,句柄; c) 文法的化簡和改造,文法和語言的 Chomsky 分類。 3. 詞法分析與有窮自動機 a) 詞法分析器的作用,輸入緩沖,記號的描述,記號的識別; b) 詞法分析器描述語言,有窮自動機的構造,正則表達式; c) 轉換關系:正則表達式和 FA,正則表達式和正則文法,正則文法和 FA; d) NFA 的確定化,DFA 的最小化; e) 設計詞法分析器的生成器,基于 DFA 的模式匹配器的優化。 4. 語法分析 a) 語法分析器的作用,上下文無關文法,文法的編寫; b) 自頂向下語法分析,文法左遞歸的消除,LL(1)文法,遞歸下降分析法,預測 分析法,預測分析表的構造; c) 自底向上語法分析,簡單優先分析法,算符優先分析法,算符優先矩陣,LR(0)、 SLR(1)、LR(1)分析法,LR 分析表; d) 語法分析器的構造,左、右結合問題,二義文法的應用,語法分析器的生成。 5. 語法制導翻譯技術和中間代碼生成 a) 語法制導定義,語義樹的構造,屬性文法; b) 自頂向下的翻譯方法,屬性的計算與傳遞; c) 中間語言:逆波蘭式,三元式,四元式,三地址代碼; d) 說明語句、賦值語句、布爾表達式、CASE 語句的翻譯; e) 回填技術,過程調用的翻譯。 5 6. 符號表的組織與管理 a) 符號表的作用,符號表的組織方式; b) 符號表的建立和查找方式。 7. 代碼優化 a) 優化的主要種類,基本優化技術,基本塊劃分,DAG 的構造與應用; b) 流圖中的循環分析,全局數據流分析; c) 程序流圖分析,代碼改進變換。 8. 運行時的存儲組織與管理 a) 源語言問題和存儲組織方式的關系; b) 靜態存儲分配,動態存儲分配:棧式存儲分配、堆式存儲分配; c) 活動記錄、數據區、DISPLAY 表的構建和內容; d) 參數傳遞方式及其對程序運行結果的影響; e) 對非局部名字的訪問,符號表訪問。 9. 目標代碼生成 a) 代碼生成器設計中的基本問題和目標機器; b) 簡單代碼生成器的構造; c) 寄存器分配,臨時變量的存儲與釋放; d) 代碼生成器的自動生成技術。 10. 其它編譯技術 a) 并行編譯; b) 交叉編譯。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 分鐘 2.試卷分值:150 分 3.題型結構:(1)填空題(10 分) (2)概念題(20 分) (3)簡答題(40 分) (4)綜合題(80 分) 四、參考書目 1.《數據庫系統原理》(第二版),李建中、王珊,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5 年 9 月 2.《編譯原理》,李建中、姜守旭(譯),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 年 9 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