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考試科目代碼:[025]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在 污染防治和自然資源保護方面的基本問題的理論及實體規范。掌握有關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學與相關學科的區別與聯系,能運用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體規范對相關環 境案例進行分析和解決,培養學生具備認知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環境法的概念 第一節 環境法的定義及特征 環境法的概念及特征;環境法的立法目的;不同環境立法目的的比較;環境法的特征。 第二節 環境法的淵源及分類 環境法淵源的概念;我國環境法的主要淵源;環境法國際法淵源及國內法淵源; 第三節 環境法律關系 環境法律關系的概念及特征;環境法律關系主體的概念及構成;環境法律關系的內容; 環境法律關系的客體概念及種類;環境權問題。 第二章 環境法的演變、形成及體系 第一節 環境法的歷史沿革 外國環境法的產生及發展(歐、美、日、俄);我國環境法產生和發展;環境立法趨同 化概念及表現;環境問題及其成因。 第二節 環境法的體系 環境法的體系概念;我國環境法體系的內容及相關法律規定;主要國家環境法體系的 比較。 第三節 環境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環境法作為獨立法律部門的地位;環境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 第三章 國家對環境與資源的國家管理 第一節 環境行政的意義 國家環境行政決策的概念及特點;環境行政決策中的代內利益沖突問題;環境行政決 策中的代際利益平衡問題及國際利益影響;環境行政決策的正當化程序。 2 第二節 國家環境行政管理機構 國家環境管理機構的產生及發展;主要國家的環境行政管理機構(美國、德國、法國、 英國、日本);中國的環境行政機構的產生發展及體系。 第三節 環境行政執法 環境行政行為的概念;環境行政的基本原則;環境行政的主要程序;環境行政的救濟 措施;環境行政規章制定程序、環境行政許可程序、環境行政強制程序及環境處罰程序的 概念。 第四章 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協調發展原則 協調發展原則的基本含義;協調發展原則的基本作用;協調發展原則的提出;貫徹協 調發展原則的具體辦法。 第二節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含義與作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的提出;貫徹預防為主, 防治結合原則的具體辦法。 第三節 開發者養護、污染者治理原則 開發者養護、污染者治理原則的含義與作用;貫徹開發者養護、污染者治理原則的具 體辦法。 第四節 公眾參與原則 環境權理論;公民環境權與公眾參與原則的關系;公眾參與原則在法律上的體現與貫 徹。 第五章 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制度 第一節 土地利用規劃制度 土地利用規劃制度的概念、作用;城市規劃和村鎮規劃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概念;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意義;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產生與 發展;環境影響評價的對象與程序;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眾參與。 第三節 “三同時”制度 “三同時”制度概念與作用;“三同時”制度的法律規定及其現實意義。 第四節 許可證制度 許可證制度的概念、作用;許可證制度具體的法律規定,重點闡述我國在水環境方面 3 的排污許可證制度。 第五節 征收排污費制度 征收排污費制度的建立、目的、作用、主要的征收辦法;征收排污費制度運用中存在 的問題與對策。 第六節 經濟刺激制度 經濟刺激制度的主要表現形式;經濟刺激制度在環境管理中的作用;市場經濟條件下 的經濟刺激制度的完善。 第七節 自然資源權屬制度 自然資源所有權概念、類別、取得(國家、集體、個人)、變更與消滅;自然資源使用 權概念、類別、取得與變更制度。 第八節 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概念、作用、有償使用形式;自然資源稅制度;自然資源費 制度。 第六章 環境標準 第一節 環境標準的性質和作用 環境標準的概念、性質;環境標準在國家環境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節 環境標準體系及其制定 中國的環境標準體系;環境標準制定的規則;環境標準的法律意義。 第七章 環境法的法律責任 第一節 環境法律責任制度概述 環境法律責任制度的特點。 第二節 環境行政法律責任 環境行政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環境行政處分;環境行政處罰;環境行政訴訟范圍。 第三節 環境民事法律責任 環境民事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承擔環境民事責任的方式;環境行政處理的性質;環 境民事訴訟的特點。 第四節 環境刑事法律責任 環境刑事法律責任的概念;環境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及其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關于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規定。 第八章 環境污染防治法 4 第一節 環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及其特征;環境污染防治法的概念;我國環境污染防治法 的體系。 第二節 大氣污染防治法 大氣污染防治的概念;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的行政管理體制;大氣環境標準;大氣污染 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與措施。 第三節 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的概念及其類型;中國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體制;水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 排放標準;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防治地表水污染的法律規定;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法律 規定。 第四節 海洋環境保護法 海洋環境污染的概念和適用范圍;中國海洋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體制;海洋環境質量 標準與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海洋環境保護的基本制度;海洋生態保護的法律規定;防治海 洋環境主要污染源的規定。 第五節 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環境噪聲及環境噪聲污染的概念;中國防治環境噪聲污染的行政管理體制;聲環境標 準;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 第六節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固體廢物和固體廢物污染的概念;固體廢物管理的原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監督管理 的一般規定(固體廢物排污收費制度、固體廢物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產品及其包裝物的管 理制度、固體廢物貯存設施、場所的管理制度、控制固體廢物轉移制度);固體廢物污染防 治的具體規定(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具體規定、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具體規定、 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特別規定)。 第九章 自然資源保護法 第一節 自然資源保護法概述 自然資源的概念及其特征;自然資源保護法概念。 第二節 土地資源保護法 土地資源的概念;我國《土地管理法》關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規定;土地利用規劃 制度的概念;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的原則和限制性要求;保護耕地的主要措施。嚴格控 制建設用地的措施;進行土地復墾、恢復土地功能的法律規定。 5 第三節 陸地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的概念;陸地水資源保護的基本原則;陸地水資源保護的主要管理制度;保護 水資源的綜合措施;《水法》關于保護水資源的禁止和限制性規定;水資源保護的管理體制 及各級政府的職責;水資源開發利用者在保護水資源方面應盡的義務;水事糾紛的概念和 處理方法。 第四節 水土保護法 水土保護的概念、指導方針;水土保護管理體制;水土保護管理制度;水土保護措施。 第五節 森林資源保護法 森林資源的概念;林權的概念及其法律規定;控制森林采伐量和采伐更新的規定;森 林保護措施的法律規定。 第六節 草原資源保護法 草原資源的概念;草原權屬制度、規劃制度、調查和統計制度、基本草原保護制度的 規定;草原建設的規定;合理利用草原的規定;草原劃區保護措施、禁止、限制活動措施、 鼓勵和支持措施、防止草原火災、病蟲鼠害和毒害草措施。 第七節 漁業資源保護法 漁業資源的概念及其類別;漁業生產基本方針和漁業資源保護管理體制的規定;漁業 養殖和捕撈作業的規定;漁業資源增殖和保護的規定;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規定;違 反漁業法的法律責任。 第八節 礦產資源保護法 礦產資源的概念;礦產資源的所有權、探礦權和采礦權的法律規定;礦產資源保護監 督管理體制;礦產資源規劃制度、礦產資源勘查登記制度、采礦許可證制度、征收礦產資 源補償費制度的法律規定;礦產資源保護措施的法律規定。 第九節 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 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概念;我國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主要法律措施;我國保護野生植物 資源的法律措施;動植物檢疫的概念、進出境動植物檢疫物的范圍、檢疫對象和疫區劃定 的法律規定;防止檢疫對象傳入的措施。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 分鐘 2.試卷分值:150 分 3.題型結構:論述 6 四、參考書目 《環境法學》(第二版),金瑞林,北京大學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