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國民經濟學 考試科目代碼:[014] 一、考試要求 本專業以整個國民經濟及其運動規律為研究對象,以宏觀經濟運行機制和宏觀經濟管 理與調控的理論和政策為研究內容??忌枰到y全面掌握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相 關理論,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并吸收西方經濟學中科學的分析 方法,分析國民經濟運行中存在一般性規律,具備分析和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 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國民經濟管理必要性及其任務 第一節市場經濟功能及其缺陷 明確市場機制的涵義及其類型;了解市場失靈的表現 第二節政府干預及其缺陷 掌握政府的經濟職能以及政府干預經濟的局限性等 第三節國民經濟管理的含義與內容 掌握國民經濟管理的涵義,國民經濟管理的前提;了解國民經濟管理的基本內容以及 性質 第二章國民經濟管理模式 第一節國民經濟管理模式的含義及其分類 掌握經濟模式的一般含義,熟悉國民經濟管理的模式、分類以及形成的條件; 第二節國民經濟管理模式類型比較 比較公有制為基礎的模式和私有制為基礎的模式的異同;掌握計劃為主導的模式和政 策為主導的模式的差異; 第三節中國對國民經濟管理模式的選擇 熟悉中國的國民經濟管理模式的演變 第三章國家發展戰略 第一節國家發展戰略的內涵 明確國家發展戰略的內涵、性質與意義;掌握國家發展戰略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發展觀的演進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2 熟悉傳統發展觀向可持續科學發展的演變; 第三節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 了解國家發展戰略的制定過程與基本思路 第四節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選擇 第四章國民經濟決策與規劃 第一節國民經濟決策 掌握國民經濟決策的內涵與分類及其意義;了解國民經濟決策的程序和方法; 第二節國民經濟管理目標的選擇 掌握國民經濟管理目標體系的構成與選擇 第三節國民經濟規劃 了解計劃與規劃的關系;掌握國民經濟規劃的體系和方法;熟悉國民經濟規劃管理的 過程 第五章國民經濟組織與調控 第一節 國民經濟管理的組織機構 了解國民經濟管理的政府組織結構;明確非政府組織在國民經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 國民經濟管理人員 了解國民經濟管理人員的職責;了解管理者的決策風格的類型;熟悉國民經濟管理人 員的素質要求 第三節 國民經濟調控體系 熟悉國民經濟調控體系的涵義;明確國民經濟調控目標、手段等內容; 第四節 財政政策 明確政府運用財政政策調控的功能、目標與工具;掌握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 第五節 貨幣政策 明確貨幣政策調控的功能、工具及其傳導機制 第六節 國民經濟調控政策的協同 明確國民經濟調控政策的協同類型與相互影響;了解中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實 踐 第六章 國民經濟監測與預警 第一節 經濟周期 了解典型的經濟周期理論;了解我國的經濟周期產生的原因以及特殊表現 第二節 國民經濟運行的監測 3 熟悉國民經濟監測的主要內容;掌握國民經濟總量和結構監測的主要內容;了解經濟 總量和結構監測指標體系的構造、國民經濟監測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國民經濟預警 熟悉國民經濟預警的基本內容;了解國民經濟預警定量分析系統的功能和建立的程序; 掌握國民經濟預警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國民經濟管理績效評估 掌握國民經濟管理績效的界定及特點;熟悉計量國民經濟管理績效的影響因素;了解 國民經濟管理定額滯后效應 第七章 經濟總量調控(上):供給管理 第一節 經濟總供給的形成及核算 了解經濟總供給的概念;掌握決定經濟總供給的因素;熟悉經濟總供給的測算方法 第二節 生產函數及生產率的測定 了解生產函數;熟悉幾種主要的生產率測算方法; 第三節 供給管理基本內容 了解供給管理的目標、手段、重點 第八章 經濟總量調控(中):需求管理 第一節 經濟總需求的形成與決定 了解總需求的定義、構成以及決定因素;明確總需求的測算方法 第二節 消費需求管理 了解消費需求的構成;掌握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的宏觀調控目標與途徑 第三節 投資需求管理 掌握投資需求函數以及乘數效應;掌握適度投資規模的確定與調控;熟悉投資結構合 理化的標準及其實現途徑 第四節 出口需求管理 明確出口需求的涵義以及影響因素;掌握加強出口需求管理的宏觀管理手段 第九章 經濟總量調控(下):供求平衡 第一節 經濟總量供求平衡的含義及其形成 掌握經濟總量供求平衡的含義、及其形成機制與決定因素;明確經濟總量供求平衡與 否的表現 第二節 短缺經濟下的供求管理 明確短缺經濟的基本含義;了解短缺經濟下的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 4 第三節 過剩經濟下的供求管理 掌握過剩經濟的表現和成因、影響;掌握過剩經濟下的宏觀管理基本思想 第十章 經濟結構調整(上):產業結構 第一節 產業結構的定義及其分類 熟悉產業結構的內涵、種類及其基本內容、特性;熟悉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手段 第二節 產業結構的演進趨勢 產業結構演進的涵義、影響因素;基本趨勢 第三節 產業結構政策 掌握產業結構政策主要內容,主導產業的選擇;了解幼稚產業的扶持政策、衰退產業 的調整政策;明確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政策取向 第十一章 經濟結構調整(中):區域結構 第一節 區域結構及其地位作用 了解區域結構的涵義以及要素、重要組成部分、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 區域結構的主要理論 熟悉區域分工理論、區域相互依賴理論、區域經濟差異理論 第三節 區域結構變動規律 熟悉區域空間結構的模式及演變;掌握區域結構的形成與發展機制 第四節 區域結構優化的目標與措施 我國區域結構中存在的問題、優化目標、調整措施以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第五節 產業區位的調整 熟悉產業區位政策的目標與類型;了解我國產業布局的特點與問題以及今后的政策取 向 第十二章 經濟結構調整(下):企業結構 第一節 企業的涵義、分類及結構 了解企業的涵義、特征、分類與結構 第二節 企業所有制結構的調整 了解各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必要性和作用;了解我國企業所有制結構調整和完善 的目標及措施 第三節 企業規模結構的調整 掌握企業擴大規模的動因、企業規模合理化的標志、熟悉企業規模結構演變的趨勢; 了解我國企業規模結構調整和完善的目標及措施;了解企業財產組織形式的演變及其結構 5 調整、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的關系及其結構調整、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與勞動密集型企業 的關系及其結構調整 第十三章 社會公平 第一節公平與效率 深刻理解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第二節 起點的公平與過程的公平 深刻理解相關概念的涵義,并對中國現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具備分析能力 第三節 結果的公平 掌握衡量結果公平的指標并對中國現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具備分析能力 第十四章 涉外經濟管理 第一節 經濟全球及其發展趨勢 了解經濟全球化的內涵與發展趨勢;了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了解我國涉 外經濟管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對外貿易管理 了解對外貿易管理的發展戰略的類型;了解進出口貿易管理、技術貿易管理、服務貿 易管理的基本方法與內容; 第三節 利用外資管理 了解我國利用外資管理的基本方針和政策措施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 分鐘 2.試卷分值:150 分 3.題型結構:(1)概念 (每題 4 分,共 10 題,累計 40 分) (2) 簡答(每題 10,共 6 題,累計 60 分) (3)論述(每題 25 分,共 2 題,累計 50 分) 四、參考書目 劉瑞:《國民經濟管理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