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考試科目代碼:[013] 一、考試要求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運用現代經濟學 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問題的經濟學分支學科,它廣泛吸收了環境學、 資源學、生態學、社會學、人口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是經濟學與其它學科相互交叉、 滲透的綜合性邊緣學科。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理論,培養學 生運用可持續發展觀和經濟學工具分析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問題,積極探討人口、 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人類可持續發展之路。 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以下基本知識: 1.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分析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和應用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術; 2.環境—經濟系統的結構和特征以及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的經濟原因; 3.資源開發利用的有效配置理論及計算方法及其管理問題 4.環境評價和經濟學理論及方法; 5.污染控制的經濟理論及經濟措施。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緒論 (一)可持續發展觀和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興起 (二)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性質和特征 (三)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知識點:了解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興起的背景及其意義;掌握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 研究對象、性質、特征和研究方法。 重點:可持續發展觀;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內 容與方法。 難點: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可持續發展觀的形成與發展 (一)中國歷史上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淵源 (二)西方經濟學中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淵源 (三)可持續發展理論形成的理論背景 (四)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與發展的現實條件 (五)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形成過程 2 知識點:了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歷史淵源和形成背景,闡述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形成過 程。 重點: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現實條件和形成過程 難點: 可持續發展思 想的形成條件和過程 第三章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 (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二)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三)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四)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方法與評價指標 知識點: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分析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探討實現可持續發展 的途徑,選擇合適的指標體系評價可持續發展。 重點: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實現可持續發 展的途徑,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方法。 難點:人口、資源環境、科學技術和制度與可持續發 展的辨證關系。 第四章 人口數量與可持續發展 (一)人口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 (二)世界人口數量發展的歷史、趨勢與人口轉變 (三)人口數量決定的微觀分析 (四)人口數量與發展的宏觀分析 知識點:了解世界人口數量發展的歷史、趨勢與人口轉變的概況,能對人口數量進行 微觀和宏觀的分析。 重點: 人口數量的變化規律,可持續發展的微觀和宏觀分析 。難點: 人口數量與發展的宏觀分析 第五章 人口質量與可持續發展 (一)人口質量及其度量 (二)人口質量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三)提高人口質量的途徑 知識點:理解人口質量的內涵,掌握人口數量的度量方法,分析人口質量可持續發展 的影響, 探討提高人口質量的途徑。 重點:人口質量的內涵與度量方法, 人口質量對可 持續發展的影響,提高人口質量的途徑。 難點: 人口質量的內涵及其度量方法,人口質 量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第六章 人口結構與可持續發展 (一)人口結構及其社會經濟意義 (二)人口的年齡結構與可持續發展 (三)人口的性別結構與可持續發展 (四)人口的城鄉結構與可持續發展 3 (五)人口的地域結構與可持續發展 知識點:了解人口結構及其社會經濟意義,分析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城鄉結構、 地域結構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重點: 人口結構結構的社會經濟意義、人口老齡化對可 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難點: 人口老齡化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第七章 中國的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一)中國人口問題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二)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口戰略選擇 知識點:理解我國人口在數量、質量和結構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學會分析中國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口戰略選擇。 重點: 中國人口問題,中國人口發展戰 略選擇及措施 難點:中國人口發展戰略選擇 第八章 資源與發展 (一)自然資源的類型及其特點 (二)自然資源與人類發展的關系 (三)關于自然資源與人類發展前景的不同觀點 知識點:了解自然資源的類型和基本特征;理解自然資源與人類發展的關系;了解關 于自然資源與人類發展前景的不同觀點。 重點:自然資源與人類發展的關系 。難點: 關 于自然資源與人類發展前景的不同觀點 。 第九章 發展中的資源困境與持續利用 (一)發展中的資源困境 (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知識點:分析人類發展中面臨的主要資源問題,理解循環經濟的內涵、原則和途徑。 重 點:人類發展中面臨的資源困境,循環經濟對人類擺脫資源困境的意義 難點: 實現循環 經濟的原則和途徑 第十章 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配置管理 (一)資源的價值 (二)資源價值的評估 (三)資源價格的主要理論模型 知識點:了解資源的價值,運用恰當的方法評估資源的價值,了解資源價格的主要理 論模型。重點:資源的價值,資源價值的評估 。難點:自然資源價格主要理論模型 第十一章 中國的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一)中國的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二)中國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三)實現資源持續利用的對策 4 知識點:了解中國的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中國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 問題并探討相關對策。 重點:中國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實現資源 持續利用的對策 。難點:中國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 。 第十二章 環境與發展 (一)環境-經濟系統 (二)經濟增長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三)環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知識點:了解環境-經濟系統,分析環境與人類發展的相互關系。 重點:兩種不同的 環境-經濟模式,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的相互影響 難點: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的相互影 響 。 第十三章 發展中面臨的環境問題 (一)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發展 (二)不同發展階段的環境問題 (三)經濟全球化與環境問題 知識點: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和發展趨勢;分析不同發展階段環境問題的特征; 分析經濟全球化對環境問題的影響。重點:當代全球性既不同發展階段的環境問題的表現、 成因及相關對策;經濟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難點: 不同發展階段的環境問題 。 第十四章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和管理 (一)環境破壞的社會經濟根源 (二)環境政策工具的經濟分析 (三)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四)國際合作與環境保護 知識點:理解環境破壞的社會經濟根源,國際合作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掌握環境政 策工具并對其進行經濟分析,探討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重點: 環境破壞的社會經 濟根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國際合作與環境保護。環境政策工具的經濟分析 第十五章 中國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一)中國的環境狀況 (二)中國的環境管理制度 (三)中國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知識點:了解中國的環境狀況,分析中國環境問題的成因;評價中國的環境管理制度; 探討中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 重點:中國環境問題的成因,中國環境與經濟協調 發展的對策 。難點:中國的環境管理制度 第十六章 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5 (一)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 (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三)中國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 和諧發展的戰略選擇 知識點:理解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發展觀的演進, 掌握科學發展觀的內含;探討中國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重點:科學發展觀;中 國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戰略選擇 。難點:人口、資源、環境、經濟、 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 。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 分鐘 2.滿分:150 分 3.題型結構:(1)基本概念 (2)簡答題 (3)論述題 四、參考書目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鐘水映等著,科學出版社,2003.7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