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340《農業知識綜合二》(畜牧)大綱 《動物遺傳學》考研大綱 一、動物遺傳學簡介 1、動物遺傳學的概念、研究內容,以及遺傳與變異的辯證關系; 2 遺傳學發展簡史、各個發展時期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 二、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1、核小體、染色體的基本組成和結構; 2、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基本過程、染色體的行為及其遺傳學意義。 三、分子遺傳學基礎 1、遺傳物質必須具備什么功能; 2、復制和轉錄的異同; 3、DNA 復制起始、遺傳密碼; 4、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特點 四、孟德爾遺傳定律 1、名詞概念; 2、分離和自由組合規律的要點、實質和驗證方法; 3、分離和自由組合規律在育種上的應用。 五、連鎖與互換定律 1、名詞概念; 2、互換值的測定方法、三點測驗及其在基因定位中的應用。 六、 性別決定及與性別相關的遺傳 1、性別決定的類型、能夠利用伴性遺傳規律分析人類和家養動物家系遺傳情況; 2、從性遺傳和限性遺傳的概念。 七、 基因互作及其與環境的關系 1、基因互作的類型。 八、染色體畸變 1、名詞概念; 2、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 3、各類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細胞學特點、所產生的配子類型、主要的遺傳效應; 4、染色體非整倍體變異的類型; 5、染色體整倍體變異的類型; 6、染色體結構變異、數目變異和育種實踐中的應用。 九、 基因突變 1、名詞概念; 2、基因突變的基本特征; 3、自發突變的分子機制; 4、誘發變異的主要類型及分子機制; 5、基因修復的類型及其分子機理。 十、 數量遺傳學基礎 1、數量性狀的特征; 2、數量性狀的遺傳基礎; 3、數量性狀的遺傳參數概念、遺傳學意義和遺傳力的估算; 4、雜種優勢的概念及理論假說; 5、近交的遺傳效應。 十一、 群體遺傳學基礎與生物進化 1、名詞概念; 2、哈代-溫伯格定律; 3、影響遺傳平衡的因素與遺傳效應; 4、掌握平衡和非平衡狀態下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方法。 5、分子進化 十二、 核外遺傳 1、核外遺傳的概念和特點; 2、線粒體和葉綠體基因組控制的主要性狀的遺傳方式 3、母性影響; 十三、 質量性狀的遺傳 1、質量性狀的概念、基本特征和遺傳基礎; 2、質量性狀的選擇方法; 3、畜禽主要性狀的遺傳方式。 十四、 基因的表達與調控 1、概念 2、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類型; 3、原核生物操縱子 十五、真核生物的遺傳分析 1、真核生物基因組 2、真核生物基因組 DNA 序列的復雜性 3、基因家族 4、遺傳標記 十六、 表觀遺傳學基礎 1、DNA 甲基化 2、組蛋白修飾 3、遺傳印記 4、染色質重塑 5、染色體失活 十七、 動物遺傳工程與轉基因技術 1、DNA 重組技術 2、基因克隆技術 3、基因打靶技術 4、基因沉默技術 5、轉基因技術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考試大綱 本課程主要測試考生對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基本理論、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以 及綜合運用基礎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知識點一:動物營養學概述 1、營養、動物營養、營養學、動物營養學概念 2、動物營養學的研究內容 3、動物營養學的發展及其在動物生產中的地位 4、動物和植物的關系 5、概略養分分析方案中營養物質的分類及各種營養物質的基本概念;養分的基本功能 6、動植物體的化學組成及其異同點 7、采食量、隨意采食量、實際采食量、標準采食量、消化率的概念 8、動物對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方式、消化特點 9、動物的消化力與飼料的可消化性、表觀消化率與真消化率的概念及其區別 10、影響動物采食量和飼料養分消化率的因素 11、實際生產中調節采食量的措施 知識點二:七大營養物質與動物營養 (一)能量與動物營養 1、飼料能量在動物體內的轉化過程和各種能值的概念及影響因素 2、能量的利用效率及影響因素 3、我國現行飼養標準中不同動物的能量體系 (二)碳水化合物的營養 1、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種類、特點及營養生理作用 2、反芻與非反芻動物飼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與代謝過程及其異同 3、非淀粉多糖的概念及營養特性 4、寡聚糖的概念及益生素作用 (三)脂肪及脂肪酸的營養 1、脂類的概念、種類、基本特性及其營養作用;脂肪的額外能量效應及其可能的機制 2、反芻與非反芻動物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的過程及異同 3、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種類和作用 4、共軛亞油酸的概念和作用 (四)蛋白質、肽和氨基酸營養 1、蛋白質的組成及分類 2、蛋白質、寡肽的營養生理作用 3、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條件性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 理想蛋白質、氨基酸平衡、氨基酸拮抗、可消化氨基酸、美拉德反應、酸性洗滌不溶氮、非 蛋白氮、寡肽的概念 4、反芻與非反芻動物的蛋白質營養原理及其異同 5、反芻動物瘤胃蛋白質消化的優缺點,反芻動物利用非蛋白氮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6、提高飼料蛋白質利用效率的理論知識 7、蛋白質的周轉代謝 (五)礦物質營養 1、必需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 2、電解質平衡與動物營養 3、各種必需元素的主要功能、典型缺乏癥、來源與供給 4、礦物元素之間的互作關系、影響礦物元素利用的主要因素 (六)維生素營養 1、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的概念 2、脂溶性維生素與脂溶性維生素的比較 3、各種維生素的主要功能、典型缺乏癥、來源與供給 4、影響各種維生素需要的主要因素 (七)水的營養 1、水的生理功能 2、動物體內水的來源和去路 3、影響動物對水的需要和水的衛生質量的主要因素 知識點三:動物營養需要的研究方法及飼養標準 1、動物營養需要量量確定中常用實驗方法的概念和實驗目的 2、化學分析法中的概略養分分析及純養分分析 3、消化實驗、代謝實驗、平衡實驗的方法、原理、步驟、注意事項 4、氨基酸消化率的測定與一般的消化實驗的區別 5、動物營養需要與飼養標準的概念、聯系與區別 6、飼養標準的種類、組成結構和內容 7、飼養標準的基本特性,應用原則和意義 8、不同種類動物的現行飼養標準及特點 知識點四:動物維持、生長、繁殖、產蛋與產毛的營養需要 (一)動物維持與生長的營養需要 1、維持需要、維持營養需要、基礎代謝、絕食代謝、內源尿氮、代謝糞氮的概念 2、“維持營養需要”在實際生產中的意義、影響維持需要的因素 3、絕食代謝的條件和評價絕食代謝的依據 4、確定動物維持營養需要的基本方法 5、動物在維持狀態時對能量、蛋白質、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的需要 6、生長、肥育及生長肥育營養需要的概念 7、營養與生長的關系,動物生長的一般規律及其在動物生產上的應用 8、絕對生長速度、相對生長速度及兩者的生長曲線的差異 9、影響生長肥育動物營養需要及飼料利用效率的因素 10、研究生長育肥動物營養需要的方法,綜合法和析因法的區別與聯系 (二)繁殖的營養需要 1、營養對繁殖周期各階段的影響,繁殖周期中母畜和胎兒的營養生理規律 2、妊娠母畜營養需要的特點及需要的模型,種公畜的營養需要的特點 3、短期優飼的概念與意義、孕期合成代謝的概念及其機制 4、確定動物妊娠營養需要的基本方法 5、乳中的主要成分及其變異規律,初乳、常乳在組成和功能上的差異,標準乳的概念 及換算 6、營養因素對泌乳量和乳成分的影響 7、確定動物泌乳的能量及其他營養物質需要的基本方法,泌乳動物鈣、磷需要的特點 8、奶牛的主要營養代謝疾病 (三)產蛋與產毛的營養需要 1、蛋的組成及形成生理 2、營養因素對產蛋的影響 3、確定產蛋家禽營養需要的基本方法 4、影響產蛋家禽營養需要的因素 5、蛋禽維生素、鈣、磷營養需要的特點 6、毛的組成和結構、尤其是氨基酸組成特點 7、毛的形成及影響產毛量的主要因素 8、產毛營養需要的特點以及營養與毛品質的關系 知識點五:飼料、飼料學概述 1、飼料、飼料學的概念 2、飼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我國飼料產業的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 3、飼料的營養成分,各成分的概念、組成及營養特性 4、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種類、存在形式及作用機理 知識點六:飼料營養價值評定 1、飼料營養價值的評定方法 2、消化能、代謝能定及凈能測定方法和一般程序 3、單胃動物蛋白質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的指標,氨基酸可利用性測定一般程序 4、反芻動物蛋白質評定體系 5、礦物質和維生素評定的方法 知識點七:飼料分類 (一)青綠飼料 1、國際飼料分類法的原則與方法以及各類飼料的定義 2、中國飼料分類法分類的原則、方法、編碼體系、飼料種類和特點 3、青綠飼料的特性及影響其營養價值的因素 4、青綠飼料的主要種類 5、青綠飼料的飼喂技術 (二) 青貯飼料 1、常用青貯原料、設備與青貯方法 2、常規青貯的原理、青貯飼料制作方法步驟 3、青貯過程中的生物化學變化 4、青貯飼料的營養價值、青貯質量評定方法及青貯飼料的利用 (三)粗飼料 1、青干草的概念及營養特點;青干草調制原理與方法;干草品的質量評定方法 2、粗飼料的概念及特點;粗飼料加工調制的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學處理 (四)能量飼料 1、谷實類、糠麩類、塊根塊莖及其加工副產品類和其他能量飼料的營養特點、加工保 存方法和飼養特點 2、常用谷實類的營養特點及飼用價值;米糠和麩皮的定義、營養特點和飼用價值 3、油脂、乳清粉的的營養特性及飼用價值 (五)蛋白質飼料 1、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及其常用飼料的營養特點、飼用價值 2、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及其常用飼料的營養特點、飼用價值 3、微生物蛋白質飼料的營養特點及飼用價值 4、非蛋白氮飼料的利用技術 (六)礦物質飼料 1、常量、微量礦物質飼料的種類和特點 2、Ga、P、Na、CI、S、Mg、Fe、Mn 、Cu、Ze、Se、I 、Co 的主要補充形式 3、沸石、稀土、膨潤土、麥飯石、泥炭的作用 知識點八:飼料添加劑 1、飼料添加劑的分類、定義、作用與使用原則 2、營養型飼料添加劑的種類、作用及常用制劑的特點和在飼料中的合理應用 3、非營養型飼料添加劑的主要種類、作用特點、應用效果和使用方法 知識點九:飼料衛生與畜產品品質 1、飼料源性有毒有害物質和非飼料源性有毒有害物質的種類、作用機理、脫毒措施 2、如何保證飼料安全 3、飼料對胴體和肉品質、禽蛋品質、牛乳品質及毛品質的影響 知識點十: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 1、飼料資源的利用現狀 2、飼料資源開發利用的途徑 知識點十一: 配合飼料與配方設計 1、配合飼料的概念、種類 2、飼料配方的概念、飼料配方設計的原則與方法 3、各類配合飼料的概念及其配制技術 4、配合飼料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 5、配合飼料的質量控制 《動物繁殖學》考研大綱 一 家畜生殖器官 掌握公母畜生殖器官解剖和組織構造、形態特征及機能。公畜睪丸和母畜卵巢的組織構 造。 二 生殖激素 掌握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對生殖機能調節的概念。明確自上而下的調節控制和自下而 上的反饋作用,掌握主要生殖激素的互相關系。重點掌握兩種神經激素(GnRH 和催產素)、 四種促性腺激素(FSH、LH、PMSG 和 HCG)、三種性腺類固醇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F 和 E 型前列腺素(PGF2 和 PGE)的產生部位、化學結構和化學性質、生物學作用、互相關 系、應用范圍以及相應合成類似物的化學結構和功能。 三 雄性動物生殖生理 了解公畜性成熟的生理特性和影響因素、了解公畜性行為鏈,如何利用這些知識提高公 畜的利用效果。了解精子發生過程和特點,精子產生的速度,正確掌握采精頻率。了解附睪 的功能,認識精子的顯微和顯微結構。重點掌握精液中特有化學成分及其功用,精液的理化 特性和精子的生理特性。 四 雌性動物生殖生理 了解母畜的初情期、性成熟的生理特征及其影響因素。了解卵子發生的特點及其同卵泡 發育的關系,掌握生長全過程中各級卵泡的形態和生理特征。明確發情和發情周期的有關概 念。掌握發情周期中機體的生理和形態變化,尤其是發情期的主要特征。掌握各種動物的發 情鑒定技術。 五 受精與早期胚胎發育 了解配子的運動以及配子在受精前的準備和受精的過程。掌握早期胚胎發育的階段和特 點,胚胎的附植過程、特點;各種胎盤類型的特點,胎盤的功能。 六 妊娠與分娩 掌握妊娠的一般生理特征、胚胎發育和生長的基本規律。重點掌握妊娠的識別、建立 和維持的調節機理及其種間特點以及母體的妊娠變化、妊娠診斷方法。 七 人工授精 掌握人工授精的概念、意義、采精的方法、精液品質檢查的方法、精液保存的方法、各 種家畜的輸精方法及影響受胎率的主要因素等內容。尤其是目前生產中各種家畜的采精、精 液保存及輸精方法等應有所了解。 八 家畜的繁殖力 掌握評定繁殖力的方法,了解畜群的正常繁殖力,能夠運用飼養管理、生殖生理、繁殖 技術、產科病防治等多種學科的知識去努力提高畜群的繁殖力。重點掌握家畜繁殖力的評定 指標和計算方法。 九 配子與胚胎生物工程 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和操作程序;對配子和胚胎的生物學工程等有深入了解,如 胚胎和卵母細胞冷凍技術、體外受精技術、胚胎嵌合技術、克隆技術、轉基因技術、性別控 制技術、胚胎干細胞的分離培養技術、誘導多能干細胞技術等。重點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學 基礎和操作程序,了解影響胚胎移植的各種因素。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河北農業大學農業政策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河北農業大學農業知識綜合二(漁業發展)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