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海南大學 2017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846-林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海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 二、考試時間 180 分鐘。 三、考試方式與分值 閉卷、筆試。滿分 150 分。 四、考試內容: 第一章 林木良種生產 第一節 母樹林的疏伐改建技術 母樹林的概念。 1.1 母樹林的林分選擇 1.2 選留母樹與疏伐改建技術。 第二節 林木種子園營建和管理技術 種子園的概念。 2.1 種子園及其主要 類別 無性系種子園和實生苗種子園的概念。2.2 園址選擇與規劃設計 2.3 無性 系種子園營建 種子園的營建、栽植密度的確定、無性系間的配置、苗木準備、 整地與定植。 2.4 種子園管理。 第三節 良種采穗圃 采穗圃、良種采穗圃的概念。 3.1 良種采穗圃的建立 3.2 良種采穗圃管理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林木種子采集、調制與貯藏 第一節 林木種子采集、調制與貯藏的理論基礎 1.1 林木結實間隔期與種子 生產的關系 豐年或大年、欠年或小年、林木結實間隔期的概念。形成林木結實 間隔 期的主要原因、縮小林木結實間隔期的措施。 1.2 種子成熟與種子采集和 貯藏的關系 種子成熟的概念。 1.2.1 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點 與種子 2 采集和貯藏的關系。 1.2.2 形態成熟 形態成熟的概念和特點。與種子采集和貯 藏的關系。 1.2.3 種子成熟的外部特征 1.3 林木種實類型與種實調制 球果類、 干果類、肉質果類。1.4 影響種子壽命的因素 1.4.1 影響種子壽命的內在因素 樹 種特性與壽命(種皮結構、種子內含物、種子含水量)、種子成熟度和健康狀況。 1.4.2 影響種子生命力的環境因素 溫度、空氣相對濕度、通氣條件、生物因子。 第二節 林木種子采集 2.1 種子采集技術 2.1.1 制定采種期的原則 2.1.2 采 種方法 樹上采集、地面收集和伐倒木上采集等方法的具體內容。 2.1.3 種子登 記 2.2 林木種實調制技術 林木種實調制的概念。 2.2.1 球果的脫粒 自然干燥 法和人工加熱干燥法的具體內容。 2.2.2 干果類的調制 2.2.3 肉質果類的調制 2.2.4 凈種及種粒分級 2.2.3 種子貯藏技術 2.3.1 干藏法 干藏的概念、普通干藏 法和密封干藏法。 2.3.2 濕藏法 濕藏的概念、濕藏方法。 第三章 苗木培育 第一節 苗木培育的理論基礎 1.1 苗圃土壤耕作的作用 1.2 苗圃常用肥料 種類與施肥的意義 施肥的概念。 1.2.1 肥料的種類 有機肥料、無機肥料、生物 肥料的概念和特點。 1.2.2 苗圃施肥的意義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改善土壤的 化學性質、增加苗木生活的營養元素。1.3 播種苗培育種子催芽的作用機理 1.3.1 種子的休眠 種子休眠的概念。 1.3.1.1 強迫休眠 強迫休眠的概念和特點。 1.3.1.2 生理休眠 生理休眠的概念、特點和原因。 1.3.2 催芽的作用 軟化種皮、 消除抑制種子發芽的物質、完成后熟。 1.4 營養繁殖育苗插穗成活機理 營養繁 殖或無性繁殖育苗、營養繁殖苗或無性繁殖苗的概念。 1.4.1 插穗成活機理 1.4.1.1 插穗生根的類型 皮部生根、愈合組織生根類型。 1.4.1.2 影響插穗成活 的主要因素 內在因素∶樹種的遺傳性、母樹狀況及枝條的年齡、枝條部位和發 育狀況、插穗 長度與粗度。 外界條件∶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土壤的通氣條件。 1.5 苗木移植的作用 苗木移植(換床)、移植苗的概念。 1.5.1 擴大營養面積 促 進側須根和地徑的生長 擴大營養面積 1.5.2 切斷主根 減小莖根比 切斷主根 3 1.6 苗木質量的評定與表示方法 1.6.1 壯苗的條件 苗干粗壯而直、有發達的 根系、有適宜的“莖根比”、苗木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 有正常而飽滿的頂芽。 1.6.2 苗木年齡及表示法 1.6.3 苗木的分級依據與表示法 1.7 容器育苗的意義 容器育苗、容器苗的概念、容器育苗的優點(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季節不受限 制、節省種子、育苗周期短、便于育苗全過程機械化)、容器苗的應用前景。 第二節 苗木培育技術 2.1 苗圃土壤耕作的環節 2.1.1 淺耕 2.1.2 耕地 2.1.3 耙地 2.1.4 鎮壓 2.1.5 中耕 2.2 苗圃施肥 2.2.1 基肥 基肥的概念、施肥 時間和方法。 2.2.2 種肥 種肥的概念、施肥時間和方法。 2.2.3 追肥 追肥的概 念、施肥時間和方法。2.3 播種苗的培育 播種苗的概念。 2.3.1 育苗方式 2.3.1.1 苗床育苗 高床、低床的概念和特點。 2.3.1.2 大田育苗 高壟、平作的概念和方 法。 2.3.2 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種子精選、種子消毒、種子的催芽方法。 種子精 選、種子消毒、種子的催芽方法。 2.3.3 播種 2.3.3.1 播種季節 2.3.3.2 播種量 和苗木密度 2.3.3.3 播種方法 條播、撒播和點播的概念和方法。 2.3.3.4 播種技 術要點 開溝、播種、覆土、鎮壓。 2.3.4 育苗地的管理 覆蓋、增溫、灌溉、松 土除草、病蟲害防治。 2.3.5 苗期管理 2.3.5.1 灌溉與排水 灌溉方法、排水。 2.3.5.2 中耕除草的概念和方法 2.3.5.3 密度控制 間苗、補苗的概念。 2.3.5.4 災 害性因子的防除 防除日灼危害、防止霜凍害、病蟲害的防治 2.3.5.5 苗木越冬 保護 灌水和排水、覆蓋。 2.4 營養繁殖苗培育 2.4.1 營養繁殖育苗的方法 插 條法、插根法、埋條法、壓條法、嫁接法、根蘗法、組織培養法。 、 、 、 、 、 2.4.2 插條育苗技術 硬枝扦插的概念。 2.4.2.1 采條 2.4.2.2 制穗 2.4.2.3 促進 插穗生根的技術 2.4.2.5 扦插 2.4.2.6 育苗地管理 2.5 移植育苗 2.5.1 移植季 節 2.5.2 苗木移植技術 2.5.2.1 移植密度 2.5.2.2 移植前的準備苗木的保護、分 級分區移植、苗木修剪。 2.5.2.3 移植方法 溝移法、穴移法。 2.5.2.4 移植后的 撫育管理 移植后的撫育管理 2.6 苗木出圃 2.6.1 苗木出圃的環節 2.6.1.1 起苗 起苗季節、起苗技術要求、保留根系的長度、苗木保護措施、起苗方法。 2.6.1.2 分級和統計 2.6.1.3 包裝和運輸 2.7 苗木的貯藏 2.7.1 假植 臨時假植和長期假 4 植的概念和方法。2.7.2 低溫貯藏 2.8 容器育苗 2.8.1 容器的種類 2.8.1.1 可與 苗木一起栽植入土的容器 2.8.1.2 不能與苗木一起栽植入土的容器 2.8.2 容器 育苗技術 2.8.2.1 營養土 培養基的配制 營養土(培養基 培養基)的配制 營養土 的種類、營養土的消毒。 2.8.2.2 裝杯播種 2.8.2.3 苗期管理 第四章 森林營造 第一節 人工林營建理論 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的概念。1.1 人工林 人工林 的概念。 1.1.1 人工林的種類 林種、用材林、薪炭林、經濟林、防護林、特種 用途林的概念。1.2 造林地 1.2.1 造林地的立地條件 1.2.1.1 造林地立地條件的 組成因子 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人為活動。 1.2.1.2 立地主導因子 1.2.2 造 林地的種類 造林地種類、荒山荒地、農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 、采伐跡地和火 燒跡地、已局部更新的跡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的概念。 1.3 樹種選擇 理論 1.3.1 樹種選擇的原則 1.3.2 適地適樹 1.3.2.1 適地適樹的概念 1.3.2.2 適 地適樹的途徑 選擇、改地適樹、改樹適地。 1.4 混交林營造理論 樹種組成、 混交林的概念。 1.4.1 混交林的特點 充分利用營養空間、有利于改善立地條件、 提高林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增強防護 效益、提高抗御災害的能力(穩定性)、造 林、營林技術復雜。 1.4.2 樹種混交的基本理論 1.4.2.1 樹種種間相互作用的主 要表現形式 1.4.2.2 混交林中的樹種分類 混交林中的樹種分類 主要樹種、伴生 樹種、灌木樹種。 1.4.2.3 樹種的混交類型 混交類型的概念。 混交類型∶ 主 要樹種與主要樹種的混交主要樹種與伴生樹種混交 主要樹種與灌木混交、 主 要樹種、伴生樹種和灌木的混交。 1.5 造林整地的作用 1.5.1 改善立地條件 1.5.2 保持水土 1.5.3 減少幼林危害 1.5.4 便于造林施工 提高造林質量 便于 造林施工 1.5.5 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進幼林生長 提高造林成活率 2 人工 林營造技術 2.1 樹種選擇技術 2.1.1 用材林樹種的選擇 速生性、豐產性、優質 性、穩定性。 2.1.2 經濟林樹種的選擇 2.1.3 環境保護林和風景林的選擇 2.1.4 四旁綠化樹種的選擇 2.2 確定造林密度的原則和方法 2.2.1 原則 經營目的與 造林密度、樹種特性與造林密度、立地條件與造林密度、栽培技術與 造林密度。 5 2.2.2 方法 經驗的方法、試驗的方法、調查的方法、查圖表的方法。 2.3 種植 點的配置 種植點配置的概念。2.3.1 正方形配置 2.3.2 長方形配置 2.3.3 三角形 配置 2.4 混交林的營造技術 2.4.1 混交樹種的選擇 2.4.2 混交比例 2.4.3 混交 方法 株間混交、行間混交、帶狀混交、塊狀混交。2.4.4 栽培技術 2.5 造林地 整地技術 2.5.1 造林地的清理 2.5.2 造林地的整地 2.5.2.1 造林整地的方式方 法 全面整地、帶狀整地的概念、塊狀整地的概念、方法和應用條件。 2.5.2.2 造 林整地技術規格 整地的深度、破土面的大小(長和寬)、破土斷面的形狀等。 2.5.2.3 整地季節 隨整隨造、提前整地的概念和應用特點。 2.6 造林方法 2.6.1 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直播造林)的概念。 2.6.1.1 人工播種造林 播種方法(塊播、 穴播、條播和撒播)、播種技術(細致整地、種子處理、覆土)、 播種季節(春、夏、 秋季)。 2.6.1.2 飛機播種造林 飛機播種造林的概念、飛播造林的特點、飛播造 林的技術要點、播期、我國主要飛播樹種。 2.6.2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的概念。 2.6.2.1 苗木的保護和處理 2.6.2.2 人工植苗造林方法 穴植、縫植的概念和方法。 2.6.2.3 植苗造林季節 2.6.3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的概念。 2.6.3.1 插條造林 2.6.3.2 插干造林 2.6.3.3 分根造林法 2.6.3.4 地下莖造林 2.7 幼林撫育 幼林撫 育的概念。 2.7.1 幼林的土壤管理 2.7.1.1 松土、除草 松土、 2.7.1.2 灌溉、施 肥 灌溉、 2.7.2 幼林的檢查、補植和造林登記制度 幼林的檢查、 2.7.2.1 檢查 驗收的內容 2.7.2.2 補植 2.7.2.3 造林登記制度 第五章 防護林 第一節 防護林的作用 1.1 農田防護林的作用 1.1.1 降低風速 1.1.2 調節 氣溫和濕度 1.1.3 積雪均勻而不易吹散 1.1.4 改良土壤 1.1.5 經濟效益 1.2 水 土保持林的作用 1.2.1 涵養水源 保持水土 涵養水源 1.2.2 固持土壤 1.3 防風固沙林的作用 1.3.1 固持沙土 1.3.2 改良土壤 1.3.3 提供林產品 第二節 防護林營造技術 2.1 農田防護林營造技術 2.1.1 林帶的走向 2.1.2 林帶網格 2.1.3 林帶寬度 2.1.4 林帶結構 通風(透風)結構林帶、疏透(稀疏)結構、 6 緊密結構林帶。 2.1.5 農田防護林樹種選擇的原則 2.2 水土保持林的營造 2.2.1 水源涵養林的營造 2.2.2 水土保持林樹種的選擇的原則 2.3 防風固沙林的營造 2.3.1 非地帶性沙地造林 2.3.2 風沙危害嚴重地區造林 2.3.3 防風固沙林樹種的 選擇的原則 第六章 森林經營 第一節森林經營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1.1 基本概念 1.1.1 撫育采伐的概念及 其目的 1.1.2 主伐 主伐、皆伐、漸伐、擇伐的概念。 1.1.3 次生林的概念及其 特點 1.2 理論基礎 1.2.1 森林林木分化與自然稀疏 1.2.2 林木分級 第二節 森林經營具體措施 2.1 森林的撫育 2.1.1 撫育采伐的種類及方法 2.1.1.1 透光伐 全面撫育、團狀撫育、帶狀撫育。 2.1.1.2 疏伐 下層疏伐法、上 層疏伐法、綜合疏伐法、機械疏伐法。 2.1.1.3 生長伐 2.1.2 撫育采伐的技術要 素 2.1.2.1 撫育采伐開始期的確定方法 撫育采伐起始期的概念和確定方法。 2.1.2. 2 撫育采伐強度及確定方法 撫育采伐強度的概念及確定方法。2.1.2. 3 撫 育采伐的重復期 撫育采伐重復期 間隔期 的概念。 2.1.2.4 撫育 伐的選木原 則 撫育采伐的選木原則 2.1.2.5 人工修枝 人工修枝的概念和方法。2.2 森林的 主伐更新 2.2.1 皆伐與更新 2.2.1.1 皆伐的種類 帶狀間隔皆伐、帶狀連續皆伐、 塊狀皆伐。 2.2.1.2 保證皆伐跡地天然更新的技術措施 2.2.2 漸伐與更新 預備 伐、下種伐、受光伐、后伐。2.2.3 擇伐與更新 擇伐的優點、擇伐的缺點。 、 2.3 次生林經營 2.3.1 次生林的分類方法 2.3.2 次生林經營措施 主伐利用、撫育采 伐、低價值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 第七章 城市園林綠化 第一節 園林植物的概念 1.1 園林及園林植物的含義 園林、園林植物的概 念。1.2 園林植物的類別 1.2.1 園林樹木 1.2.1.1 按園林樹木的性狀分為 喬木、 灌木、藤木的概念。 1.2.1.2 按樹木的園林用途分為 園景樹、庭蔭樹、行道樹、 花果樹、垂直綠化樹、綠籬樹、工廠綠化樹、風景林 樹的概念。 1.2.2 花卉及 7 草坪地被 1.2.2.1 草花 露地花卉、溫室花卉的概念。 1.2.2.2 草坪植物 草坪植 物的概念及特點。 第二節 園林植物的觀賞特性 2.1 觀姿 園林樹木姿態的概念和姿態的 12 種類型。 2.2 觀葉 2.2.1 葉的形狀 2.2.2 葉的色彩 綠色葉、春色葉、秋色葉、 常年異色葉。 2.3 觀花 2.3.1 花的色彩 紅色系、黃色系、白色系、蘭色系。2.3.2 花的芳香 2.4 觀果 紅色系、黃色系、藍紫色系、白色系、黑色系。 2.5 觀干 紅 色系、黃色系、綠色系、白色系、斑駁色系。 第三節園林植物的種植形式 3.1 園林樹木的種植形式 3.1.1 按種植的平面 關系分 規則式、自然式。 、 3.1.2 按種植的景觀分 孤植、對植、列植、叢植、 群植、林植的概念。3. 2 花卉應用方式 3.2.1 花壇 盛花花壇、模紋花壇的概念。、 3.2.2 花境 3.2.3 花叢及花群 3.2.4 花卉種植缽 3.2.5 專類花園 3.3 草坪地被 的應用 3.3.1 園林草坪常見類型 3.3.1.1 從景觀特點分有 空曠草坪、疏林草坪、 綴花草坪的概念。 3.3.1.2 依功能分為 觀賞草坪、游憩草坪、體育運動草坪、 固土護坡草坪的概念。 3.3.2 園林地被的應用 3.3.2.1 草本地被 3.3.2.2 木本地 被 3.3.2.3 藤本地被 3.3.2.4 蕨類地被 3.3.2.5 矮竹地被 3.4 籬垣棚架花卉的應 用 第四節 園林綠地的常規養護管理 4.1 園林綠地養護管理的意義 4.2 園林 綠地常規養護 4.2.1 灌水與排水 灌水、排水。 4.2.2 施肥 4.2.3 整形修剪 4.2.3.1 園林樹木整形修剪的原則 4.2.3.2 園林樹木修剪的時期及方法 休眠季的 修剪方法、生長季修剪的方法。 4.2.3.3 草花和草坪的修剪 4.2.4 中耕除草 4.2.5 補植 4.2.6 防寒越冬 灌凍水、根頸培土、扣筐或扣盆、架風障。 4.3 園林綠地 常規管理 4.3.1 圍護、隔離 圍護、 4.3.2 看管、巡查 看管 第八章 森林保護 第一節 林木病、蟲害防治理論 林木病、 1.1 林木病害 1.1.1 林木病害的 概念 林木病害、病原、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傳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 8 非傳 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感病植物、寄主的概念。 1.1.2 林 木病害的癥狀和病害類型 1.1.2.1 林木病害的癥狀 1.1.2.2 林木病害的主要類型 白粉病類、銹病類、斑點病類、爛皮病類、潰瘍病類、腐朽類、花葉病類、腫瘤 類、叢枝病類、萎蔫病。 1.1.2.3 主要林木病害種類 種實和幼苗病害、幼林病 害和成、過熟林病害。 1. 2 林木蟲害 1.2.1 昆蟲的外部形態 1.2.2 昆蟲的生物 學特性 1.2.2.1 昆蟲的生殖方式 兩性生殖繁殖、孤雌生殖 (單性生殖)、周期性 孤雌生殖的概念。 1.2.2.2 昆蟲的變態 昆蟲的變態、全變態、不完全變態、孵 化、卵期、幼蟲期、羽化、蛹期、成蟲期 的概念。 1.2.2.3 昆蟲的世代和年生 活史 1.2.3 常見森林昆蟲類群 直翅目、螳螂目、竹節蟲目、等翅目、半翅目、 同翅目、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雙翅目。 1.2.4 主要林木害蟲類型 苗圃害 蟲、枝梢害蟲、食葉害蟲、蛀干及干材害蟲。 第二節 林木病、蟲害防治方法 林木病、 2.1 林木病害防治方法 2.1.1 病 害檢疫 病害檢疫的任務、植物檢疫方法。 2.1.2 營林措施 2.1.3 選育抗病樹種 2.1.4 生物防治 2.1.5 物理、化學防治 物理、 2.2 林木害蟲的防治方法 2.2.1 檢 疫措施 2.2.2 營林措施 2.2.3 物理機械防治 2.2.4 化學防治 2.2.5 生物防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