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新疆農業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入學 農業知識綜合三(4)考試大綱 (含設施農業栽培學、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土壤肥料學) 命題方式 招生單位自命題 科目類別 初試 滿分 150 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設施農業栽培學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為 150 分(各部分約占 50 分),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設施農業栽培學 部分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 設施育苗技術 考試內容: 1. 穴盤育苗技術 2. 嫁接育苗 考試要求: 1. 熟悉穴盤育苗關鍵設備、種子處理、基質、營養液配方等內容。 2. 掌握蔬菜嫁接育苗的生理特點及管理方法。 (二) 園藝作物設施栽培 考試內容: 1. 蔬菜設施栽培 2. 花卉設施栽培 3.果樹設施栽培 考試要求: 1. 掌握黃瓜、西葫蘆、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西芹設施栽培技術要點。 2. 掌握一品紅、蝴蝶蘭設施栽培技術要點。 3. 掌握葡萄、桃、草莓設施栽培技術要點。 (三)設施作物的連作障礙 考試內容: 1.設施作物連作障礙產生的原因 2.連作障礙的防治措施 考試要求: 1.熟悉土壤生物活性、理化性質的改變及植物的自毒作用。 2.掌握連作障礙的各種防治措施。 主要參考書目 《設施園藝學》(第二版),李式軍,郭世榮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 部分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 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概論 考試內容: 1. 概念: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的主要內容、作用 2. 理解和應用:作物對環境因子的要求、設施各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 考試要求: 1. 熟悉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的核心內容; 2. 理解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在設施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二) 設施農業各環境因子的特征、形成機理、調控原理及方法 考試內容: 1. 概念:太陽輻射、覆蓋材料的透光性、直射光入射角、屋面傾斜角、溫室的方位角、作物對光環境的要求、光量調節、光質調節、日長調節、溫 室氣溫變化特征、溫室熱平衡原理、溫度三基點、采暖負荷、溫室保溫、換氣傳熱、貫流傳熱、傳熱系數、導熱系數、蒸發降溫、二氧化增施、溫室 內二氧化碳變化規律 2. 理解與應用: (1) 太陽輻射的特點、變化規律; (2)光照輻射強度、光照度和光量子密度的關系; (3)設施光照環境特點; (4)影響設施光環境的因素; (5)溫室結構(尤其是幾種角度)與光環境的關系; (6)設施光環境的主要方法; (7)人工光照的計算方法; (8)溫室熱平衡原理; (9)溫室采暖負荷的計算方法: (10)溫室的傳熱過程; (11)溫室傳熱系數的意義: (12)溫室的保溫原理及保溫方法; (13)溫室降溫方法及其特點; (14)溫室作物對光照、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要求; (15)溫室的加溫方法及其特點; (16)溫室二氧化碳的變化特征; (17)二氧化碳增施方法; (18)日光溫室的結構特點; (19)日光溫室結構與保溫蓄熱特性之間的關系; (20)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的概況。 考試要求: 1. 透徹理解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的有關概念和定義; 2. 深入理解設施農業各環境因子的形成機理與調控方法; 3. 了解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的研究動態。 主要參考書目 《設施農業環境工程學》,鄒志榮 邵孝侯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年第一版 土壤肥料學 部分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緒論 考試內容: 1. 概念:土壤、土壤肥力、肥料 2. 理解和應用: (1)土壤在人類農業生產和自然環境中的重要性,重點理解“土壤是最珍貴的自然資源”的內涵;土壤生產力的內涵。 (2)歐洲近代土壤肥料學的發展概況 (3)21 世紀土壤肥料學的任務及發展前景。 考試要求: 理解、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理解土壤肥料的重要性,了解土壤肥料科學發展、任務及發展前景。 (二)土壤的基本物質組成 考試內容: 1. 概念:礦物、巖石、風化作用、土壤質地、土壤有機質、土壤含水量 2. 理解和應用: 了解形成土壤母質的主要成土礦物、巖石及其基本特性;掌握不同粒級與質地類型土壤的肥力性狀及生產特性;不良質地土壤利用改良的 基本原理;掌握土壤有機質組成、分解與轉化以及影響因素;了解土壤腐殖質的形成、性質,掌握土壤有機質的作用和管理等;了解土壤水的 類型、性質以及土壤水的運動特點;了解土壤空氣的組成特點及土壤空氣與熱量狀況的調節; 考試要求: 重點掌握土壤質地與土壤肥力間的關系,如何對不同質地的土壤進行改良和利用。 (三)土壤的基本性質 考試內容: 1. 概念:土壤容重、土壤相對密度、團粒結構、土壤膠體、陽離子交換量、鹽基飽和度、土壤緩沖性 2. 理解與應用: 掌握土壤中孔隙、結構的概念、類型及對土壤肥力和生產性能的影響;重點介紹團粒結構的肥力特征及創造機理;掌握土壤膠體及性質;重點掌 握土壤保肥性與供肥性的概念及與土壤養分的緩沖容量的關系;物理機械性的概念及與耕性的關系,從而了解土壤物理性狀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考試要求: 掌握土壤孔隙的概念、類型及調控,重點掌握土壤結構性的評價,尤其是團粒結構對土壤肥力的調節作用。 (四)我國主要土壤類型及其分布 考試內容: 1. 概念:土壤圈、診斷層、土壤發生分類、 2. 理解與應用: 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了解我國主要的土壤類型及其性質、存在問題及利用改良途徑。 考試要求: 土壤圈的功能、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土壤的發生學層次。 (五)農田土壤生態與保護 考試內容: 1. 概念:土體構造、土壤污染、土壤背景值、土地評價、 2. 理解與應用: 土壤改良與培肥的基本措施、農田土壤生態系統的特征、物質循環、能量轉化及其保護措施、土壤污染的防治、土壤資源評價方法、了解提高 土壤肥力質量、環境質量和健康質量的途徑。 考試要求:高產肥沃土壤的特征,土壤污染與治理的途徑、我國土壤資源的特點及開發利用現狀。 (六)植物營養與施肥的基本原理 考試內容: 1. 概念:離子間的拮抗作用、離子間的相助作用、質流、擴散、截獲、作物營養最大效率期、作物營養臨界期、根外營養、同等重要和相互不 可代替律 2. 理解與應用: (1)作物生長發育需要哪些必要元素? (2)簡述影響根系吸收養分的外界環境條件。 (3)土壤養分遷移的主要方式及影響因素? (4)植物營養的階段性對合理施肥有何指導意義? (5)作物吸收養分有哪些特點? (6)根外追肥有什么意義?它在作物營養中的意義如何? 考試要求: 了解和掌握養分的吸收轉化和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以及植物不同發育階段的養分需求規律,土壤中有效養分的遷移和根系對養分的吸收。重點掌 握在作物不同發育時期養分供應對器官形成和產量構成的影響及其調節。 (七)土壤與植物氮素營養及化學氮肥 考試內容: 1. 概念:土壤供氮能力、合成有機氮肥、緩釋氮肥、(反)硝化作用、生理酸(堿)性肥料、氮肥利用率 2. 理解和應用: (1)氮素營養主要的生理功能。 (2)缺氮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3)論述氮在土壤中損失的主要途徑,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4)土壤中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態有那幾種?不同形態氮的轉化在土壤氮的供應與保持方面的意義。 考試要求: 重點掌握影響氮肥施用效果的土壤、氣候、作物等因素,以及作物不同生育時期的 N 素營養規律,掌握各種 N 肥的成分、性質及在土壤中的轉 化與有效施用。熟悉掌握作物不同發育時期氮肥供應對器官形成和產量構成的關系,環境條件對土壤氮素有效性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八)土壤與植物磷鉀素營養與磷、鉀肥 考試內容: 1. 概念:水溶性磷、弱溶性磷、難溶性磷、閉蓄態磷、磷酸的退化作用、磷的生物固定、土壤水溶性鉀、土壤交換性鉀、土壤緩效性鉀、土壤 礦物態鉀 2. 理解和應用: (1) 磷素、鉀素營養的主要生理功能。 (2)作物缺磷、缺鉀的主要癥狀。 (3)怎樣施用磷肥能提高磷肥利用率? (4)簡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作用。 (5)以過磷酸鈣為例,說明磷肥在酸性和堿性土壤中的固定機制。 (6)怎樣根據土壤供鉀和作物需鉀狀況施用鉀肥? 考試要求: 重點了解影響磷肥施用效果的人為因素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以及作物不同生育時期的磷素營養規律,特別強調磷、鉀在增強作物抗逆性方面的 功能,強調鉀作為品質元素對優質農產品生產中的意義,掌握各種磷、鉀肥的成分、性質及在土壤中的轉化與有效施用。 (九)中微量元素營養與中微量元素肥料 考試內容: 1. 概念: 2. 理解和應用: (1)鈣、鎂、硫、銅、鋅、鐵、錳、硼、鉬營養的主要生理功能。 (2)作物缺乏鈣、鎂、硫、銅、鋅、鐵、錳、硼的主要癥狀。 (3)微量元素養分的特點是什么?如何正確施用? 考試要求: 重點掌握中微量元素在作物體內的生理功能,影響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環境因素,以及作物不同生育時期的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規律。掌握 土壤中各種因素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響。 (十)復合肥料 考試內容: 1. 概念:復混肥料、摻混肥料、多功能復合肥料、多元復合肥料 2. 理解和應用: (1)復合肥料養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2)復合肥料的發展趨勢? (3)復合肥料的施用中的優缺點及注意問題? 考試要求: 重點掌握復合肥料的概念、發展趨勢,優缺點。 (十一)有機肥料 考試內容: 1. 概念:廄肥、有機肥的激發效應、腐殖化系數、有機肥的無害化處理 2. 理解和應用: (1)有機肥在培肥改土方面的重要作用。 (2)有機肥料的施用中的優缺點及注意問題? (3)秸稈直接還田的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 考試要求: 重點掌握有機肥在培肥改土中的重要意義。難點是有機肥料的無害化處理、堆制的機理和方法,有機肥施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主要參考書目 《土壤肥料學通論》,沈其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