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新疆農業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普通生態學》考試大綱 命題方式:招生單位自主命題 科目類別:初試筆試 考試性質 “普通生態學”是為招收理學類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選拔考試。它的主要目的是測試 考生對生態學科的把握程度,包括對生態學的概念、方法和應用的了解。 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1) 緒論 考試內容: 1.生態學的定義 2.生態學的發展歷史 3.生態學的發展趨 4.生態學的研究內容 考試要求 1.掌握概念:生態學,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 2.了解現代生態學研究熱點及內容要點 3.熟悉生態系統健康及影響因素,生態學研究研究遵循法則 (2) 個體生態學 考試內容: 1.生物種概念 2.環境的概念及其類型 3.生態因子作用分析 4.生態因子的生態作用及生物適應 5.生物對環境的生態適應 考試要求: 1.掌握概念:生境,區域環境,生態因子,限制因子,生活型,生態型,有效積溫,生態 幅, 2.掌握基本定律及應用:李比希限制因子定律,謝爾福特耐受性定律 3.熟悉不同生態因子對生物的生態作用及其生物的適應特征 4.了解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一般作用規律 5.理解長期的環境影響對生物的適應性影響 6.注意個體生態學規律在農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中的應用 (3) 種群生態學 考試內容: 1.種群概念及特征 2.生命表與存活曲線 3.種群增長類型 4.種群內的相互關系 5.種間關系 6.種群發展進化 2 7.種群數量的波動與調節 考試要求: 1.掌握概念:種群,種群的分布格局,生態密度,飽和密度,內稟增長率,環境容量,最 大出生率,最低死亡率,生態入侵,生命表,生態對策,協同進化,集群,生態位,競爭 排斥原理,領域,社會等級,單體生物,構件體生物,種間競爭,互利共生,化感作用 2.熟悉種群的種群的主要特征 3.了解種群數量變動的類型、原因及種群調節假說 4.理解生活史的概念及繁殖的生態學意義 5.熟悉 r-對策和 k-對策生物的生態特征及在生物保護中的特點 6.掌握種間關系的基本類型和一般特點,重點掌握競爭、捕食和共生現象的生態學意義 7.熟悉生物種內作用及生態學意義 8.理解生態位的基本概念以及與競爭的關系 9.理解他感作用的生態學意義及在生產中注意的問題 10.理解指數增長與邏輯斯諦增長模型的關系及區別 (4) 群落生態學 考試內容: 1.生物群落的概念 2.群落物種組成的性質分析 3.生物群落的結構 4.群落動態 5.植被的主要類型及其分布 考試要求: 1.掌握概念:群落,群落結構,群落演替,次生裸地,原生演替,頂極群落,頂極種,物 種多樣性,群落的地帶性分布規律,蓋度,頻度,優勢種,建群種,邊緣效應、群落交錯 區,重要性值,層片 2.熟悉生物群落的特征 3.熟悉群落的結構、群落交錯帶和邊緣效應的生態意義(指資源利用、生物多樣性、環境異 質性及生態系統穩定性等) 4.掌握群落的動態演替規律及不同演替類型的特征。群落演替頂極的主要學說 5.掌握影響群落組成和結構的主要因素,并了解相關的假說和理論 6.掌握群落的地帶性分布規律及產生的主導因素 (5) 生態系統生態學 考試內容: 1.生態系統的概念與基本特征: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結構,食物鏈和食物 網,營養級與生態金字塔,生態效率 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中的初級生產,生態系統中的次級生產,生態系統中的 能量流動 3.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物質循環的一般特點,物質循環的類型,幾種重要物質的循環, 幾種典型有毒有害物質的循環 4.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信息的概念,信息傳遞模型,生態系統中的信息類型,生態系統 中信息傳遞 5.生態系統的調節與控制:生態系統的反饋調節機制,負反饋調節與生態平衡 考試要求: 1.掌握概念: 生態系統,初級生產者,消費者,生態系統分解者,林德曼效率,食物鏈, 3 食物鏈富積效應,營養級,生態金字塔,凈初級生產力,現存量(生物量),次級生產力, 耗散結構,生態效率,同化效率,物質流動的周轉率,物質流動的周轉時間,物質循環, 沉積型循環,生態系統信息 2.掌握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與結構 3.掌握生態金字塔類型、特點及在生產實踐中的指導作用 4.掌握影響陸地生物初級生產的因素,了解初級生產力的測定方法 5.掌握初級生產與次級生產之間的能量規律,并指出在實際過程中合理安排生產應掌握的 原則 6.掌握分解過程的性質及資源質量、分解者的生物種類和理化環境等對分解作用的影響。 7.掌握物質循環的不同類型及特征 8.掌握水、碳、氮、磷等重要物質的循環途徑及人類活動對循環干擾所產生的不利環境影 響后果 9.掌握有毒有害物質的循環與營養物質的循環的區別與聯系 10.掌握生態系統中信息的類型及特點。了解植物亞生態系統、動物亞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 特點 11.掌握生態系統中能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動特點及相互聯系 (6) 應用生態學 考試內容: 1.全球變化:概念、原因、后果、減緩途徑 2.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3.生態系統服務 4.生態系統管理概念、基本原理 5.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形成、發展過程 考試要求: 1.掌握概念: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鹽漬化,能源資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溫室效應,溫室氣體,臭氧層破壞,酸雨,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生態工程,生態恢 復,生態規劃,生態旅游,生態產業,生態系統服務 2.掌握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喪失、酸雨形成的原因,并對產生后果提出相 應的防治或減緩措施 3.掌握有效地利用或收獲生物資源途徑或方法 4.掌握判定生態服務功能的價值的方法 5.用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等實例說明生態工程理論在生產實踐活動中的應用 6. 熟悉恢復生態學的理論,掌握生態恢復的標準,結合實例提出恢復退化生態系統時應采 取的措施 7.熟悉生態旅游的理論基礎,分析我國目前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解決途徑 8.掌握生態規劃的目的及意義,了解生態規劃的過程及遵循的原則 9.了解生態工業的內涵和研究內容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