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木材學》 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的內容結構 木材解剖 35% 木材化學 20% 木材物理 25% 木材力學 20% 四、試卷的題型結構 填空題、選擇題 29% 名詞解釋并比較說明 28% 簡答題 27% 論述題(含計算) 16% 2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識及范圍 要求考生掌握木材宏觀、微觀和細胞壁等構造和概念,木材的化 學性質及其對加工利用的影響,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質及其與材性的關 系,做到適材適用,材盡其用。 考察的知識及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木材解剖 1、概述 樹木分類知識;木材的特性,木材優缺點,木材的環境學特性; 商品材的特征及其在分類上的位置;木材構造特征研究法。 2、木材的宏觀構造 樹木的生長和樹干主要部分;木材三切面及其應用;心邊材和心 材的形成,生長輪或年輪、早材和晚材及其與材性的關系;管孔及其 分布(排列)、組合類型和內含物。闊葉材軸向薄壁組織及其分布類 型、作用;木射線的概念及其在三切面的形態、組成和疊生構造等; 胞間道;木材的輔助特征,木材的紋理、結構和花紋,木材的重量和 硬度、髓斑、木材材表的劃分類型;針闊葉材木材識別記載要點及針 闊葉材宏觀識別比較。 3、木材細胞壁的結構 木材細胞的生長發育過程;木材細胞壁的構成,不同木材細胞的 壁層層狀結構;木材細胞壁上具有的紋孔、螺紋加厚、瘤層等;纖維 素的各級纖絲單元及木材胞壁主要成分的復合狀態。 3 4、針葉樹材的顯微構造 管胞的特征及其變異,管胞璧上的特征,索狀管胞和樹脂管胞; 軸向薄壁組織的形態特征、分類及其與材性的關系;木射線的細胞組 成、分類,交叉場概念和交叉場紋孔,木射線中的主要木材識別特征; 樹脂道的形成和組成,受傷樹脂道;針葉材的不穩定顯微特征如徑列 條、澳柏型加厚、結晶細胞。 5、闊葉樹材的顯微構造 導管在橫切面的分布、組合、排列,導管間的穿孔,導管的尺寸, 導管壁上的紋孔,導管的螺紋加厚,導管中的侵填體和內含物;闊葉 材管胞的形態、位置、作用和分布;闊葉材木纖維的種類、形態和作 用及對材性的作用;軸向薄壁組織的類型、分布形態及在橫切面上與 木纖維的區別;木射線的大小、種類和組成,木射線組織和分類,疊 生狀排列;正常和受傷樹膠道;針闊葉材在解剖學性質上的比較。 二、木材化學 1、纖維素 纖維素的概念、化學結構和特點;纖維素大分子的氫鍵,纖維素 纖絲的結晶區和非結晶區,纖維素的超分子結構;纖維素的吸濕性和 吸濕機理,纖維素的膨脹與收縮;纖維素的水解、熱解、光化裂解及 生物降解,纖維素的酯化與醚化及與堿的作用,纖維素的氧化、交聯 和接枝共聚反應。 2、半纖維素 4 半纖維素的組成、分布、化學結構和特點;半纖維素與纖維素的 比較;半纖維素在木材高溫處理中的變化,半纖維素在木材水熱處理 中的變化,半纖維素與纖維板生產工藝的關系。 3、木素 木素的結構與分布及主要官能團;木素的物理性質及與材性的關 系;木素的顏色反應和木素的主要化學性質。 4、木材的抽提物 抽提物的概念與分布;木材抽提物與材色、氣味及天然耐久性的 關系;抽提物對滲透性的影響、對木材干縮的影響、對油漆的影響及 對膠黏劑固化的影響 5、木材的酸堿性 木材 PH 值的意義,木材酸堿性質對木材加工性質的影響。 三、木材物理 木材中水分存在的狀態,木材各種含水率的計算與不同表達方式 及其含義,木材的吸水與吸濕,木材的平衡含水率與吸濕滯后,木材 含水率程度及利用上的意義;木材纖維飽和點及其特性;木材中水分 的移動形式及基本原理,影響木材中水分移動速率的因素;木材的干 縮率和干縮系數,木材各方向上干縮差異的原因,影響木材干縮的主 要因素及降低方法;木材各種密度、實質密度與空隙度的含義,含水 率對木材密度的影響,木材密度的變異,木材密度在應用上的意義; 絕干和濕木材的比熱,木材的導熱系數及其影響因素,木材的導溫系 數及其影響因素;木材的電阻率和電導率,木材的導電機理,影響木 5 材直流電導率的因素,木材直流電導率的應用;木材的介電性質及其 影響因素,木材的介電損耗及其影響因素。 四、木材力學 木材力學性質的基本概念與分類,木材的正交異向性和對稱性, 木材的應力應變曲線和木材彈性常數的含義;木材(木建筑構件)的 蠕變和長期載荷的影響,木材的松弛和塑性;單軸應力下木材細胞壁 實際應力及主要化學組成的作用,木材單軸應力下的破壞特點;木材 主要力學性質的含義和重要特性,影響木材力學性質的主要因素,木 材的容許應力和安全系數。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