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自然地理學》 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的內容結構 地質學部分 16% 地貌學部分 16% 氣象學與氣候學部分 16% 水文學部分 16% 土壤地理學部分 10% 生物地理學部分 16% 綜合自然地理部分 10% 四、試卷的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 40% 問答題 40% 論述題 20% 2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識及范圍 考察的知識及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地質學部分 1、概述:地球的形狀和大?。坏厍虻淖赞D;地球的公轉;歲差、 章動和極移;地理坐標;地球的圈層分化;地球的內部圈層;地球的 外部圈層;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和特征。 2、地殼:地殼的化學成分與礦物組成;火成巖的概念、成分、結 構和構造、分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特征、分類;變質巖的概念、 特征及變質作用類型;構造運動的特點與基本方式;構造運動與巖相、 建造和地層接觸關系;地質構造的類型及其特點;板塊構造學說;地 槽-地臺說;火山噴發的類型、近代火山分布規律;地震的相關概念、 空間分布規律;地質年代及地殼發展簡史。 二、地貌學部分 1、概述:地貌成因;基本地貌類型;地貌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2、風化作用與坡地重力地貌:風化作用的類型及其特點;風化殼 的特征、類型及其分布;崩塌地貌的概念和特點;滑坡地貌的概念和 特點;蠕動地貌的概念。 3、流水地貌:坡面徑流作用形成的地貌;溝谷水流形成的地貌; 泥石流及其形成的地貌;河谷的基本形態;河床與河漫灘地貌;河流 階地的概念及其類型;河流劫奪、準平原和山麓面的概念;河口地貌 的類型及其特點。 4、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的化學過程、基本條件;地表喀斯特 3 地貌的類型及其特點;地下喀斯特地貌的類型及其特點;喀斯特地貌 的發育階段;喀斯特地貌的地帶性。 5、冰川與冰緣地貌:冰蝕地貌的類型;冰磧地貌的類型;冰水堆 積地貌的類型;冰面地貌的類型;冰緣地貌的類型。 6、風成地貌及黃土地貌:風沙作用的形式;風蝕地貌的類型及其 特點;風積地貌的類型及其特點;黃土溝谷地貌和溝間地貌的類型及 其特點。 7、海岸與海底地貌:海蝕地貌的類型及其特點;海積地貌的類型 及其特點;海岸的分類;海底地貌類型;海底沉積物。 8、火山地貌:火山地貌的類型及其特點。 三、氣象學與氣候學部分 1、概述:大氣的成分組成;大氣的質量;大氣壓力;大氣圈的分 層及其特點;太陽輻射的常數;大氣獲得能量的具體結構;全球多年 平均輻射平衡;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全球氣溫的水平分布特點; 氣溫垂直分布相關概念。 2、大氣水分和降水:濕度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凝結和凝結的條件; 大氣中的凝結現象;降水的形成過程;降水的類型;降水的時間變化; 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3、大氣運動和天氣系統:作用于空氣的力的類型及其特點;自由 大氣中的空氣運動的類型;風隨高度的變化;全球環流的特點;季風 環流的特點;局地環流的特點;氣團和鋒的概念及其分類;鋒面天氣 的特點;氣旋和反氣旋的概念及其特點。 4 4、氣候的形成和變化:氣候的概念;氣候系統的組成部分;氣候 形成的輻射因子;氣候形成的環流因子;氣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各氣 候帶的特點;氣候變化簡史;氣候變化的原因。 四、水文學部分 1、概述:地球水循環過程;全球水量平衡及其特點。 2、海洋:海洋起源過程;海及其分類;海水的組成;海水的溫度、 密度和透明度;潮汐現象及相關概念;潮流的類型;波浪及其類型; 波浪折射的概念;洋流的成因和分類;大洋表層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 大洋水團;海洋資源的類型及其特點;海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海洋 環境保護。 3、河流: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水系形式;河流縱橫斷面的 特點;水情要素的基本概念;河川徑流的形成和集流過程;常用徑流 計量單位的概念;徑流變化的相關概念;河流補給的形式和特點;河 流分類原則;我國河流的分類;河流與地理環境的相互影響。 4、湖泊與沼澤:湖泊的成因和類型;湖水的性質;湖泊的水文特 征;沼澤的成因。 5、地下水: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及其相關概念;巖石的 水理性質及其相關概念;地下水的運動形式;地下水按埋藏條件的分 類。 6、冰川:成冰作用;冰川類型及其特點;冰川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五、土壤地理學部分 1、概述:土壤含義;土壤圈在地理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的 5 形態;土壤的物質組成;土壤組成物質間的相互作用。 2、土壤形成與地理環境間的關系:成土因素對土壤形成的作用; 土壤形成的基本規律;主要成土過程。 3、土壤分類、空間分布規律及類型特征:國外土壤分類;中國的 土壤分類;土壤的空間分布規律;土壤的地域分布規律;世界土壤分 布;中國土壤類型特征。 4、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壤資源的概念;世界和我國土 壤資源概況;我國農林牧業對土壤資源利用結構;土壤資源開發利用 中存在的問題;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壤質量的內涵;土壤 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六、生物地理學部分 1、概述:原核生物界的概念;原生生物界的概念;真菌界的概念; 植物界的概念;動物界的概念。 2、生物與環境:生物因子作用的一般特點;生態因子對生物的影 響;生物種間關系的基本類型;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及其相關概念。 3、生物種群和生物群落:種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 概念;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4、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組分和結構及其相關 概念;生態系統的功能;生態系統的反饋調節與生態平衡;陸地生態 系統的主要特征與分布規律;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類型;水域生態系 統的主要特征與類型;農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生態農業的概念; 城市生態系統概念及其特點。 6 5、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生物多樣性概念;全球和我國生物多樣 性概況及受威脅現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七、綜合自然地理部分 1、概述:自然地理系統概念;地理耗散結構核心觀點;自然地理 環境的組成與能量基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物質交換。 2、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地帶性分異規律;非地帶性規律; 地域分異的尺度;地域分異規律的相互關系。 3、自然區劃:自然區劃的原則;自然區劃的方法;自然區劃的等 級系統。 4、土地類型研究:土地的含義與土地分級;土地的分類;土地評 價的原則和方法。 5、人地關系研究: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對人類不合 理行為的反饋;人地關系的協調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