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環境地質學》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95) 學院名稱(蓋章): 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15 年 8 月 20 日 《環境地質學》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95) 一、考核要求 1、理解和掌握有關環境地質學的基本概念、任務和內容;2、熟悉和掌握環境地質學的 學科體系、基本理論和前沿問題;3、了解和掌握環境地質學與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 源開發、能源資源、地質災害以及地質環境與人體健康的聯系與作用,并通過制圖以及新技 術和新方法的掌握與運用對環境地質的質量現狀和影響進行評價。 二、考核評價目標 環境地質學作為全日制地質勘查與環境地質專業碩士學位入學考試的專業課考試,其目 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備進行地質勘查與環境地質專業碩士學位學習所要求的專業基礎。高等 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錄取者具有基本的專業基礎知識 素養,并有利于本校相關專業擇優選拔。 三、考核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環境地質學的研究對象、內容與分科 環境地質學的概念;環境地質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環境地質學的分支學科 第二節 環境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環境地質學的研究方法;環境地質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第三節 環境地質學的發展簡史 環境地質學的孕育階段;環境地質學的創立與發展階段 第二章 環境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問題 第一節 地質環境的內涵與基本特征 地質環境的內涵;地質環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環境地質作用 自然地質作用;人為地質作用;人地關系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 環境地質學理論研究的幾個前沿問題 全球變化問題;地球各圈層的相互作用問題;陸地水圈演化與地下水滲流理論;生態環境地 質問題;醫學環境地質問題;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工程;地球表層系統非線性演化問題; 環境地質質量評價與區劃;環境地質信息系統建設 第三章 土地資源與地質環境 第一節 土地資源與土地(壤)環境問題 土地資源的概念及其特征;土地資源狀況;土地(壤)環境問題 第二節 土地利用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水土流失;水環境惡化;土地沙質荒漠化;土壤鹽漬化;土壤污染;濕地與耕地減少 第三節 土地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第四章 水資源與地質環境 第一節 水資源與水環境問題概述 水資源的概念及其特征;水資源供求狀況;水環境問題概述 第二節 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的基本概念;水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來源;污染物的環境水文地球化學效應;水體 污染的危害與防治對策 第三節 水資源開發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環境水文地質作用;水資源開發的負環境效應;水資源開發的正環境效應 第四節 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目標和內容;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對策 第五章 礦產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 第一節 礦產資源及其特性 礦產資源的概念及其特征;礦產資源的供給與需求 第二節 礦產資源開發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露天采礦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地下采礦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工礦廢物對地質環境的污染;礦 產資源開發影響地質環境的主要因素 第三節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基本原則;露天礦的復墾與利用;廢石堆、尾礦池復墾;地面塌陷和廢 棄礦井整治;礦山“三廢”的綜合利用 第六章 能源與地質環境 第一節 能源與能源環境問題概述 能源的概念及其分類;常規能源的供給與需求;能源環境問題概述 第二節 能源開發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能源與環境的關系;常規能源開發利用對地質環境的影響;新能源開發及其對地質環境的影 響 第七章 人類活動與地質環境 第一節 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 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地質問題;道路交通工程環境地質問題;跨流域調水工程環境地質問 題 第二節 城市化與地質環境 城市生態系統及其特征;城市化與水環境;城市化與地質災害;城市化與土地利用;城市環 境地質研究 第三節 農業活動與地質環境 農業化學化對地質環境的影響;農業活動對土地資源的破壞 第四節 人工廢棄物處置與地質環境 城市廢棄物處置的環境地質問題;放射性廢物處置的環境地質問題; 第八章 地質災害 第一節 地質災害概述 地質災害的定義及其內涵;地質災害的類型及其特征;中國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規律 第二節 地震災害 地震活動對人類的影響;地震活動的監測與預報 第三節 火山噴發災害 火山噴發對人類的影響;火山活動的監測與預報 第四節 斜坡變形破壞地質災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斜坡變形破壞地質災害對人類的影響;斜坡巖土體變形破壞的監測與 預報;斜坡巖土體變形破壞的防治 第五節 巖溶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的概念和類型;巖溶地面塌陷的影響因素;巖溶地面塌陷的形成與分布規律;巖溶 地面塌陷的危害與防治 第六節 地裂縫 地裂縫的特征與成因類型;地裂縫的規模及分布;地裂縫的危害與災害防治措施 第九章 地質環境與人體健康 第一節 表生環境地球化學特征 地殼中的元素;表生環境中元素的遷移轉化;表生環境地球化學的地帶性特征;人類活動對 原生地球化學環境的影響 第二節 原生環境地球化學異常與人體健康 地球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人體對環境致病因素的反應與地方?。坏胤叫约谞钕倌[;地方性 氟中毒;大骨節病;克山病與癌癥 第三節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環境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化學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生物性污染人體對健康的危害 第十章 環境地質調查評價與制圖 第一節 環境地質調查 環境地質調查的任務與內容;環境地質調查的基本程序;環境地質調查方法 第二節 環境地質評價 環境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概述;環境質量評價的原理和一般程序;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第三節 地質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地質環境質量評價概述; 地質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評 價;城市地質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區域地質環境質量綜合評價 第四節 地質環境質量影響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概述;地質環境質量影響評價的基本原則;地質環境質量影響評價的方法 第五節 環境地質區劃與制圖 環境地質區劃;環境地質制圖 第六節 環境地質研究新技術與新方法 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地球物理探測技術 參考書目: 1、《環境地質學》,潘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0 月。 2、《環境地質學》,戴塔根主編,中南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0 月。 3、《環境地質學》,李鄂榮主編,地質出版社。1991 年 4 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