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17年西北師范大學851地質學基礎大綱考研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區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地質學基礎》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851)
學院名稱(蓋章): 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15 年 8 月 28 日
《地質學基礎》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851)
一、考核要求
地質學基礎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它主要是以地球的組成、構造、發展歷史和演
化規律作為研究對象。在當前階段,地質學基礎主要研究固體地球的最外層,即巖石圈。地質學基礎
的研究范疇是六大基礎自然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從而也有它自己的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
1、掌握:地質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主要概念、主要術語。包括地球的基本特征、礦物、
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構造運動和地質構造、大地構造學說、地震、地質年代。
2、理解:地殼的發展歷史、生物及古地理演化規律。包括各個時代的地殼演化歷史等。
3、了解:地質學的應用,包括資源、能源方面,環境、人類生活和災害防護。
二、考核評價目標
考察學生對地質學的基本知識、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核內容
第一章 緒 論
考核要點: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目的、內容、分科、任務。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主要研究固體地球的最外層-巖石圈。研究目的主要是可以揭示
地球的形成、發展、演化過程及其規律和各種地學過程的成因機制、演化規律;指導尋找礦產資源、
能源和水資源;查明地震、火山、滑坡、洪水、風沙、地面沉降等自然災害的形成規律,指導人類同
自然災害作有效的斗爭;研究地質環境與人類的關系,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維護人類的健康及可持
續發展。
第二節 地質學的研究內容
地球的物質組成;地球的結構構造;地球的演化歷史;地質學的應用;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和
手段;地質學的綜合性研究。
第三節 地質學的研究方法
野外地質調查;室內實驗分析;理論推導。
第四節 地質學的發展歷史
國外地質學的發展概況;我國地質學的發展概況;地質學的發展前景。
第二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考核要點:
地球的形狀和大?。坏厍虮砻娴幕咎卣?;地球的物理性質;地球的圈層結構;地質作用。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地球的概況
地球的形狀、大??;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的密度、壓力、重力、磁性、電性、放射性、地
熱、彈塑性。
第二節 地球的結構
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幔、地核;莫霍面;
古登堡面;康拉德面;地殼的化學組成;地殼的厚度和結構。
第三節 地殼的均衡現象
地表有高山和深淵、大陸和海洋并存的現象,反映了地殼結構有所不同;普拉特和艾利分別
提出兩種不同的均衡作用模式;地殼均衡現象是一種動態平衡。
第四節 地質作用
地質作用就是形成和改變地球的物質組成、外部形態特征與內部構造的各種自然作用。
它分為內力地質作用與外力地質作用兩類;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地質作用的特點;撞擊作用。
第三章 礦物
考核要點:
晶體與非晶體;礦物的光學性質;礦物的力學性質。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元素
元素和同位素;克拉克值。
第二節 礦物的概念
礦物的定義;晶體與非晶質體;晶體結構;同質多像;類質同像。
第三節 礦物的主要性質
礦物的形態;礦物的光學性質;礦物的力學性質 ;礦物的其它性質
第四節 常見礦物的特征
礦物分類:自然元素類、硫化物類、氧化物類、氫氧化物類、鹵化物類、含氧鹽類、硅酸鹽
類。
第四章 巖漿作用與火成巖
考核要點:
巖漿作用概念;巖漿;噴出巖;侵入巖;火成巖的結構和構造;火成巖的分類及最主要的火成巖;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巖漿作用和巖漿的概念
巖漿作用;巖漿溫度;巖漿的狀態;巖漿的成分;巖漿的分類。
第二節 噴出作用與噴出巖
噴出作用的概念;火山活動;火山機構;火山噴發物;火山噴發類型;火山噴發的間歇性;
近代火山分布規律。
第三節 侵入作用與侵入巖
深成侵入作用及其巖體產狀;同化作用與混染作用;結晶分異作用;淺成侵入作用及其巖體
產狀。
第五節 火成巖的物質成分
巖漿巖的化學成分;巖漿巖的礦物成分。
第六節 火成巖的結構和構造
火成巖的結構;火成巖的構造。
第七節 火成巖的主要類型
超基性巖類(橄欖巖—金伯利巖);基性巖類(輝長巖—玄武巖);中性巖類;酸性巖類(花
崗巖—流紋巖);火山玻璃巖。
第七節 巖漿的形成與地熱
巖漿的形成;地熱的成因。
第五章 外力地質作用與沉積巖
考核要點:
沉積巖的形成過程,沉積巖的成分、結構及構造,沉積巖的分類和主要的沉積巖。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外地質作用的一般特征
引起外力地質作用的因素;引起外力地質作用的能源;外力地質作用的類型;先成巖石的破
壞;搬運作用;沉積作用;成巖作用。
第二節 沉積巖的特征
常見沉積巖的礦物;沉積巖的成分;沉積巖的顏色;沉積巖的結構;沉積巖的構造。
第三節 沉積巖的分類和主要的沉積巖
碎屑巖類;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類;特殊沉積巖類。
第六章 變質作用與變質巖
考核要點:
巖石變質的因素,變質巖的特征,變質作用的類型,巖石的相互轉化。
考核內容:
第一節 變質作用概述
變質作用的概念;變質作用的因素:溫度、壓力、化學因素;變質作用方式。
第二節 變質巖的特征
正變質巖;副變質巖;變質巖的礦物;變質巖的結構;變質巖的構造。
第三節 變質作用的類型及有關的變質巖
動力變質作用;接觸變質作用;區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交代變質作用,常見的變質
巖。
第四節 巖石的演化
變質強度;變質作用和地殼演化的關系;三大巖類的演變。
第七章 地質年代
考核要點:
相對地質年代;絕對地質年代;地層層序律;生物層序律;切割律;同位素年齡測定;古地磁的
方法測年代;地質年代表。
考核內容:
第一節 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地層層序律;生物層序律;切割律;地層;巖層;化石;標準化石。
第二節 絕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同位素年齡測定;古地磁的方法測年代。
第三節 地質年代表
地質年代表的建立;地質年代名稱的來源與含義。
第四節 常用的地層單位
地層單位;巖石地層單位;生物地層單位;年代地層單位。
第八章: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考核要點:
構造運動,褶皺構造,斷裂構造(節理、斷層),韌性斷層與區域性大斷裂。
考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構造運動,地質構造;構造運動的表現;構造運動的方向性;構造運動的速度和幅度;構造
旋回;構造運動的周期性和階段性;確定地史時期構造運動的方法;構造運動的原因;構造運動的類
型;新構造運動的證據;老構造運動的證據;巖層的產狀;巖石變形。
第二節 地層的接觸關系
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侵入接觸;侵入體的沉積接觸;斷層接觸。
第三節 褶皺構造
褶皺的概念;褶曲要素;褶曲的形態分類;褶曲在地質圖上的表現;褶皺的組合類型;如何
在野外認識褶皺構造;研究褶皺構造的意義。
第五節 斷裂構造(一)——節理
節理的分類;節理與褶皺構造的關系;研究節理的意義。
第六節 斷裂構造(二)——斷層
斷層的幾何要素;斷層的分類;斷層的組合類型;怎樣識別斷層;研究斷層的意義。
第七節 韌性斷層與區域性大斷裂
韌性斷層;區域性大斷裂。
第八節 怎樣分析和閱讀地質圖
不同巖層產狀在地質圖上的表現;褶曲和斷層等在地質圖上的表現;讀地質圖的步驟和方法。
第九章 地震
考核要點:
地震的概念,地震的成因及類型,地震強度,地震的時空分布規律。
考核內容:
第一節 關于地震的一些概念
震級;震中;震源;震中距;震源深度;地震強度;烈度;地震烈度的劃分;等震線;構造
地震;火山地震;沖擊地震;水庫地震;地震波;地震儀。
第二節 地震的時間和空間分布規律
地震的分布規律;我國地震分布;
第三節 地震預報
地震烈度區劃;地震短期預報。
第十章 大地構造學說
考核要點:
地槽—地臺說,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板塊構造學說。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地槽-地臺說
地槽區;地臺區;過渡區;槽臺說對地殼發展規律的看法;固定論與活動論。
第二節 多旋回構造運動說和地洼學說
多旋回構造運動說;地洼學說。
第三節 地質力學(地球自轉速度變化說)
地質力學的創立及其主要內容;構造體系;地殼運動的原因;地質力學的貢獻。
第四節 板塊構造學說
大陸漂移說的興衰;海底擴張說的提出;大陸漂移說的復活;轉換斷層;板塊構造學說的誕
生;巖石圈板塊的劃分;板塊運動與海洋演化;地體的概念;板塊構造學說存在的問題。
第十一章 各地質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
考核要點:
動物界的第一次發展,加里東構造階段古地理輪廓及地史特征;晚古生代生物界的發展,海西構
造階段世界古地理及地史特征;中生代生物界的發展,中生代全球的構造運動及古地理;古近紀;新
近紀;第四紀。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前寒武紀——太古宙和遠古宙
太古宙的一般地史特征;中國的太古宙地層;太古宙地層的重要礦物;元古宙的一般地史特
征;中國的元古宙古地理和地層;中國元古宙的礦產;中國震旦紀古地理輪廓及震旦系;最古老的一
次大冰期—震旦紀冰期;中國震旦系礦產。
第二節 早古生代的地史特征
動物界的第一次發展—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加里東構造階段古地理輪廓及地史特征;早古
生代中國地史概況。
第三節 晚古生代的地史特征
晚古生代生物界的飛躍發展;海西構造階段世界古地理格局變化及地史特征;晚古生代中國
地史概況。
第四節 中生代的地史特征
中生代生物界的新發展;中生代全球大地構造和古地理演變;中生代中國地史概況。
第五節 新生代的地史特征
向近代發展的生物界;喜馬拉雅構造階段地史特征;中國古近紀古地理概況。接近現代的生
物界;新近紀地史特征;中國新近紀古地理概況。向現代繼續演化的生物界;頻繁而普遍的新構造運
動;第四紀沉積物和礦產;第四紀大冰期;人類的出現;全新世。
第十二章 礦床
考核要點:
礦床,內生礦床,外生礦床。
考核內容:
第一節 礦床的概念
礦石與礦床;礦產的分類;礦床的成因分類。
第二節 內生礦床
巖漿礦床;偉晶巖礦床;汽化—熱液礦床;火山礦床。
第三節 外生礦床
分化礦床;沉積礦床;可燃有機巖礦床。
第四節 變質礦床和多成因礦床
變質礦床;多成因礦床。
三、參考書目
1、宋春青、張振春,地質學基礎(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夏邦棟、劉壽和,地質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