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歷史教學論》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838) 學院名稱(蓋章): 教育學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14 年 9 月 5 日 《歷史教學論》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838) 一、考核要求 《歷史教學論》(含歷史綜合課)要求考生能夠掌握歷史教學的一般原理與方法,力求 站在當前基礎教育歷史教學理論和實踐的高度,具體全面地揭示基礎教育歷史教學的各個組 成部分及其相互聯系。應考者須熟悉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的基本情況和進展,了解我國的歷史 教育目標、新世紀的中學歷史課程、歷史教學的基本規律、基本任務及基本原則;歷史課程 標準和歷史課程內容(教材);歷史學習方式的變革;歷史新課程教學的測量與評價;歷史 教師的備課與授課;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等內容。同時,應考者須具備歷史學專業背景,熟 練地掌握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基本史實和發展脈絡,了解當代史學研究新成果對中學歷史教學 的影響。 二、考核評價目標 1.了解中學歷史教育目標的相關內容,把握基礎教育歷史新課程改革發展趨勢; 2.了解歷史教學科研的常用方法; 3.了解中學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教科書的變化; 4.了解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掌握歷史教學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 策略; 5.能夠運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歷史學業成績; 6.掌握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史實,歸納和總結中國近現代史發展的脈絡; 7.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評價歷史人物; 9.了解新史觀對中學歷史教學的影響。 三、考核內容 第一章 中學歷史教育目標論 第一節 歷史教育對學生成長的作用 第三節 歷史教育目標的實質與內涵及其作用 第四節 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目標的變革 第五節 國外歷史教育目標概說 第六節 中學歷史教育目標的國際比較及其發展趨勢 第二章 中學歷史課程論 第一節 歷史課程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節 我國中小學歷史課程設置沿革 第三節 歷史教學大綱與歷史課程標準 第三章 中學歷史教材論 第一節 歷史教材類別及作用 第二節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演變與發展 第三節 歷史教科書的編纂研究 第四節 21 世紀的歷史教科書 第四章 中學歷史學習論 第一節 學習理論與歷史學習 第二節 歷史學習心理與學習效率 第三節 歷史學習策略與歷史學習方法 第四節 中學歷史學科的學法指導 第五節 歷史課堂的研究性學習 第五章 中學歷史教學論 第一節 中學歷史教學過程與教學原則 第二節 中學歷史教學模式與教學組織 第三節 中學歷史教學方法與教學活動 第四節 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歷史教學 第六章 中學歷史學業評價論 第一節 課程評價理念的發展及其趨勢 第二節 歷史學業評價的理念與方法 第七章 中學歷史教師論 第一節 歷史教師在歷史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節 歷史教師的素質要求 第三節 歷史教師的教學準備工作 第四節 歷史教師的素養與教學研究 第八章 中國近代史 第一節 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第二節 近代中國的改良與革命 第三節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四節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五節 抗日戰爭與人民解放戰爭 第九章 中國現代史 第一節 新中國的建立 第二節 三大改造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三節 社會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四節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第五節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六節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第七節 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第十章 史學研究與歷史教學 第一節 近現代歷史人物評價 第二節 國共兩黨的抗戰評說 第三節 新史觀對歷史教學的影響 四、參考書目 1.《歷史教育學》,葉小兵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國歷史》(5、6 卷),張豈之主編,高教出版社(2001)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