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漢語與寫作》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809) 學院名稱(蓋章): 文學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14 年 7 月 10 日 2 《漢語與寫作》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809) 《漢語與寫作》滿分共 150 分,其中《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寫作》各占 50 分。 《古代漢語》 一、考核要求 古代漢語是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漢語基礎》科目入學考試的內容之一。本課程以中華 書局版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教材為主要參考書,以第一、二冊為重點考核內容。要求考生掌握古代 漢語語音、詞匯、語法、修辭以及漢字構造和工具書使用方面的基礎知識,同時考察考生運用所學知 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應有一定量的文言文閱讀理解和背誦以及古書注解的相關內容。 二、考核評價目標 一、基礎知識及其應用 (一)工具書使用部分 1、了解常用字典辭書的編排體例。 2、重點掌握《說文解字》《經傳釋詞》《詞詮》《辭源》《辭?!贰稘h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 《經籍籑詁》等工具書的作者、性質特點及編排方法。 (二)詞匯部分 1、了解古代漢語詞匯的特點,掌握古今詞義差異的主要情況;掌握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的含義; 理解區別單音詞、復音詞及辨析同義詞的基本方法。 2、識記指定教材通論、文選及常用詞部分所舉的詞例。 3、理解單音詞、復音詞、聯綿詞、偏義復詞等概念。 (三)漢字部分 1、識記許慎給“六書”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所下的定義;理解古今字、 異體字、繁簡字的概念。 2、理解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漢字結構的特點;了解常用漢字部首的意義及其構形功 能。 3、掌握指定教材中分析過的所有例字的形體結構類型,并能舉一反三,正確分析古漢語常用 漢字的形體結構。 4、能區別古今字和異體字;能區別指定教材第二冊[附錄一]《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說明” 部分所列繁簡字在古文獻中的不同意義;能寫常用字的繁體形式。 (四)語法修辭部分 1、了解古代漢語判斷句、敘述句、疑問句和否定句的基本特點;掌握古漢語判斷句的不同形 式;掌握古漢語被動及動量表達的基本形式;掌握古漢語中賓語前置的特點及其語法條件;掌握古漢 語中詞類活用的類型及其特點,并對以上句式均能舉例說明。 2、理解文言句末語氣詞“也”、“矣”、“焉”、“哉”、“乎”、“歟”、“邪”及句首句中語氣詞“夫”、 “其”、“惟”的基本用法,并能舉例說明。 3、理解文言文中常見的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及特殊指示代詞“者”、“所”的基本 用法,并能舉例說明;能說明文言文中人稱代詞使用較少的原因及尊稱、謙稱的常見形式。 4、理解文言文中的常用副詞“不”與“弗”、“毋”與“勿”的用法與區別;理解“未”、“莫”、 “非”等的基本用法,并能舉例說明。 3 5、掌握連詞“而”、“以”、“則”、“然”等的基本用法;掌握介詞“以”、“于”、“為”、“之” 的主要用法,并能舉例說明。 6、能識別文言文中常用的詞尾。 7、了解指定教材所講古漢語中常見的修辭格。 (五)語音部分 1、簡單了解中古漢語聲、韻、調的情況;依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熟記“三十六字母”。 2、理解“古無輕唇音”和“古無舌上音”的含義。 3、了解《詩經》押韻的基本情況及研究上古韻部的主要方法。 4、理解古音通假的含義、運用條件,能識別古文獻中常見的通假字。 5、了解教材所舉聯綿詞的語音特點。 (六)古書注解 1、簡單了解我國歷代古書注解的情況;了解《毛詩正義》、李善《文選注》的基本體例和特點。 2、掌握注解術語“謂”、“謂之”、“貌”、“之言、之為言”、“讀為、讀曰”及“讀若、讀如”、 “如字”、“衍文”、“脫文”等的含義和作用。 3、識記“十三經注疏”中十三經的名稱及《毛詩正義》《春秋左傳正義》《禮記正義》《論語注 疏》《孟子注疏》的注者和疏者及其時代。 4、了解《經典釋文》的作者及所釋主要經書的名稱。 二、古文閱讀與理解 在熟讀理解或背誦指定教材文選獲得一定語感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古代漢語知識正確地標 點、解釋和翻譯一般文言文。具體要求請參考考核內容中的文選部分。 三、考核內容 第一單元 文選《左傳》 必讀篇目: 鄭伯克段于鄢 齊桓公伐楚 (背誦) 晉靈公不君 齊晉鞌之戰 通論 (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三)單音詞,復音詞,同義詞 (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第二單元 文選《戰國策》 必讀篇目: 馮諼客孟嘗君 江乙對荊宣王 莊辛說楚襄王 觸詟說趙太后 通論 (五)漢字的構造 (六)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第三單元 文選 《論語》《禮記》 必讀篇目: 《論語》部分全讀;背誦《顏淵季路侍》《侍坐》《季氏》 《禮記》必讀篇目: 教學相長(背誦) 博學(背誦) 誠意 苛政猛于虎 通論 4 (七)判斷句,也字 (八)敘述句,矣字,焉字 (九)否定句,否定詞 (十)疑問句,疑問詞 第四單元 文選 《孟子》 必讀篇目: 寡人之于國也 齊桓晉文之事 許行 舜發于畎畝之中(背誦) 通論 (十一)詞類的活用 (十二)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所字 第五單元 文選 先秦諸子 必讀篇目: 《老子》:教材所選四章全部閱讀背誦; 《莊子》:百川灌河(背誦) 莊子釣于濮水(背誦) 惠子相梁(背誦) 運斤成風(背誦) 曹 商使秦(背誦) 察傳(背誦) 通論 (十三)連詞,介詞 (十四)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第六單元 文選 《詩經》 背誦篇目: 關雎 卷耳 桃夭 芣苢 北門 靜女 黍離 柏舟 碩鼠 通論 (十五)《詩經》的用韻 (十六)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 第七單元 文選 《楚辭》 必讀篇目: 山鬼(背誦) 卜居 通論 (十七)古書的注解(上) (十六)古書的注解(下) 第八單元 文選 《史記》 《漢書》 必讀篇目: 淮陰侯列傳 藝文志諸子略 通論 第二冊[附錄一]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 第二冊[附錄二]漢字部首舉例 第三冊[通論二十四]古書的句讀 第四冊[通論二十八]古漢語的修辭 5 四、參考書目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現代漢語》 一、考核要求 本大綱涵蓋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階段現代漢語課程的主要內容?,F代漢語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 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現代漢語主要研究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語音、詞匯、語法的結構規律、運轉規 律,研究語音、詞匯、語法的規范標準及其語言應用諸問題,研究漢語漢字的基本結構、規范要求以 及信息處理諸問題,研究漢語修辭的一些基本原則、方法諸問題,還研究漢語方言的調查、整理諸問 題,同時也研究用于現代漢語研究和教學的各種理論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和語言教學體系中的價值地 位等。因此,本大綱所列諸內容,是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對外漢語教育方向、社會語言學方向、 方言學方向的學術型研究生入學考試必須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礎方法,是進一步學習和深 入研究其他語言類課程的基礎。 考試目的:測試學生運用現代漢語語言理論分析和解決漢語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并由此判斷學 生是否具有進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質和培養潛力。 考試要求:全面系統掌握現代漢語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等基礎知識,具有分析和解決 漢語言文字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考核內容 (一)緒論 1.現代漢語包括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和方言。本課程主要講共同語。 2.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 法規范的普通話?,F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 3.現代漢語的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 4.現代漢語的特點:語音特點,詞匯特點,語法特點。 5.現代漢語的地位?,F代漢語的國內地位,現代漢語的國際地位。 6.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任務?,F代漢語規范化。 (二)語音 l.語音的性質:物理性質,生理性質,社會性質。 2.語音的基本概念:音節和音素、音位,輔音和元音,聲母、韻母、聲調,輔音與聲母的關系,元 音與韻母的關系。 3.漢語拼音方案。國際音標。 4.聲母。依發音方法分類: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邊音;清音、濁音;送氣音、不送氣音。 依發音部位分類:雙唇音、唇齒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難分辨的聲 母辨正。 5.韻母。單元音韻母,復元音韻母,鼻音尾韻母。四呼。押韻和韻轍。難分辨的韻母辨正。 6.聲調。調值和調類。普通話的聲調。古今調類比較。聲調辨正。 7.音節的結構。聲母、韻母的配合。拼音。音節的拼寫。 6 8.音變。變調:上聲的變調,去聲的變調, "一、七、八、不"的變調。輕聲的性質和作用,輕讀的 規律。兒化的性質和作用,兒化音變的主要規律。語氣詞"啊"的音變。 9.音位。普通話元音音位,輔音音位,聲調音位。 10.語調:停頓,重音,句調。朗讀的作用和要求。 11.語音規范化問題。確立正音標準,推廣標準音。 (三)文字 1.文字。漢字的產生、特點和作用。 2.漢字的形體演變:甲骨文、金義、篆文(大篆和小篆)、隸書(秦隸和漢隸)、楷書、草書和行書。 漢字形體演變的簡化趨勢。現行漢字的形體:楷書和行書,印刷體和手寫體。 3.漢字的構造單位:筆畫、偏旁。漢字的書寫順序。漢字的構造方式: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漢字構造的音化趨勢。 4.漢字的整理和標準化。筆畫的簡化。字數的精簡。漢字標準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5.掌握規范漢字。糾正錯別字。 (四)詞匯 1.詞匯。詞匯單位:語素、詞、固定短語。 2.語素。語素是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確定語素的方法一一替代法。語素的分類: 自由語素、 半自由語素、不自由語素。 3.詞和詞的構成。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單純詞和合成詞。合成詞有復合式、附加 式、重疊式三種類型。 4.語素、詞和字的關系。 5.詞義的性質。詞義是詞的內容。詞義的概括性,詞義的模糊性,詞義的民族性。詞義的構成。 6.詞義的分解。義項是詞的理性意義的分項說明。單義詞和多義詞。多義詞義項間的關系。 義素是詞義構成的最小意義單位。義素分析的步驟。義素分析的運用。 7.詞義的聚合一一語義場。語義場就是通過不同詞之間的對比,根據它們詞義的共同特點或關系劃 分出來的類。語義場的種類:類屬義場、順序義場、關系義場、同義義場、反義義場等。 同義義場的類別:同義詞各詞之間差別的主要方面。辨析同義詞的方法。同義同的作用。 反義義場的類別:互補反義義場、極性反義義場。反義詞的不平衡現象。反義詞的作用。 8.兩種語境:上下文語境和情景語境。根據語境解釋詞義。語境使詞義單一化,語境使詞義具體化, 語境增加臨時性意義,語境表現出詞義的選擇性。 9.現代漢語詞匯的組成:基本詞匯、一般詞匯。古語詞、外來詞、方言詞、行業詞語、隱語?;?br/>詞匯的特點:穩固性、能產性、全民常用性。 10.熟語:成語、慣用語、歇后語。成語的特點:意義的整體性,結構的凝固性。成語的來源和構造。 成語的作用和運用。成語和慣用語的區別。歇后語:喻意的,諧音的。歇后語的運用。 1l.詞匯的發展變化:新詞的產生,舊詞的逐漸消失和變化,詞的語音形式的變化。詞義的發展變化 及其原因。詞義變化的途徑: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移。 12.詞匯規范化的原則。詞匯規范化工作:方言詞的規范,外來詞的規范,古語詞的規范,新詞的規 范。 13.常用的詞典、字典及其檢字法。詞語解釋的方法。 (五)語法 1.語法和語法體系。語法具有抽象性、穩固性、民族性。語法單位:語素、詞、短語、句子。句子 成分概述。 2.詞類是詞的語法分類。分類的根據是詞的語法功能、形態和意義,主要是詞的語法功能,即詞與 詞的結合能力,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形態特征(包括詞形變化)可起次要作用。詞的意義指詞法上同 類詞的概括意義。在劃分大類中的小類時,意義顯得很重要。實詞是成分詞:名詞、動詞、形容詞、 區別詞、數詞、量詞、副詞、代詞、擬聲詞、嘆詞。虛詞是非成分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 7 3.實詞。 (1)名詞的語法性質。時間名詞。方位詞。 (2)動詞的語法性質。判斷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 (3)形容詞的語法性質。形容詞和動詞合稱謂詞。動詞、形容詞的異同。 (4)區別詞,又叫非謂形容詞。 (5)數詞的語法性質。基數、序數;概數、倍數、分數。 (6)量詞的語法性質。物量詞、動量詞。 (7)副詞的語法性質。副詞和形容詞、時間名詞的區別。 (8)代詞指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詞。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的語法特征。 (9)擬聲詞的語法性質。 (10)嘆詞的語法性質。 4.各類實詞的運用。 5.虛詞。 (1)介詞的語法性質。介詞短語。介詞和動詞的區別。 (2)連詞的語法性質。 “和、跟、同、與”的連詞、介詞用法。 (3)助詞的詞法性質。結構助詞“的、地、得”?!暗摹弊侄陶Z。動態助詞:著、了、過。比況助詞: 似的、一樣。其他助詞:所、被、給、連。 (4)語氣詞的語法性質。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語氣詞連用。語氣詞“的”和 結構助詞“的”的區分。 6.各類虛詞的運用。 7.短語。短語的含義。短語的結構類型。實詞與實詞的組合: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中 補短語、聯合短語、同位短語、連謂短語、兼語短語、量詞短語、方位短語。實詞加虛詞的組合:介 詞短語、助詞短語。短語的功能類型:名詞性短語(或體詞短語),動詞性短語和形容詞性短語(后兩 者可合稱謂詞短語)。短語內部結構的分析。短語的擴展和緊縮。多義短語。 8.句子成分。 (1)主語、謂語的構成。主語、謂語的意義類型。動語、賓語的構成。賓語的意義類型。 (2)定語的構成。限制性定語和修飾性定語。定語和助詞“的”。多層定語。狀語的構成。狀語和助詞 “地”。多層狀語。補語的構成。補語的類型。補語和賓語的順序以及兩者的辨別。中心語:定語、 狀語后面的中心語,補語前面的中心語。 (3)獨立語:插入語、稱呼語、感嘆語、擬聲語。 (4)句子成分小結。 9.句類和句型。句類: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疑問句:是非問,特指問,選擇問,正 反問。句型:主謂句,非主謂句。主謂句:名詞謂語句、動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主謂謂語句。 幾種動詞謂語句:"把"字句,"被"字句,雙賓句,連謂句,兼語句,存現句。非主謂句:動詞性非主 謂句,形容詞性非謂句,名詞性非主謂句。 10.變式句。省略句。句式變換。 11.句子結構常見的錯誤:句子成分搭配不當,殘缺或多余,語序不當,句式雜糅,歧義。 12.復句。 (1)單句和復句的區分。復句中各分句間關系的表示法。復句中分句主語的隱現。 (2)復句兩大類型。聯合復句:并列、順承、解說、選擇、遞進。偏正復句:轉折、條件、假設、因 果、目的。多重復句。緊縮復句。 (3)復句運用中常見的錯誤:分句間在意義上缺乏聯系,結構混亂,層次不清,關聯詞語應用錯誤。 13.句群。句群同復句、段落的區別。句群的結構類型。多重句群。運用句群常見的語病。 14.標點符號。標號,點號。標號點號的位置和用法。 (六)修辭 8 1.修辭的性質。修辭和語境。修辭同語音、詞匯、語法的關系。 2.詞語的錘煉。意義的錘煉。聲音的錘煉。 3.句式的選擇。根據不同語境的需要來選擇句式。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動句和被動句???br/>定句和否定句??谡Z句式和書面語句式 。 4.辭格的運用。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2)比擬:擬人、擬物。 (3)借代。借代的幾種方式。 (4)拈連;直接拈連、間接拈連。 (5)夸張??鋸埖姆绞剑簲U大、縮小、超前。 (6)雙關:諧音雙關、語義雙關。 (7)仿詞。 (8)反語。 (9)婉曲。 (10)對偶:正對、反對、串對。 (11)排比:句子排比、句子成分排比。 (12)層遞:遞升、遞降。 (13)頂真。 (14)回環。 (15)對比:兩體對比、一體兩面對比。 (16)映襯:正襯、反襯。 (17)反復:連續反復、間隔反復。 (18)設問。 (19)反問。 (20)通感。 (21)警策。 5.辭格的綜合運用:連用、兼用、套用。 6.修辭中常出現的問題:韻律配合不協調、詞語選用不精當、句子表意不暢達、辭格運用不恰當。 7.語體:公文語體、科技語體、政論語體、文藝語體。 四、參考書目 黃伯榮、廖序東著:《古代漢語》,高等教育出版社。 《寫作》 一、考核要求 考察考生是否具有碩士研究生學習所必須具有的文學評論和寫作能力。 二、考核評價目標 1. 能夠將的寫作基本知識和理論運用于文學評論及其他論文的寫作中。 2.具有較高的寫作能力。 9 三、考核內容 能夠根據相關材料,選擇相應的文體進行文學評論或其他論文的寫作。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