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音樂基礎》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634) 學院名稱(蓋章): 音 樂 學 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14 年 07 月 10 日 《音樂基礎理論》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634) 一、考核要求 本課程主要考核學生對音樂的基本理論,如基本樂理、和聲學、作品分析等問題的理 解與認識的能力,檢查學生在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音樂的判斷與感 悟能力??己说哪康氖?,引領學生實事求是地、按照音樂的基本規律和自身特征,對音樂 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續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考核評價目標 考核評價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點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 對教材中介紹的一般性知識、方法等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個說法就可以。基本掌 握是指對所要求的內容要能夠做到運用較為靈活,對涉及到的相關理論和方法能夠既知其 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點掌握是指對所要求的內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做到對知識的融 會貫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夠熟練運用,諳熟于胸。 該大綱適用于藝術碩士(MFA)《音樂基礎》科目的考試。 三、考核內容 第一部分:基本樂理 第二部分:和聲學 第三部分:作品分析 第一部分:基本樂理 第一章:音及音高 第一節:音 第二節:樂音體系 音列 音級 第三節:音的分組 第四節:音域及音區 第二章:音律 第一節:十二平均律 第二節:五度相生律 第三節:純律 第四節: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變化半音和變化全音 第五節:等音 第三章:記譜法 第一節:音符與休止符 第二節:五線譜 第三節:音符與休止符的寫法 第四節:譜號 第五節:增長音值的補充記號 第六節:變音記號 第七節:省略記號 第八節:調式總論 第四章:調式總論 第一節:調式 音階 調 調性 第二節:調式音級及其關系 第四節:調式的多樣性及其在音樂中的表現意義 第五章: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各種調式 第一節:五音調式 第二節:同主音調 五種五聲調式的比較 第三節:五聲調式音級的特性 第四節:六聲調式 第五節:七聲調式 第六節: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各種調式音級的名稱和標記 第七節:同宮系統各調 第八節:包含升號的調 包含降號的調 調的五度循環 第九節: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各種調式的應用及其表現特性 第六章:大調式和小調式 作品中調的明確法 第一節:大調式 第二節:小調式 第三節:大小調式音級的標記和名稱 第四節:大小調式音級的特性 第五節:大調各調 關系大小調 小調各調 第六節:同主音大小調 大小調的比較 第七節:各類大小調的應用及其表現特性 第八節:特種自然大小調 第九節:作品中調的明確法 第七章:音程 第一節:音程 旋律音程 和聲音程 第二節:音程的級數和音數 第三節:自然音程和變化音程 第四節:單音程與復音程 第五節:音程的轉位 第六節:構成和識別音程的方法 第七節:等音程 第八節: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 第九節:穩定音程與不穩定音程 第十節:調式中的音程 第十一節:不協和音程的解決 第十二節:音程在音樂中的應用及其表現特性 第八章:和弦 第一節:和弦 第二節:三和弦 第三節:七和弦 第四節:原位和弦及轉位和弦 第五節:構成和識別和弦的方法 第六節:等和弦 第九章:節奏 節拍 第一節:節奏 節奏型 第二節:節奏劃分的特殊形式 第三節:重音 節拍 拍子 小節 第四節:切分音 第五節:單節拍和單拍子 單拍子中的音值組合法 第六節:復節拍和復拍子 強拍與次強拍 復拍子中的音值組合法 第七節:混合復節拍及混合復拍子 混合復拍子中的音值組合法 第八節:變換節拍和變換拍子 第九節:交錯節拍 自由節拍 1/4 拍子 板眼及板眼符號 第十節:聲樂曲中的音值組合法及組合法中的例外情況 第十一節:節奏、節拍在音樂中的表現中的意義 第十章:音樂的速度與力度 第一節:速度的標記 第二節: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意義 第三節:力度標記 第四節:力度在音樂表現中的意義 第十一章:轉調及交替調式 第一節:轉調的總概念 第二節:轉調在音樂表現中的意義 第三節:轉調的類別 第四節:調的關系 第五節:交替調式 第十二章:調式變音與半音階第一節 調式變音 第二節:半音階 第十三章:移調 第一節:移調的應用 第二節:移調的方法 第十四章:裝飾音 第一節:倚音 第二節:波音 第三節:回音 第四節:顫音 第十五章:關于旋律的知識 第一節:旋律 第二節:旋律發展的幾種方法 第三節:旋律進行的方向 旋律的高潮 第四節:旋律的分段 第五節:樂曲的基本形式 第十六章:簡譜及工尺譜常識 第十七章:音樂術語 第十八章:古代十二律常識 第十九章:鑼鼓字譜和符號 第二部分:和聲學 1.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四部和聲 2. 正三和弦的功能體系 3. 原位三和弦的連接 4. 用正三和弦為旋律配和聲 5. 和弦的轉換 6. 為低音配和聲 7. 三音跳進 8. 終止、樂段、樂句 9. 終止四六和弦 10. 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11. 三和弦與六和弦連接時的跳進 12. 兩個六和弦的連接 13. 經過的與輔助的四六和弦 14. 原位屬七和弦(D7) 15. 原七和弦的轉位 16. 屬七和弦解決到主和弦時的跳進 17. 大調與和聲小調的完全功能體系、自然音體系 18. II 級六和弦與三和弦 19. 和聲大調 20. VI 級三和弦(TS VI)、阻礙終止、護展樂段的方法 21. 下屬七弦 22. 導七和弦 23. 屬九和弦 24. 屬功能組中較少使用的和弦 25. 弗里吉亞進行中的自然小調 26. 自然(調內)模進和副七和弦(模進和弦) 27. 俄羅斯音樂中的自然調式 28. 第二十八章 終止中的重屬和弦 29. 結構內的重屬和弦 30. 重屬和弦中的變音 31. 調性關系的類型 32. 離調、半音體系 33. 半音模進、離調 34. 轉調 35. 到一級關系調的轉調 36. 作品調性布局的基本原則 第三部分:作品分析 第一章 緒論 1.概述——音樂作品的形式和音樂作品的曲式的不同含義 2.內容和曲式的關系 3.音樂作品內容的含義 第二章 音樂的表現手段 1.概述 2.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 3.有關整體性表現手段的幾個要點 第三章 一部曲式——樂段及其組成部分 1.概述 2.動機、副動機和樂節的劃分 3.樂句的劃分——樂段實例分析 4.有關樂句、樂段結構的基本問題-樂段的分類及其特征 第四章 單二部曲式 1.概述 2.單二部曲式中的樂段特點——單二部曲式實例分析 3.單二部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征 4.古二部曲式 第五章 單三部曲式 1.概述 2.有再現的單三式實例分析 3.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征 4.沒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 第六章 復三部曲式及復二部曲式 1.概述 2.復三部曲式實例分析 3.復三部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征 4.復三部曲式的變形及介于單三部曲式與復三部曲式之間的中間型曲式 5.復二部曲式 第七章 回旋曲式 1.概述 2.回旋曲式實例分析 3.回旋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征 4.與回旋曲式相類似的曲式 第八章 變奏曲式 第九章 奏鳴曲式 第十章 回旋奏鳴曲式 第十一章 套曲曲式 1. 奏鳴——交響套曲及其它套曲 2. 聲樂套曲 第十二章 組曲 第十三章 單樂章的混合-自由曲式 第十四章 邊緣曲式 1.緒論 2.邊緣曲式的形成 3.中介性邊緣曲式 4.兩原則結合的邊緣曲式 5.原則的三重結合與附生性結合 第十五章 創意曲 第十六章 卡農曲 第十七章 賦格曲 參考書目: 1.《音樂理論基礎》李重光 2. 《和聲學教程》斯波索賓3.《曲式與作品分析》吳祖 強 (均為最近出版版本)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