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616) 學院名稱(蓋章): 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14 年 9 月 12 日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616) 一、考核要求 考生必須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和本質特征,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 本立場、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的本質、社會發展動力和社會 發展基本規律,正確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 認識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解決重 大理論與現實問題。 二、考核評價目標 考核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 義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礎上,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用馬克思 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考核內容 緒論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歷史條件和階級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 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 場;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物質世界和實踐 哲學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社會物質性的表現;馬克思主義實踐 觀的本質、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社會生活的實踐性。 第二節 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同 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事物 發展過程中的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轉化;客觀 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及其相互關系。 第三節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聯系和區別;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 關系。 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節 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運動的辯證過程;認識 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第二節 真理與價值 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統一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價值及其特性;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價值評價的功能與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意義;真理和價值 的辯證統一關系。 第三節 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內涵;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及其辯證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經濟基礎與上 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規律;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與人 們的歷史選擇性。 第二節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階級斗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革 命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第三節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過 程中的作用。 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資本原始積累及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中的作用;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 的二因素;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價值規律 的作用;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馬克思勞動價值 論的意義。 第二節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勞力商品的特點與貨幣轉化為資本;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 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剩余價值率;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 對剩余價值生產;資本積累及其本質;資本有機構成和相對過剩人口;資本循環和周轉的規 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的規律;利潤和平均利潤;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資本 主義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及其本質;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 第五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一節 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壟斷并不能消除競爭;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的主要形式及作用;資本輸出的基本形式和實質;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動因及后果。 第二節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與封建社會相比,資本主義的巨大歷史進步性;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 性和長期性。 第六章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第一節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無產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制度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 巨大貢獻;無產階級專政是新型國家政權;社會主義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第二節 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首先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取得勝利的原因;經濟 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原因;社 會主義在曲折中前進的客觀性;社會主義改革。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核 心。 第七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 四.參考書目 1.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第五版)》 李秀林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 高清海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