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西安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水土保持學概論》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835 科目名稱:水土保持學概論 第一部分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課程目標 《水土保持概論》是水土保持以及相關專業的專業課程。本課程主要考察學 生掌握土壤侵蝕方面的基本知識,認識土壤侵蝕的基本規律,并掌握主要水土保 持措施的作用及方法、水土保持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以及運用基礎知識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能夠較為深刻地認識在不同外營力作用下土壤侵蝕發生發展的過程以 及利用各種措施防治土壤侵蝕,改良、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產力,在合理利用水土 資源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條件方面的作用。 二、基本要求 “水土保持概論”課程內容主要圍繞水土流失規律、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 持規劃、水土保持監測與水土保持研究方法等展開,并且突出與專業學習相關的 水土保持應用內容。 課程要求學生熟悉水土流失規律、水土保持預防監督、水土保持規劃的內容 和方法;掌握土壤水土保持的原則、土壤侵蝕的概念及形式、影響因素、常見的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布設、水土流失監測的內容和方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的 特點;了解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的理論基礎、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內容等。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運用基礎知識正確分析典型的水土流失與水土保 持問題,使學生具備進一步學習后續課程的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緒 論 (1)水土保持學的研究對象和意義 水土保持學的研究對象、水土保持學的研究意義 水土流失的現狀;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意義 (2)國內外水土保持的歷史和發展 (3)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則 (4)水土保持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5)水土保持學研究方法和內容 第一章 水土保持基本原理 (1)水土流失帶性規律:全球尺度、大陸尺度、區域尺度;經緯度、垂直 地帶性規律 (2)水、沙平衡原理:水分平衡、土壤容許流失量、沖淤平衡等 (3)生態系統平衡原理:生態系統結構、平衡以及受損生態系統恢復 (4)景觀生態學原理:主要景觀參數的基本概念、原理 (5)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測定計算方法,可持續發 展的提出以及目前常見的全球協議等,以及《中國 21 世紀議程》。 第二章 土壤侵蝕的基本特征 (1)土壤侵蝕基本概念及導致土壤侵蝕發生的基本營力:1)有關土壤侵蝕的 基本概念;2)導致土壤侵蝕發生的基本營力;3)正常侵蝕和加速侵蝕;4)古代侵 蝕和現代侵蝕。 (2)水力侵蝕 (3)風力侵蝕 (4)重力侵蝕 (5)混合侵蝕 第三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概述:工程分類 (2)坡面治理工程規劃和設計 (3)溝壑治理工程規劃和設計 (4)工程治沙措施 第四章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1)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概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種類、水土保持林草措 施的作用 (2)水土保持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水土保持林規劃設計、水土保持造 林技術 (3)農田防護林規劃與經營:農田防護林規劃與經營、農田防護林的營造 與管理技術 (4)生物固沙技術:流動沙丘固沙造林技術、綠洲防護林體系營造技術、 沙漠沙源帶封沙育草保護技術 (5)水土保持種草 第五章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1)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特征及發展:以改變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為主 的農業技術措施、以增加地面覆蓋為主的農業技術措施、以增加土壤抗蝕性為主 的農業技術措施 (2)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的作用 第六章 水土保持規劃 (1)水土保持規劃概述:水土保持規劃的概念、作用和意義、水土保持規 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水土保持規劃的內容與程序 (2)水土保持綜合調查: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條件、水土流失 調查、水土保持現狀 (3) 水土保持綜合防治措施配置及治理模式設計:綜合防治措施配置、治 理模式設計 (4)規劃的實施管理:進度安排、實施管理與調控 第七章 水土保持效益估算與評價 (1)水土保持效益概述:水土保持效益分類、水土保持效益計算的原則 (2)水土保持效益計算:蓄水保土效益計算、經濟效益計算、社會效益計 算、生態效益計算、經濟分析 (3)流域綜合治理評價: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評價指標的計算方法、評 價的方法、評價實例 第八章 水土保持動態監測與管理 (1)水土保持動態監測的原則、內容及方法:水土保持監測的作用、水土 保持監測的原則、水土保持監測的內容與方法、中國水土保持監測建設方向、開 發水土流失預報模型 (3)水土保持信息系統概述:地理信息系統基本概念、水土保持信息系統 的構成、水土保持信息系統設計與建立。 第九章 水土保持研究方法 (1)水土流失調查研究:水文(學)法、淤積法、測針法、地貌學方法、 淤積法應用 (2) 水土保持地面監測技術:地面監測技術概論、水蝕影響因子監測、坡 面水蝕監測、小流域水蝕監測、水土保持效益監測、泥石流、重力侵蝕監測、風 力侵蝕監測、水蝕預報 第三部分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1、考試目標的能力層次的表述 本課程對各考核點的能力要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用相關詞語描述: 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會;較高要求——掌握、應用。 一般來說,對概念、原理、理論知識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 詞表述;對計算方法、應用方面,可用“會”、“應用”、“掌握”等詞。 2、命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課程的命題考試是根據本大綱規定的考試內容來確定的,根據本大綱 規定的各種比例(每種比例規定可有 3 分以內的浮動幅度,來組配試卷,適當掌 握試題的內容、覆蓋面、能力層次和難易度)。 (2)各章考題所占分數大致如下: 緒論 2%、第一章 3%、第二章 10%、第三章~第五章 30%、第六章 5%、第七章 2%、第八章 3%、第九章 20%、綜合理解 20%。 (3)其難易度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級,每份試卷中四種難易度,試題分數 比例一般為 2:3:3:2。 (4)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 15%, “理解(熟悉、能、會)”占 40%,“掌握(應用)”占 45%。 (5)試題主要題型有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和綜合題等多種題型。 (6)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荚嚂r間為 180 分鐘,試題主要測驗考生對本學 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理論分析、解決 問題的能力。試題要有一定的區分度,難易程度要適當。一般應使本學科、專業 本科畢業的優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績。 (7)題型舉例 ●名詞解釋:13%左右 土壤侵蝕模數 ●簡答題:40% 簡述土壤侵蝕的基本類型 ●論述題 試述主要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保水保土的作用途徑 ●綜合題 根據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模式的特點,闡述該模式對水土資源的開發利 用情況。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