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西安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生產計劃與控制》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809 科目名稱:生產計劃與控制 第一部分 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課程目標:本課程是工業工程本科班的專業課,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生產計劃與控制的 概念與重要性,以及了解生產計劃與控制的各項做法。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受到企業生 產規劃和計劃控制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各種先進的計劃與控制系統知識的全面教育,掌 握在生產系統中科學合理的分析方法,綜合生產與經濟效益的要求,合理配置和利用生產要 素,周密安排產品品種產量構成和交貨計劃,實現最佳的生產經營目標,為學生進一步學習 有關專業課程和日后從事生產計劃與控制工作打下基礎。 基本要求:要求學生掌握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基本概念,以生產計劃與控制為主線,了解 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基本內容。通過該課程的教學環節,使學生熟悉現代制造性和服務性組織 生產與運作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樹立生產系統優化控制的意識;掌握生產計劃與控制的基本 思想、方法和多種先進生產計劃與控制的技術;了解生產與運作的一些前沿理論與方法。 第二部分 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一)緒論 1、社會組織及其基本職能,生產運作活動在社會組織中的作用 2、生產運作系統的不同類型及其特點 3、工業企業生產運作系統的構成和生產過程的組織形式 4、工業企業生產計劃與控制系統的層次及各層次的作用 5、生產計劃與控制理論的發展過程 (二)生產運作系統戰略規劃 1、企業戰略的基本概念及過程、企業生產運作戰略的制定過程 2、訂單贏得要素和訂單資格要素分析; 3、生產運作系統的功能目標、構成要素分析 4、縱向集成度的概念、自制外購決策 5、生產類型的選擇及產品-生產過程矩陣、產品生命周期 6、自動化和生產技術的選擇 (三)需求管理 1、需求和需求管理的概念、需求管理的功能 2、不同生產類型下需求管理的特點和具體任務 3、需求管理對不同層次計劃的具體作用 4、定性預測方法與定量預測方法 (四)產品/服務設計與工藝設計 1、產品開發的內容 2、產品設計的工作內容和程序 3、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技術 4、工藝設計的內容和程序 5 產品開發組織模式 (五)綜合計劃 1、企業綜合計劃的概念 2、年度生產計劃的主要指標及編制程序 3、年度產品出產進度計劃的概念和編制原則 4、編制年度生產計劃的基本方法和優化技術 (六)庫存管理 1、庫存的概念、分類和作用 2、相關需求庫存和獨立需求庫存 3、有效庫存管理的必要條件 4、庫存控制模型 (七)主生產計劃 1、主生產計劃的概念、作用及與其他計劃的關系 2、主生產計劃的時間參數 3、主生產計劃在不同業務環境下的對象和方法 4、主生產計劃的編制過程 (八)物料需求計劃和企業資源計劃 1、制造業生產計劃與控制系統的基礎數據 2、物料、物料清單的概念及分類 3、MRP 的基本原理及系統構成 4、MRP 的處理邏輯及過程 4、閉環 MRP 系統構成及處理邏輯 5、制造資源計劃 MRPⅡ的處理邏輯、計劃體系及特點 6、企業資源計劃 ERP 的概念及主要功能 (九)生產能力計劃 1、生產能力的概念和測定 2、生產能力計劃的作用、層次及其與物料計劃的關系 3、生產能力計劃的基礎數據 4、粗能力計劃的編制方法 5、能力需求計劃的編制方法 (十)生產作業計劃 1、生產作業計劃的概念和作用 2、編制生產作業計劃的基本要求和步驟 3、期量標準的概念和作用,不同生產類型下期量標準的內容和確定方法 4、不同生產類型下生產作業計劃的編制方法 5、作業排序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6、最優生產技術、約束理論和高級計劃排程的基本概念和內容 (十一) 生產作業控制 1、生產作業控制的內容和基本程序 2、生產調度的工具 3、生產進度控制方法 4、在制品控制內容 5、生產作業核算指標的計算方法 6、制造執行系統 MES 功能結構與特點 (十二)準時生產制與精益生產 1、準時生產制得哲理與精益生產方式的思想 2、準時生產制的實現基礎 3、準時生產制的計劃與控制系統 (十三)項目型生產作業計劃 1、項目型生產活動及其生產作業計劃的特點 2、項目進度計劃的常用方法 3、網絡計劃安排生產作業計劃的步驟和方法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1、考試目標的能力層次的表述 本課程對各考核點的能力要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用相關詞語描述: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會;較高要求——掌握、應用。一般來說,對概念、原理、理論 知識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詞表述;對計算方法、應用方面,可用“會”、 “應用”、“掌握”等詞。 2、命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課程的命題考試是根據本大綱規定的考試內容來確定的,根據本大綱規定的各 種比例來組配試卷,適當掌握試題的內容、覆蓋面、能力層次和難易度。 (2)難易度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級,每份試卷中四種難易度,試題分數比例一 般為 2:3:3:2。 (3)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知識)”占 15%, “理解(熟悉、能、會)”占 40%,“掌握(應用)”占 45%。 (4)試題主要題型有填空題、單項選擇題、解答題等多種題型。 (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荚嚂r間為 180 分鐘,試題主要測驗考生對本學科的基礎 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要 有一定的區分度,難易程度要適當。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