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專業綜合 2(機械學院) 研究生復試筆試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 一、考試內容 1、應力和應變狀態分析: (1)應力狀態表示、應變狀態表示; (2)應力張量、應力張量不變量、應變張量及其主要結構; (3)主應力、主剪應力、最大剪應力; (4)應力球張量、應力偏張量; (5)八面體應力、等效應力、等效剪應力; (6)應力莫爾圓; (7)應變與相變位移的關系; (8)應變增量和應變速率張量; (9)平面問題和軸對稱問題。 2、屈服準則和本構關系: (1)兩個屈服準則; (2)屈服準則的幾何表達——屈服軌跡和屈服表面; (3)中間主應力的影響; (4)應變硬化材料的屈服準則; (5)塑性本構關系。 3、真實應力——應變曲線: (1)拉伸真實應力——應變曲線; (2)壓縮真實應力——應變曲線。 4、金屬塑性成形時的摩擦和潤滑: (1)描述接觸面上摩擦的數學模型和影響摩擦的因素; (2)測定摩擦系數的方法。 5、塑性成形問題的應力法解: (1)主應力法; (2)鐓粗的變形特點和力能計算。 6、塑性成形問題的滑移線法解: (1)平面應變狀態的基本方程; (2)漢基應力方程; (3)滑移線的特性;漢基第一定理及其推論; (4)塑性區的邊界條件; (5)滑移線場的建立; (6)滑移線的速度場; (7)滑移線理論在塑性加工中應用。 7、塑性成形問題的上限法和應形功法解: (1)最大散逸原理; (2)上限法原理及其在平面應變問題中的應用; (3)變形功法(基本原理)。 8、基本概念辨析 (1)金屬的塑性和變形抗力:塑性和變形抗力(概念); (2)影響塑性和變形抗力的主要因素:變形溫度;變形速度; (3)應力狀態。 二、參考書目 1、《金屬塑性成形原理》,俞漢清,陳金德編,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10 2、《金屬塑性成形原理》,汪大年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1986.11 說明: 1、考試基本內容:一般包括基礎理論、實際知識、綜合分析和論證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有些課程還應有基本運算和實驗方法等方面的內容。 2、考試題型:可分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簡答題、論述題等。 第二部分 高分子材料 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高分子化學部分: 要求考生系統地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應原理、反應動 力學、熱力學,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聚合物的化學反應。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掌握高分子化學的基本概念;聚合物分類及命名、聚合反應分類及相互關系。 2.掌握從單體結構等因素入手,用熱力學、動力學方法分析單體進行均聚合、共聚合 反應的能力。 3.掌握各種連鎖聚合反應(自由基聚合、陽離子聚合、陰離子聚合、配位聚合、開環 聚合、易位聚合)機理的特點、基元反應;單體與引發劑的匹配、反應速率、相對分子質量、 立構的控制等。 4.掌握各種逐步聚合反應機理的特點,聚合度的控制等。 5.掌握各種共聚合反應的機理、共聚組成的控制等 6.掌握聚合物化學反應的基本特點、主要的聚合物化學反應。 7.掌握主要聚合物的合成機理、聚合方法、聚合工藝等。 高分子物理部分: “高分子物理”是以聚合物為研究對象、以聚合物結構與性能關系為主要研究內容的一 門學科??荚噧热葜饕ㄈ齻€部分:聚合物的結構、聚合物的分子運動、聚合物的各種物 理性能。以聚合物結構與性能關系為主線、以分子運動為聯系結構與性能的橋梁,重點考核 高分子的鏈結構(包括化學組成、形狀、形態、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凝聚態結構(包括 晶態、非晶態、液晶態、取向及織態結構)和各種物理性能(包括溶液性質、力學性質、流 動性質、電學性質等),并包括聚合物的結構、分子運動、分子量及其分布及各種物理力學 性能的測試方法等。 1、掌握高分子鏈的基本結構,構造、構型與構象的基本概念,影響柔性的因素,構象 的統計分析與計算。 2、掌握聚合物的凝聚態結構(晶態、非晶態與液晶態)與取向結構的基本結構特點; 結晶度與取向度的定義、計算與測定方法 3、掌握高分子溶液的溶解過程,溶度參數、第二維利系數、哈金斯參數的物理意義, 高分子溶液與多組分聚合物的相分離機理。 4、掌握各種平均分子量與分子量分布的定義、計算與測定方法 5、掌握高分子的運動特點,玻璃化轉變理論,玻璃化轉變溫度、結晶速度與熔點的基 本概念、影響因素、與測定方法 6、橡膠彈性的特點、產生條件,橡膠彈性熱力學分析,橡膠的統計狀態方程,網絡的 溶脹 7、蠕變、應力松馳、滯后與內耗的基本概念、影響因素及表征方法,線性粘彈性模型, 時-溫等效原理,動態力學譜與次級轉變 8、屈服、銀紋、剪切帶、脆韌轉變溫度與斷裂的基本概念,格里菲斯斷裂理論,增強 與增韌的途徑與機理 9、牛頓流體與非牛頓流體,聚合物的粘性流動曲線,粘度的測定方法與影響因素,聚 合物流體的彈性響應 10、高分子材料常用加工方法,注射成型工藝原理、擠出成型工藝原理 二.考試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高分子化學部分: 1.高分子化學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基本概念,包括單體、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結構單元、重復單元、單體單 元、鏈節、主鏈、側鏈、端基、側基、聚合度、相對分子質量等。 基本的聚合反應類型,如加成聚合與縮合聚合;連鎖聚合與逐步聚合。 聚合物的主要命名方法。 從不同角度對聚合物進行分類。 2.自由基聚合 運用熱力學(△ E, △ S,T,P)、動力學(空間效應-聚合能力,電子效應-聚合類型)對單體 聚合能力進行分析、判斷。 自由基聚合主要基元反應特征,自由基聚合總體反應特征。 自由基聚合常用引發劑:種類、分子式、符號、分解反應式、特點;表征引發劑活性的 四個參數,引發劑效率,誘導分解,籠蔽效應;引發劑選擇原則。 聚合速率:表達式、主要影響因素及控制手段,包括: (1)聚合初期聚合反應速率的推導、三個假設、反應級數的變化; (2)聚合中后期的反應速率的研究:自動加速現象,凝膠效應,沉淀效應等。 (3)相對分子質量:表達式、主要影響因素及控制手段,包括: (4)動力學鏈長、自由基壽命、聚合度的表達式、鏈轉移主要類型及對聚合度的影響、 阻聚、緩聚、相對分子質量調節劑。 3.離子聚合 陽離子聚合常用單體與引發劑。 陽離子聚合機理,包括基元反應、特點、異構化聚合、假陽離子聚合。 陽離子聚合離子對平衡式及其影響因素 陰離子聚合常用單體、引發劑及單體與引發劑的匹配 陰離子聚合機理,包括基元反應、特點、活性陰離子聚合原理、特點及主要應用。 離子聚合活性中心存在形式及活性、離子對平衡及影響因素。 陰離子、陽離子聚合、自由基聚合的比較。 4.配位聚合 聚合物的立體異構概念、命名及立構規整度。 基本概念,如配位聚合、絡合聚合、定向聚合、有規立構聚合,Ziegler-Natta 聚合。 Ziegler-Natta 催化劑的主要類型(如兩組分催化劑、三組分催化劑、載體型催化劑、茂 金屬催化劑、后過渡金屬催化劑)、組成、活性、特點。 了解丙烯單金屬、雙金屬配位聚合機理、二烯烴配位聚合機理。 了解易位聚合。 5.開環聚合 單體開環聚合能力分析、常見開環聚合種類及開環聚合基本原理。 6.共聚合 共聚合基本概念,共聚物主要類型與命名。 共聚組成微分方程推導、假設的運用、產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典型的共聚形式及其共聚組成曲線、特點。 影響共聚組成的主要因素及主要控制方法。 單體與活性中心相對活性判斷、影響因素與基本規律。 離子型共聚與自由基共聚的比較 7.逐步聚合 逐步聚合反應分類及主要產物的合成。 官能團等活性理論。 線形逐步聚合反應聚合度的控制(理論計算與實施)。 體型逐步聚合:預聚物的主要類型、合成、特點;凝膠點的控制(理論計算與實施)。 線形、體型逐步聚合、連鎖聚合的比較。 8.聚合方法 連鎖聚合的主要實施方法:基本組成及作用、特點、典型品種實施例。 逐步聚合的主要實施方法:基本組成及作用、特點、典型品種實施例。 了解其他的聚合實施方法。 各種聚合實施方法的比較與選擇。 常用聚合物的合成。 9.聚合物的化學反應 聚合物的化學反應特征及影響因素。 重要的聚合物的相似轉變反應:纖維素、聚醋酸乙烯、離子交換樹脂等。 重要的聚合度變大的反應:橡膠硫化、過氧化物交聯、HIPS、ABS、SBS 等。 重要的降解反應:PMMA、PE、PP、PVC 等。 功能高分子的主要類型和合成方法。 高分子物理部分: 第一章 高分子鏈的結構 1、構型的概念; 2、構象的概念; 3、高分子鏈的柔順性的概念及主要影響因素; 4、均方末端距的幾何計算法; 5、高分子鏈柔順性的表征; 6、晶體和溶液中的構象; 第二章 高分子的聚集態結構 1、內聚能密度的概念; 2、晶體結構的基本概念; 3、各種結晶形態和形成條件; 4、聚合物晶態結構模型; 5、結晶度及其測定方法; 6、非晶態結構模型(Yeh 兩相球粒模型和 Flory 無規線團模型); 7、液晶態的基本概念; 8、液晶的結構特征和形成條件; 9、液晶的特性和應用; 10、聚合物的取向現象、取向機理、取向度的表征和應用; 11、高分子合金的概念、相容性和組分含量與織態結構的關系; 12、非相容高分子合金的增容方法和相容性表征;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1、高聚物的溶解過程; 2、溶劑的選擇原則; 3、溶解度參數的概念和測定; 4、Flory—Huggins 晶格模型理論的基本假設和高分子溶液熱力學相關的基本公式; 5、互作用參數(?1)和第二維力系數(A2)的物理意義; 6、?溶液的含義和?條件; 7、滲透壓的概念及公式的應用; 8、高分子溶液及多組分聚合物的相圖和相分離機理; 9、高分子濃溶液在聚合物增塑和溶液紡絲中的應用; 10、凝膠與凍膠的概念; 第四章 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1、各種平均分子量的統計意義和表達式; 2、分子量分布寬度的表示方法(多分散系數、多分散指數、微分分布曲線、積分分布曲線); 3、端基分析法、氣相滲透法、粘度法測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基本公式、測試方法、所測分 子量的為哪一種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范圍; 4、聚合物的沉淀與溶解分級方法、原理,畫出積分分布曲線和微分分布曲線; 5、PC 的分離機理、實驗方法、數據處理; 第五章 聚合物的轉變與松弛 1、 聚合物分子熱運動的主要特點; 2、 模量(或形變)—溫度曲線上的各種力學狀態和轉變所對應的分子運動情況; 3、 玻璃化轉變的現象、自由體積理論,(一般了解熱力學和動力學理論); 4、 玻璃化溫度的測定方法和影響因素及調節; 5、 聚合物的分子結構和結晶能力的關系; 6、 等溫結晶動力學方程和應用; 7、 結晶聚合物的熔融過程的特點和熔點的影響因素; 第六章 橡膠彈性 1、 橡膠彈性的特點; 2、 通過熱力學分析掌握橡膠彈性的本質; 3、 橡膠狀態方程及一般修正; 第七章 聚合物的粘彈性 1、 聚合物的粘彈性現象和分子機理(包括蠕變現象、應力松弛現象、滯后現象、力學損耗); 2、 粘彈性的力學模型理論(Maxwell 模型、Kelvin 模型和多元件模型); 3、 弛時間譜和推遲時間譜的物理意義; 4、 Boltzmann 疊加原理及應用; 5、 時溫等效原理(WLF 方程)及應用; 6、 測定高聚物粘彈性的實驗方法; 7、 儲能模量、損耗模量、損耗角正切、對數減量之間的關系; 8、 分子運動與動態力學譜之間的關系; 第八章 聚合物的屈服和斷裂 1、聚合物應力—應變曲線、從該曲線所能獲得的重要信息,以及各種因素對應力—應變曲 線影響; 2、屈服現象和機理,銀紋、剪切帶的概念,了解屈服判據; 3、聚合物的強度、韌性和疲勞等概念; 4、格里菲斯的脆性斷裂理論; 5、聚合物強度的影響因素、增強方法和增強機理; 6、聚合物韌性的影響因素、增韌方法和增韌機理; 第九章 聚合物的流變性 1、牛頓流體和非牛頓流體 2、聚合物粘性流動的特點 3、聚合物熔體切粘度的測定方法 4、聚合物熔體切粘度的影響因素及分子解釋 5、聚合物熔體的彈性表現 6、擠出成型工藝過程及原理 7、注射成型工藝過程及原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7年青島理工大學專業綜合1考研復試大綱復試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7年青島理工大學專業綜合2考研復試大綱復試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