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大綱 (科目:學前教育史) 一、考查目標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學前教育史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史前社 會的幼兒教育、古代東方和西方的學前教育、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 近代學前教育實踐和思想、現代學前教育實踐和思想、國民經濟恢復和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學前教育、“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學前教育和社會 主義建設新時期的學前教育,要求考生系統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基 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學前教育的實 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史前社會的幼兒教育 約 10 分 古代東方和西方的學前教育 約 25 分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約 15 分 近代學前教育實踐和思想 約 30 分 現代學前教育實踐和思想 約 35 分 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學前教育約 10 分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學前教育 約 5 分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學前教育 約 20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6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24 分 判斷題: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選擇題:16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6 分 簡答題: 5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30 分 分析論述題:3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60 分 三、考查范圍 2 學前教育史 一、考查目標 1、系統掌握學前教育史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學前教育思想家 的基本理論及觀點。 2、能運用學前教育史的基本知識和理論觀點分析和解決學前教育 的現實問題。 二、考查內容 一、史前社會的幼兒教育 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產生;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內容;史前社會幼 兒教育的分期;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原因;史前社會幼兒教 育的方法。 二、古代東方和西方的學前教育 古代埃及學前教育的形式、內容和方法及其在世界學前教育史中的 地位;古代希伯來的學前教育(歷史分期、猶太教與學前教育的關系); 古代印度的學前教育(婆羅門教的幼兒教育、佛教的幼兒教育、婆羅門 教的種姓制與學前教育的關系、古代印度婆羅門教與佛教學前教育的不 同之處及其原因);古希臘的學前教育(斯巴達的學前教育的內容、雅 典的學前教育的內容、斯巴達和雅典學前教育的異同比較);古羅馬的 學前教育;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學前教育思想(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昆 體良的學前教育思想);西歐中世紀的學前教育;。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 藝復興時期的教育改革(伊拉斯莫斯的《幼兒教育論》);人文主義 教育家的學前教育思想(維吉烏斯的《兒童教育論》、人文主義教育家 學前教育思想的一般特點、人文主義教育家與中世紀基督教教會的兒童 觀及其主導下的教育的異同比較);夸美紐斯的學前教育思想(“教育適 應自然”、《母育學?!返乃枷胗^點、關于兒童本質的認識、論學前教育 的內容)。 四、近代學前教育實踐和思想 英國的學前教育(歐文幼兒學校、免費幼兒園、歐文幼兒學校產生 的原因及意義、內容和方法、維爾德斯平幼兒學校的教育方法和特點、 英國近代學前教育機構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的分析、洛克的兒童教育思 想);法國的學前教育(奧柏林編織學校的產生、目的及意義、母育學 校的特點、柯夏托兒所、巴黎公社的學前教育政策、盧梭的兒童教育思 想、);福祿倍爾幼兒園對英國、法國、俄國學前教育的影響;德國的學 3 前教育(巴烏利美保育所、福祿倍爾幼兒園產生的意義及教育內容、赫 爾巴特的兒童教育思想、福祿倍爾的學前教育思想);俄國的學前教育 (別茨考伊的兒童教育思想、烏申斯基的兒童教育思想的內容);美國 的學前教育(《幼兒園指南》近代美國公立幼兒園的產生、發展及其意 義);日本的學前教育(東京女子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幼兒園保育及 設備規程》、對日本明治維新后近代學前教育制度的確立過程的分析); 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 五、現代學前教育實踐和思想 英國的學前教育(保育學校、學前游戲班運動、《普洛登報告《教 育白皮書》);法國的學前教育(母育學校、《費里法案》、《戈勃萊法案 《哈比教育法》、法國政府對學前教育采取的措施及啟示);德國的學前 教育(《兒童福利法》、《青少年法》);前蘇聯的學前教育(《幼兒園規程》、 《托兒所——幼兒園統一教學大綱》);美國的學前教育(進步主義幼兒 園運動、開端計劃、幼兒智力開發運動、美國學前教育機構 );日本的 學前教育(自由主義保育思想、《幼稚園令》、《兒童福利法》《幼兒園教 育大綱》、分析 1947 年《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產生的背景, 其中對幼兒教育的規定);愛倫·凱的學前教育思想(“兒童的世紀”、 家庭教育思想、“未來的學?!保?;杜威的兒童教育思想(“兒童中心主義”、 學前教育思想、“做中學”思想);蒙臺梭利的學前教育思想(教育原則 論、教育環境論、感官教育論);克魯普斯卡婭的學前教育思想(學前 社會教育的重要性、學前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皮亞杰的學前教育思想(認 知發展階段、道德發展階段、 教育原則論、分析皮亞杰道德發展階段 與道德教育觀的關系)。 六、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學前教育和 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學前教育(新中國教育的性質、任務和總方針、 新中國建立初期幼兒教育的工作方針和發展重點、幼兒園雙重任務幼兒 園的 4 項主要目標、幼兒園的 6 個教育活動項目、學前教育干部和師資 培訓的初步經驗);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學前教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 發展的方針、重點及管理體制)。 七、“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學前教育 十年動亂對學前教育破壞的教訓 八、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和體制(管理體制、《幼兒園教育綱要》、《幼兒 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多種渠道、不同規格和形式的學前 教育事業(多種渠道幼兒園的發展、幼兒園的不同收托形式、不同規格 幼兒園的發展、城鄉幼兒園的發展);多元化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開展科 學研究,促進學前教育改革訓體系;國際承諾、合作與交流(《兒童權 4 利公約》的基本精神)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