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碩士生入學考試專業基礎課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微生物基礎 考試科目代碼:813 一、 考試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主要微生物類群--細菌、放線菌、藍細菌、酵母菌、霉菌及病 毒的基本形態、細胞結構組成、繁殖方式、生長規律及生活史、營養類型和代謝 方式、遺傳變異等方面基本的,以及典型性的生物學特點,并能夠運用這些基本 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解微生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及應用技術。 二、 考試內容 1、基礎: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和根本任務;了解 微生物發展史上和主要代表人物的貢獻。 2、原核生物的形態、構造和功能: 包括:細菌、放線菌、籃細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原核與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形 態特征,細胞結構和化學組成特征能夠根據菌體的形態和結構特征區分不同類型 的微生物;掌握上述各類微生物的一般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3、病毒和亞病毒: 概括了解病毒學的基本概念、理論;掌握常見大腸桿菌噬菌體的形態結構、 化學組成、增值方式和生活周期特點,能夠以 T-噬菌體、 噬菌體為例,具體闡 述病毒的生物學特征。 4、微生物的營養和培養基: 微生物所需營養物的種類及功能;微生物的營養類型;掌握配制培養基的原 則和分類及應用;物質進入細胞的 4 種方式。 5、微生物的新陳代謝: 化能異養微生物產能方式和微生物發酵類型的多樣性;理解化能自養細菌 中,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獲得 ATP 和 NAD(P)H 的方式;光合磷酸化途徑的特 點和代表微生物;自養微生物固定 CO2 的卡爾文循環的 3 個階段和特有酶;生 物固氮的微生物種類和固氮條件;理解肽聚糖的生物合成組裝過程;青霉素、 D-環絲氨酸和桿菌肽的抑菌機制;了解初級代謝(物)與次級代謝(物)。 6、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 微生物的生長量的測定方法;典型生長曲線各時期的特點、對數期相關參數 的計算、縮短延滯期的常用手段等相關內容;理解恒化連續培養和恒濁連續培養 的原理及用途;同步培養的目的和方法;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滅菌、消毒、 防腐、化療的異同和了解其具體措施,掌握常用的物理和化學的消毒滅菌法的條 件和作用原理,如巴氏消毒法、高壓蒸汽滅菌法、紫外線;了解常用消毒劑和防 腐劑的種類及作用原理和石炭酸系數的含義;理解抗代謝藥物(如磺胺藥)和常 用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7、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育種: 核酸是遺傳變異物質基礎的 3 個經典實驗;質粒的特點及主要類型;理解基 因突變的類型和基因突變的規律;常用誘變劑及其誘變機制;掌握誘變育種(如 UV 誘變)的操作程序,常用的初篩方法,如篩選營養缺陷型突變株的主要步驟 和方法,抗生素高產突變株及抗性突變株的篩選方法;理解艾姆氏法檢測致癌劑 的理論依據和方法;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組的方式。理解E. coli F+、 F-、Hfr 和 F’菌株的異同及相互間關系。了解原生質體融合的基本操作及優點、 釀酒酵母有性雜交的育種程序;理解菌種衰退與防止措施;菌種保藏的原理與常 用的保藏方法。 8、微生物的生態: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掌握從含菌樣品中 或從自然界篩選菌種的主要環節和純種分離的方法;微生物間及微生物與其它生 物間的關系;了解微生物法處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污水處理的幾種裝置及相關名 詞。理解檢驗飲用水的質量時,選用大腸菌群數作為主要指標的原因和大腸菌群 數的檢測方法。 9、傳染與免疫: 病原體的毒力相關的內容,如外毒素、內毒素、類毒素、抗毒素和內毒素的 檢測等;理解免疫的概念和三大功能;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抗原、抗體、 單克隆抗體和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等內容。 10、微生物的分類和鑒定: 學名的國際命名法則——雙名法的構成;熟悉常見和重要微生物的學名;理 解微生物分類鑒定中的經典方法和現代方法。了解五界分類系統、六界分類系統、 三域系統。了解權威性的原核生物分類系統和菌物分類系統。 三、 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 180 分鐘,滿分 150 分 2、題型結構: a: 名詞解釋(40 分);b: 簡答(60 分);c: 問答(50 分) 四、 參考書目 1. 周德慶:《微生物學教程》(第 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2. 沈萍:《微生物學》第 8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