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中外建筑史 考試科目代碼:[624] (一)中國建筑史部分 一. 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認識中國 建筑體系的獨特傳統和歷史局限,了解中國建筑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會文化背景;認識 傳統建筑的組群布局、平面構成、構架體系、造型特征、構件做法和細部裝飾的基本形 態和具體形制,掌握中國建筑的主要術語;了解中國原始建筑、奴隸社會建筑、封建社 會建筑和中國近代建筑的發展歷程和演變脈絡;認識中國封建社會宮殿、壇廟、陵墓和 宗教建筑的類型特點、構成形制及其典型實例;認識各地區、各民族鄉土建筑的類別、 特點及其比較分析,了解傳統園林建筑的主要類別、構成要素、造園思想和設計手法; 概略了解近代中國建筑的發展概況、基本特點,了解近代中國建筑的基本類型和風格面 貌,了解中國近代建筑師的活動概況和創作思想;考生還應具備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綜 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并能夠徒手繪制與中國建筑史有關的圖形。 二.考試內容 1. 木構架建筑做法部分 ① 平面布局::單體建筑平面 / 庭院式組群布局 / 木構架建筑平面布局特點; .② 構架形制:構架類別與構架組成 / 斗拱構架細部 / 構架體系評析; ③ 臺基:臺基的作用和形制 / 石欄桿的作用和形制; ④ 屋頂 :屋頂類別、形態和作用 / 屋頂構架做法 / 屋頂瓦件 / 屋頂評析 ⑤ 裝修與彩畫 :裝修分類及做法 / 彩畫分類及做法 / 色彩特點 2. 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建筑部分 ① 原始社會建筑: 舊石器時代住所 / 新石器時代的建筑活動 / 原始建筑實例及建筑活動的啟示; .② 奴隸社會的城市和建筑: 中國城市早期發展 / 早期城市規劃思想 / 茅茨土階、瓦屋、高臺建筑,實例分析 3. 封建社會建筑部分 ① 封建社會城市:封建社會城市實例分析,封建社會城市主要特點; . ② 宮殿、壇廟、陵墓建筑: 宮殿發展概況及實例評析 / 壇廟發展概況及實例評析 / 陵墓發展概況及實例評析; ③ 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概況及主要特點 / 典型宗教建筑實例評析 / 塔; ④ 住宅建筑: 各地區、各民族住宅建筑概況 / 住宅實例評析; .⑤ 傳統園林: 傳統園林、類別特點 / 傳統園林的創作思想、構成形態和設計手 法/ 傳統園林實例評析, 4. 近代中國的城市和建筑部分 ① 近代中國城市和建筑發展概況 ② 中國近代建筑師和建筑創作思想; (二)外國建筑史部分 一. 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外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19世紀至 20世紀中葉歐美建筑發展的歷史背景,各時期主要建筑師的理論,主要作品和建筑美 學的基本觀點和當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論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藝術特色。 考生還應具備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1. 外國古代建筑部分 ①.奴隸制社會建筑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特征 ②.中世紀拜占庭建筑與哥特建筑的結構與空間特色 ③.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藝術特色,主要建筑師的美學主張 ④.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藝術特色 ⑤.法國古典主義建筑形成的基本鏈條和主要代表建筑的藝術特色 ⑥.歐美資本主義建立初期復古主義建筑的一般特色 2. 外國近現代建筑部分 ①.三座鐵建筑的建筑意義 ②.新建筑運動諸流派代表建筑的藝術特色 ③.現代主義建筑思潮的主要建筑理論 ④.格羅皮烏斯建筑理論與代表建筑的藝術特色 ⑤.勒·柯布西埃建筑理論與代表建筑的藝術特色 ⑥.密斯·凡·德·羅建筑理論與代表建筑的藝術特色 ⑦.賴特建筑理論與代表建筑的藝術特色 ⑧.二戰后西方諸多建筑思潮概述 3. 西方當代建筑部分 ①.后現代主義建筑產生的背景,主要理論,美學傾向,代表人物與作品分析 ②.解構主義建筑的哲學背景,主要理論,代表人物與作品分析 ③.普利茨克建筑獎獲獎建筑師作品分析 (三).題型結構 考試時間 180 分鐘,滿分 150 分 1. 概念題(60 分) 2. 畫圖題(30 分) 3. 論述題(60 分) (四).參考書目 1、《中國建筑史》,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年,第五版 2、《外國建筑史》,陳志華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年 1 月 第三版 3、《外國近現代建筑史》,同濟大學 羅小未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年 8 月 第二版 4、《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 ,侯幼彬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年 5、《外國建筑歷史圖說》 ,劉松茯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