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美術學書法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初試科目 《中國書法史》考試大綱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二、試卷考查內容比例 《中國書法史》教材共分十章 ①緒論 15% ②甲骨文 10% ③金文 10% ④篆書 10% ⑤草體 10% ⑥分書 10% ⑦楷書 10% ⑧帖學 15% ⑨碑學 15% ⑩碑帖結合 5% 三、試題題型結構 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及論述題等。 四、主要參考書 《中國書法史》沃興華著,湖南美術出版社 五、考查內容 第一章 緒論 (一)考核知識點 1. 書法的定義 2. 書法成為藝術的原因 3. 書法的起源 4. 書法發展的三個階段 5. 書法的內容 6. 書法的名稱演變 7. 書法是藝術中的藝術 8. 走向世界的書法 (二)考核要求 1. 書法的定義 識記:①對書法作為一門藝術的定義; ②對書法藝術創作的兩個方面“置物”和“輸心”的認識。 領會:書法藝術與日常書寫的聯系與區別。 2. 書法成為藝術的原因 識記:①漢字的藝術性; ②中國書法藝術的對象和工具在表現上的共同點。 領會:蔡邕說:“惟筆軟則奇怪生焉?!逼渲小捌婀帧倍值呢S富內涵。 3. 書法的起源 識記:書法起源于甲骨文。 領會:甲骨文書刻中的審美追求。 4. 書法發展的三個階段 識記:三個階段的特征。 領會:書法發展帶來審美趣味的變化。 5. 書法的內容 識記:正體的五種形態。 領會:分書的草化現象。 6. 書法的名稱演變 識記:書法在歷史上出現的四種名稱。 領會:唐代的“法備”狀態。 7. 書法是藝術中的藝術 識記:書法與音樂、美術、舞蹈的關系。 領會:趙孟頫:“須知書畫本來同”所指的“書畫同源”現象。 第二章 甲骨文 (一)考核知識點 1. 甲骨文概說 2. 甲骨文字簡述 3. 甲骨文的書契者——貞人 4. 甲骨文書法的風格和特征 5. 甲骨文書法的研究和創作狀況 (二)考核要求 1. 甲骨文概說 識記:①殷人占卜的過程; ②卜辭的四個部分。 領會:甲骨文的刀刻特征。 2. 甲骨文簡述 識記:造字的六種方法。 領會:“假借”的好處與缺陷。 3.甲骨文的書契者---貞人 識記:貞人的地位和作用 領會:卜筮對王權的影響 4.甲骨文書法的風格和特征 識記:甲骨文風格的五種類型。 領會:甲骨文的結構繁復與線條單純。 5.甲骨文書法的研究和創作狀況 識記:董作賓對甲骨文發展演變過程的五個分期。 領會:甲骨書法創作的主要困難。 第三章 金文 (一)考核的知識點 1. 青銅器概說 2. 金文書法的風格特征 3. 商周時代的金文書法 4. 漢以后的金文書法 5. 鳥蟲書 (二)考核要求 1. 青銅器概說 識記:①青銅器定義; ②金文的內容。 領會:青銅器上紋飾圖案的特征。 2. 金文書法的風格特征 識記:金文書法與甲骨文的區別。 領會:范模澆鑄造成金文書法主要風格特征。 3. 商周時代的金文書法 識記:金文書法風格演變經歷的三個時期。 領會:楚國金文書法的風格特征。 4. 漢以后的金文書法 識記:清代書法家的金文書法創作特征。 領會:吳昌碩臨金文與金文原件的區別。 5. 鳥蟲書 識記:鳥蟲書產生的時間、地點。 領會:鳥蟲書的裝飾意味。 第四章 篆書 (一)考核的知識點: 1. 篆書的風格和特征 2. 篆書的演變 (二)考核要求: 1. 篆書的風格和特征 識記:①石鼓文的結體特征。 ②《泰山刻石》的風格特征。 領會:小篆的理性化與秩序化。 2. 篆書的演變 識記:大篆和小篆的區別。 領會:清代篆書創作的繁榮與發展。 第五章 草體 (一)考核知識點: 1. 先秦的草體 2. 統一前的秦國草體 3. 統一后的秦代草體 4. 漢代的草體 (二)考核要求 1. 先秦的草體 識記:戰國時代的草體與春秋時代草體的共同點。 領會:先秦草體與隸書的關系。 2. 統一前的秦國草體 識記:統一前秦國草體的實物遺存最主要的三個部分。 領會:統一前的秦國草體的書寫傾向。 3. 統一后的秦代草體 識記:草體在本質上是正字的快寫。 領會:“參定篆文,增衍隸佐?!钡囊馑?br/>4. 漢代的草體 識記:草書與草體兩種概念的區別。 領會:章草與今草的區別。 第六章 分書 (一)考核知識點 1. 分書的產生 2. 分書的繁榮 3. 分書的衰變 (二)考核要求 1. 分書的產生 識記:①分書的定義; ②分書成熟緩慢的原因。 領會:王次仲創八分說的意義。 2. 分書的繁榮 識記:篆書變為分書在點畫和結體上發生的變化。 領會:《石門頌》的風格特征。 3. 分書的衰變 識記:①魏晉分書的衰落主要受《熹平石經》的影響。 ②清代分書創作的復興。 領會:伊秉綏分書創作的時代意義。 第七章 楷書 (一)考核知識點 1. 魏晉南北朝楷書的發展 2. 隋唐楷書的繁榮 3. 唐以后楷書的衰變 (二)考核要求 1. 魏晉南北朝楷書的發展 識記:①楷書的定義; ②楷書的起源; ③魏晉南北朝楷書的五種類型。 領會:《泰山金剛經》的風格特征。 2. 隋唐楷書的繁榮 識記:①“以書取士”的概況; ②歐、虞、褚、薛的風格特征。 領會:“顏公變法出新意”的過程。 3. 唐以后的衰變 識記:①于右任楷書的特征; ②弘一法師楷書的特征。 領會:魏體楷書創作的行書化傾向。 第八章 帖學 (一)考核知識點 1. 魏晉時期的清朗俊逸 2. 隋唐五代的正反合發展 3. 宋代的革新 4. 元和明初的復古 5. 明中后期的綜合 6. 明末清初的轉折 (二)考核要求 1.魏晉時期的清朗俊逸 識記:①陸機《平復帖》, ②王珣《伯遠帖》, ③王羲、之王獻之法書唐代摹本和歷代刻帖本 領會:“晉人尚韻”的內涵 2.隋唐五代的正反合發展 識記:①重點書家智永、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孫過庭、張旭、懷素、 顏真卿及其作品, ②《書斷》和《書譜》的地位與作用 領會:“唐人尚法”原因和結果 3.宋代的革新 識記:①代表書家蔡襄、蘇軾、米芾、黃庭堅及其作品, ②蘇軾、黃庭堅、米芾的革新理論 領會:“宋人尚意”的追求和影響力 4.元和明初的復古 識記:①趙孟頫、楊維楨及其作品 ②董其昌對趙孟頫的批評 領會:藝術風格的社會選擇 5.明中后期的綜合 識記:吳門派和華亭派的代表書家及其作品 領會:綜合型書家的主要特征 6.明末清初的轉折 識記:徐渭、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及其作品 領會:書法線條的表現力與書家情感宣泄 第九章 碑學 (一)考核知識點 1. 清前期的徘徊、狂狷與探索 2. 碑學的覺醒 3. 碑學的發展 4.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 5. 碑學的成熟 (二)考核要求 1.清前期的徘徊、狂狷與探索 識記:①碑學的概念 ②王文治、劉墉、朱耷、金農及其作品 領會:朱耷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 2.碑學的覺醒 識記:考據學者翁方綱、桂馥、孫星衍 領會:書畫同源的道理 3.碑學的發展 識記:鄧石如、伊秉綬及其作品 領會:鄧石如在用筆方法上的創新 4.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 識記:《廣藝舟雙楫》的主要內容 領會:尊魏卑唐的意義 5.碑學的成熟 識記:于右任、徐生翁作品的藝術特色 領會:碑派書法的形成過程 第十章 碑帖結合 (一)考核知識點 1. 沈曾植書法的傳統淵源 2. 沈曾植的書法觀點 3. 沈曾植書法的特征 4. 沈曾植書法的意義 (二)考核要求 1.沈曾植書法的傳統淵源 識記:沈曾植由帖入碑的學習過程 領會:沈氏的“參分隸而加以變化”的過程 2.沈曾植的書法觀點 識記:沈曾植的四個主要觀點 領會:沈曾植式臨摹的特點 3.沈曾植書法的特征 識記:沈曾植書法的三個主要特征 領會:沈曾植書法的“不穩“狀態 4.沈曾植書法的意義 識記:沈曾植書法創作實踐的兩大重要意義 領會:新資料的出土帶來的書法史觀的變化 六、評分方式:集體閱卷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贛南師范大學《書法創作》復試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贛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