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光電測試及自動控制原理》考試大綱 第 1 頁 共 3 頁 信息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 光電測試技術及自動控制原理考試大綱 自控部分總分:100 分,光電測試部分總分: 50 分 基本內容及基本要求 一、自動控制部分: 題型:計算題 第一章 自動控制概論 1. 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概念、組成及分類 2. 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3.控制系統原理方塊圖 基本要求:了解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分類。掌握控制系統的組成及各組成的作用,能根據 實際系統的工作原理畫控制系統的方塊圖。 第二章 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 1. 控制系統微分方程的建立,拉氏變換求解微分方程 2. 傳遞函數的概念、定義和性質 3. 結構圖的概念和等效變換 4. 信號流圖的概念、信號流圖與結構圖的關系 5. 梅遜公式 基本要求:了解線性定??刂葡到y的幾種模型,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了解控制系統微分方 程的建立,以及通過拉氏變化求解微分方程。準確掌握傳遞函數的概念,以及系統中開環傳 遞函數和閉環傳遞函數的概念,能根據微分方程組或者方框圖求解傳遞函數掌握。掌握方框 圖、信號流圖的等效變化和化簡。掌握梅遜公式。 重點掌握典型環節傳遞函數和閉環傳遞函數的求法,以及梅遜公式的應用。 第三章 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 1. 系統動態性能指標的定義 2. 一階系統的動態性能分析,典型二階系統的階躍相應及動態性能指標 3. 穩定性的概念,系統穩定的充要條件及勞斯判據 4. 穩態誤差的定義,誤差傳遞函數,系統類型的定義、靜態誤差系數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利用靜態誤差系數計算系統的靜態誤差 5. 附加閉環零極點對系統動態性能的影響 6. 主導極點的概念,及用此概念分析高階系統 基本要求:了解對于線性定常連續系統的在時域上的分析的一般過程,典型輸入信號的拉氏 變換。一階系統的過渡過程,掌握二階系統的過渡過程和高階系統的過渡過程,控制系統的 穩定性分析,以及控制系統穩態誤差的計算方法。掌握消除和減少穩態誤差的辦法以及了解 用復合控制怎樣可以減少系統的穩態誤差,提高系統的精度的原理。 重點掌握①時域上描述系統動態性能的特性指標δ%、ts。②勞斯判據判斷系統的穩定性。 ③穩定誤差計算以及減少標志誤差,提高控制精度的辦法。 《光電測試及自動控制原理》考試大綱 第 2 頁 共 3 頁 第四章 根軌跡法 1. 根軌跡的概念,根軌跡方程,幅值條件和相角條件 2.繪制根軌跡的基本規則 3. 非最小相位系統的根軌跡及正反饋系統的根軌跡的繪制 4. 等效開環傳遞函數的概念,參數根軌跡 5.用根軌跡分析系統的性能 基本要求:了解控制系統根軌跡的概念,一般解析畫法過程。用根軌跡法分析控制系統的思 路。 掌握繪制根軌跡的基本規則,并利用基本規則概要畫出給定系統的根軌跡。并在此基礎上用 根軌跡法來分析系統的穩定性,動態性能的好壞和閉環主導極點在 S 平面上分布的關系。并 掌握最小相位系統的參數根軌跡的畫法。掌握閉環極點,零點分布和控制系統性能指標之間 的關系。 重點掌握根軌跡的畫法,參數根軌跡的畫法,并學會用根軌跡的方法來分析控制系統,附加 開環零極點對系統根軌跡的改造和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第五章 控制系統的頻域分析 1. 頻率特性的定義,幅頻特性與相頻特性 2. 典型環節的頻率特性 3. 開環系統奈奎斯特圖的畫法 4. 開環系統對數頻率特性圖(Bode 圖)的畫法,由 Bode 圖求最小相位系統的開環傳遞函 數 5. 奈奎斯特穩定判據,由對數頻率特性判斷系統的穩定性 6. 穩定裕量,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的定義及計算 7. 閉環頻率特性的 有關指標及近似估算 8. 頻域指標與時域指標的關系 基本要求:了解一個系統和一個環節的頻率特性并得出系統的正弦傳遞函數。了解頻率特性 的表示方法幅相曲線和波特圖,并學會畫一個典型環節的頻率特性(幅相曲線和 Bode 圖)。 了解閉環頻率特性圖的畫法。掌握系統開環傳遞函數的幅相曲線和 Bode 圖,并在此基礎上 利用系統的幅相曲線和 Bode 圖來分析系統的穩定性──奈氏判據,用幅數曲線和 Bode 圖來 分析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系統的相對穩定性。 掌握開環頻率特性與控制系統性能的關系。 重點掌握用頻率特性的方法來分析系統的穩定性,以及相對穩定性以及開環頻率特性與控制 系統性能指標間的關系。 第六章 控制系統的綜合與校正 1. 校正的基本概念,校正的方式,常用校正裝置的特性 2. 設計校正裝置,用頻率法確定串聯超前校正、滯后校正和滯后-超前校正裝置的參數 3. 設計最小相位系統的校正裝置 4. 了解反饋校正和復合校正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系統為什么需要校正,采用校正方式和方法的分類。并結合前面第三章、四 章、五章對系統的分析的情況來分析控制系統的基本控制規律。 掌握串聯校正中的超前校正的綜合過程,滯后校正的綜合過程以及滯后──超前校正的綜合 過程,以及按系統的期望頻率特性進行校正的綜合過程,采用反饋校正參數的確定。 重點掌握:超前校正,滯后校正,滯后──超前校正的校正網絡傳遞函數中零極點在 S 平面 上分布情況以及參數結構是怎樣對校正起作用的,串聯校正和并聯校正間的關系。 《光電測試及自動控制原理》考試大綱 第 3 頁 共 3 頁 二、光電測試部分: 題型: 選擇題,簡答題,測量原理方法題,計算題 一、光度學、色度學的基本知識 1. 光度學的基本物理量 2. 光度學的基本定律 3.幾種主要的色度學系統及色度學基本物理量 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光度學的基本物理量的定義、測試方法,光度學的基本定律;幾種主要 的色度系統,色度學的基本物理量。 二、光電測試中的常用光學系統 1.顯微鏡、望遠鏡、投影系統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2. 光學系統中常用的照明方式 基本要求:了解掌握三種常用光學系統包括顯微鏡、望遠鏡、投影儀的基本結構,各自的光 路特點,以及這幾種光學系統中照明方式。 三、光電測試常用器件 1.光電技術及光電器件基礎 2. 光電發射器件 3.半導體光電子器件 4.熱釋電器件 5.光電成像器件 6. 光電檢測電路 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光電器件的基本物理特性與參數,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光電倍增管,光 電成像器件、熱釋電器件等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相應的檢測電路。 四、光源與照明的基本知識 1. 光源的基本參數; 2. 熱輻射光源的基本原理與特性; 3. 氣體放電光源的基本原理與特性; 4. LED 的基本原理與特性; 5. LED 照明系統的關鍵技術 6. 照明的基本知識 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光源的主要特性及其測試方法;幾種主要光源的特性,應用電路。室內 外照明的基本特點、照明的基本物理量、照明設計的基本計算方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