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福 州 大 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課程(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名稱: 道路建筑材料 二、招生學院(蓋學院公章): 土木工程學院 基本內容: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本課程考試的總體要求是準確理解和掌握道路工程領域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的基本 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有關道路建筑材料評價和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一) 1) 道路建筑材料的主要研究內容及其特點、材料應具備的性質以及道路材料的檢驗 方法和技術標準。 2) 石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要求、集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要求,以及礦質混合料的級 配理論和組成設計方法。 3) 石灰的消化和硬化過程,技術要求;硅酸鹽水泥的熟料礦物組成、凝結硬化機理 和技術性質。 4)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組成材料、技術性質、設計方法和質量控制。 5) 石油瀝青的生成工藝、組成結構、技術性質和技術標準。 6) 瀝青混合料組成結構、技術性質、組成材料和評價方法。 7)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識、建筑塑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膠黏劑。 (二) 1) 對道路建筑材料的總體認識,了解道路建筑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作用。 2) 基于材料的路用性能,掌握道路材料的技術性質。 3) 對各種道路材料的檢測方法和技術標準。 4) 道路材料質量的變異和控制。 5) 石料的技術性質與路用性能的關系。 6) 孔隙率、空隙率的物理意義及其對材料技術性質的影響。 7) 粗、細集料的劃分及其在混合料中的作用。 8) 礦質混合料的級配理論。 9) 不同組成結構對材料性質的影響 10) 礦質混合料的組成設計方法。 11) 石灰的消化和硬化,質量鑒定指標。 12) 硅酸鹽水泥熟料礦物組成、凝結硬化機理、強度發展規律及主要性質的測試方法。 13) 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 14) 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或施工和易性、其影響因素和改善措施。 15) 硬化后混凝土的技術性質及其影響因素和改善措施。 16) 水泥混凝土組成、結構與組成材料的技術要求。 17) 水泥混凝土的組成設計方法。 18) 水泥混凝土的質量控制。 19) 掌握石油瀝青的化學組分和膠體結構。 20) 瀝青的技術性質和評價方法。 21) 瀝青材料的粘彈特性。 22) 瀝青材料的技術標準。 23) 瀝青混合料的組成結構。 24) 瀝青混合料的強度形成原理。 25) 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要求。 26) 瀝青混合料組成材料的技術性質。 27) 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方法。 28) 塑料的基本組成及其作用 29) 常用膠粘劑、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的組成、性質及應用。 參考書目(須與專業目錄一致)(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 譚憶秋. 瀝青與瀝青混合料. 哈爾濱: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2] 嚴家汲. 道路建筑材料.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年. 說明:1、考試基本內容:一般包括基礎理論、實際知識、綜合分析和論證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有些課程 還應有基本運算和實驗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字數一般在 300 字左右。 2、難易程度:根據大學本科的教學大綱和本學科、專業的基本要求,一般應使大學本科畢業生中優秀學 生在規定的三個小時內答完全部考題,略有一些時間進行檢查和思考。排序從易到難。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