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8 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816 科目名稱:中外政治制度 I.考查目標 政治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涵蓋中國政府與政治、當代西方政治制度等學科基礎課程。要 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政治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 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中國政府與政治與當代西方政治制度各占 75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 5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50 分 簡答題 4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60 分 論述題 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Ⅲ.考查范圍 第一部分:當代西方政治制度 【考查目標】 1.準確識記當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當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當代政治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論分析問題。 一、當代政府治理結構 (一)議會內閣制 (二)總統制 (三)半總統制 (四)委員會制 二、當代國家結構形式 (一)國家結構形式 (二)單一制地方政府 (三)聯邦制地方政府 三、比較選舉制度 (一)選舉制度的含義與特征 (二)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三)多數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 (四)競選制度 9 四、比較政黨制度 (一)政黨制度 (二)政黨制度類型 (三)各國執政黨 五、比較行政制度 (一)政府、行政與內閣 (二)完整制與分離制 (三)首長制和委員會制 (四)層級制與職能制 (五)集權制與分權制 六、比較行政監察制度 (一)監察制度分類 (二)監察內容與方式 (三)行政問責 七、比較公共決策制度 (一)公共政策研究模型及現代公共決策體系 (二)中西方政府決策比較研究 八、比較政府智囊制度 (一)智囊機構的分類及特點 (二)智囊機構影響公共決策的手段及其應用 (三)各國智囊機構比較 九、比較公務員制度 (一)公務員與公務員制度 (二)公務員制度的產生與形成 (三)公務員制度的指導原則 (四)當代西方公務員制度的變革與發展 十、比較行政體制改革 (一)行政改革的動因、內涵和理論依據 (二)各國行政改革比較 十一、各國公共部門改革 (一) 新公共管理運動助推公共部門改革 (二) 重塑政府:風靡全球的政府改革浪潮 (三) 我國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內容 第二部分: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考查目標】 1.準確識記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的基本理論分析問題。 一、當代中國憲法與政治制度 (一)憲法概念與中國憲法 (二)當代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0 (一)中國共產黨的地位和組織體系 (二)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體系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性質和內容 (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 三、當代中國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一)中國的民主黨派 (二)多黨合作制度 (三)政治協商制度 四、當代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三)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四)立法程序 (五)人民代表 (六)選舉制度 五、當代中國國家元首制度 (一)國家元首制度 (二)中國國家元首—國家主席制度 六、當代中國軍事制度 (一)國防領導體制 (二)人民武裝力量體制 (三)兵役制度 (四)國防教育和國防動員制度 (五)中國軍事制度的發展趨勢 七、當代中國地方自治制度 (一)單一制與地方自治 (二)民族區域自治 (三)行政特區自治 八、中國政府再造 (一)中國政府職能分析 (二)我國政府的權力調整 (三)我國政府組織機構調整 (四)我國政府管理與服務方式的變革 九、當代中國中央政府 (一)中央政府的性質、組成和職權 (二)中央政府的機構設置 (三)中央政府的領導體制 (四)國務院的主要行政方式 十、當代中國地方政府 (一)我國的行政區劃 (二)我國地方政府概述 (三)省級人民政府 (四)地級市人民政府 (五)縣級人民政府 11 (六)鄉級人民政府 (七)經濟特區政府 十一、當代中國司法制度 (一) 人民司法制度概述 (二) 審判制度 (三) 檢察制度 (四) 偵查制度和監獄制度 (五) 司法行政、律師和法律援助制度 (六) 人民調解、仲裁和公證制度 十二、當代中國對國家權力的監督 (一) 社會主義中國的監督制度 (二) 權力機關的監督 (三) 國家機關的自身監督 (四) 司法機關的監督 (五) 非國家機關的監督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