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經濟學綜合(微、宏觀及計量經濟學)考試大綱 總分 150 分,其中微、宏觀經濟學占 120 分,計量經濟學占 30 分。 第一部分:《微觀經濟學》 一、考試目的 本次考試是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各專業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的入學資格考試 之微觀經濟學部分。 二、考試的性質與范圍 微觀經濟學考試主要測試考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和基本方法,是否能夠運用相關知識和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甄別 優秀考生以進一步學習金融學的目的??荚嚪秶ū敬缶V規定的微觀經濟學考 試內容。 三、考試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和定理,并系統、深入理解整個微觀經濟理論的框 架和內在邏輯,熟練掌握微觀經濟學的主要分析方法、工具和手段,理論聯系實 際,準確、恰當地使用微觀經濟學專業術語,文字通順、層次清晰、合乎邏輯地 表述和分析經濟問題。考生統一用中文答題。 四、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考試。試卷結構采用如下題型范圍:名詞解釋題、簡答題、 計算題和論述題等。 五、考試內容 考試重點內容如下 1. 預算約束:預算約束的定義、預算集的性質、預算線的變動、稅收、補貼和 配額等經濟工具對預算線的影響 2. 偏好:偏好的定義、偏好的假設、無差異曲線、邊際替代率、良態偏好的定 義性特征 3. 效用:效用函數的單調變換、構造效用函數、擬線性偏好、邊際效用和邊際 替代率的關系 4. 選擇:消費者的最優選擇、需求函數 5. 需求:正常商品和低檔商品、收入提供曲線和恩格爾曲線、相似偏好、普通 商品和吉芬商品、價格提供曲線和需求曲線、替代品和互補品、反需求函數 6. 顯示偏好:顯示偏好的概念、從顯示偏好到偏好 7. 斯勒茨基方程: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希克斯替代效應 8. 需求分析和跨期選擇問題:稟賦和需求變動、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勞動供 給、跨期選擇的預算約束 9. 不確定性條件下的選擇:或有消費、期望效用、風險厭惡、風險偏好、風險 中性 10. 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剩余的概念、補償變化和等價變化 11. 市場需求:從個人需求到市場需求、彈性、彈性與收益、邊際收益曲線、收 入彈性 12. 均衡:市場均衡、比較靜態分析、稅收、稅收的轉嫁、稅收的額外損失、稅 收與帕累托效率 13. 技術:投入和產出、生產函數、技術的特征、邊際產品、技術替代率、邊際 產品遞減、技術替代率遞減、長期和短期、規模報酬 14. 利潤最大化:利潤、不變要素和可變要素、短期利潤最大化、長期利潤最大 化、反要素需求曲線、利潤最大化和規模報酬 15. 成本最小化:成本最小化的定義、規模報酬和成本函數、長期成本和短期成 本、沉沒成本 16. 成本曲線:各種成本概念、各種成本之間的關系 17. 廠商供給和行業供給:市場特征、反供給函數、利潤和生產者剩余、短期行 業供給和長期行業供給、零利潤、不變要素和經濟租金、尋租 18. 壟斷和壟斷行為:壟斷的定義、線性需求曲線和壟斷、成本加成定價、壟斷 的低效率、自然壟斷、價格歧視的定義、三種價格歧視 19. 要素市場:邊際產品收益和邊際產品價值、產品市場壟斷廠商的要素需求、 要素市場買方壟斷的要素需求、上游壟斷和下游壟斷 20. 寡頭壟斷:寡頭壟斷特征與模式、古諾模型、斯塔克爾伯格模型、伯特蘭競 爭模型、價格領導者模型、聯合定價和串謀 21. 博弈論:博弈的收益矩陣、納什均衡、混合策略、囚徒困境、重復博弈、序 貫博弈 22. 交換經濟和福利經濟學定理:埃奇沃思方框圖、契約曲線、瓦爾拉斯法則、 均衡定義與均衡的存在性、福利經濟學基本定理 23. 生產經濟與福利經濟學定理:魯濱遜?克魯索經濟、生產與福利經濟學第一 定理、生產與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 24. 外部效應:外部性的定義與表現形式、庇古稅與科斯定理、公地的悲劇 25.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定義、搭便車、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給 26. 不對稱信息: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委托代理問題和激勵 第二部分:《宏觀經濟學》 一、考試目的 本次考試是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各專業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的入學資格考試之 宏觀經濟學部分。 二、考試的性質與范圍 宏觀經濟學考試主要是測試考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否運用相關知識和原理聯系實際,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 題的基本能力,是測試考生宏觀經濟學知識的尺度參考性水平考試??荚嚪秶?br/>括本大綱規定的所有內容。 三、考試基本要求 1.具備宏觀經濟學的理論知識,理解整個宏觀經濟學的框架和內在邏輯。 2.具備運用宏觀經濟學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試卷統一用中文答卷。 四、考試形式 本考試采取客觀試題與主觀試題相結合,單項技能測試與綜合技能測試相結 合的方法。主要的試題類型有:簡答題、計算題和論述題等。 五、考試內容 本考試包括以下 13 部分內容。 1.宏觀經濟學的概念、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2.國民收入 (1)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核算方法 (2)與國民收入相關的其它幾個概念 (3)產品與服務的供給與需求 (4)國民收入如何分配 3.貨幣與通貨膨脹 (1)貨幣 (2)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和銀行體系 (3)通貨膨脹與利率 (4)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 (5)貨幣數量論與古典二分法 4.失業與工資 (1)失業率 (2)失業的原因 (3)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 (4)工資剛性與結構性失業 5.IS-LM 模型 (1)產品市場與 IS 曲線 (2)貨幣市場與 LS 曲線 (3)IS-LM 模型 (4)IS-LM 模型的應用 6.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總供給曲線 (2)總需求曲線 (3)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4)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的應用 (5)總供給理論 (6)菲利普斯曲線 (7)總供給-總需求的動態模型 7.開放經濟 (1)產品和資本的國際流動 (2)小型開放經濟中的儲蓄與投資 (3)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4)不同匯率制度下宏觀經濟政策對均衡的影響 8.經濟增長理論 (1)Solow 增長模型 (2)內生增長理論 (3)資本積累、人口增長、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4)增長政策 9.經濟周期理論 (1)經濟周期的定義與特征 (2)古典經濟周期理論 (3)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 (4)關于經濟波動來源的爭論 10.消費理論 (1)凱恩斯的消費函數及相對收入假說 (2)費雪的跨期選擇模型 (3)生命周期假說 (4)永久收入假說 (5)消費的隨機游走假說 11.投資理論 (1)新古典投資模型 (2)住房投資和庫存投資 12.宏觀經濟政策 (1)貨幣政策目標、工具及局限性 (2)貨幣政策規則 (3)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4)政府債務的規模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13.主要宏觀經濟學派的主要觀點、爭論與共識 第三部分:《計量經濟學》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是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各專業學術型研究生的入學資格考試之計量經濟 學。 二、考試的性質與范圍 計量經濟學考試主要是測試考生是否理解和掌握計量經濟學(包括理論計量 經濟學和應用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主要模型設定方法,能否運用相關知識 和定量分析方法,解決實際經濟生活中有關經濟學問題的能力。本考試是測試考 生計量經濟學知識的尺度參考性水平考試,考試范圍包括本大綱規定的所有內容。 三、考試基本要求 1.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 2.熟悉計量經濟分析工作的基本內容和工作程序。 3.具備建立與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能力。 4.熟練運用計量經濟學的相關軟件。 5.了解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領域和最新發展情況。 6.試卷用中文答卷。 四、考試形式 本考試采用閉卷考試形式。采取客觀試題與主觀試題相結合,單項技能測試 與綜合技能測試相結合的方法。主要的試題類型有:單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 題、計算題、證明題和論述題。 五、考試內容 本考試包括以下 13 個部分內容。 1. 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歷史與發展現狀、理論體系與研究方法、應用 領域及其與各相關學科關系、建立計量經濟模型的基本步驟 2. 經典線性回歸模型 (1) 線性回歸模型的數學形式 (2) 隨機誤差及其來源 (3) 古典假定 (4) 普通最小二乘(OLS)估計方法的數學原理 (5) 普通最小二乘估計量(OLSE)的性質、最佳線性無偏估計的概念 (6) 模型檢驗,主要包括:擬合優度檢驗、單個參數顯著性的 t 檢驗、 回歸總顯著性的 F 檢驗、隨機誤差項的正態性檢驗 (7) 置信區間的概念、模型參數的置信區間 (8) 點預測和區間預測 (9) 經典線性回歸模型的擴展:過原點的線性回歸模型、測量單位對 估計結果的影響、可線性化的非線性回歸模型(多項式函數、雙 曲線函數、對數函數、指數函數、冪函數形式模型) 3. 異方差 (1) 異方差的概念、來源及后果 (2) 異方差條件下 OLSE 的性質 (3) 檢驗異方差的方法:圖示檢驗法、懷特檢驗、戈里瑟檢驗 (4) 異方差條件下的參數估計方法:加權最小二乘法(WLS) 4. 序列自相關 (1) 序列自相關的概念、來源及后果 (2) 序列自相關條件下 OLSE 的性質 (3) 檢驗序列自相關的方法:圖示檢驗法、德賓-沃森(DW)檢驗、 拉格朗日乘子(LM)檢驗、回歸檢驗 (4) 序列自相關條件下的參數估計方法:廣義差分變換、廣義最小二 乘法(GLS) 5.多重共線性 (1) 多重共線性的概念、后果 (2) 多重共線性條件下 OLSE 的性質 (3) 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4) 多重共線性條件下的參數估計方法:逐步回歸法、追加樣本信息、 剔除變量等 6.隨機解釋變量 (1) 隨機解釋變量的含義 (2) 隨機解釋變量條件下的 OLSE 的性質 (3) 工具變量的選擇與工具變量法(IV) 7.虛擬變量 (1) 虛擬變量的設定 (2) 虛擬變量系數的含義 (3) 虛擬變量的交互效應 (4) 虛擬變量在季節分析中的應用 8.分布滯后模型與自回歸模型 (1) 分布滯后模型的概念 (2) 分布滯后模型的參數估計 (3) 自回歸模型 (4) 自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 9.模型設定與診斷檢驗 (1) 模型誤設的含義 (2) 模型誤設:遺漏重要解釋變量、引入不相關解釋變量、模型數學 形式設定錯誤及其影響 (3) 沃爾德(Wald)檢驗 (4) 似然比(LR)檢驗 (5) 拉格朗日乘子(LM)檢驗 (6) 拉姆齊的回歸誤差設定(RESET)檢驗 (7) 模型選擇的準則 10.聯立方程計量經濟模型 (1) 聯立方程偏倚、內生變量、外生變量、前定變量的概念 (2) 結構模型、結構參數、簡化模型、簡化參數 (3) 恰好識別、過度識別和不可識別的概念 (4) 模型的識別條件:結構方程可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 (5) 模型的估計方法:間接最小二乘法(ILS)、工具變量法(IV)、兩 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 11.時間序列分析 (1) 隨機過程與時間序列 (2) 平穩時間序列與非平穩時間序列 (3) AR 過程與 MA 過程及其相互關系、ARMA 過程、ARIMA 過程 (4) 自相關函數與偏自相關函數 (5) 建立時間序列模型的基本步驟 (6) 最大似然估計法 (7) 模型的檢驗(包括:Q 統計量、特征根位置、參數顯著性)與預 測 12.非平穩時間序列與協整 (1) 單整的概念與單整時間序列的統計特征 (2) 單位根檢驗與虛假回歸的含義 (3) 單位根檢驗方法:DF 檢驗、ADF 檢驗 (4) 協整的含義 (5) 格蘭杰非因果性檢驗 (6) 協整檢驗與 E-G 兩步法 (7) 單方程的誤差修正模型 13.面板數據模型 (1) 面板數據、截面數據、時間序列數據的區別與聯系 (2) 面板混合估計模型、面板固定效應模型和面板隨機效應模型的含 義 (3) 面板數據模型的主要估計方法有:混合最小二乘(Pooled OLS)估 計、最小二乘虛擬變量(LSDV)估計、可行廣義最小二乘(FGLS) 估計等 (4) 三種類型的面板數據模型的比較(F 檢驗和 Hausman 檢驗) (5) 面板數據模型估計結果的解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