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17年遼寧大學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015物理博士專業課考博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海考區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與核物理考試大綱(按方向選做)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與核物理(一)
1.基元化學物理反應機理研究
一.考試目標
本試卷考察的目標包含高等原子分子物理學與核物理學兩
個方面,所涉及內容涵蓋了原子分子物理與核物理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計算方法和實驗技術。要求考生:
1、了解原子物理的主要研究內容,掌握原子物理的一些基
本概念。
2、掌握原子激發態結構的基本知識。對一些典型的原子的
激發態結構有正確的認識。
3、正確理解分子能級結構以及各能級上布居的基本規律,
掌握雙原子分子波函數的對稱性及躍遷選擇定則。
4、了解譜線寬度和線形的概念,掌握增寬的基本類型。
5、掌握原子核的基本性質。
6、正確理解放射性衰變的基本規律,了解原子核穩定性的
經驗規律
7、掌握核力的主要性質,了解核力的介子場理論。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構成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 約 60 %
原子核物理 約 40 %
三.試卷題型結構
填空題 20 分(每空 1 分)
簡答(簡單計算)題 30 分(6 小題,每題 5 分)
計算(證明)題 50 分 (5 小題,每小題 10 分)
四、考試內容
第一章 原子分子物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1.1 原子物理發展概況;
1.2 激發態結構。一般情況,里德伯態,自電離態和超激發態,
雙電子激發態,近閾結構和擴展Χ 射線吸收精細結構;
1.3 碰撞。電子碰撞,原子分子碰撞,離子碰撞,某些特殊碰撞
過程 ;
1.4 團簇。一般情況,C60 原子團簇與 C60 團簇固體,碳納米管;
1.5 超精結能級結構和精密測量。計量標準,原子分子束磁共振
和離子阱,精結能級結構和原子鐘
1.6 奇異原子結構。白矮星和中子星,奇特原子,反氫原子,電
子偶素;
1.7 強場效應。強磁場中的原子,強電場中的原子,強激光場中
原子;
1.8 原子分子測控。掃描探針顯微鏡,單原子分子的成像和操縱,
單原子分子的化合、分解和識別,激光冷卻和激光阱,玻色-愛
因斯坦凝聚。
第二章 原子的激發態結構
2.1 譜項和原子態。原子單位,中心力場近似和電子組態,靜電
非中心作用、LS 耦合、譜項和原子態,原子能級數據表和圖;
2.2 氫原子能級精細結構和波函數。氫原子能級精細結構,蘭姆
移位,氫原子的復波函數和電子的概率分布,氫原子的實波函數
和它的平方;
2.3 堿金屬 IA 族原子的精細結構, IB 族原子,IIIA 族原子;
2.4 氦和ⅡA、ⅡB 族原子,氦原子能級的精細結構,堿土金屬
IIA 族原子,IIB 族原子;
2.5 耦合類型、組態作用和躍遷選擇定則。LS、JJ 和 JL 耦合,
耦合的一般情況,組態相互作用,躍遷類型和選擇定則;
2.6 ⅣA 族和 0 族惰性氣體原子。ⅣA 族原子,0 族惰性氣體原
子 ;
2.7ⅤA、ⅥA 和ⅦA 族原子。ⅤA 族原子,ⅥA 族原子,ⅦA 族
原子,各族能級結構比較;
2.8 過渡元素原子和 X 激光。過渡元素和稀土元素原子,X 射線
激光。
第三章 分子的能級結構
3.1 玻恩-奧本海默近似和分子勢能函數。玻恩-奧本海默近似,
分子的勢能函數;
3.2 雙原子分子的轉動與振動結構。剛性轉子的轉動能級和純轉
動光譜,簡諧振子的振動能級和振動轉動光譜,不同能級上的布
居和對光譜的影響,非諧性與非剛性效應和振動與轉動的耦合作
用;
3.3 分子的軌道和價鍵。獨立電子近似和分子軌道,分子軌道理
論,價鍵理論,原子軌道的雜化;
3.4 雙原子分子的電子態結構。分子的軌道能級,電子組態和分
子譜項,若干分子例子;
3.5 電子躍遷與轉動、振動的關聯和選擇定則。電子振動轉動光
譜,電子角動量對轉動能級的影響,夫蘭克-康登原理,空間反
演對稱性,核交換對稱性,電子躍遷選擇定則;
3.6 分子的幾何對稱性和點群表示。對稱元素和對稱操作,分子
的點群種類,分子電子態和軌道的點群表示;
3.7 多原子分子的轉動與振動結構。多原子分子的轉動態,多原
子分子的振動態;
3.8 多原子分子電子態結構。線性多原子分子的電子軌道、電子
組態和電子態,非線形多原子分子的電子軌道、電子組態和電子
態。
第四章 譜線寬度和線形
4.1 自然寬度和洛倫茲線形。躍遷概率、壽命和能級寬度,自發
輻射譜和吸收譜的洛倫茲線形和寬度,多能級系統的躍遷概率、
能級寬度和壽命;
4.2 多普勒增寬和高斯線形及沃伊特線形。高斯線形和多普勒寬
度,多普勒增寬和沃伊特線形。
4.3 碰撞增寬。碰撞增寬,液體、固體和等離子體中譜線增寬;
4.4 飽和增寬。飽和吸收,均勻增寬情形,不均勻增寬情形;
4.5 其它增寬。穿越時間增寬,儀器增寬,法諾線形。
原子核物理部分:
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質
1.1 了解原子核的基本性質;
1.2 熟練掌握原子質量與質量數計算,核半徑計算;
1.3 掌握原子質量的測量原理,原子核自旋與超精細結構,同位
旋;
1.4 了解原子核磁矩、電四極矩、宇稱等。
第二章 放射性和核的穩定性
2.1 了解放射性的一般現象;
2.2 熟練掌握放射性衰變的指數衰減規律,半衰期、衰變常量與
放射性活度的關系;
2.3 掌握放射性平衡與遞次衰變規律,放射性活度及其單位;
2.4 了解人工放射性的生長,放射性鑒年法;
2.5 了解原子核穩定性的經驗規律和液滴模型的基本物理思想;
2.6 熟練掌握質能關系,原子核質量、質量虧損、結合能的物理
概念及計算;
2.7 掌握基于液滴模型的原子核結合能半經驗公式,比結合能。
第四章 核力
4.1 了解氘核的基態;
4.2 掌握核子-核子散射;
4.3 掌握核力的主要性質
4.4 了解核力的介子場理論。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與核物理(二)
煤巖體結構破壞機理與監控研究
本方向主要考察巖石力學和煤礦安全: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卷面分數:150 分
3、答題時間:180 分鐘
4、試卷內容結構:巖石力學約 33%;煤礦安全約 67%
5、考題形式:名詞解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計算題
第一部分 巖石力學
考查要點
主要包括巖石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及其理論、實驗研究方法、地
應力及其測量理論和方法、巖石的流變理論和強度理論、巖石地下工
程穩定性的分析評價及支護理論和方法。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巖石力
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了解和掌握巖石力學測試的技術原理和方
法,能夠利用巖石力學的基本知識處理與巖體工程相關的問題。
第一章 作為材料的巖石
(一)考核內容
1. 節理和斷層概念
2. 巖石的組構
3. 巖石的力學特性
(二)考核知識點
理解節理和斷層概念、了解巖石的組構,重點掌握巖石的力學特
性。
第二章 應力和無窮小應變分析
(一)考核內容
1. 應力的定義:正應力、剪應力、應力分量
2. 二維空間的應力:應力主軸、主應力、莫爾圓、二維空間物
體應力場表示方法
3. 三維空間的應力:方向角、方向余弦、方向比率、三維空間
物體應力場表示方法
4. 三維空間中的應力計算
5. 應力偏量
6. 位移和應變:正應變、剪應變、應變分量、體積應變
7. 應變偏量
8. 極坐標和圓柱坐標中的應力和應變
(二)考核知識點
重點掌握應力的定義,能夠計算二維和三維空間下的應力,掌握
位移和應變的定義,理解極坐標和圓柱坐標下的應力和應變計算。
第三章 摩擦
(一)考核內容
1. 阿莫頓定律:F=μW
2. 巖石的摩擦:四種基本形式、理想摩擦的力—位移曲線.
3. 光滑表面的現象
4. 粘滑振蕩
5. 軟弱面上的滑動:二維理論、三維理論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阿莫頓定律,掌握巖石摩擦的四種基本形式,理解粘滑松弛
振蕩理論,了解軟弱面上的滑動理論。
第四章 巖石的彈性和強度
(一)考核內容
1. 應力應變曲線:彈性模量、泊松比、切線模量、卸載模量、
全應力-應變曲線各階段特點
2. 圍壓和溫度效應:脆性、延性
3. 多軸應力下的破壞:破壞準則(最大拉應力準則、最大剪應
力準則、最大八面體剪應力準則、摩爾庫倫準則、平面格里菲
斯準則)
4. 破裂的類型:5 種類型
(二)考核知識點
重點掌握巖石材料應力應變曲線,理解巖石材料在圍壓和溫度效
應影響下的脆性和延性,掌握巖石材料的幾種破壞準則,了解巖石材
料破壞的 5 種類型。
第五章 線性彈性
(一)考核內容
1. 各向同性線性彈性體的應力應變關系
2. 特殊情況:單軸應力、單軸應變、在垂直于 1
σ 的兩個方向上
應力和應變為零、雙軸應力或平面應力、雙軸應變或平面應變、平面
應變和平面應力的聯合、沿 z 軸應變為常數的情況
3. 平衡方程:用應力表示的平衡方程、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
4. 應力和艾雷應力函數的相容條件:雙調和方程
5. 應變能計算
6. 各向異性材料的應力應變關系
(二)考核知識點
重點掌握各向同性線彈性體以及幾種特殊情況下的應力應變關
系,掌握應力和位移形式的平衡方程,理解雙調和方程,掌握應變能
的計算方法,了解各向異性材料的應力應變關系。
第六章 實驗室試驗
(一)考核內容
1. 單軸受壓試驗
2. 單軸受拉試驗
3. 三軸受壓試驗
4. 三軸試驗中的拉伸試驗
5. 均勻多軸應力試驗
6. 空心圓柱
7. 扭轉試驗
8. 彎曲試驗
9. 剛性和伺服控制試驗機
(二)考核知識點
熟悉巖石在不同載荷作用下的試驗系統和試驗方法。了解剛性
和伺服控制試驗機的原理和區別。
第七章 尺寸及應力梯度的效應
(一)考核內容
1. 尺寸對強度的影響
2. 應力梯度對強度的影響
3. 韋伯拉伸強度的討論
4. 彎曲
5. 空心圓柱體
6. 雙軸應力和扭轉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尺寸和應力梯度對巖體強度的影響。
第八章 巖石中的流體壓力和流動
(一)考核內容
1. 孔隙率和滲透度概念及定義
2. 通過孔隙介質流體的流動
3. 宏觀應力應變關系(四種情況)
4. 平衡、流動和固結方程
5. 有效應力
6. 孔隙壓力對巖石強度的影響
7. 水力壓裂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巖石材料款孔隙率和滲透度概念及定義,理解通過孔隙介質
流體的流動理論,掌握流體排水的靜壓縮、流體靜壓力等于孔隙壓力、
沒有側向運動的排水和擠壓材料、沒有水的耗損和沒有側向運動情況
下的瞬時壓縮四種情況宏觀應力應變關系,理解平衡、流動和固結方
程,重點掌握有效應力的概念和計算方法,了解孔隙水壓對巖體強度
的影響。
第九章 延性材料的性態
(一)考核內容
1. 屈服準則
2. 塑性力學方程
3. 圓柱坐標中的彈塑性解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已經提出的幾種簡單屈服準則,根據屈服準則會求解塑性
力學方程,了解圓柱坐標下的彈塑性解求解過程。
第十章 彈性力學的進一步問題
(一)考核內容
1. 二維空間的復變數理論:柯西-黎曼方程
2. 簡單特殊情形:均勻應力、一圓的外域、轉動、一個位錯
3. 于無窮遠處有給定主應力的半徑 R 圓孔的外域
4. 應力作用于圓孔表面
5. 應力作用于實心圓筒表面
6. 部分內外表面承受應力的圓環
(二)考核知識點
理解二維空間的復變數理論,能夠計算簡單特殊情形下的應力和
位移解,能夠計算應力作用于圓孔表面和應力作用于實心圓筒表面一
般解。
第十一章 依賴于時間的效應
(一)考核內容
1. 蠕變的經驗定律
2. 簡單流變模型:彈性、粘性及兩者組合
3. 較復雜系統的性態
(二)考核知識點
理解蠕變的經驗定律,掌握彈性、粘性及兩者組合的簡單流變模
型,了解較復雜系統的性態。
第十二章 裂縫現象和破裂機制
(一)考核內容
1. 與裂縫有關的應變能
2. 裂縫對彈性性質的影響:有效彈性常數、固有彈性常數
3. 破壞的能量理論
4. 裂縫傳播的初等理論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與與裂縫有關的應變能計算,掌握有效彈性常數、固有彈
性常數的概念,掌握巖石材料破壞的能量理論,了解裂縫傳播的初等
理論。
第十三章 應變波
(一)考核內容
1. 彈性波:運動方程、初至波、次達波
2. 能量、質點速度及應力
3. 交界面上的反射與折射
4. 破壞的地震學定位
5. 地震測量方法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與彈性波相關名詞的基本概念,了解巖石材料交界面上的反
射與折射,了解地震的測量方法。
第十四章 地下應力狀態
(一)考核內容
1. 重力引起的應力(原巖應力):又稱地應力,指天然狀態下地
殼巖體內一點所固有的應力狀態。
2. 應力測量
3. 次生應力(構造應力、結構應力和殘余應力)概念:在巖體中
進行地下洞室開挖時,洞室周圍一定范圍內的原巖應力狀態將
受擾動,調整后重新達到平衡,擾動后新的應力稱為次生應力。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地應力的基本概念,了解水平應力和豎直應力測量原理和方
法,理解造應力、結構應力和殘余應力的概念,并能夠解釋一些現象。
第十五章 地下測量
(一)考核內容
1. 鉆孔內部的應力測量過程
2. 鉆孔的變形測量
3. 鉆孔底部的測量
4. 空心包體應力計:位于無限體中的剛性包體,當周圍巖體中
的應力發生變化時,剛體中也將產生均勻變化的應力場,且該應力場
與巖體中應力變化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鉆孔內部的應力和變形測量原理和方法,能夠測量鉆孔內
部主應力大小和方位,了解空心包體應力計的原理和使用過程。
第十六章 采礦及其它工程中的應用
(一)考核內容
1. 設計準則和地下巷道的支護
2. 開挖地下巷道所釋放的能量
3. 確定巷道周圍位移及應力的模擬
4. 三維巷道分析的數值方法
5. 礦柱和礦壁
6. 支護:主動支護、被動支護
7. 巖爆和沖擊地壓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巷道的設計準則和支護理論,理解開挖地下巷道無支護和
有填充情況巷道貯藏能量,能夠采用數值方法分析三維巷道,理解礦
柱和礦壁的定義,掌握支護的兩種基本形式,掌握主動支護和被動支
護的原理并能列舉一些主動支護和被動支護的例子,能夠闡述巖爆和
沖擊地壓的區別和聯系。
第二部分 煤礦安全
考查要點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煤礦安全工程及沖擊地壓防控基本知識,重
點介紹煤礦沖擊地壓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防控方法。通過學習,使
學生掌握沖擊地壓與煤礦安全生產方面相關的基本知識,要求考生理
解和掌握煤礦安全方面理論技術解決煤礦沖擊地壓等威脅安全生產
的因素,保障煤礦資源安全開采與利用。
第一章 煤礦沖擊地壓概論
(一)考核內容
1. 中國煤礦和國外煤礦沖擊地壓的發生情況
2. 沖擊地壓的分類、特征及分級
3. 沖擊地壓致災因素
4. 沖擊地壓發生機理及理論
5. 沖擊地壓的預測
6. 沖擊地壓防治
7. 煤礦沖擊地壓、礦震、巖爆
8. 煤礦沖擊地壓防控局限性及發展方向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中國和國外煤礦沖擊地壓發生情況,掌握煤礦沖擊地壓發生
的三種類型(煤體壓縮型、頂板斷裂型、斷層錯動型)、特征和分級
方法,了解沖擊地壓機理及理論發展歷史,重點掌握沖擊地壓預測及
防治方法,理解煤礦沖擊地壓、礦震、巖爆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了解煤礦沖擊地壓防控局限性及發展方向。
第二章 沖擊地壓發生擾動響應失穩理論
(一)考核內容
1. 物體系統穩定性的一般概念
2. 煤巖材料的應變軟化性質
3. 沖擊地壓的發生擾動響應變形失穩機理
4. 沖擊地壓發生的擾動響應失穩判別準則
5. 沖擊地壓擾動響應失穩理論的進一步討論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物體系統穩定性的基本概念,重點掌握煤巖材料非穩定的應
變軟化性質(煤巖應力應變曲線四個階段、煤巖材料四種本構模型),
了解沖擊地壓的發生擾動響應變形失穩機理,掌握沖擊地壓發生的擾
動響應失穩判別準則(能量準則、擾動響應判別準則),了解幾種主
要沖擊地壓發生理論。
第三章 巷道和煤柱及采煤工作面沖擊地壓
(一) 考核內容
1. 巷道、煤柱、采煤工作面沖擊地壓典型案例
2. 巷道沖擊地壓的基本規律及理論分析
3. 臨界軟化區深度、臨界載荷、臨界開采深度
4. 沖擊地壓發生時釋放的能量
5. 臨界阻力區深度及支護阻力對沖擊地壓的影響
6. 煤柱沖擊地壓基本規律及理論分析
7. 采煤工作面沖擊地壓基本規律及理論分析
8. 巷道沖擊地壓的相似材料模擬研究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煤體壓縮型沖擊地壓發生機理,通過嚴密的沖擊地壓發生判
別準則,能夠建立解析關系式,研究臨界軟化區深度、臨界載荷、臨
界開采深度、臨界阻力區深度及支護阻力對沖擊地壓的影響。通過簡
化狹窄煤柱以及寬煤柱的力學模型,能夠分析影響煤柱穩定性的因
素,包括采空區跨度、煤柱寬度、煤的力學性質(特別是 /E λ )、頂
板的性質等。掌握沖擊地壓發生過程的相似材料模擬方法,通過觀測
相似模型的變形、位移和破壞等情況分析推斷現場實際情況。
第四章 堅硬頂底板及巨厚礫巖沖擊地壓研究
(一)考核內容
1. 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典型案例
2. 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的一般規律
3. 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失穩理論
4. 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和煤體壓縮型沖擊地壓的關系
5. 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解析分析
6. 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的相似材料模擬實驗
7. 巨厚上覆礫巖沖擊地壓的典型案例與一般規律
8. 上覆巨厚礫巖活動周期與沖擊地壓關系研究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發生的一般規律,重點掌握頂板斷裂型
沖擊地壓發生機理,建立判別準則,能夠區分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和
煤體壓縮型沖擊地壓,能夠推導頂板斷裂型沖擊地壓解析解,掌握頂
板斷裂型沖擊地壓發生過程的相似材料模擬方法,了解巨厚上覆礫巖
沖擊地壓一般規律,深刻認識上覆巨厚礫巖活動周期與沖擊地壓關
系。
第五章 斷層沖擊地壓及超低摩擦現象
(一)考核內容
1. 斷層錯動摩擦沖擊地壓的典型案例
2. 斷層錯動型沖擊地壓的特征和一般規律
3. 斷層錯動型沖擊地壓的發生機理
4. 斷層錯動型沖擊地壓的相似材料模擬實驗
5. 斷層錯動型沖擊地壓的粘滑失穩模型
6. 實驗室和沖擊地壓現場發現的超低摩擦現象及塊體模型分

7. 超低摩擦發生判據及分析
8. 上覆巨厚礫巖活動周期與沖擊地壓關系研究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斷層錯動型沖擊地壓發生的一般規律,重點掌握斷層錯動型
沖擊地壓發生機理,建立判別準則。采用粘滑理論對斷層錯動型沖擊
地壓進行分析。能夠采用剪切梁模型,建立斷層錯動型沖擊地壓發生
時各種參量的解析關系。掌握斷層錯動型沖擊地壓發生過程的相似材
料模擬方法,了解巖體動力傳播中出現的超低摩擦現象,掌握并分析
超低摩擦發生判據,認識上覆巨厚礫巖活動周期與沖擊地壓關系。
第六章 沖擊地壓發生的擾動響應失穩突跳和延遲
(一)考核內容
1. 沖擊地壓發生突跳和延遲的典型案例
2. 沖擊地壓發生過程的尖點突變理論
3. 煤柱沖擊地壓的尖點突變分析
4. 堅硬頂板下狹窄煤柱沖擊地壓的尖點突變分析
5. 沖擊地壓延遲發生的蠕變失穩機理及擾動響應失穩判別準則
6. 煤柱沖擊地壓的蠕變失穩解析分析
7. 巷道沖擊地壓發生的蠕變失穩解析分析
8. 開采速度對沖擊地壓影響研究
(二)考核知識點
認識沖擊地壓發生的突跳和延遲現象,掌握沖擊地壓發生過程的尖
點突變理論,能夠對煤柱沖擊地壓和巷道沖擊地壓的蠕變失穩進行解
析分析,了解開采速度對沖擊地壓的影響。
第七章 沖擊地壓后破壞的局部化及分區碎裂化
(一)考核內容
1. 沖擊地壓后破壞的局部化和分區碎裂化
2. 煤巖體變形局部化發生的條件
3. 沖擊地壓啟動后煤巖變形破壞的白光數字散斑相關方法
4. 沖擊地壓啟動后煤巖變形破壞的梯度塑性理論
5. 沖擊地壓啟動后煤巖變形破壞的梯度塑性解析解
6. 分區碎裂化三維模型試驗
7. 巷道圍巖發生分區碎裂化現象的機理分析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沖擊地壓發生后的局部化和分區碎裂化現象及煤巖體變形
破壞的發生條件,掌握白光數字散斑相關方法觀測沖擊地壓啟動后煤
巖變形破壞現象,了解沖擊地壓啟動后煤巖變形破壞的梯度塑性理
論,能夠推導沖擊地壓啟動后煤巖變形破壞的梯度塑性解析解,了解
分區碎裂化三維模型試驗過程。
第八章 沖擊地壓危險性區域預測
(一)考核內容
1. 煤巖沖擊傾向性指標
2. 煤巖沖擊傾向性指標理論依據及指標值的危險性分類
3. 中國區域應力場對礦井沖擊地壓影響
4. 區域地質構造預測沖擊地壓危險性
5. 沖擊地壓危險的煤層開采深度
6. 巖體地應力測量與沖擊地壓區域危險性預測
7. 沖擊地壓危險性區域預測的綜合指數法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沖擊地壓礦井煤層沖擊傾向性概念和指標(煤動態破壞時間
指數、彈性能指數、沖擊能量指數、模量指數、單軸抗壓強度和巖層
沖擊傾向性指數),掌握煤巖沖擊傾向性分類方法(無沖擊、弱沖擊、
強沖擊),掌握并會計算沖擊地壓發生的臨界指數(臨界深度、臨界
塑性軟化區深度和臨界應力),掌握原巖應力的一些測量方法,掌握
沖擊地壓危險指數綜合評價方法,綜合評價沖擊地壓發生的危險指
數。
第九章 沖擊地壓微震監測
(一)考核內容
1. 沖擊地壓微震監測系統的研制
2. 微震監測臺站布置
3. 微震臺站信號的組網
4. 微震信號降噪研究
5. 微震波到時確定研究
6. 沖擊地壓發生微震定位研究
7. 沖擊地壓發生震級研究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沖擊地壓微震監測系統結構及微震臺站布置方法和組網方
案,通過研究微震事件發生的位置、能量、頻次等參數,能夠確定煤
巖體內應力集中情況,結合煤巖體的物理特性及區域地質特征等信息
能夠判斷出區域沖擊危險狀況,及時進行卸壓解危。
第十章 沖擊地壓危險性局部監測檢測預報研究
(一)考核內容
1. 鉆屑法監測和檢測沖擊地壓危險性
2. 采動應力監測沖擊地壓危險性
3. 電磁輻射監測沖擊地壓
4. 支架應力監測沖擊地壓危險性
5. 井下巖體變形監測沖擊地壓危險性
6. 地表下沉監測沖擊地壓危險性
7. 基于大數據預測沖擊地壓的混沌動力學分析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采掘工作面的局部區域內沖擊地壓監測與危險性評價技術
(鉆屑法監測、采動應力監測、電磁輻射監測、支架應力監測、巖體
變形監測、地表下沉監測、頂板下沉監測等),并應用以上監測技術
提高沖擊地壓危險性局部監測預報。
第十一章 沖擊地壓危險性的電荷監測
(一)考核內容
1. 煤巖電荷監測儀的研制
2. 煤巖電荷傳感器標定及敏感性研究
3. 煤巖變形破壞電荷感應機理
4. 煤巖加載破壞電荷感應試驗研究
5. 沖擊傾向性與煤破壞電荷感應關系試驗研究
6. 北京長溝峪煤礦電荷監測系統現場應用
7. 平頂山八礦電荷監測系統現場應用
8. 雙鴨山集賢煤礦便攜式煤巖電荷監測儀現場應用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煤巖電荷監測儀系統結構,掌握煤巖電荷傳感器基本原理,
能夠通過試驗標定煤巖電荷傳感器并進行敏感性分析,掌握室內及現
場煤巖電荷監測和應用。
第十二章 沖擊地壓區域性防治
(一)考核內容
1. 采區劃分降低沖擊地壓危險性
2. 防治沖擊地壓的開采保護層方法
3. 煤層本層保護層的高壓水射流切槽方法
4. 防治沖擊地壓的巷道部署研究
5. 控制工作面推采防治沖擊地壓研究
6. 煤柱留設防治沖擊地壓研究
7. 充填開采防治沖擊地壓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合理開采部署防治沖擊地壓的主要原則,能夠以工程實例闡
述合理開采部署防治沖擊地壓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一些防治沖擊地
壓的方法(開采保護層、高壓水射流切槽、巷道部署、合理開采速度、
煤柱留設、充填開采),能夠通過數值模擬和實驗研究證明充填開采
對于防治沖擊地壓的有效性。
第十三章 沖擊地壓解危方法研究
(一)考核內容
1. 鉆孔卸壓
2. 煤層注水
3. 水力壓裂
4. 卸壓爆破
5. 機械振動、大功率超聲卸壓
6. 卸壓洞、卸壓槽、卸壓巷道
(二)考核知識點
了解沖擊地壓解危方法(鉆孔卸壓、煤層注水、水力壓裂、卸壓
爆破、機械振動、大功率超聲卸壓、卸壓洞、卸壓槽、卸壓巷道),
掌握這些卸壓解危方法的適用條件及施工工藝參數等。
第十四章 防沖吸能巷道錨桿支護研究
(一)考核內容
1. 錨桿支護巷道沖擊地壓破壞情況及對支護提出的新要求
2. 防沖吸能錨桿連接套筒及尾部吸能設計
3. 螺紋鋼錨桿與鋼絞線錨索選擇
4. 防沖吸能錨桿力學試驗
5. 吸能錨桿防治巷道沖擊地壓機理研究
6. 防沖吸能錨桿在老虎臺現場研究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錨桿支護巷道的破壞規律,了解防治巷道沖擊地壓的吸能錨
桿整體設計,了解各種參數對吸能的影響,能夠進行吸能錨桿在實驗
室實驗,掌握吸能錨桿在現場中的應用。
第十五章 防沖吸能巷道液壓支架支護
(一)考核內容
1. 液壓支架和單體液壓支柱的應用現狀
2. 沖擊地壓礦井巷道支護設計新思路
3. 門式及自移式吸能液壓支架設計與研究
4. 吸能構件設計研究
5. 大流量快速泄壓閥設計研究
6. 門式吸能防沖液壓支架現場應用研究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支護防治巷道沖擊地壓應滿足的條件,能夠建立圍巖與支護
體系的動力學模型,研究沖擊地壓作用下支護體系上覆巖體的動力響
應以及支護性能對其產生的影響,了解門式及自移式吸能液壓支架設
計與研究,掌握吸能構件、大流量快速泄壓閥設計,了解門式吸能防
沖液壓支架現場應用過程。
第十六章 防沖吸能 O 型棚支護研究
(一)考核內容
1. 沖擊地壓礦井 O 型棚支護破壞規律及防沖吸能O 型棚支護設計
2. 卡攬螺栓對O 型棚支護阻力影響研究
3. 接頭處軸向力對O 型棚支護影響研究
4. 各種載荷作用下O 型棚整體支護性能研究
5. 壁后填充厚度對O 型棚支護性能影響研究
6. 塑性區對O 型棚吸能性能研究
7. 撫順老虎臺礦防沖吸能O 型棚支護應用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錨桿(錨索)支護、噴漿支護、棚-索協同支護、U 型鋼支護
以及液壓支架支護方法、工藝等,了解防沖吸能 O 型棚現場支護應用,
進而提高沖擊地壓巷道穩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第十七章 深部開采沖擊地壓與煤與瓦斯突出復合災害
(一)考核內容
1. 沖擊地壓與煤與瓦斯突出復合災害定義、特征及其分布
2. 沖擊地壓與煤與瓦斯突出復合災害典型案例分析
3. 煤層瓦斯滲流、變形破壞試驗研究
4. 煤層瓦斯流動的核磁共振成像試驗研究
5. 復合動力災害擾動響應一體化理論
6. 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及其復合災害一體化監測
7. 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及其復合災害一體化防治
(二)考核知識點
掌握沖擊地壓和煤與瓦斯突出復合災害的定義、特征及其分布;
了解煤層瓦斯滲流、變形破壞試驗和煤層瓦斯流動的核磁共振試驗,
對煤礦復合動力災害擾動響應一體化理論進行分析;掌握復合動力災
害一體化預測、防治理論與技術。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