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工程檢測與信號分析》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博士 考試科目代碼:3820 適用招生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 考試主要內容: 1.緒論 ①測試、信息與信號的定義;②信號分析基本內容;③信號分析在機械工 業發展中的作用。 2.信號分析基礎 ①信號的分類及特點;②信號分析系統分類、方法及線性系統基 本理論;③信號的時域分析、頻域分析、卷積與相關定理。 3.信息論基礎知識 ①信息與信息技術概論;②信息論與廣義通信系統基本概念; ③信源模型與信息熵;④連續信源及最大熵定理;⑤信息與熵的守恒定律。 4.信息轉換與信輸 ①信息轉換:機械工程中的常用傳感器及選用原則;②信息傳 輸:Shannon 信道容量關系式、信息-能量傳輸的最佳耦合條件 ;③信道頻率特性與波形失 真;④信道頻率特性與信息熵損失、信噪比最大信道;⑤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干擾噪聲。 5.模擬信號分析 ①調制:幅度調制、調頻波及其頻譜;②濾波器:理想濾波器、 因果濾波器;③信號的估值。 6.數字信號分析方法 ①模擬信號離散化:頻混現象,采樣定理,柵欄效應;②離 散Fourier變換(DFT):定義、步驟、性質;③快速Fourier變換(FFT):基本原理,計算 方法;④譜分析與譜估計:典型窗函數、最大熵譜估計。 建議參考書目: 《機械工程測試·信息·信號分析》(第二版),盧文祥,杜潤生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機械振動學》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博士 考試科目代碼:2711 適用招生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 考試主要內容: 1.緒論 ①系統與機械系統;②材料變形與動力學分類;③系統模型與振動分類; ④系統模型分類及其處理方法。 2.振動問題的力學基礎 ①自由度與廣義坐標;②拉格朗日方程。 3.單自由度系統的振動 ①單自由度振動系統模型及其簡化;②單自由度系統的自 由振動;③諧波激勵下的強迫振動。 4.兩自由度系統的振動 ①兩自由度系統的自由振動;②坐標耦合與自然坐標;③ 兩自由度系統振動的拍擊現象。 5.多自由度系統的振動 ①多自由度系統的振動微分方程;②線性變換與坐標耦合; ③多自由度系統的自由振動。 6.機械振動系統利用工程 ①機械振動系統利用工程概述;②材料和結構參數的確 定。 7.機械振動系統防治工程 ①機械振動系統防治工程概述;②隔振原理及其應用③ 減振原理及其應用。 建議參考書目: 《機械振動理論與應用》,李有堂編著,科學出版社,2012年。 《機制工藝理論》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博士 考試科目代碼:3818 適用招生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 考試主要內容: 1.緒論 ①了解:機械制造工程學科的發展;②熟悉:生產過程、工藝過程與工藝 系統;生產類型與工藝特點;③掌握:工件加工時的定位和基準 ④要求:能夠根據工件的 定位要求,正確選擇定位基準(粗、精基準)。 2.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①了解: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作用;格式;設計原則、 步驟和內容;②掌握:工藝路線的制訂;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工藝尺寸鏈③ 熟悉:時間定額和提高生產率的工藝途徑;工藝方案的比較與技術經濟指標;數控加工工藝 設計;成組加工工藝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④要求:針對零件的結構特點、精度 要求和生產批量,制定出合理的工藝規程(含數控加工工藝規程)。 3.機床夾具設計 ①了解:機床夾具及其組成;功能;分類;機床專用夾具的設計 步驟和方法;計算機輔助夾具設計;②掌握:工件在夾具上的定位、夾緊;③熟悉:各類機 床夾具及柔性夾具;④要求:針對典型零件,制定合理的定位方案,確定較為正確的夾具總 體結構。 4.機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 ①了解: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②熟悉:機械加工精度; 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誤差及分類;誤差的敏感方向;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③掌握:工 藝系統的幾何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工藝系統的受力變形、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保 證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徑;④要求:針對特定表面加工后形成的加工誤差,分析和判斷產生 加工誤差的各類原始誤差。 5.機械加工表面質量及其控制 ①了解:機械加工過程中的振動;②掌握:影響加 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工藝因素及其改進措施;影響表層金屬力學物理性能的工藝因素及其 改進措施;③熟悉:加工表面質量及其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④要求:能夠較為準確地判 斷加工后所形成表面質量的影響因素。 6.機器裝配工藝過程設計 ①了解:機器裝配的基本概念;裝配工藝系統圖;機器 裝配的自動化;機器的虛擬裝配;②熟悉:裝配工藝規程的制訂;機器結構的裝配工藝性; ③掌握:保證裝配精度的裝配方法、裝配尺寸鏈;④要求:能夠正確地判斷機器結構裝配工 藝性的優劣;合理選擇裝配方法并能應用裝配尺寸鏈確定裝配有關尺寸。 7.機械制造工藝理論和技術的發展 ①了解:制造工藝的重要性;現代制造工藝理 論和技術的發展;②熟悉:機械制造工藝理論;現代制造工藝方法;制造單元和制造系統; 先進制造模式;智能制造技術。 建議參考書目: 王先逵.《機械制造工藝學》(第三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6. 《現代控制理論 B》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博士 考試科目代碼:3826 適用招生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 考試主要內容: 1. 緒論 ①控制理論的發展;②現代控制理論的基本內容。 2.線性控制系統狀態空間描述 ①狀態變量、狀態空間表達式(狀態變量、狀態向量、 狀態空間、狀態方程、輸出方程、狀態空間表達式);②系統的一般時域描述化為狀態空間 描述;③系統的頻域描述化為狀態空間描述;④據狀態變量圖列寫線性系統的狀態空間描述 ⑤據系統方塊圖導出狀態空間描述;⑥將狀態方程化為規范形式. 3. 線性控制系統的運動 ①線性定常系統的自由運動;②矩陣指數 eA(t-to) (或 eAt ) 的計算方法;③線性定常系統的受控運動;④離散系統的狀態空間描述;⑤離散時間系統狀 態方程求解。 4.穩定性與李雅普諾夫方法 ①李雅普諾夫意義下的穩定性;②李雅普諾夫穩定性定 理;③線性系統的李雅普諾夫穩定性分析;④非線性系統的變量梯度法。 5.能控性與能觀性 ①能控性、能觀性的定義;②線性定常系統的能控性判據;③線 性定常系統的能觀測性判據;④線性離散定常系統的能控能觀測判據;⑤線性系統的結構分 解;⑥線性定常系統的能控規范型及能觀測規范型;⑦系統的能控性與能觀測性的對偶原理。 6. 狀態反饋與狀態觀測器 ①狀態反饋與輸出反饋;②單輸入一單輸出狀態反饋系 統的極點配置法;③狀態重構問題;④觀測器的極點配置;⑤綜合設計。 建議參考書目: 《現代控制理論》,于長官,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3版)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測試技術》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74 適用招生專業: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考試主要內容: 1. 緒論 ①測試技術概況:測試系統的一般組成;②測量的基礎知識:測量誤差及測 量結果的表達方法。 2. 信號分析基礎 ①信號的分類與描述;②周期信號與離散頻譜;③瞬變非周期信號 與連續頻譜;④隨機信號。 3. 信息論基礎知識 ①測試裝置的靜態特性;②測試裝置的動態特性;③測試裝置對 任意輸入的響應;④實現不失真測試的條件;⑤測試裝置動態特性的測量;⑥負載效應及測 試裝置的抗干擾。 4. 常用傳感器與敏感元件 ①機械式傳感器及儀器;②電阻、電容與電感式傳感器; ③磁電、壓電與熱電式傳感器;④光電傳感器;⑤光纖傳感器;⑥半導體傳感器;⑦紅外測 試系統及激光測試傳感器;⑧傳感器的選用原則。 5. 信號的調理與記錄 ①電橋;②調制與解調;③濾波器;④信號的放大;⑤測試信 號的顯示與記錄。 建議參考書目: 《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第3版),熊詩波、黃長藝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紡織材料學》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50 適用招生專業:紡織工程 考試主要內容: 紡織材料學是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解決該領域中的認知和基本認 知方法問題,主要包括纖維及纖維制品的品種、命名、結構、性能及成形方法,其間相互關 系,以及紡織材料的認識與表征方法和技術。 1.紡織纖維、紗線、織物的分類方法及術語解釋; 2.常用纖維、紗線、織物的結構、性能特點; 3.紡織纖維結晶度、取向度等聚集態結構參數的含義,紡織纖維細度、長度、截面形態、 卷曲等形態結構參數的測試原理、方法和指標; 4. 紡織材料的吸濕機理、吸濕性對紡織材料性能的影響、影響吸濕的因素、吸濕性的 測定方法、吸濕指標及其相關的計算方法; 5.紡織材料的力學性質及蠕變、松弛和疲勞; 6.織材料熱學性質、電學性質、光學性質的基本概念,熱對紡織材料的影響、紡織材料 的耐光性、紡織材料的靜電產生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7.紗線中纖維的轉移特征、紗線細度及細度不勻測試原理及方法、指標、紗線毛羽的表 征指標及減少紗線毛羽的方法; 8.織物結構參數; 9.織物的耐久性、保形性、舒適性、風格等的評價方法及其影響因素; 10.紡織材料的品質評定。 建議參考書目: [1]《紡織材料學》,于偉東主編,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版 [2]《紡織材料學》(第三版)]姚穆等主編,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年 [3]《高科技纖維》,王曙中主編,紡織工業出版社,1990 蘭州理工大學樣題 《機械設計基礎》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85 適用招生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機械工程 考試主要內容: 1.緒論 本課程的內容、性質與任務。 2.機械設計總論 ①機器的組成;②設計機器的一般程序;③對機器的主要要求; ④機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⑤設計機械零件時應滿足的基本要求;⑥機械零件的設計準則; ⑦機械零件的設計方法;⑧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⑨機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選用;⑩機械 零件的設計中的標準化。 3.機械零件的強度 ①材料的疲勞強度;②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③機械零件的抗 斷裂強度;④機械零件的接觸強度。 4.摩擦、磨損及潤滑概述 ①摩擦;②磨損;③潤滑劑、添加劑和潤滑方法;④流 體潤滑原理簡介。 5.螺紋連接和螺旋傳動 ①螺紋;②螺紋連接的類型和標準連接件;③ 螺紋連接的 預緊;④螺紋連接的防松;⑤螺紋組連接的設計;⑥螺紋連接的強度計算;⑦螺紋連接件的 材料及許用應力;⑧提高螺紋連接強度的措施。 6.鍵、花鍵、無鍵連接和銷連接 ①鍵連接;②花鍵連接;③無鍵連接;④銷連接。 7.帶傳動 ①概述;②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③V 帶傳動的設計計算;④V 帶輪設 計;⑤V 帶傳動的張緊裝置。 8.鏈傳動 ①鏈傳動的特點及應用;②傳動鏈的結構特點;③滾子鏈鏈輪的結構和 材料;④鏈傳動的受力分析。 9.齒輪傳動 ①概述;②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及設計準則;③齒輪的材料及其選擇 原則;④齒輪傳動的計算載荷;⑤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⑥齒輪傳動的設計參 數、許用應力與精度選擇;⑦標準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⑧標準圓錐齒輪傳動的強 度計算;⑨齒輪的結構設計;⑩齒輪傳動的潤滑。 10.蝸桿傳動 ①蝸桿傳動的類型及特點;②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及幾何尺 寸計算;③普通圓柱蝸桿傳動承載能力計算;④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效率、潤滑及熱平衡計 算;⑤普通圓柱蝸桿和蝸輪的結構設計。 11.滑動軸承 ①概述;②徑向滑動軸承的典型結構;③滑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 材料;④軸瓦結構。 12.滾動軸承 ①概述;②滾動軸承的主要類型及其代號;③滾動軸承類型的選擇; ④滾動軸承的工作情況;⑤滾動軸承的尺寸選擇;⑥軸承裝置的設計。 13.聯軸器和離合器 ①聯軸器種類和特性;②聯軸器的選擇;③離合器。 14.軸 ①概述;②軸的結構設計;③軸的計算。 建議參考書目: [1]濮良貴. 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9版),2013 [2]《機械設計基礎》(第六版),楊可楨、程光蘊、李仲生、錢瑞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機械原理》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17 適用招生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機械工程 考試主要內容: 1. 緒論 機械原理的研究對象、內容和學習特點 2.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①機構的組成及分類;②機構運動簡圖;③平面機構自 由度的計算及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④平面機構組成原理;⑤高副低代。 3.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 ①平面機構運動分析的原理和方法;②用瞬心法作機構的 速度分析;③用矢量方程圖解法作機構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④用解析法作機構的運動分析。 4.平面機構的力分析 ①平面機構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②慣性力及機構的動態靜 力分析;③運動副中的摩擦及考慮摩擦時機構的力分析;④機械效率與自鎖。 5.平面連桿機構及設計 ①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及特點;②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與 傳力特性;③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 6.凸輪機構及設計 ①凸輪機構的應用與類型;②推桿常用運動規律及特點;③凸 輪輪廓曲線設計;④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確定。 7.齒輪機構及設計 ①齒輪機構的類型及應用;②齒輪的齒廓曲線,漸開線齒廓; ③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與幾何尺寸計算;④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 傳動;⑤漸開線齒輪的加工與變位;⑥變位齒輪傳動;⑦斜齒圓柱齒輪傳動;⑧蝸桿傳動; ⑨圓錐齒輪傳動。 8.輪系傳動比計算 ①輪系的類型;②定軸輪系傳動比計算;③周轉輪系傳動比 計算;④混合輪系傳動比計算;⑤輪系的功用。 9.其它常用機構簡介 ①間歇運動機構;②螺旋機構;③摩擦傳動。 10.機械的運轉及速度波動的調節 ①機械系統的運轉過程和運動方程;②周期性 速度波動及其調節。11.機械的平衡 ①機械平衡的目的和方法;②剛性轉子的平衡。 12.機械系統運動方案設計 ①機械系統運動方案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②功能 元求解;③機構選型設計;④ 機械系統協調設計;⑤機械運動方案擬定。 建議參考書目: 孫恒,陳作模等主編. 機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蘭州理工大學樣題 《基礎工業工程》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09 適用招生專業:工業工程 考試主要內容: 1.生產與生產率管理 ①典型制造企業的類型及概念;②車間任務型和流水線型; ③企業生產運作;④生產率與生產管理;⑤生產率評價的基本方法;⑥提高生產率的方法; ⑦基礎工業工程解決的問題。 2.工業工程概述 ①工業工程的定義、特點、內涵;②工業工程的意識;③工業工 程與生產率的關系;④工業工程的產生與發展過程;⑤工業工程與相關學科的關系;⑥工業 工程在制造業中的應用;⑦工業工程的內容體系和人才素質結構。 3.工作研究 ①工作研究:工作研究的起源、工作研究的特點、工作研究的對象、工作研究的分析 技術、工作研究的內容及工作研究的步驟; ②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的概念、特點、目的及任務,方法研究的內容、基本程序、分 析原則,方法研究的步驟; ③作業測定:作業測定的定義、作業測定的目的和用途。 4.程序分析 ①程序分析概述:程序分析概念、特點及目的,程序分析的種類,程序分析的方法, 程序分析的工具及分析步驟。 ②工藝程序分析:工藝程序分析概念、分析對象、特點及分析用工具,工藝程序圖的 概念、作用、組成及作圖規則,工藝程序圖的結構形式,工藝程序分析的步驟。 ③流程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概念、特點、作用及分析用工具,流程程序分析的種 類及分析步驟,案例分析。 ④布置和經路分析:布置和經路分析的概念、特征及目的,布置和經路分析的種類及 分析的工具。 ⑤管理事務分析:管理事務分析概念、目的及特點,管理事務分析工具,案例分析。 5.作業分析 ①作業分析概述:作業分析的含義及特點,作業分析與程序分析的區別,作業分析的 基本要求,作業分析的類型; ②人—機作業分析:人—機作業分析的作業過程,人—機作業分析圖,案例分析; ③聯合作業分析:聯合作業分析的過程,聯合作業分析圖,案例分析。 ④雙手作業分析:雙手作業分析的含義、特征及作用,雙手作業分析圖,案例分析。 6.動作分析 ①動作分析的方法;②動素的分類及其符號;③動素分析的應用實例; ④動素分析;⑤動作經濟原則;⑥案例分析。 7.秒表時間研究 ①秒表時間研究的工具;②常用的幾種評定方法;③秒表時間研 究步驟;④觀測次數的計算方法。 8.工作抽樣 ①工作抽樣的方法與步驟;②工作抽樣應用實例 9.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 ①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的概念;②分類及應用步驟;③方 法時間衡量;④工作因素法;⑤模特排時法。 10.標準資料法 ①標準資料的概念、種類、特點和用途;②標準資料的形式和分 級;③標準資料的編制;④典型作業的標準資料分析。 11.學習曲線 ①學習曲線的概念、原理;②影響學習曲線的因素;③學習率的測 定方法;④學習曲線的應用(用萊特公式預測作業時間、預測產品銷售價格、建立動態績效 考評制度);⑤知識學習曲線。 12.生產組織設計 ①流水線生產的原理、特征、分類和組織條件;②單一對象流 水線的設計步驟;③流水線的平衡。 13.現場管理方法 ①現場管理的概念、內容、七種工具、方法及步驟;②目視管 理的概念、目的、內容及三要點;③“5S”管理的含義、形成、作用、內容及常用工具; ④定置管理的內容、分類、設計方法、步驟。 建議參考書目: [1]易樹平、郭伏主編,基礎工業工程,機械工業出版社。 [2]羅振壁主編,工業工程導論,機械工業出版社。 蘭州理工大學樣題 《控制工程基礎》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 適用招生專業: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考試主要內容: 1.自動控制的一般概念 ①控制系統的一般概念:名詞術語(控制系統的組成、分 類以及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②掌握反饋控制的基本原理;③根據系統工作原理圖繪制 方塊圖。 2.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 ①建立控制系統的動態微分方程;②熟悉控制系統常用 元部件的傳遞函數;③掌握控制系統結構圖的建立方法以及等效變換法則;④用等效變換方 法或梅遜公式求系統結構圖或信號流圖的各種傳遞函數。 3.線 性 系 統 的 時 域 分 析 法 ①一階系統階躍響應的求法以及動態性能指 標的計算公式;②典型欠阻尼二階系統動態性能指標的計算、性能指標與特征根的關系;③ 改善二階系統動態性能指標的方法;④主導極點與偶極子的概念及其應用;⑤勞斯判據及其 應用;⑥靜態誤差系數、系統型別、穩態誤差的計算;⑦擾動引起的誤差的定義與計算方法; ⑧減小和消除穩態誤差的方法。 4.線 性 系 統 的 頻 域 分 析 法 ① 頻 率 特 性 的 概 念 及 其 圖 示 法 ; ② 開 環 頻 率 特 性 的 繪 制 ; ③ 奈 奎斯特穩定判據和對數穩定判據;④穩定裕度。 5.線性系統的校正方法 ①系統的設計與校正問題;②常用校正裝置及其特性;③ 串聯校正。 建議參考書目: 《自動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壽松,科學出版社。 《生產計劃與控制》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12 適用招生專業:工業工程 考試主要內容: 1.生產系統 ①生產與生產系統;②生產流程與生產方式。 2.主生產計劃 ①主生產計劃的基本概念;②主生產計劃的編制:設計和制定程序、 主生產計劃的計算處理邏輯、主生產計劃的批量確定。 3. 庫存分析與控制 ①庫存分析與控制基本概念;②庫存 ABC 分析基本思想和庫存 盤點;③庫存分析的模型:定量訂貨模型、數量折扣模型、定期訂貨模型、混合系統模型和 其它訂貨模型。 4. 物料需求計劃 ①物料需求計劃的基本概念;②開環物料需求計劃、閉環物料需 求計劃和制造資源計劃(MRPII)的體系圖;③物料需求計劃的數據處理和計算處理邏輯; ④物料清單(BOM)的概念;⑤物料需求計劃中批量的確定方法。 5. 能力計劃 ①能力計劃的基本概念;②粗能力計劃(RCCP)和細能力計劃(CRP) 的區別及編制技術。 6. 車間作業計劃 ①車間作業計劃的基本概念;②車間作業的排序問題、作業調度 的方法和車間作業控制基本技術。 7. 項目進度計劃與控制 ①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②項目計劃的Gantt 圖方法、關 鍵路線方法(CPM)和項目計劃與評審技術(PERT);③項目計劃的兩類優化問題:時間— 成本優化和時間—資源的優化。 8. 精益生產 ①準時化生產的基本概念;②準時化生產的計劃方法;③準時化生產 的實現手段—看板管理,包括看板的功能和規則、看板的運作流程和看板數量的計算。 9. 約束理論 ①約束理論的基本概念;②約束理論的基礎原則;③約束成因的基本 類型。 建議參考書目: 《生產計劃與控制》,王麗亞主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 《微機原理及應用》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73 適用招生專業: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考試主要內容: 1. 緒論 ①掌握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硬件系統結構;②掌握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③掌握原碼、反碼、補碼概念及運算;④掌握用硬件電路實現二進制數運算的原理及方法。 ⑤理解二進制減法變為加法運算的原理。 2. 微機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電路 ① 掌握微機中最常見的基本電路部件的名稱及電 路原理;②掌握微型計算機中內存貯器的類別、功能及其性質;③理解控制字、三態、總數 結構的定義及意義,理解“地址”概念;④了解計算機開機后的動作順序和現象,了解 D/A 及A/D工作原理。 3.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①掌握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②掌握微機中 各個基本電路和部件之間的信息流通過程,指令系統的意義,程序設計步驟,控制部件的功 能及其結構;③理解控制矩陣產生控制字的過程;理解例行程序的意義及執行過程;④了解 存貯器的字位擴展意義及方法,地址信號線的確定及其連接;⑤了解現代技術在微機中的應 用。 4 .16位微處理器 ①掌握 8086/8088CPU 的內部結構及功能;②掌握 CPU 內部各寄 存器慣用方法;③掌握內存貯器分段概念及其物理地址的形成;④掌握CPU 最小工作模式配 置及其工作過程;⑤掌握中斷及其相關操作;⑥理解8086總線的工作周期,引腳信號的意 義,內總線與系統總線的概念;⑦了解8086/8088的主要操作功能;⑧了解8086最大工作 模式。 5.86系列微型計算機的指令系統 ①掌握和牢記一些常用的指令及其功能,能編寫 出50條指令內的短小程序;②理解一些常用指令,能讀懂幾十條指令以內的程序;③了解 8086CPU 的尋址方式,見到某條指令能知道其尋址方式,并能寫出某種尋址方式的指令。 6. 微型計算機的程序設計 ①掌握基本的程序設計方法,運用所學的指令系統編寫 出一些典型的小程序;②理解各個小的、簡單的程序模塊的功能并能讀懂長的、復雜的程序 及其所實現的功能;③了解程序設計時所用流程圖對編程的輔助作用,了解程序設計的基本 步驟。 7. 微型計算機匯編語言及匯編程序 ①掌握匯編語言的基本格式及其語法、匯編語 言源程序的結構;②掌握偽指令及宏指令在匯編語言源程序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③理解 匯編語言中的一些硬性的規定并記住這些規定;④了解匯編程序的功能及匯編過程,了解系 統功能調用。 8.微型計算機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①掌握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的必要要 素;②理解微型計算機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的作用;③了解微型計算機應用的類型及相關系統 的控制方法。 建議參考書目: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李伯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系統工程》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 適用招生專業:工業工程 考試主要內容: 1.緒論 ①系統與系統工程的概念以及它們的特點;②系統的分類;③系統工程的發 展過程與趨勢;④系統科學體系。 2.系統工程方法論 ①霍爾和切克蘭德的系統工程方法論;②霍爾三維結構的概念及 其原理。 3.系統建模與系統分析 ①系統模型的概念;②系統模型分類;③系統建模方法;④ 系統分析原理方法及應用。 4.系統結構模型 ①結構模型的概念;②先行集、可達集以及系統劃分的相關概念; ③解析結構模型的建模方法。 5.層次分析法 ①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②層次分析法的建模分析步驟以及計算方 法;③層次分析法的應用。 6.投入產出分析 ①投入產出分析概念;②投入產出表的含義;③消耗系數的概念以 及直接消耗系數的計算;④投入產出表的編制及應用。 7.系統預測 ①預測的概念;②預測分類;③系統預測的一般步驟;④定性預測方法; ⑤掌握基本的時間序列分析方法;⑥二元回歸預測方法的概念;⑦參數估計方法;⑧回歸模 型的統計檢驗和狀態空間。 8.系統評價 ①系統評價概念;②評價指標的數量化和綜合的主要方法。 9.系統決策 ①系統決策概念以及決策問題分類;②完全不確定型決策;③風險型決 策方法;④貝葉斯決策以及系統決策分析的幾個問題。 10.系統網絡技術 ①網絡圖的繪制;②參數計算以及按期完工概率計算方法;③網 絡圖調整與優化方法。 建議參考書目: 譚躍進等,系統工程,科學出版社,2014. 《制造技術基礎》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34 適用招生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機械工程 考試主要內容: 1.金屬切削的基本定義 【掌握】: ①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②刀具角度和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 【了解】: ①刀具的工作角度。 2.切削加工的理論基礎 【掌握】:①金屬切削層的變形;②切削力;③切削熱及切削溫度;④刀具磨損和刀具 耐用度。 3.金屬切削條件的合理選擇 【掌握】:①刀具材料;②刀具合理幾何參數的選擇;③刀具耐用度的選擇;④切削用 量的選擇;⑤切削液的選擇。 【了解】:①刀具類型及結構的合理選擇。 4.機械加工方法及設備 【掌握】:①金屬切削機床的基本知識;②車削加工與車床(CA6140型);③磨削加工 與磨床(M1432A 型);④齒輪加工與齒輪加工機床(Y3150E 型)。 【了解】:①其他加工方法與設備。 5.機械加工質量 【掌握】:①機械加工質量的基本概念;②機械加工精度;③機械加工表面質量。 6.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掌握】:①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基本概念;②工件的安裝與基準;③機械加工工藝規 程的制訂;④制訂工藝規程要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⑤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 【了解】:①機械加工的生產率與經濟性分析。 7.機械裝配基礎 【掌握】:①機械裝配精度;②裝配尺寸鏈;③保證裝配精度的工藝方法。 【了解】:①裝配工藝的制訂。 8.先進制造技術 【了解】:①成組技術;②CAPP;③數控技術;④自動化制造系統。 建議參考書目: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華楚生主編,重大出版社,2003年7 月(第二版)。 蘭州理工大學樣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7年蘭州理工大學固體物理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7年蘭州理工大學計通學院考試大綱2017年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