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森林生態學考試大綱 一、 考試性質 森林生態學是森林培育專業的主干專業基礎課,作為生態學重要 的分支學科和基礎學科,是研究森林中喬木樹種之間、喬木樹種與其 它生物之間、以及與所處外界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要求考生掌 握森林與環境(生態因子)、種群基本特征與動態、群落結構特征與 演替、生態系統組成結構與觀功能、森林生態系統與類型分布、生物 多樣性原理與保護、景觀生態學原理、全球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基礎 理論,對森林生態學重要發展前沿和動態以及主要應用領域有一定的 了解,并具有應用生態學理論分析相關問題的基本能力。本考試大綱 適用于江西農業大學森林培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二、考試的基本要求 測試考生對森林生態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同時考 測考生對森林生態學知識的應用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方法和考試時間 本試卷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為 150 分。 四、考試內容與要求 第一章 緒 論 生態學研究對象、發展趨勢、森林生態學研究內容、森林生態 作用及其在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第二章 森林與環境 森林的概念與內涵;環境的概念與類型;生態因子的概念以及生 態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光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光的生態作用;溫 度的變化規律及其對植物的影響、植物對極端溫度的適應;水的生態 作用、森林對水分的調節作用、植物對水分脅迫的生態適應;大氣成 分的生態作用、大氣污染對植物的影響、風與植物的生態關系;土壤 對林木的影響以及森林對土壤的影響;地形因子的生態影響;林火的 生態影響。 第三章 種群及其基本特征 種群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種群增長模型與數量動態、種群 調節與生態對策。 第四章 群落種內與種間關系 競爭、捕食、寄生、共生及種間協同進化 第五章 森林群落結構特征 群落的概念、性質與基本特征;群落的組成及其影響因素、;群 落種類的數量特征;群落結構與干擾、群落外貌與季相;群落交錯區 與邊緣效應。 第六章 森林群落演替 森林群落演替發生、發育的一般過程;群落演替的主要類型、演替頂 級學說、生態退化與生態恢復過程。 第七章 森林生態系統組成與結構 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概念;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結構;食物鏈、 食物網、營養級、生態金字塔概念、生態平衡概念及其機制。 第八章 森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 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概念;生態系統地球化學循環、生物地球化 學循環過程及其機制;森林生態系統養分循環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氮、 磷、硫循環過程。 第九章 森林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概念、過程;生態系統的次級生產概念、過 程;生態系統能量流動概念及其過程;生態系統信息流與信息傳遞。 第十章 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及其分布 森林生態系統分布規律;主要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特征及其分布; 森林植物群落分類與排序。 第十一章 森林景觀生態原理 景觀與景觀生態學概念;景觀要素的概念和類型;景觀結構和格 局基本概念;森林景觀結構特點;景觀生態過程相關概念;森林景觀 功能;景觀動態相關概念與基本原理。 第十二章 生物多樣性原理與保護 生物多樣性概念與層次;生物多樣性的測度;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島 嶼生物地理學原理;自然保護區設計的相關原理;外來物種入侵途徑 及其影響;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 第十三章 全球氣候變化與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 溫室效應與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全球碳循 環及其相關過程;森林在全球碳循環中的作用。 五、主要參考書目 1、《森林生態學》(修訂版),薛建輝主編,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年 2、《森林生態學》(第二版) 李俊清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