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085215 測繪工程 業務課(自命題)考試大綱、考試題型及分值分布 自命題考試科目 1: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 1)考試題型及分值分布 考試方式:閉卷 考試題型:1 填空題(20 分)、2 判斷題(20 分)、3 名詞解釋(20 分)、4 簡答及論述題(50 分)、5 計算題(40 分) 2)考試大綱 第零章 緒論 了解測繪學的任務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了解數字測繪的 發展概論,“3S”定義及其對測繪的影響。 第一章 測量坐標系和高程 掌握地球的形狀及大小、測量坐標系的概念,了解高斯投影、水 準面、高程與高程基準、方位角等基本概念,掌握參考橢球體的定位、 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掌握“三北”方向換算關系。 第二章 地形圖基本知識 掌握地圖、地圖比例尺及地形圖精度的概念,了解地形圖的各類 地物和地貌符號意義,等高線的定義、類型及其特性,矩形分幅與梯 形分幅的異同,掌握地形圖分幅與編號的計算方法。 第三章 誤差理論的基本知識 熟練掌握觀測誤差的類型、偶然誤差及系統誤差的特性,熟練掌 握用中誤差、相對誤差、容許誤差來評定精度,了解平均誤差、或然 誤差、偶然誤差、系統誤差的概念,熟練掌握誤差傳播定律及其應用。 熟練掌握用真誤差及改正數來計算中誤差,熟練掌握算術平均值及其 中誤差的計算,熟練掌握廣義算術平均值及權,掌握單位權中誤差的 計算公式及等權代替法平差。 第四章 水準測量 掌握水準測量原理,掌握 DS3 水準儀的構造、主要軸線關系及其 使用、DS3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了解自動安平水準儀及其補償機制, 了解電子水準儀的測量原理,掌握水準路線的布設,熟練掌握普通水 準測量的施測及誤差配賦,熟練掌握水準測量的主要誤差來源及其消 除或減少方法。 第五章 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掌握水平角、豎直角的概念及其觀測方法 (測回法、方向法), 掌握 2C 差、豎盤指標差的原理與計算,掌握電子全站儀測角原理, 掌握 DJ6 經緯儀的軸線關系、檢驗與校正,熟練掌握水平角與豎直角 的觀測誤差及其減弱措施,掌握三角高程計算原理。了解全站儀基本 構造與基本功能;掌握鋼尺精密測距原理。 第六章 衛星定位系統 了解 GNSS 的發展現狀、GNSS 組成,掌握 RTK 與 CORS 工作原理, 了解 GPS 控制網圖形設計的基本概念,了解 GPS 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第七章 控制測量 了解等級平面控制網設計與高程控制網設計的基本概念,掌握坐 標正反算的計算,掌握不同形式的導線測量、檢核與差錯、成果計算 及精度評定,掌握交會測量的概念與實施,掌握單一水準路線與帶結 點水準網的計算與精度評定。 第八章 碎部測量 了解碎部測圖的基本方法,掌握碎部點三維坐標的計算原理,掌 握地物地貌的測繪與表示方法,掌握典型地貌的區別方法,了解地形 圖各要素配合表示的一般原則,掌握手工勾繪等高線。 第九章 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測繪 了解大比例尺測圖技術設計的基本內容,坐標系統設計的基本要 求,掌握圖根控制點的設置、測量方法和精度要求,掌握草圖法野外 全要素測圖方法,掌握數字地形圖質量控制、檢查和質量評定方法。 第十章 數字地形圖的應用 了解地形圖的常規應用,掌握斷面圖、匯水面積、按坡度選線、 根據等高線整理地面基本原理與計算方法,掌握坐標解析法的計算原 理,掌握基于等高線、斷面法、方格網法計算方量的原理與方法。掌 握 DEM 的概念,了解數字測圖軟件中建立 DEM 的方法與原理,了解 DEM 的基本應用。 3)參考教材 1、數字地形測量學.潘正風,程效軍,成 樞等編著.武漢:武漢大 學出版社,2015 2、測量學(第三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測量學編寫組編著,北 京: 測繪出版社, 2013.7 自命題考試科目 2:地理信息系統原理 1)考試題型及分值分布 考試方式:閉卷 考試題型:名詞解釋(每題 4 分,共 40 分)問答題(共 110 分, 大概 9-10 道題,每小題分值 10-20 分) 2)考試大綱 (一) 緒論 1. 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理解地理信息系統與 其他信息系統的區別。 2. 熟練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構成。 3. 熟練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4. 了解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制圖、計算機科學、遙感等相關學 科的關系。 5. 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二) 地理空間與空間數據基礎 1. 理解地理空間的概念。了解實際的地球表面與大地水準面、 地球橢球體模型之間的關系,及坐標系概念; 2. 熟練掌握地理空間的矢量表示方法、柵格表示方法以及三角 形不規則網(TIN)。 3. 了解拓撲屬性;熟練掌握空間拓撲關系中的連接性、多邊形 區域定義、鄰接性、以及方向、包含等關系。 掌握基于九交模型的拓撲關系表達及定義 4. 熟悉空間數據質量標準要素及其內容;理解空間數據質量問 題的來源;掌握空間數據質量控制的常見方法。 5. 掌握元數據的概念;掌握元數據的目的、內容、性質和作用, 及空間數據元數標準。 (三) 空間數據結構 1. 理解柵格數據結構、矢量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 矢量數據結構,掌握游程編碼、四叉樹編碼方法。 2. 掌握矢量柵格一體化數據結構的概念。 3. 掌握矢量、柵格數據結構相互轉換的方法、過程。 (四) 空間數據庫 1. 理解數據庫的概念及傳統的數據模型 2. 掌握幾種空間數據庫的組織方式 3. 熟練掌握面向對象 GIS 數據模型—Geodatabase 模型 4. 理解空間數據索引的概念和常用方法 (五) 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 1. 了解空間數據的來源 2. 掌握常用的空間數據采集方法 3. 了解坐標變換的方法 4. 掌握基本的圖形編輯處理方法 5. 了解掌握圖形的裁剪、合并與圖幅接邊的基本方法 6. 了解掌握空間插值、數據壓縮與光滑的基本方法 (六) 空間查詢與空間分析 1. 了解掌握空間查詢的概念、常用的查詢方法及查詢處理過程 2. 理解掌握緩沖區分析原理及應用 3. 理解疊加分析原理,掌握 ArcGIS 提供的疊加分析 4. 理解網絡分析概念及及應用,掌握 ArcGIS 提供的兩種網絡模 型和相應的網絡分析功能 5. 掌握數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及 ArcGIS 提供基于 DEM 的空間分析 方法。 (七) 空間數據的可視化 1. 了解空間信息可視化的形式,了解地圖語言與符號庫的概念, 掌握二維空間數據符號化的過程及及 ArcMap 提供的符號化方法。 (八) GIS 新技術 了解當代 GIS 最新技術,掌握組件 GIS、Web GIS、移動 GIS 的 基本概念及相關技術;掌握地理信息共享與互操作技術。 3)參考教材 1、《地理信息系統教程》湯國安,劉學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2、《地理信息系統基礎》 蘭小機,劉德兒編.江西理工大學講 義,2006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