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目錄 I 考查目標........................................................................................ 2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2 III 考查內容..................................................................................... 2 IV.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3 2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藥學基礎考試大綱 I 考查目標 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制藥工程碩士所必須的基本素質、一 般能力和培養潛能,以利用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養具有 良好職業道德、法制觀念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 復合型的制藥工程專業人才。測試考生掌握生藥學、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藥 理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生物制藥、藥學統計學、藥學信息學和藥事管理學等學科的學 科內涵、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扎實程度以及熟練運用這些知識分析解決制藥工程中技術問 題的能力。 具體來說。要求考生: 掌握藥物發現領域(生藥學、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和藥物信息學等)、藥 物生產領域(藥物化學、藥劑學、生物制藥等)、藥物質量控制領域(藥物分析、中藥學和 藥物統計學等)、藥物安全合理使用領域(藥理學、生物藥劑學、藥代動力學等)、藥物監管 領域(藥物分析、藥事管理學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10 題 ,每題 4 分,共 40 分) 問答題(9 題 ,每題 10 分,共 90 分) 處方分析和工藝設計(1 小題,共 20 分) III 考查內容 1.緒論:現代藥學發展;現代藥學的概念與特點;藥學發展趨勢。 2.生藥學:生藥學的性質與任務;生藥的名稱、分類、化學成分、標準、鑒定、生產流通、 應用和發展趨勢。 3.天然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的性質與任務;在發揚祖國醫藥學中的作用;天然藥物的 藥效物質基礎;天然藥物化學成分提取分離方法;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結構鑒定方 法;天然藥物化學的發展 4.藥物化學:性質和任務;藥物的化學結構與藥效關系;藥物的轉運代謝與藥效關系;有 機藥物的化學結構修飾;常見有機藥物類型;新藥開發的途徑和方法;藥物化 學進展。 5.藥理學:相關概念及其發展史;藥理學的研究內容;常用藥物藥理學。 6.藥劑學:藥劑學的歷史與任務;藥劑學的內容;藥劑學分支學科與發展;藥物制劑的處 方分析與工藝設計。 7.藥物分析學:性質與任務;藥物分析學的主要內容;藥物分析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3 8.生物制藥:生物制藥的發展過程及其在醫藥、工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生物制藥 的內容;生物技術在新藥篩選中的應用。 9.中藥學:中藥學的性質與任務;中藥的產地、采集和貯存;中藥的炮制;中藥的性能; 中藥的應用;中藥的現代化。 10.藥學統計學與藥學信息學:發展與任務;研究內容與方法;模式識別;藥學統計學與藥 學信息學展望。 11.藥事管理學:基本概念;藥事管理學內容;藥事管理的發展。 IV.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 一. 名詞解釋(每題 4 分,共 40 分) 1. 先導化合物: 又稱原型物,是通過各種途徑、方法或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種生物活性的化學 結構。先導化合物不一定是實用的優良藥物,可能因藥效不強、特異性不高、 或毒性較大而不能直接藥用,需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結構修飾和改造,使其成 為實用的高效、低毒、可控的優良藥物。 2. 中藥炮制: 中藥炮制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依據醫療、制劑和調劑的不同要求,對原藥 材所進行的各種加工處理的總稱。經加工炮制后的中藥通稱“中藥飲片”。多數 中藥需經過炮制,才能符合治療的需要,充分發揮藥效。 3. 離子交換色譜: 是以離子交換樹脂作為固定相,以水或含水溶劑作為流動相,在流動相中 存在離子性物質與樹脂進行離子交換反應被吸附進行分離的方法。影響分 離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交換溶液酸堿度大小和交換樹脂的規格。 4. 藥效學動力學: 藥效動力學是對藥物作用和作用機制的研究。其任務是闡明藥物作用及其 作用機制、藥物作用與劑量間的關系和規律,其目的在于為臨床合理用藥 和研制新的、療效更好的藥物提供堅實的基礎。 5. 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是指藥物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的程度和速度。通常藥物的吸收程度 是用血漿藥物濃度與時間曲線下的面積表示的 而其吸收速率則以用藥后所 能達到的最高血藥濃度以及達到最高血藥濃度的時間來表示。生物利用度也 可用尿中藥物排泄量來確定。 6. 被動轉運: 藥物由高濃度的一側擴散到低濃度的一側,其轉運速度與膜兩側的濃度差成正 比,待兩側濃度相等時,擴散就停止。此過程不消耗能量。 7. 中藥指紋圖譜: 中藥材、有效部位或中間體、中藥制劑經適當處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 段,得到的能夠標定該中藥材或中藥制劑特性的共有峰的圖譜。 8. 非處方藥: 在國外又稱之為“可在柜臺上買到的藥物”(over the counter,OTC),指不需 要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由消費者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9. 靶向制劑: 系指用載體將藥物靶向給藥體系通過局部給藥或全身血液循環而選擇性地濃 聚定位于靶組織、靶器官、靶細胞或細胞內結構的給藥系統。靶向制劑可提 高藥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患者的順應 性。靶向制劑通常分成被動靶向制劑、主動靶向制劑和物理化學靶向制劑三 種。 10. 基因工程: 是指在體外將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質粒或其他載體分子,構成遺傳物質的新 組合,并使之滲入到原先沒有這類分子的寄主細胞內,而能持續穩定地繁殖, 并通過工程化為人類提供有用的產品及服務的技術。 二.解答下面問題(每題 10 分,共 90 分) 4 1. 什么是中藥的四氣五味? 答:四氣又稱四性,是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是依據藥物作用于機體所發生的 反應歸納出來的。一般說來,寒性、涼性的藥物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溫性、熱性的藥物具 有溫里散寒的作用。寒涼與溫熱是兩種不同的屬性,寒涼屬陰,溫熱屬陽。寒與涼、溫與熱 只是程度上的差別。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味。味是表示藥物作用的標志,不同的味有不 同的治療作用。簡單地說“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就是對五味的歸納。 2. 中藥化學成分的溶劑提取法主要有哪些?并闡述其中兩種方法原理。 答:采用的主要方法有:煎煮法、浸漬法、滲濾法、回流提取、連續回流提取法等。 煎煮法 本法是將中藥粗粉加水加熱煮沸提取,方法簡便,大部分成分不同程度可被 提出來。但含揮發性成分及加熱易被破壞的成分不宜用此法,藥材中含大量淀粉的也不宜用 此法。 浸漬法 將中藥粗粉裝在適當容器中,加入水或稀醇浸漬藥材十多小時,反復數次(一 般為 3 次),合并浸漬液,減壓濃縮即可。此法不用加熱,適用于遇熱易破壞、揮散的成分, 也適用于含淀粉或粘液質較多的成分。但此法提取時間長,效率不高。 3. 生藥真偽鑒定手段主要包括哪些? 答:①原植(動)物來源鑒定;②性狀鑒定;③顯微鑒定;④理化鑒定;⑤生物檢定;⑥計 算機輔助鑒定;⑦DNA 分子遺傳標記技術;⑧指紋圖譜鑒定 4. 有機藥物化學結構修飾的目的通常有哪些? 答:化學結構修飾通常是選擇恰當的結構進行改變,使其在生理條件下能釋放出母體藥物, 并根據機體組織中酶、受體、pH 等條件的差異,使母體藥物的釋放有差異,以更好地適應 藥物結構修飾的目的。 ①通過結構修飾使藥物在特定部位發生作用 ②通過結構修飾使藥物的穩定性增強 ③通過結構修飾,改善藥物的溶解性能 ④通過結構修飾調整藥物的脂/水分配系數,從而使藥物的吸收性得到改善 ⑤此外,有些藥物的轉運和代謝快,作用時間比較短;有的藥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有的藥物具有很強的苦味等不良臭味,且用制劑學的矯味方法很難奏效。這些均可通過 藥物的結構修飾,達到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和消除藥物的不良臭味等 目的。 5. 藥物受體的基本概念與特性是什么? 受體是指首先與藥物結合并能傳遞信息引起效應的細胞成分,它是存在于細胞膜或細胞 漿內的大分子蛋白質(或糖蛋白)。受體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并遺傳下來,在體內有特定 的分布點。機體合內源性受體的配體,也稱第一信使,它們一般是神經遞質、激素或自體活 性物質,能對相應的受體起激動作用,并引起特定的生理效應(興奮或抑制)。 受體分子能準確識別其配體及化學結構類似的藥物,且有高度立體特異性。受體數目有 限,故有飽和性。在藥物作用上反映為最大效應和競爭性拮抗作用。受體是復合蛋白質分子, 受體蛋白質也有降解滅活過程,因此受體數目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受到許多內外因素的 影響。 5 6. 藥物的不良反應可分為哪 5 種? 答:①副反應,指在治療劑量下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作用。②毒性反應,指用藥劑量過 大或用藥時間過長而引起的不良反應。③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指機體受到藥物刺激產生病 理性的免疫反應,引起生理功能的障礙或組織損傷。④繼發效應,是指由于藥物的治療作用 引起的不良后果,稱繼發反應,又稱治療矛盾。⑤后遺效應,即停藥后血藥濃度降到最低有 效濃度以下仍然殘存的生物效應。 7. 談談你對藥品性狀檢查的內容和重要性的理解。 答:性狀檢查是藥品質量檢驗的第一項內容。對于原料藥,性狀包括藥品的外觀性狀,即聚 集狀態及晶形、色、臭、味、在空氣中的穩定性;溶解度以及熔點、吸收系數、比旋度等物 理常數。對于藥物制劑,性狀項下主要描述制劑的劑型,外觀形狀、色澤;有時亦對其內部 狀態加以描述,如包衣片劑的片芯顏色等。在該項檢查中,尤其是外觀性狀的描述具有一定 的主觀性,常常不足以作為最終的評判指標,僅當其出現顯著變化時,才可否定性判斷;而 熔點等物理常數則不僅對藥品具有鑒別意義,同時也反映了藥品的純度,是評價藥品質量的 主要指標之一。 8.談談你對中藥現代化的理解。 答:中藥現代化,簡單地說就是從傳統中藥發展提高到現代化中藥。具體地說中藥現代化來 源于傳統中藥的經驗和臨床,依靠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手段,遵守嚴格的規范標準,研究出優 質、高效、安全、穩定、質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現代劑型的新一代中藥,符合并達到 國際主流市場標準,可在國際上廣泛流通。這個過程,就是中藥現代化。 中藥現代化是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揭示中藥防治疾病的本質,建立中藥現代化研究開 發體系,健全中藥標準規范體系,改進中藥生產工藝和質量體系,完善中藥知識產權保護措 施,開拓新的國際醫藥市場,使中藥真正成為療效好、安全性高,質量穩定和使用方便的現 代中藥,造福全人類。 中藥現代化的意義:①中藥現代化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中醫藥事業的需要;②中藥現 代化是推進我國傳統醫藥事業改造的需要;③中藥現代化是歷史發展的需要;④中藥現代化 是中醫藥學走向國際的需要。 9.國家基本藥物的遴選原則有哪些? 答:依據以下原則:①防治必需的原則。②安全有效的原則。③價格合理的原則。④使用方 便的原則。⑤中西藥并重的原則。⑥基本保障的原則。國家承諾保障所有國民有能力使用基 本藥物;⑦臨床首選的原則。國家基本藥物療效確切、毒副反應比較小、安全性較高,為臨 床首選藥物。 三. 處方分析和工藝設計(1 題,共 20 分) 對下列處方進行分析,并設計制備工藝流程。 復方乙酰水楊酸片處方: 乙酰水楊酸 268g 淀粉漿 適量 對乙酰氨基酚 136g 滑石粉 15g 咖啡因 33.4g 輕質液狀石蠟 0.25g 淀粉 266g 共制 1000 片 答: 處方分析:乙酰水楊酸、對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為主藥;淀粉作為填充劑和崩解劑; 淀粉漿為粘合劑;滑石粉和輕質液狀石蠟為潤滑劑。 6 制法:藥物的理化性質不穩定,應注意輔料和工藝的選擇。乙酰水楊酸,受潮時易水解 成水楊酸和乙酸。在復方乙酰水楊酸片的制備中采用分開制粒壓片的方法進行,可避免乙酰 水楊酸在濕法制粒干燥時水解。 將對處方量的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分別磨成細粉,與約 1/3 的淀粉混勻,加適量淀粉漿 混勻后制軟材,過 14 目或 16 目篩,制粒,70℃干燥,干顆粒過 12 目篩整粒。再將此顆粒 與處方量的乙酰水楊酸混合,加 100~105℃預干燥的剩余淀粉與吸附有輕質液狀石蠟的滑 石粉混勻。過 12 目篩,壓片。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