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目錄 I 考查目標........................................................................................ 2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2 III 考查內容..................................................................................... 2 IV.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3 2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情報學碩士學位圖書館學基礎考試大綱 I 考查目標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碩士專業《圖書館學基礎》考試是為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碩士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要 求考生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圖書館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從整體上較為全面地掌 握圖書館學的主要知識結構體系,了解和掌握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方向。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情報學基礎 150 分,有以下四種題型: 名詞解釋 6 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填空題 30 空,每空格 1 分,共 30 分 簡答題 3 題,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論述題 3 題,每小題 20 分,共 60 分 III 考查內容 1. 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 2. 圖書館學的體系結構 3. 圖書館學五定律 4. 圖書館學的相關學科 5. 圖書館學研究方法 6. 圖書館學的發展趨勢 7. 圖書館學學科生長點 8. 圖書館的一般屬性和本質屬性 9. 圖書館的社會職能 10. 不同劃分標準(國際標準、中國標準)下圖書館的類型 11. 圖書館事業建設的原則 12. 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結構及其特點 13. CALIS 14. 圖書館法的概念、特點和作用 15. 歐美國家圖書館法的內容 16. 元數據 17. 都柏林核心 18. 文獻分類的主要工具及其常見結構 3 19. 用戶研究 20. 圖書館信息產品商品化的主要形式 21. 圖書館信息商品的定價方法 22. 圖書館自動化的發展階段 23. OPAC 24. 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5. 圖書館管理的定義、特征 26. 圖書館管理學的主要內容 27. 圖書館管理的內容 28. 圖書館目標管理 29. 圖書館評估項目和評估標準 30. 圖書館工作標準化的原則 31. 圖書情報一體化 32. 特色圖書館建設 33. 圖書館全面質量管理 34. 圖書館業務外包的主要內容 35. 電子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圖書館的區別和聯系 36. 數字圖書館的定義 37. 數子圖書館的版權問題 38. 數字化圖書館如何合法利用電子信息資源 39. 電子信息資源的侵權形式 40. 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IV.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專業 圖書館學基礎試題 一.名詞解釋(本題包括 1—6 題共 6 個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1、圖書館學五定律 2、交流說 3、圖書館全面質量管理 4、數字圖書館 5、圖書館業務外包 6、圖書館網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 1—8 題共 30 個空格,每空格 1 分,共 30 分) 4 1、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主要有:(1) 、(2) 、(3) 、(4) 、 (5) 。 2、圖書館學研究的專門方法有:(6) 、(7) 、(8) 、(9) 。 3、圖書館自動化經歷了 3 個發展階段,即(10) 、(11) 、(12) 。 4、現代圖書館管理是通過(13) 、(14) 、(15) 、(16) 、 (17) 實現的,各環節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作用于管理的全過程。 5、圖書館的一般屬性是(18) (19) 、(20) , 圖書館的本質 屬性是(21) 。 6、關于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整理說”的代表人物是(22) ,“社會說”的代表 人物是(23) ,“要素說”的代表人物是(24) 、(25) 。 7、電子信息資源的侵權形式包括:(26) 、(27) 、(28) 、 (29) 。 8、圖書館法具有強制性、規范性、概括性、(30) 等特點。 三. 簡述題(本題包括 1—3 題共 3 個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1、簡述圖書館學的體系結構。 2、簡述按管理體制劃分,圖書館分為哪些類型。 3、簡述圖書館目標管理的含義。 四.論述題(本題包括 1—3 題共 3 個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60 分) 1、試述圖書館用戶服務工作的內容及拓展。 2、試述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方向。 3、論述圖書館學的學科生長點。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提出的,①書是為了用的;②每個讀者有其書;③每本書有其 讀者;④節省讀者的時間;⑤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 2、交流說是傳播學與圖書館學相結合的產物,美國圖書館學家謝拉是交流說的集大成者, 他認為,“交流不僅對個人的個性十分重要,而且對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及其活動也是重要 的,所以它成了圖書館學研究的中心內容”。 3、指圖書館為保證和提高信息服務質量,動員圖書館的各個部門和全體員工,綜合運用管 理技術、專業技術、思想教育、經濟手段和科學方法,建立健全服務質量保證體系,對服務 的全過程實行有效控制,從而經濟地開發、設計、生產和提供用戶滿意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 務,做到最適質量、最低消耗、最優生產和最佳服務,最終實現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的目的。 4、保存數字格式存儲的電子文獻并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傳遞所藏數字化信息,同時對網上信 息進行虛擬連接并提供服務的實體性或虛擬性的信息機構或信息機構群。 5、業務外包即在企業或團體價值鏈中的每一個環節上都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服務或管理效 益,圖書館的業務外包是通過委托外部企業或團體提供本來應該由圖書館內部操作的各種業 務活動或服務,以起到降低成本、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和改進質量的效果。 6、圖書館網是傳統的圖書館間的合作、聯合的擴大和發展,是眾多圖書館為實現資源共享 5 而組成的圖書館群體。 二、填空題 1、(1)社會文獻信息流整序 、(2)傳遞文獻信息 、(3)開發智力資源,進行社會教育、 (4)搜集和保存文獻遺產、(5)消遣娛樂。 2、(6)圖書館統計法、(7)讀者(用戶)調查法、(8)移植法、(9)比較法。 3、(10)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發展階段、(11) 圖書館在網上進行全球性、整體化 的電子文獻信息服務的階段、(12)數字化圖書館階段 。 4、(13)決策、(14)計劃、(15)組織、(16)控制、(17)協調。 5、(18)社會性(19)依輔性、(20)學術性、(21)中介性。 6、(22)施萊廷格 、(23)巴特勒、(24)杜定友、(25)劉國鈞。 7.(26)未經許可通過網絡傳播版權作品、(27)破壞版權管理信息、(28)破壞技術保護 措施、(29)惡意使用。 8、(30)穩定性。 三、簡述題 1、(1)普通圖書館學 (2)專門圖書館學 (3)比較圖書館學 (4)應用圖書館學 2、按管理體制劃分,圖書館可分為:文化系統圖書館、教育系統圖書館、科學研究系統圖 書館、工會系統圖書館、共青團系統圖書館、軍事系統圖書館等。 3、圖書館目標管理的含義應包括 6 個基本要素: (1)以重視成果的思想為指導; (2)主管人員與下屬人員共同確定該組織一定時期的目標; (3)將共同目標進行分解,落實至各個部門及個人; (4)根據預期各人將達到的目標,明確各人的責任范圍; (5)每個人圍繞目標自覺工作,自我控制、自主管理; (6)依據預定目標對達到的成果進行檢查和評價。 四、論述題 1、圖書館用戶服務工作的內容指:(1)用戶發展、(2)用戶研究、(3)流通推廣、(4)宣 傳輔導、(5)參考咨詢、(6)文獻檢索、(7)網絡信息導航與服務、(8)用戶教育與培訓。 隨著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為圖書館改進傳統服務提供了有效的手 段,也拓展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范圍,出現了一些新型服務項目:(1)館外主動服務、(2) 預期式服務、(3)網絡環境下的館際互借服務、(4)互動式多媒體用戶教育、(5)學習服 務、(5)網絡信息服務(如網上資源開發利用、圖書館 2.0 服務等)、(6)個性化定制服務 等。 2、(1) 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關系;(2)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在信息傳播中的價值及 功能;(3)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向信息資源建設的轉變;(4)圖書館用戶服務由文獻傳遞 服務向信息導航服轉變;(5)圖書館組織管理向適應數字圖書館發展的方向轉變;(6)圖 書館隊伍建設要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 3、(1)文獻建構研究;(2)元數據研究;(3)搜索引擎研究;(4)數字圖書館研究;(5) 知識管理研究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