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目錄 I 考查目標......................................................錯誤!未定義書簽。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錯誤!未定義書簽。 III 考查內容...................................................錯誤!未定義書簽。 IV.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錯誤!未定義書簽。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西方哲學史考試大綱 I 考查目標 《西方哲學史》是為我校招收馬克思主義專業碩士生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 其目的是科學、客觀、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所必須 的基本素質、基本知識和培養潛能,以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的馬克思 主義理論建設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知識、合理知識結構、專業 水平和具有較高哲學素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人才??荚囈鬁y試考生掌握西方哲學史方 面的基本知識和重要哲學家、哲學流派及其理論的程度。具體來說。要求考生: 1. 了解西方哲學史的起源及其特點。 2. 熟悉西方最著名哲學家、哲學流派的思想,如柏拉圖學派、逍遙學派及其主要觀點。 3. 掌握西方哲學史中主要學說的發展歷程,如理性主義、經驗主義的發展過程。 4. 知道西方哲學史中不同哲學理論和哲學流派之間的關系。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 5 題,每小題 8 分, 共 40 分 簡答題 5 題,每小題 12 分,共 60 分 辨析題 2 題,每小題 12 分,共 24 分 論述題 1 題,每小題 26 分,共 26 分 III 考查內容 1. 伊奧尼亞哲學的米利都學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哲學思想; 2. 畢達戈拉斯學派的主要觀點及其影響; 3. 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戈拉、德謨克利特的哲學思想; 4. 智者學派的學說; 5.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及其重要影響; 6. 小蘇格拉底學派的活動、哲學思想及其意義; 7. 柏拉圖的理念論、回憶說、兩個世界的理論以及對整個西方哲學的影響; 8. 柏拉圖的《理想國》的主要內容及其理論價值; 9 亞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學著作、科學著作、政治學著作、哲學思想及其影響; 10 伊壁鳩魯的準則學、物理學、倫理學思想; 11 斯多亞學派的哲學觀點及其發展; 12 懷疑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哲學思想、發展過程及其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13 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來源、主要學派及其主要觀點; 14 教父哲學的產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觀點和特點; 15 經院哲學的產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觀點; 16 唯名論和唯實論的主要哲學分歧,經院哲學解體的原因; 17 文藝復興運動在西方興起的社會背景,人文主義思潮代表人物、主要哲學理念及其對西 方近代思想、近代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8 宗教改革運動的起因、代表人物、主要宗教思想、影響和歷史局限性; 19 培根的經驗論哲學的基本原則、四假相說、經驗歸納法以及對后世的影響; 20 笛卡兒的唯理論哲學的主要觀點及影響,笛卡兒的科學方法論、認識論和科學成就; 21 霍布斯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及方法論思想; 22 斯賓諾莎的實體學說、認識論和倫理學; 23 洛克的經驗論、知識論、社會政治學說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24 萊布尼茲的唯理論哲學思想、單子論、認識論及科學成就; 25 巴克萊的唯心主義哲學觀,巴克萊對物質的看法,對科學與宗教的觀點; 26 休謨的經驗論的基本原則、懷疑論思想、因果思想和宗教觀; 27 孟德斯鳩的社會政治思想、《論法的精神》的主要內容及其對近代西方政治影響; 28 伏爾泰的經驗論哲學思想、自然神論思想和社會政治思想以及對西方政治文化的影響; 29 盧梭的社會政治學說、對人類不平等起源的看法、《社會契約論》及其影響; 30 拉美特利的無神論思想、機械唯物主義思想、心身關系的主要觀點; 31 狄德羅的哲學思想、科學思想及社會政治思想; 32 德國古典哲學誕生的社會時代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33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及哲學意義,康德的三大批判的主要觀點及其重要影響; 34 費希特的知識學、法權思想和倫理學思想; 35 謝林的自然哲學、先驗哲學、啟示哲學; 36 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邏輯學、辯證法、法哲學思想及其重要影響。 IV.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題(每題 8 分,共 40 分) 1、理念(柏拉圖) 2、邏各斯(赫拉克利特) 3、四因說(亞里士多德) 4、經院哲學 5、休謨問題 二、簡答題(每題 12 分,共 60 分) 1、畢達戈拉斯學派的哲學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內容?你知道它對西方科學的發展產生了 什么影響嗎? 2、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這句名言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意義和影響是什么? 3、簡述 16 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意義和局限性。 4、笛卡兒是如何論證他的“天賦觀念論”的? 5、萊布尼茲的“兩種真理”是什么意思? 三、辨析題(每題 12 分,共 24 分) 1、實體即主體(黑格爾) 2、存在就是被感知(巴克萊) 四、論述題(每題 26 分,共 26 分) 1、西方近代哲學史上唯理論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他們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題: 1、理念: 這是柏拉圖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哲學概念。柏拉圖認為,理念是永 恒的、不變的、普遍的、絕對的存在,它是現實世界中事物的原因和根據,現實世界中 的事物是理念的派生物。因此,根據柏拉圖的觀點,理念的含義包括:第一,它是事物 的共相;第二,它是事物的根據;第三,它是事物摹仿的原型;第四,它是事物追求的 目標。 2、邏各斯:邏各斯(logos)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一個重要哲學概念。 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它的含義大體相當于“萬物必須依據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性 或必然性”,有點像我們所說的“規律”。赫拉克利特認為,邏各斯不僅是永恒存在的, 而且“萬物都根據這個邏各斯生成,它是具有共性的,誰不認識邏各斯,服從邏各斯, 誰就不能獲得智慧和把握真理?!焙髞恚壐魉垢拍罴捌溲苌倪壿嫞╨ogic)一直起著 重要作用。 3、四因說:亞里士多德概括總結了以往哲學家關于原因的思想,認為任何事物的 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種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所謂 “質料因”,是指事物由之生成并繼續存留于其中的東西,如雕像的青銅;所謂“形式 因”,是指事物形狀的原因,有內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兩種;所謂“動力因”,即動變的原 因,指讓事物得以開始運動的那個初始的東西,如策劃者是行為的原因;所謂“目的因”, 是指任何事物存在和生成所為的原因,即事物的存在總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標。后三個原 因也可合并為一個原因,即形式因,這樣,質料和形式就是任何事物存在的兩個根本原 因。 4、經院哲學:所謂經院哲學,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國的宮廷學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 道院和主教管區的附屬學校發展起來的基督教哲學。這些學校是研究神學和哲學的中 心,學校的教師和學者稱為經院學者,故他們的哲學就被稱為經院哲學。經院哲學一般 劃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 5、休謨問題:休謨認為,關于實際存在的論證是建立在因果關系上的,而因果關 系觀念是從經驗中得來的,但經驗不過是一個歸納推理,這個歸納推理的合理性卻得不 到證明。這就是說,歸納推理如何從全體過渡到結論、從個別過渡到一般,即歸納推理 本身的合理性問題,在邏輯上是得不到證明的。這就是休謨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向公 眾提出來的著名的所謂“歸納問題”,現代西方哲學家把它稱為“休謨問題”。 二、簡答題 1、畢達戈拉斯學派的哲學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他們認為,“數”是萬 物的本原,提出“萬物皆數”的思想。數不僅構成事物的質料,而且也是事物的屬性、 狀況和模型,整個宇宙都是由數構成的,由數派生出來的。第二,他們認為,因為數是 簡單的、和諧的、完美的、有序的,所以整個宇宙也是簡單的、和諧的、完美的、有序 的。在他們看來,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和諧,或產生于和諧。友愛是和諧、音樂是和諧、 天體是和諧、靈魂是和諧。第三,他們認為,靈魂是不朽的,通過音樂和哲學可以凈化 靈魂,使靈魂處于和諧狀態。 畢達戈拉斯學派的哲學思想對后來西方的科學產生了決定性影響,西方科學之所以 認為自然界是有序的、是有規律的、是簡單和諧的,并熱中于用數學研究自然界,揭示 自然界的奧秘,主要就是受到畢達戈拉斯學派“萬物皆數”和世界是完美的、和諧的、 有序的思想的影響。事實上,像哥白尼、開普勒、愛因斯坦等大科學家都受到畢達戈拉 斯學派的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 2、“認識你自己”本是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楣上的銘言,蘇格拉底將其作為自己哲學 原則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意義。 在蘇格拉底看來,自然哲學家在哲學對象、目標、途徑、方法等問題上的看法都是 錯誤的,他們不去關心自身而去關心自然,以自然物作原因,因而自以為是。實際上, 自然萬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質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內在目的,即“善”。由于 認識自然的本性為我們的能力所不及,因而哲學真正對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認識 人自身中的善。另一方面,智者們雖然注重人和社會,但卻高揚個體,推崇感覺,導致 了對普遍性、理性和確定性的貶低和否定,因而不能認識自己,更違背了哲學愛智慧求 知識的初衷。所以,蘇格拉底以“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座右銘。 正式在批判自然哲學家和智者的基礎上,蘇格拉底開始真本清源,摒棄感覺,高揚 理性,使哲學從求勝求智轉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識為人之本性,從而樹起了理性主義 大旗,劃時代地實現了西方哲學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重大轉折。正因為如此,人們通常以 蘇格拉底劃分前后,將此前的希臘自然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 3、16 世紀,最初在德國,接著在瑞士、英國、法國以及北歐許多國家掀起了一場 聲勢浩大、震撼教廷的宗教改革運動,并且最終脫離了羅馬教會,自行成立了新教,后 來還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路德、加爾文等人。路 德提出“因信稱義”說,加爾文提出“先定”說。 宗教改革的意義主要在于,在理論上,他們不僅否定了教皇和羅馬教會的至上權 威,而且甚至否定了教會存在的必要;在實踐上,他們永久地結束了天主教內部的統一, 結束了羅馬教廷至高無上的統治。他們啟迪人們的思想,肯定人們的世俗生活,肯定個 人的權利、地位,爭取個人的解放。所以,許多人認為,宗教改革后產生的新教精神是 近代資產階級進取精神的源泉。 但是,宗教改革運動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因為這種改革畢竟是宗教內部的改革, 他們的宗教思想依然是神學思想,這種思想盡管崇尚宗教信仰自由,但卻堅決反對理性、 反對科學,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就遭到加爾文教的咒罵,發現血液循環的塞爾維特就慘死 在加爾文教的火刑架上。所以馬克思說,“他把肉體從鎖鏈中解放出來,但又給人的心 靈套上了鎖鏈”。 4、“天賦觀念論”是笛卡兒哲學乃至整個唯理論哲學的基礎。按照笛卡兒的觀點, 科學之所以清楚明白、無可置疑,是因為它來源于人的天賦觀念,不可能來自于感覺經 驗,因為感覺經驗是不可靠的。 笛卡兒根據觀念的來源不同把觀念分為三類:“有一些是天賦的,有一些是從外面 來的,有一些是由我自己制造出來的”。這三類觀念對應著三種心理功能,外來的觀念 依賴于感覺,虛構的觀念借助想象;而天賦觀念則出于純粹理智。因此,“天賦觀念” 的特點是:首先,它決不能來自感官和想象,而是存在于理智中,僅憑我們的理解得來 的;其次,它必須是清楚明白、無可置疑的,一切清楚明白的觀念就是天賦觀念;;最 后,它是普遍有效的,是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是永恒的真理。 總之,所有一切不是來自感覺經驗、不是來自主觀的虛構,而只能來自純粹的理 性思維的東西都是天賦的。 5、萊布尼茲試圖用“兩種真理”的學說來調和唯理論和經驗論,他認為,既存在 推理的真理、必然的真理,也存在事實的真理、偶然的真理。檢驗這兩種真理有兩個不 同的原則,即矛盾原則和充足理由原則。他說,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的反面是不可 能的;事實的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的。 當一個真理是必然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分析方法找出它的理由來,把它們歸結為 更純粹的觀念和真理,一直到原始的真理。在萊布尼茲看來,數學、邏輯學、形而上學、 倫理學、神學和法學等學科中的原理都是必然的。 事實的真理是通過經驗而認識的,它不是必然的,與之矛盾的對立命題是可能的, 所以它們的真實性是偶然的。 萊布尼茲的兩種真理論具有綜合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傾向,可以說是唯理論真理觀 的一個極好的理論總結。 三、辨析題 1、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序言中說,“照我看來,一切問題的關鍵在于:不僅 把真實的東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為實體,而且同樣理解和表述為主體。”這就是黑格爾 著名的“實體即主體”的基本原則。 在黑格爾看來,實體唯有在自身中就蘊涵著運動發展的內在動力,它才能展開自 身而成為現實。換言之,實體在其自身內部就蘊涵著否定性和矛盾:由于實體自身就具 有能動性,所以它自己而成為發展出來的現實。因此,只有當我們把實體同時也理解為 主體,理解為自己展開自己的時候,才能說明它的現實性。 黑格爾把康德關于知性為自然立法的思想推向極端;不是知性為一切可能的自然 立法,實際上自然法則根本就是精神的法則,因為“實體即主體”、“絕對即精神”、“存 在即思維”。 黑格爾就是以這種辨證的客觀唯心主義方式來解決近代哲學的問題。 2、“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英國經驗論者巴克萊的名言,也很明顯地代表了他的哲 學思想。在巴克萊看來,既然觀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那就意味著感覺事物的存在就 在于被感知,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為“具有一個觀念與感知完全是一 回事”,“事實上,對象和感覺原是一種東西?!彼?,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也可以 說,存在即被感知。 通常人們認為,我們所感知的事物在我們的心外有其客觀的存在,是不以我們的 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巴克萊認為這是一個明顯的矛盾:“因為,除了我們用感官所感知 的事物之外,還有什么上述的對象呢?” 巴克萊認為,我們一方面承認觀念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而另一方面卻又承認在觀 念之外有某種客觀事物,這完全是“抽象觀念”在作怪,以為可感事物在心外還有實在 的存在??傊按嬖诰褪潜桓兄奔写砹税涂巳R的唯心主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四、論述題 1、西方近代哲學史上唯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笛卡兒、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他 們的主要哲學觀點如下: 笛卡兒首先在方法論原則上提出理性演繹法。他認為,哲學作為一切知識的基礎, 必須從一個清楚明白、無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出嚴密的科學體系。所以,他以幾何學 為模型,將演繹法看作是哲學的根本方法。所謂演繹,就是從已經確知的基本原理出發 進行的帶有必然性的推理過程,最終形成科學知識體系。那么,清楚明白、無可置疑的 基本原理從那兒來呢?笛卡兒提出了他的“天賦觀念說”。在他看來,人類的感覺是不真 實、不可靠的,所以清楚明白、無可置疑的基本原理絕對不可能來自于感覺,它們只能 來自于人的“天賦觀念”。因此,人類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是永恒的真理,它們是普遍有效 的,但它們不是來自人類經驗,而是來自人類純粹的具有天賦性質的理性思維。 斯賓諾莎將知識分為四類:傳聞知識、泛泛的經驗、推論和直觀,后來又將這四類 知識歸結為三種:意見或想象、理性知識和直觀知識。斯賓諾莎認為,只有第一種知識 是錯誤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種知識必然是真知識。他像笛卡兒一樣,貶低感性知識,抬 高理性知識,將感性知識歸結為泛泛的經驗,主張將這些知識排除在科學領域之外。斯 賓諾莎同樣認為科學知識決不可能來自于人類的感性經驗,他提出了“真觀念”理論。 斯賓諾莎的“真觀念”與笛卡兒的“天賦觀念”有所不同,它們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 直觀的認識活動而獲得的。在他看來,直觀和推理的能力是天賦的,在此基礎上人類通 過直觀和推理不斷前進而獲得了其他真理。 萊布尼茲的認識論是建立在他的單子論基礎上的。所謂“單子”,就是客觀存在的、 無限多的、非物質的、能動的精神實體,他是一切事物的靈魂和目的。萊布尼茲維護和 發揚了笛卡兒所確立的唯理論的基本原則,堅決批判洛克的經驗論。針對洛克的《人類 理智論》,萊布尼茲寫了《人類理智新論》,逐段地對起進行批判,并闡發了唯理論的認 識論思想。萊布尼茲認為,人類的認識與禽獸的認識區別在于“禽獸純粹憑經驗,而人 類憑理智”,經驗是個別的、偶然的和有條件的,不具有必然性,當然不能成為真理的來 源。由于真理具有必然性,所以它只能來自人類嚴密的邏輯推理,而邏輯推理的能力是 人類與生俱來的,他的天賦觀念論比笛卡兒更徹底。萊布尼茲從單子的單純性和被在原 則出發,主張我們的所有觀念都是天賦的。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