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小學課程與教學 考試大綱 目錄 Ⅰ 考查目標????????????????2 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2 Ⅲ 考查內容????????????????2 Ⅳ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14 2 Ⅰ 考查目標 小學課程與教學考試涵蓋小學教學目標、小學教學過程、小學教學中的師生、小學課程 理論和小學教學模式等內容。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小學課程與教學中的 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名詞解釋題 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簡答題 5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40 分 材料分析題 2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論述題 2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Ⅲ 考查內容 【考查目標】 1.準確識記小學課程與教學論的基礎知識。 2.正確理解小學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小學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理論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一、緒論 (一)小學教學論概述 1.小學教學論的研究對象 2.小學教學論的學科性質 3.小學教學論與相關教育學科的關系 4.學習小學教學論的意義 (二)小學教學論的歷史發展 1.古代的小學教學論 2.近代的小學教學論 3.現代的小學教學論 3 4.當代的小學教學論 (三)小學教學論的研究方法 1.小學教學論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2.小學教學論研究的主要方法 (1)歷史研究法 (2)觀察研究法 (3)調查研究法 (4)經驗總結法 (5)實驗研究法 (6)理論研究法 二、小學教學的意義與目標 (一)小學教學的概念及意義 (二)小學教學目標概述 1.小學教學目的 2.小學教學目標的概念 3.小學教學目標系統 4.小學教學目標的特點 5.小學教學目標的功能 (1)定向功能 (2)激勵功能 (3)聚合功能 (4)評價功能 (三)小學教學目標的分類 1.國內外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概述 (1)布盧姆等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 (2)加涅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 (3)板元昂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 (4)梶田叡一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 (5)唐文中等提出的教學目標分類觀 4 (6)楊愛程等提出的教學目標分類觀 2.小學的基本教學目標 (四)小學教學目標的編制與實施 1.小學教學目標的編制 (1)系統化 (2)操作化 (3)適度化 2.小學教學目標的實施 (1)定標導向 (2)診斷定基 (3)指導轉化 (4)反饋矯正 (5)達標整合 (6)總結評價 三、小學教學中的教師與學生 (一)小學教學中的教師 1.小學教師職業的角色特征及規范 (1)傳道者角色 (2)授業、解惑者角色 (3)啟疑者角色 (4)組織者角色 (5)示范者角色 (6)父母與朋友的角色 (7)心理醫生角色 (8)研究者角色 (9)引導者角色 (10)促進者角色 2.小學教師的職業規范 (1)依法執教 5 (2)愛崗敬業 (3)熱愛學生 (4)嚴謹治學 (5)團結協作 (6)尊重家長 (7)廉潔從教 (8)為人師表 3.小學教師的知識結構與教學能力、移情體驗 知識結構....: (1)政治理論知識 (2)小學學科的專業知識 (3)小學教學的專業理論知識 教學能力....: (1)獨立理解與處理教材的能力 (2)設計教學與管理教學的能力 (3)語言表達能力 (4)運用現代媒體進行教學的能力 (5)評價教學與研究教學的能力 (6)教學機智 移情體驗....: (1)對所教學生的移情體驗 (2)對所教科目的移情體驗 (3)對所從事的教學活動的移情體驗 (4)對教師職業和教育事業的移情體驗 (二)小學教學中的學生 1.小學生學習的認知過程及其指導 (1)小學生學習的認知過程 (2)對小學生學習認知過程的指導 2.小學生學習的非認知過程及其指導 (1)小學生學習的非認知過程 6 (2)對小學生學習的非認知過程的指導 (三)小學教學中的師生關系 1.小學教學中師生關系的類型和特點 類型..:(1)專制型(2)依賴性(3)放任型(4)民主型 特點..:(1)雙向性(2)教育性(3)動態性(4)可控性 2.教師的期望對小學生學習的影響 3.小學教學中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四、小學課程 (一)課程的基本理論 1.課程概述 2.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 (1)知識的發展與分類 (2)學生的需要與可能 (3)社會的要求與條件 3.課程結構 (1)識記按不同標準劃分的課程類型 ;識記學科課程、經驗課程的含義。 (2)理解學科課程、經驗課程的優缺點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識記分科課程、綜合課程的含 義 。 (3)理解分科課程、綜合課程的優缺點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識記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的含 義 。 (4)理解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的優缺點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識記校本課程的含義。 (5)理解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之間的關系;識記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的含義。 (5)理解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的特點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識記預設課程、生成課程的含義 。 (6)理解預設課程、生成課程的特點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理解課程結構的性質。 4. 課程實施 (1)理解關于課程實施本質的兩種觀點;理解課程實施的三種取向。 (2)理解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理解課程實施的三種策略、四種模式 。 (3)理解影響我國新課程實施的因素 (二)新中國小學課程的發展 1.新中國成立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的小學課程 2.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到 20 世紀末的小學課程 3.面向新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三)我國現行小學課程的設置 7 1.義務教育課程計劃 (1)課程計劃的意義 (2)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現行課程結構 2.課程標準 (1)課程標準的意義 (2)我國現行課程標準 3.小學教材 (1)小學教材的意義 (2)教材的開發 五、小學教學過程 (一)小學教學過程概述 1.小學教學過程的概念 2.小學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 (1)教學活動的主體性要素 (2)教學活動的條件性要素 (3)教學活動的過程性要素 3.小學教學過程的本質 (1)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2)教學過程也是一種特殊的實踐過程 4.小學教學過程的功能 (1)傳遞功能 (2)發展功能 (3)教育功能 (二)小學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教學認知過程簡約型的規律 2.教學與發展相互制約與促進的規律 3.教與學相互影響與作用的規律 4.教學具有教育性的規律 8 六、小學教學原則 (一)小學教學原則概述 1.小學教學原則的概念 2.制定小學教學原則的依據 3.小學教學原則的指導意義 (二)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1.小學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相互統一原則 2.小學教學知能統一的原則 3.小學教學的形象性與概括性相結合原則 4.小學教學適應性和發展性相統一的原則 5.小學教學統一性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 6.小學教學民主性和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 七、小學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小學教學方法概述 1.教學方法的概念 2.教學方法的產生、發展及意義 3.教學方法的分類 (二)小學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優化 1.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2.小學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優化 (三)小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 1.小學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特征 (1)以發展學生的智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出發點,突出教學的發展性 (2)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突出了教學的適應性 (3)強調教法與學法的統一,突出了教學的雙邊性 (4)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突出了教學的情意性 9 (5)重視多種方法、手段的優化組合,突出了教學的整體性 2.當代幾種新的教學方法 (1)發現教學法 (2)暗示教學法 (3)非指導性教學法 (四)小學教學手段 1.教學手段概述 2.常用的現代教學手段及其應用 八、小學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模式 (一)小學教學組織形式 1.小學教學組織形式概述 2.小學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課堂教學 (1)課堂教學的含義及特征 (2)課堂教學的優越性和局限性 3.國內外對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探索 個別教學→班級授課制→設計教學法、道爾頓制、分組教學法、程序教學、特朗普制、個別 教學系統、合作學習等 4.小學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1)備課(2)上課(3)布置和批改作業(4)課外輔導(5)成績的檢查與判定 (二)小學教學模式 1.小學教學模式概述 (1)教學模式的概念 (2)教學模式的結構和特點教學模式的功能與意義 2.國內外小學教學模式簡介 (1)我國小學的基本教學模式 (2)我國小學教學模式的改革 嘗試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分層遞進教學模式、六因素單元教學模式 (3)國外主要教學模式簡介 角色扮演、歸納教學模式、科學探究訓練模式 10 (三)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趨勢 1.現代教學走向多種教學模式的綜合 2.當代社會和個人的發展對教學的要求日趨復雜多樣 九、小學教學藝術 (一)小學教學藝術概述 1.教學藝術概述 2.小學教學藝術的特點 (1)創造性 (2)形象性 (3)情感性 (4)審美性 3.小學教學藝術的功能 (1)智育功能 (2)德育功能 (3)美育功能 (4)體育功能 (二)小學課程教學藝術 1.體現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藝術 (1)導入新課的藝術 (2)組織教學的藝術 (3)提問啟思的藝術 (4)課堂應變的藝術 (5)結束授課藝術 2.體現在小學課堂教學媒體中的藝術 (1)教學語言的藝術 (2)體態語言的藝術 (3)板書的藝術 (三)小學教師教學藝術的形式與發展 1.教學藝術風格概述 11 2.影響小學教師教學藝術風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1)內部因素 (2)外部因素 3.小學教師教學藝術風格形成的基本階段 (1)模仿性教學階段 (2)獨立性教學階段 (3)創造性教學階段 (4)風格化教學階段 十、小學教學環境 (一)小學教學環境概述 1.教學環境的概念 2.教學環境的構成要素 (1)教學的物理環境因素 (2)教學的心理環境因素 (二)小學課堂教學物理環境的創設與優化 1.小學教室的創設與優化 2.座位的設計與編排 3.班級規模 (三)小學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創設與優化 1.課堂氣氛的創設與優化 (1)確立正確的教師行為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3)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師生人際關系的創設與優化 (1)確立現代教育的理念 (2)選擇正確的交往方式 (3)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 十一、小學教學評價 12 (一)小學教學評價概述 1.教學評價的概念 2.教學評價的功能 按照評價功能的不同領域可分為..............: (1)鑒定功能 (2)診斷功能 (3)反饋功能 (4)激勵功能 (5)導向功能 (6)調控功能 按照評價功能的不同性質可分為..............: (1)教學評價的正功能 (2)教學評價的負功能 3.教學評價的分類 根據教學評價的技能可分為............: (1)診斷性評價 (2)形成性評價 (3)終結性評價 根據教學評價的價值標準分類.............: (1)相對評價 (2)絕對評價 (3)自我評價 (二)小學教學評價的原則與程序 原則..: (1)客觀性原則 (2)整體性原則 (3)科學性原則 (4)發展性原則 基本程序....: (1)評價的準備階段 13 (2)評價的實施階段 (3)評價的決策階段 (三)小學教學評價的基本對象 1.小學生學業成就評價 2.小學教師教學質量評價 十二、小學教學設計 (一)小學教學設計概述 1.小學教學設計的意義 2.小學教學設計的依據 (1)小學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 (2)小學教學設計的現實依據 3.小學教學設計的基本程序 (1)分析教學對象 (2)確定教學目標 (3)制定教學策略 (4)設計教學評價 4.小學教學設計的模式 (1)系統分析模式 (2)目標模式 (3)過程模式 (二)小學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 1.小學教學目標的設計 2.小學教學策略的設計 3.小學教學評價的設計 (三)小學教學綜合設計 1.小學教學綜合設計的涵義 2.小學教學綜合設計的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 (2)分析和處理教材的方法 14 (3)制定小學教學計劃的方法 (4)編寫教案的方法 3.小學教學綜合設計的要求 (1)目的明確,重點突出 (2)結構完整,系統性強 (3)不拘形式,注重實效 Ⅳ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l~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 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把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凱洛夫 D.赫爾巴特 2.以下不是國外主要教學模式的是( ) A. 角色扮演 B. 歸納教學模式 C.嘗試教學 D. 科學探究訓練模式 3.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假設的是( ) A.贊科夫 B.巴班斯基 C.維果茨基 D.列昂節夫 4.下述表述中不是對我國影響較大的課程目標價值取向是( ) A. 知識本位的價值取向 B. 學生本位的價值取向 C. 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 D. 教師本位的價值取向 5.為了激活新舊知識之間的實質性聯系,提高已有知識對接受新知識的有效影響,奧蘇貝爾 提出了( ) A. 比較組織者 B. 陳述性組織者 C. 說明性組織者 D. 先行組織者 第 6~15 小題(試題示例略) 二、名詞解釋題:第 11~1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11.暗示教學 12.教學過程 第 13~16 小題(試題示例略) 三、簡答題:第 17~21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40 分。 17.簡述小學教師教學藝術風格形成的基本階段。 15 第 18~21 小題(試題示例略) 四、材料分析論述題:第 22~23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22. 材料一: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的順利開展并且獲得優異的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材料二:2011 級中文師范的同學在九小見習時,九小的王進老師向他們面授教學技巧, 王:“教學有多種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效果,但是我們選擇哪種教學方法的 時候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實際,充分考慮教學方法的優選因素?!?br/>問題: (1)結合材料一,說說教學方法的作用? (2)根據材料二,談談選擇教學方法應考慮哪些因素? (3)根據上述材料,談談自己對教學技能的認識或對教學方法的看法。 第 23 小題(試題示例略) 五、論述題:第 24~25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24.述評杜威的教學思想,結合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談談杜威教學思想給我們的啟迪? 第 25 小題(試題示例略)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D 2.C 3.C 4.B 5.D 二、名詞解釋題 11. 暗示教學指運用暗示手段,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提高學習效果的教學 模式。 它是由洛扎諾夫在 20 世紀 60~70 年代創立的,所以又稱“洛扎諾夫教學法”,它主要 用于語言教學。12.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以課堂為主渠道的交往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學認 識過程與人類一般認識過程的統一。教學過程是教養和教育的統一。 三、簡答題 17.小學教師教學藝術風格形成主要有四個基本階段: (1)模仿性教學階段 (2)獨立性教學階段 (3)創造性教學階段 (4)風格化教學階段 16 四、材料分析題 22.參考答案: (1)教學方法的作用: ①溝通師生教與學的中介 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手段 ③實現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的基本途徑 (2)教學方法的優選因素: ①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②依據教材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③依據學生實際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④依據教學環境選擇教學方法 ⑤依據教師自身素質選擇教學方法 (3)教學技巧: ①采取點名的方式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學生開小差 ②不斷向學生強調學習的重要部分 ③聯系回憶,即時溫故知識 ④鼓勵,表揚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⑤小組競賽,提高教學的效率 ⑥教學方式創新,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多做游戲,以師生互動的形式來學習 ⑦教師應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建立自己的權威,使學生能很好的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 五、論述題 24.參考答案: 17 杜威強調活動教學、啟發式教學、實用主義教學,最大的貢獻在于使教學研究及實際教 學從課堂教學、書本知識和教師這三個中心轉移到兒童身上,兒童成為教學研究和教學實際 活動的中心。在我們今天培養能力、開發智力、實施教學改革,建立“第二課堂”中,具有 很大的借鑒、探討的價值。也說明,如果不固執偏見,公正地對待杜威的教育思想,人們確 實可以從他的思想中借鑒到好多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如:在講到怎樣對待學生的興趣時杜威 指出:“興趣不應予以放任,也不應予以壓抑。壓抑興趣等于成人代替兒童,這就減弱了心 智的好奇心和機敏性,壓抑了創造性,并使興趣僵化。放任興趣等于以暫時的東西代替永久 的東西。興趣總是一些隱藏著的能力的信號;重要的事情是發現這種能力。放任興趣就不能 從表面深入下去。它的必然結果是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興趣?!币詫W生為中心的教育, 是人類文明的必然要求。只有當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的時候,社會生活中才有平 等、民主可談。否則,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專制與不平等的溫床與土壤。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是自由的活動,包括腦的活動和手的活動。只要可能,就讓學生通過做而學,這是教育的金 科玉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所以,杜威的教學思想對我們今天 的新課程教育給予了很大的啟迪。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