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西醫綜合一考試大綱 I 考查目標 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學術型臨床醫學或基礎醫學專業碩士 研究生所必須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以利于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 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養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醫學 專業人才。 考試范圍為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診斷學和外科學總論。要求考生 系統掌握上述醫學學科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 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同時適當了解一些本學 科的新理論、新進展。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300 分,考試時間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基礎醫學約60%(其中生理學約20%;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約20%;病理學約20%) 臨床醫學約40%(其中診斷學約30%;外科學總論約10%) 四、試卷題型結構 A型題 第1-60小題,每小題1分,共60分;第61-1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20分; X型題 第141-200小題,每小題2分,共120分 III 考查內容 一、生 理 學 (一) 緒論 生理學的概念,研究對象,任務和研究的三個水平;生命的基本特征,興奮、抑制和興 奮性等概念,機體的內環境和穩態,生理功能的調節,體內的控制系統。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2 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和物質轉運功能,跨膜信號轉導的概念、主要方式,細胞的生物電現 象,細胞生物電產生的機制,興奮的傳導及傳遞,神經—肌接頭的興奮傳遞,骨骼肌的興奮 —收縮耦聯及肌絲滑行理論。肌肉收縮的外部表現和力學分析。 (三)血液 血液的基本組成和血量,血漿的化學成分,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細胞及其功能,生理性 止血,血型與輸血原則。 (四)血液循環 心臟的泵血功能、評定、調節(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和儲備,心音產生的原理、第一 心音和第二心音的特征,心臟的生物電活動。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決定血流量的各種因素, 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動脈血壓的形成原理、影響因素。影響靜脈回心血量的因素及測 定中心靜脈壓的臨床意義。微循環的組成及其通路。組織液生成的原理及影響因素,淋巴液 的生成和回流及影響因素。心血管活動的神經、體液調節,器官循環的生理特點。 (五)呼吸 呼吸的三個環節,肺通氣的原理及有關概念,胸內負壓的成因及其生理意義。肺換氣的 動力、過程及影響因素,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方式,氧離曲線的定義和影響因素。呼吸節律 的形成,呼吸運動的神經調節及化學因素的調節。 (六)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征和電生理特性。消化液分泌的步驟和 主要生理作用,消化道的神經支配,胃腸內分泌細胞和胃腸激素的生理作用。唾液的成分、 作用及分泌調節,咀嚼和吞咽。胃液的性質、成份、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調節。胃運動的主要 形式、作用和調節,胃排空及其控制。胰液、膽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調節。小腸液的 作用和分泌的調節。小腸的運動形式?;孛だs肌的功能。大腸內消化。營養物質的吸收, 胃腸道吸收營養物質的機制和途徑,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吸收過程。 (七)能量代謝和體溫 機體的能量來源、釋放、轉移、貯存和利用之間的關系,能量代謝測定的方法和原理。 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基礎代謝。體溫的概念及正常體溫的波動,產熱和散熱過程,體溫相 對穩定的機理。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排泄的概念和途徑。腎臟結構的特征,腎血流的調節。腎臟的泌尿功能和內分泌功能。 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及影響因素。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及影響因素,腎小管和集合管 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尿液濃縮和稀釋,腎臟泌尿功能的調節。血漿清除率的概念、測定方法 及其生理意義。尿的排放過程。 (九)感覺器官的功能 感受器和感覺器官的定義、分類和一般生理特征。眼折光系統的折光原理,簡約眼的概 3 念。人眼調節的三方面因素,近視、遠視和散光眼的成因。視網膜的兩種感光換能系統和視 覺二元學說的依據,視網膜的信息處理。確定視力的依據,視野、暗適應和明適應的定義。 人耳的聽閾和聽域,鼓膜和聽小骨的增壓效應,,聲波傳入內耳的途徑,咽鼓管的功能,耳 蝸的感音換能作用,行波學說,聽神經動作電位。前庭器官:前庭器官的感受器和適宜刺激, 前庭器官受刺激時引起的反射。嗅覺、味覺和皮膚感受器的功能。 (十)神經系統的功能 神經元活動的一般規律,神經纖維的分類、傳導興奮的特征和影響神經纖維傳導速度的 因素,軸漿運輸,神經的營養作用和神經營養因子。神經膠質細胞的功能。突觸的結構和分 類,興奮在突觸傳遞的過程、原理及特征,突觸的可塑性。非突觸性化學傳遞和電突觸傳遞。 神經遞質和受體。反射活動的一般規律,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中樞神經元間的聯系方式。 神經系統的感覺分析機能,脊髓在感覺功能中的作用,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的投射特 點和生理功能,大腦皮層在感覺分析功能中的作用,軀體感覺和內臟感覺,內臟痛的特點和 牽涉痛產生的原理。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和姿勢的調節,運動調節的基本機制,隨意運動的 產生和協調。大腦皮層運動區的功能,運動傳導通路,錐體系和錐體外系的功能。脊髓的整 合功能,腦干網狀結構易化區和抑制區對肌緊張和姿勢的調節,去大腦僵直?;咨窠浌澋?br/>功能。小腦的功能。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自主神經的結構特征及主要功能,內臟活 動的中樞調節,下丘腦對內臟活動的調節。本能行為和情緒反應的神經調節。腦的高級功能。 皮層誘發電位,腦電圖的波形與意義。覺醒與睡眠。 (十一)內分泌 內分泌系統和激素的概念,激素的分類、作用的方式,及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和原理, 激素的受體,第二信使學說和基因表達學說。下丘腦與神經垂體和腺垂體的聯系,下丘腦的 內分泌功能,腺垂體、神經垂體分泌的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調節,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 1,25-二 羥維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其分泌的調節。應激反應的概念及其生物學意義。 (十二)生殖 男性生殖:雄激素的生理作用,睪丸的生精作用、內分泌作用和功能調節。女性生殖: 卵巢的生卵作用、內分泌作用、雌激素的作用、孕激素的作用。月經周期。妊娠:受精、著 床、胎盤及其激素。分娩與授乳。 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氨基酸的理化性質,肽鍵和肽。蛋白質的一級 結構及高級結構,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沉淀、變性、 4 凝固及呈色反應等),分離、純化蛋白質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核酸的化學組成,核酸的一級結構,核酸的空間結構與功能。核酸的變性、復性、雜交。 常用的核酸分離純化技術。 酶的分子結構與功能,酶的活性中心。 酶促反應特點與機制,酶促反應動力學,酶活 性的調節,酶與生物醫學的關系。維生素與輔酶。 糖蛋白與寡糖鏈的功能,蛋白聚糖及功能,糖脂及功能。 (二)物質代謝與調節 糖的無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糖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能量的產生。磷酸戊 糖途徑的意義。糖原合成和分解過程及其調節機制。糖異生過程、意義及調節。乳酸循環。 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維持血糖恒定的機制。 生物氧化的特點。呼吸鏈的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 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儲存和利用。胞漿中NADH的氧化。過氧化物酶體和微粒體中的酶類。 脂肪酸分解代謝過程及能量的生成。酮體的生成、利用和意義。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不 飽和脂肪酸的生成。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意義。磷脂的合成和分解。膽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徑及 調控。膽固醇的轉化。膽固醇酯的生成。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生理功用及代謝。高脂 血癥的類型和特點。 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和營養價值。體內氨基酸的來源。氨基酸的分解代謝。體內氨的來源 和轉運。尿素的生成-鳥氨酸循環。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甲硫氨酸、苯丙 氨酸與酪氨酸的代謝。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產物,脫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核苷三磷酸的生成。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謝物的作用及其機制。 物質代謝的特點和相互聯系,物質代謝的調節方式,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和相互聯系。 肝臟的生物化學功能,肝的生物轉化作用,膽汁酸代謝,膽色素的代謝,黃疸產生的生 化基礎。 (三)生物信息的傳遞與調控 DNA的半保留復制及復制的酶。DNA復制的基本過程。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 轉錄的過程、逆轉錄的意義。DNA的損傷(突變)及修復。 RNA的生物合成(轉錄的模板、酶及基本過程)。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飾。核酶的 概念和意義。 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遺傳密碼。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翻譯后加工。蛋白質生物合成 5 的干擾和抑制。 基因表達調控的概念、原理及生物學意義。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基因組與基因組學的概念,后基因組學概念,基因組學與醫學的關系。 (四)分子生物學技術與應用 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原理和應用( PCR、分子雜交與印跡技術、DNA測序、生物芯 片、基因沉默和基因敲除)。 基因克隆的工具酶?;蚩寺〉妮d體?;蚩寺〉囊话氵^程??寺』虻谋磉_?;蚬?br/>程的意義。 基因診斷的概念和特點,基因診斷的內容與基本策略,基因診斷的技術方法及應用。 基因治療的概念、分類及總體策略,基因治療的基本程序和應用。 三、病理學 (一)細胞與組織損傷 細胞損傷和死亡的原因、發病機制。變性的概念、常見的類型、形態特點及意義。 壞死的概念、類型、病理變化及結局。凋亡的概念、病理變化、發病機制及在疾病中的 作用。 (二)修復、代償與適應 肥大、增生、萎縮和化生的概念及分類。 再生的概念、類型和調控,各種組織的再生能力及再生過程。 肉芽組織的結構、功能和結局。傷口愈合的過程、類型及影響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體液循環障礙 充血的概念、分類、病理變化和后果。出血的概念、分類、病理變化和后果。血栓形成 的概念、條件以及血栓的形態特點、結局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結局。栓塞的概念、栓子的類型和運行途徑及其對機 體的影響。梗死的概念、病因、類型、病理特點、結局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四)炎癥 炎癥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變化及其機制(包括炎性介質的來源及其作用,炎細胞的 種類和功能)。炎癥的臨床表現、全身反應,炎癥經過和炎癥的結局。 炎癥的病理學類型及其病理特點。炎性肉芽腫、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變特點。 (五)腫瘤 6 腫瘤的概念、肉眼形態、異型性及生長方式,轉移的概念、途徑及對機體的影響。腫瘤 生長的生物學、侵襲和轉移的機制。 腫瘤的命名和分類,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別,癌和肉瘤的區別。腫瘤的病因學、 發病機制、分級、分期。 常見的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原位癌及交界性腫瘤的概念。常見腫瘤的特點。 (六)免疫病理 變態反應的概念、類型、發病機制及結局。 移植排斥反應的概念、發病機制、分型及病理變化(心、肺、肝、腎和骨髓移植)。 移 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自身免疫病的概念、發病機制及影響因素。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變 化。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類及其主要特點。 (七)心血管系統疾病 風濕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基本病理改變及各器官的病理變化。 心內膜炎的分類及其病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合并癥和結局。心瓣膜病的類型、病 理改變、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臨床病理聯系。 高血壓病的概念、發病機制,良性高血壓的分期及其病理變化,惡性高血壓的病理特點。 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發病機制及基本病理變化,各器官的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各臟器的 病理改變和后果。 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閉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學特 點。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學類型及其病理特點。 (八)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肺氣腫的概念、分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及臨床病理聯系。 各種細菌性肺炎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和并發癥。支原體肺炎的病因、發病機制、 病理變化和并發癥。病毒性肺炎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特點。 支氣管擴張的概念、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和并發癥。 硅沉著病的病因、常見類型、各期病變特點及并發癥。 肺泡性損傷及肺間質性疾病的概念、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7 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見的肉眼類型、組織學類型及它們的特點、轉移途徑及合并癥。 (九)消化系統疾病 慢性胃炎的類型及其病理特點。潰瘍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特點及其并發癥。 闌尾炎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及其并發癥。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發病機制及基本病理變化,肝炎的臨床病理類型及其病理學特點。 肝硬化的類型及其病因、發病機制、病理特點和臨床病理聯系。 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態特點,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態特點、臨床表現及擴散 途徑。 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態特點,中晚期胃癌的肉眼類型和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及 擴散途徑。 大腸癌的病因、發病機制、癌前病變、肉眼類型及組織學類型,分期與預后的關系,臨 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原發性肝癌的肉眼類型、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胰腺炎癥及腫瘤性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病理特點。 (十)造血系統疾病 霍奇金病的病理特點、組織類型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學類型、病理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白血病的病因分類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 (十一)泌尿系統疾病 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膜性腎小球腎炎、微小病變性腎小球腎病、局灶型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腎小球 腎炎、系膜增生新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IgA腎病及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腎盂腎炎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腎細胞癌、腎母細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變化、臨床表現和擴散途徑。 (十二)生殖系統疾病 子宮頸癌的病因、癌前病變(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病理變化、擴散途徑和臨床分期。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和病理變化。子宮內膜增生癥的病因和病理變化。子宮體癌的病 因、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子宮平滑肌瘤的病理變化、子宮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變化和擴散途 8 徑。 葡萄胎、侵襲性葡萄胎、絨毛膜癌的病因、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卵巢漿液性腫瘤、黏 液性腫瘤的病理變化,性索間質性腫瘤、生殖細胞腫瘤的常見類型及其病理變化。 前列腺增生癥的病因和病理變化。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乳腺癌的病 因、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 (十三)傳染病及寄生蟲病 結核病的病因、傳播途徑、發病機制、基本病理變化及轉化規律。原發性肺結核病的病 變特點、發展和結局。繼發性肺結核病的類型及其病理特點。肺外器官結核病的病理特點。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因、傳播途徑、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系和結局。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因、傳染途徑、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傷寒的病因、傳染途徑、發病機制、各器官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系、并發癥和結局。 細菌性痢疾的病因、傳染途徑,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點及與臨床病理的聯 系。 阿米巴病的病因、傳染途徑,腸阿米巴病的病理變化及腸外阿米巴病的病理變化。 血吸蟲病的病因、傳染途徑、病理變化及發病機制,腸道、肝、脾的病理變化。 梅毒的病因、傳播途徑、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及分期。 艾滋病的概念、病因、傳播途徑、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及分期。 (十四)其他 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癥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甲狀腺腫瘤的肉眼特點、 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和擴散途徑。 糖尿病及胰島細胞瘤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四、診斷學 常見癥狀學:包括發熱、水腫、呼吸困難、胸痛、腹痛、嘔血及黑便、咯血、昏迷。 體格檢查:包括一般檢查、頭頸部檢查、胸部檢查、腹部檢查、四肢脊柱檢查、常用神 經系統檢查。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尿便常規檢查,常規體液檢查,骨髓檢查,常用肝、腎功能檢查, 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 器械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X線胸片、超聲波檢查(常用腹部B超及超聲心動圖檢查)、 內鏡檢查(支氣管鏡及消化內鏡檢查)。 9 五、外科學總論 無菌術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無菌操作的原則。 外科患者體液代謝失調與酸堿平衡失調的概念、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臨 床處理的基本原則。 輸血的適應證、注意事項和并發癥的防治,自體輸血及血液制品。 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及治療原則。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概念、病因、臨床表現與防治。 疼痛的分類、評估、對生理的影響及治療。術后鎮痛的藥物與方法。 圍手術期處理:術前準備、術后處理的目的與內容,以及術后并發癥的防治。 外科患者營養代謝的概念,腸內、腸外營養的選擇及并發癥的防治。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原則。淺部組織及手部化膿 性感染的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臨床表現及診治。 有芽胞厭氧菌感染的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及防治原則。外科應用抗菌藥物的原則。 創傷的概念和分類。創傷的病理、診斷與治療。 燒傷的傷情判斷、病理生理、臨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療原則。燒傷并發癥的臨床表現與診 斷、防治要點。 腫瘤:腫瘤的分類、病因、病理及分子事件、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治。常見體表腫瘤的 表現特點與診治原則。 移植的概念、分類與免疫學基礎。器官移植。排斥反應及其防治。 麻醉、重癥監測治療與復蘇:麻醉前準備內容及麻醉前用藥的選擇。常用麻醉的方法、 藥物、操作要點、臨床應用及并發癥的防治。重癥監測的內容、應用與治療原則。 心、肺、 腦復蘇的概念、操作要領和治療。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7年江蘇大學627基礎日語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7年江蘇大學629西醫綜合二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