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目錄 I 考查目標........................................................................................ 2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2 III 考查內容..................................................................................... 2 IV.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3 2 全國碩士生入學考試信息資源管理基礎考試大綱 I 考查目標 《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是我校招收“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碩士生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 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圖情檔碩士的基本素質、 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以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荚囈笫菧y試考生掌握信息 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和管理手段。 具體來說,要求考生: 1. 掌握信息資源管理的概念與發展。 2. 掌握信息資源管理的學科體系。 3. 掌握信息資源管理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4. 掌握信息資源管理的過程管理、網絡管理、宏觀管理。 5. 把握社會信息化的時代特征。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有以下三種題型: 名詞解釋 6 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填空題 30 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簡述題 3 題,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論述題 3 題,每小題 20 分,共 60 分 III 考查內容 1.信息的定義、分類、性質與功能 2.信息資源的內涵與特征、信息資源體系 3.信息資源的生產與消費、信息資源的使用價值 4.信息資源管理的原則、主要制約因素 5.信息資源管理的起源 6.信息資源管理的主要發展階段及特點 7.信息資源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 8.國內外信息資源管理理論的主要論點和流派 9.信息資源管理的理論基礎(理論來源) 10.信息方法的兩個基本方面及其內涵 11.當代管理活動中的基本原理 3 12.信息資源管理中的技術熱點 13.數據挖掘的內涵、特點、方法 14.電子出版、電子出版物、電子出版系統的定義、電子出版物的類型及特點 15.數字圖書館的定義、技術基礎、面臨的問題 16.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內涵、特點、支撐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17.Web2.0 及其理論基礎、主要應用 18.信息資源流的內涵、渠道 19.信息資源交流的定義、要素、類型 20.影響信息資源交流的社會和技術障礙 21.用戶信息需求的決定因素、共同規律 22.信息源的類型 23.信息采集的方法 24.信息組織方法的三個層次及其常見的信息組織方法 25.信息檢索效果的評價指標 26.信息網絡的基本概念、分類 27.增值網中的增值服務的主要類型 28.信息資源布局的目標和原則 29.影響信息資源有效配置的因素 30.信息資源共享面臨的問題 31.網絡信息組織的方式及其優缺點 32.網絡信息資源組織的技術手段 33.元數據、DC 元數據集及特點 34.網絡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及類型 35.網絡環境中信息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 36.中西國家的信息服務業構成 37.信息法規的含義 38.網絡環境中的信息法律 39.信息化的層次和時代特點 40.信息經濟的特征 41.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42.信息化社會的含義和特征 43.政府上網與電子政務的基本概念、主要內容 44.企業上網與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主要內容、特點、模式、意義 IV. 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共 6 題,每題 5 分,共 30 分) 1.信息資源管理 2.電子出版 3.數據挖掘 4.信息資源交流 5.信息資源配置 4 6.信息法規 二、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信息資源具有(1) 、(2) 、(3) 、(4) 等特征。 2.史密斯和梅德利的“五階段說”,將信息資源管理的發展劃分為(5) 、(6) 、(7) 、 (8) 、(9) 五個階段。 3.當代管理活動都應當遵循的八大基本原理,包括:(10) 、(11) 、(12) 、 (13) 、(14) 、(15) 、(16) 、(17) 。 4. 常見的語法信息組織方法,有:(18) 、(19) 、(20) 、(21) 。 5.評價信息檢索效果的指標,主要有:(22) 、(23) 、(24) 、(25) 、 (26) 、(27) 6. 通用標記語言,主要有:(28) 、(29) 、(30) 。 三、簡述題(共 3 題,每題 10 分,共 30 分) 1.簡述信息的功能。 2.簡述影響信息資源交流的障礙。 3.增值網的含義及其增值服務的種類。 四、論述題(共 3 題,每題 20 分,共 60 分) 1.論述信息資源管理發展的“四階段說”和“五階段說”的內容及其二者的異同。 2.網絡信息資源的特點有哪些?并分析網絡環境中信息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談談如何解決 這些問題。 3. 請說明電子商務的內涵、主要內容、特點和意義,并評述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信息資源管理:為了確保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對信息資源實施 計劃、預算、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的一種人類管理活動。 2.電子出版:廣義的說,它是指將文字、數據、聲音、影像和指令等各種形式的信息轉換為 電信號,經過編輯、加工和處理,錄制和儲存在光盤、磁盤而非紙張上。狹義地說,僅指將 傳統的出版物制作過程轉換為利用電信號,其輸入和輸出需借助電子計算機來完成。 3.數據挖掘: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 人們事先不知道但又是潛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 4.信息資源交流:是一種有目的的社會活動,是人們為實現資源共享而對信息資源實施組織、 規范、引導和控制的過程。 5.信息資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系統中按照一定的規則或機制分配信息資源的過 程。 6.信息法規:對信息活動中的重要問題進行調控的法律措施,這些措施涉及信息系統、處理 信息的組織和對信息負有責任的個人等。 二、填空題 1.(1)智能性、(2)有限性、(3)不均衡性、(4)整體性 2.(5)數據處理、(6)信息系統、(7)管理信息系統、(8)終端用戶及其戰略影響、(9)信 息資源管理 3.(10)系統原理、(11)整分合原理、(12)反饋原理、(13)封閉原理、(14)能級原理、 5 (15)彈性原理、(16)動力原理、(17)效益原理 4.(18)字順組織法、(19)代碼組織法、(20)地序組織法、(21)時序組織法 5.(22)收錄范圍、(23)查全率、(24)查準率、(25)響應時間、(26)用戶負擔、(27) 輸出形式 6.(28)SGML、(29)HTML、(30)XML 三、簡述題 1.(1)信息是宇宙萬物有序運動的內在依據; (2)信息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介; (3)信息是維系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動因; (4)信息是智慧的源泉,是人類的精神食糧; (5)信息是管理的靈魂。 2.影響信息資源交流的障礙主要包括技術障礙和社會性障礙兩個方面。 常見的技術性障礙有:1)自然語言障礙;2)學科專業語言障礙;3)檢索語言障礙;4)信 息技術障礙;5)其他障礙,如信息資源數量的急劇增加、交流的時滯及其離散式分布。 常見的社會性障礙有:1)版權與專利制度;2)政治因素;3)經濟因素。 3.增值網一般是指政府或政府認可的企業經營的網絡。這種網絡一般從通信部門租用大容量 低價格通信線路,再增加功能,提高原通信設施和服務水平,為最終用戶提供網絡服務。 增值網中的增值服務主要包括:1)增強型的通信服務:電子函件、報文傳輸、數據網絡服 務、遠程會議和視頻會議等;2)事務服務:電子數據交換、銷售點電子資金匯兌、家庭銀 行、遠程購物和訂票等;3)信息服務:聯機數據庫、電子出版服務等。 四、論述題 1.(1)馬爾香和克雷斯萊因的四階段說,將信息資源管理的發展劃分為 4 個階段,即信息 的物理控制、自動化技術的管理、信息資源管理和知識管理。 ①信息的物理控制階段:主要推動力量是企業和政府機構的增長和多樣化;目標是程序效率 和物理效率;基本技術是紙張、打字機、文件柜、制表機、縮微設備;管理方法是文書管理、 記錄/報告管理、函件管理、命令/指示管理、重要記錄的保護、辦公室布局與設計;在組 織中的地位屬于監督性的和中低層的管理,分裂而松散的協調。 ②自動化技術的管理階段:主要推動力量是數據處理、電信和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獨立發展和 提高;目標是技術效率和控制;基本技術是第二、三代電子計算機獨立應用、群集式文字處 理機、增強型語音通信技術,“技術尋求使用”成為技術管理的主導模式;管理方法是出現 了集中式數據處理部門、文字處理中心、復制中心、獨立應用的工作站、獨立應用單位;在 組織中的地位屬于中層管理(有些例外),信息技術使用者與提供者之間存在隔閡。 ③信息資源管理階段:主要推動力量是數據處理、電信和辦公自動化技術的融合;目標是信 息技術的集成管理,視信息為戰略資源;基本技術是分布式數據處理、ISDN、多功能工 作站、基于臺式和便攜式PC的個人計算;管理方法是信息技術的水平管理、傳統的信息資 源管理(如規劃、成本核算)的應用、業務規劃與信息資源規劃的緊密結合;在組織中的地 位屬于中高層或次高層管理者。 ④知識管理階段:推動力量是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增加以及信息技術對企業各層次業務和管 理決策的滲透;目標是為了決策、管理和操作而將信息資源的物理/技術管理與信息流程的 管理結合在一起;基本技術是專家系統或知識庫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智能辦公系統;管理 方法是將信息使用和信息價值與信息技術管理結合起來,將內部和外部信息處理結合起來, 信息規劃與業務規劃結合起來;在組織中的地位是知識資源管理被各級管理層作為一般管理 哲學的基本組成部分來采納。 6 (2)史密斯和梅德利則提出了五階段說,將信息資源管理的發展,劃分為 5 個階段,即 數據處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終端用戶及其戰略影響、信息資源管理。 (3)兩者的共同之處:均以信息技術的發展作為分期的主導標準;均包含“信息資源管理 階段”,且對“信息資源管理階段”起始時間的認識一致 兩者的區別:考察的領域不同 2.網絡信息資源的主要特點:內容豐富、數量大;多媒體、多類型、多語種,傳播范圍廣泛; 信息構成復雜,缺乏管理;交互性強;分散性和動態性 網絡環境中信息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信息資源管理對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空前增加;缺乏 有效的統一管理機制,信息安全和信息質量不免令人憂慮;信息分布和構成缺乏結構和組織, 信息源分散無序,而且其更迭消亡無法預測,增大了信息資源管理的難度;信息發布具有很 大的自由性和任意性;傳統的人類信息交流鏈的格局被打破;信息流動跨越了國境和疆界, 對信息資源管理中的人文層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3.電子商務是指通過電信網絡進行的生產、營銷、銷售和流通活動。 主要內容:貨物貿易、服務貿易; 其特點是:(1)行銷成本低;(2)經營不受場地的限制;(3)支付手段高度電子化;(4)便 于采集和管理客戶信息;(5)特別適合信息商品的銷售; 作用:(1)可進行網上廣告宣傳;(2)可進行網上信息采集;(3)可進行網上營銷;(4)可 進行網上電子采購;(5)可進行網上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