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道路與交通工程》考試大綱 (專業代碼:896) 一、 考試性質 《道路與交通工程》是道路與交通工程二級學科專業基礎課考試科目。 二、 考試基本要求 (一)《交通工程學》部分 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交通工程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進行交通分析的基本 方法,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二)《道路規劃與設計》部分 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城市道路網規劃與道路幾何設計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進行 城市道路規劃與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一)《交通工程學》部分 第一章 緒論 了解交通工程學在國內外的發展概況,理解交通工程學的研究范圍、內容和目的。 第二章 交通特性分析 了解車輛特性,理解和掌握駕駛員特征,深刻理解交通流特征參數的定義,熟練掌握各參數之間的 關系。 第三章 交通調查與分析 了解交通量的分類,理解交通量的不同表示方法,理解交通量的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特征、規律和 表達方法,了解交通量調查方法;了解地點車速調查目的和方法;理解和掌握地點車速分布和統計特征 值計算;了解行程車速和行駛車速調查目的和方法;理解和掌握浮動車測速法;了解等時線和等時線圖; 了解通行能力調查方法;理解信號燈交叉口的飽和流量及其測定方法。 第四章 交通流理論 了解交通現象的隨機性本質,理解和掌握描述這種隨機性的統計規律的兩種方法:離散型分布和連 續性分布,并且能夠熟練應用泊松分布和負指數分布;理解排隊論的基本原理,掌握 M/M/I 系統的計 算公式并能夠熟練應用;了解跟車理論的研究目的、跟駛特征和跟車模型;了解流體力學模擬理論的基 本原理;理解和掌握集散波和波速的含義,并能熟練分析車流的擁擠——消散過程。 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了解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概念及分類;掌握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及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分 析、計算方法;理解交織區與匝道的通行能力、高速公路與匝道連接處通行能力及自行車道的通行能力。 第六章 城市交通規劃 了解交通規劃的意義、程序、內容及相關影響因素;理解和掌握交通規劃調查(特別是 OD 調查) 的基本概念、目的、內容、步驟和方法;理解和掌握遠景交通量預測的“四階段模式”;掌握交通網絡 規劃的程序;了解交通規劃評價方法。 第七章 停車設施規劃 了解停車場的功能、類型和重要性;了解車輛停放特點;了解停車調查的方法、車輛停放方式;了 解汽(電)車站的種類、設置要求和形式;了解自行車停放特點和停車場類型及設計。 第八章 交通管理與控制 了解交通控制和管理的概念、內容和手段;理解交通管理措施的作用、要求和優缺點;理解和掌握 單點定時信號的基本參數、配時設計和通行能力計算;了解交通感應信號的配時設計和通行能力;了解 “線控制”、“面控制”的基本原理,理解信號控制系統的基本參數;了解高速干道交通控制的組成部分、 作用和方法。 第九章 交通安全 理解交通事故的定義,了解交通事故的一般規律和影響因素;了解交通事故調查方法;了解各種交 通安全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第十章 交通環境污染及控制 了解交通噪聲的特點、評價方法和控制措施;了解汽車廢氣的主要組成、影響因素、危害程序和防 止措施;了解交通與霧霾之間的關系。 (二)《道路規劃與設計》部分 1、城市道路設計基礎 了解道路在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地位、道路運輸的特點和城市道路的功能;掌握道路的分級、道路的 組成及城市道路的特點(與公路相比較);熟練掌握城市道路設計控制四要素(設計車輛、設計小時交 通量、設計車速、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在道路規劃與設計中的應用。 2、城市道路網規劃理論和方法 熟練掌握城市道路網的結構形式及各種形式的優缺點;掌握城市路網規劃的主要技術指標及標準; 掌握城市路網規劃設計的一般程序;了解城市道路網規劃的基本要求及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的評價。 3、城市道路線形設計理論和方法 掌握道路橫斷面布置類型及橫斷面各組成部分的的功能;掌握車行道寬確定原理及方法;熟練掌握 城市道路橫斷面的綜合布置。 了解道路的平面線形組成與組合;掌握道路平面圓曲線和緩和曲線的設計與計算;了解道路行車視 距的基本概念和實際工程設計的應用。 掌握道路縱斷面線形的基本概念;了解道路最大縱坡、最小縱坡、合成坡度、最大坡長及最小坡長 的基本概念及確定;掌握道路縱斷面豎曲線的設計以及城市道路鋸齒形街溝的設計與計算;熟練掌握城 市道路平面和縱斷面設計的一般步驟與方法。 了解道路平、縱、橫線形綜合設計的方法。 4、平面交叉口設計理論與方法 了解道路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組織方式分類情況;分別掌握無信號控制平面平交口、有信號控制平面 平交口、環形平面交叉以及高架路下平面交叉的主要設計內容及方法。 5、道路立體交叉設計理論與方法 了解城市道路立交的分類;掌握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的基本形式、特點及適用情況;了解輔助車道、 變速車道、集散車道在立交中的作用及設計;掌握立交設計(主線、匝道)的基本要求。 四、 試卷結構和題型 考試為筆試,考試時間三小時,考試分數為 150 分,其中,《交通工程學》與《道路規劃與設計》 各占 50%。 (一)《交通工程學》試卷結構及題型 試卷結構 主觀性題 占 15~20% 客觀性題 占 30~35% 試卷題型 名詞解釋 占 5% 簡答題 占 10% 圖示題 占 5% 計算題 占 15% 實踐題 占 15% (二)《道路規劃與設計》試卷結構及題型 試卷結構 主觀性題 占 10~15% 客觀性題 占 35~40% 試卷題型 1.名詞與術語解釋 10% 2.問答題 20% 3.綜合題(計算、圖解、設計) 20%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