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7 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334)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是我校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 必考的專業基礎科目之一。旨在檢驗考生新聞傳播實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試對象為報考我校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 生。 二、考察學科范圍 1.必考范圍:新聞采訪、新聞報道寫作 2.選考范圍:新聞評論、電視實務、網絡傳播、廣告實務 (備注:選考的四個部分中由考生根據報考方向選擇相應的部分) 三、考試形式與答題時間 (一)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二)答題時間:180 分鐘 三、內容比例與試卷結構 (一)必答部分包括下列內容(占總卷面分數的 60%) 新聞采訪、新聞寫作 60% (二)選答部分包括下列內容(占總卷面分數的 40%) 在新聞評論、電視實務、網絡傳播、廣告實務 4 部分內容中,選其中 1 部 分答題,占總卷面分數的 40% (三)題型 簡答題 寫作題 分析論述 操作 (四)參考書目 1、必答部分: 孫發友:《新聞報道寫作通論》(第二版).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何志武:《《新聞采訪》(第三版),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1 年 8 月 2、選答部分 新聞評論方向:趙振宇.《現代新聞評論》(第二版).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年 11 月第 2 版. 廣播電視專業方向:石長順:《電視專題與專欄:當代電視實務教程(修訂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年 1 月版; 郭小平:《視聽新媒體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8 月版 網絡傳播方向:網絡傳播導論(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主編: 鐘瑛;副主編:羅昕、張軍輝、范夢娟 廣告實務方向:余明陽、陳先紅.《廣告策劃創意學》(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 社 2003 年版 陳先紅著《現代公共關系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一、新聞采訪 第一章 采訪與新聞采訪 新聞采訪的涵義及其特點 第三章 采訪與新聞事實 新聞事實的類型和特點;把握新聞報道的度;新聞采訪的時機。 第四章 記者與采訪對象 采訪對象的地位和作用;采訪對象的特點;采訪對象的選擇。 第五章 記者的交往圈與采訪路線 用腳采訪的重要意義;建立采訪基地的特殊價值。 第六章 新聞發現(一) 新聞發現的價值;新聞發現的含義;新聞發現的本質。 第七章 新聞發現(二) 新聞發現力的培養和訓練;發現新聞的途徑。 第八章 采訪準備 采訪準備的作用;采訪準備的內容;報道方案的策劃和擬訂 第九章 現場訪問 訪問的價值;訪問的選擇;問題的設計。 第十一章 現場觀察 現場觀察的功能;現場觀察的目標。 第十二章 體驗式采訪 顯性的體驗式采訪之方法;隱性采訪的涵義及作用;關于隱性采訪的爭議。 第十三章 電話采訪與網上采訪 新媒體技術帶來的采訪方式變化、對傳統的采訪觀念提出的挑戰。 第十四章 采訪方法 上下結合的方法及點面結合的方法 第十五章 采訪的核實 新聞失實的表現;新聞失實的原因、對策。 二、新聞報道寫作 (一)新聞報道寫作的基本原理 1.新聞報道要真實:新聞報道真實的基本內容;虛假報道出現的社會原因。 2.新聞報道要講時效:增強新聞報道時效的幾個環節;網絡傳播對新聞時效性 的影響。 3.新聞報道寫作要關注受眾興趣:受眾感興趣的幾個方面信息;受眾興趣的滿 足與引導。 4.新聞報道與記者的傾向性:用事實說話的內容,用事實說話的方式 (二)新聞報道寫作的基本程式 1.新聞報道的基本構件:消息頭的作用;導語的作用和類型;主體的類型和寫 作要求;結尾的形式;背景材料的作用和類型。 2.新聞報道的基本結構形式:倒金字塔結構的意義、特點和不足;新聞報道其 他結構的特點。 3.新聞報道的基本種類:簡訊的特點;動態新聞的特點和寫作要求;綜合新聞 的特點和寫作要求;述評性新聞的特點和寫作要求;現場新聞的特點和寫作要求; 人物新聞的特點和寫作要求;其他一些新聞種類的各自特點和寫作要求;美國客 觀報道和精確報道產生的原因。 (三)新聞報道寫作技法 1.發現新聞:記者的發現力表現諸方面;記者發現力決定于記者具備多方面的 素質;記者發現力決定于記者具有科學的思維方式;記者選擇新聞的兩個標準; 兩個標準之間的關系。 2.新聞主題:新聞報道主題的特征;新聞報道主題的選擇和確立。 3.寫出感覺來:“感覺”在報道中的重要作用;記者的感覺與受眾的感覺;“六 S”報道的特征。 4.要“講故事”:新聞報道從現場寫起有的好處;“講故事”是向受眾提供信息 的最好方式;“華爾街日報式”的小技法。 (四)新聞報道形態演變 1.當代新聞報道形式發展變化:“新華體”的特點及變化;當代報道形態變化及 動因。 2.傳播科技與新聞文體的關系:傳播科技發展對新聞文體的影響;廣播、電視、 網絡、手機等對新聞文體的影響。 三、新聞評論 (一)新聞評論面臨的形勢 網絡媒體的特征及挑戰,中國入世對新聞評論的影響、認識及對策 (二)中國新聞評論的現狀與特征 評論份量、評論時效、評論論題、評論指向、評論監督、評論形式、評論隊伍 (三)新聞評論的基本概念 新聞評論的定義、新聞評論的性質和作用。 (四)新聞評論的基本要素 論點、論據、論證 (五)新聞評論的選題 選題的概念、選題的價值、選題的來源、選題的原則、選題的標準 (六)新聞評論的立意 立意的要求、立意的過程 (七)新聞評論的論證 論證中存在的問題、事實論證的作用、理論論證的作用、立論和駁論 (八)新聞評論的素質要求 新聞人的特質、新聞評論者素質要求 (九) 用新聞評論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評點新聞事實和社會現象 四、電視實務 (一)敘述型電視專題(專題片) 專題片的類型:新聞性專題片、社教性專題片、散文性專題片;專題片的敘 事:敘述者、敘述視角、敘事結構;專題片的寫作:專題片寫作過程、特性及風 格。 (二)紀實型電視專題(紀錄片) 紀錄片的本質與創作模式:格里爾遜式;真實電影;;訪問式;反射式;紀 錄片的攝制技巧:電視紀錄片的選題、拍攝、結構;紀錄片的發展走向:紀錄片 選題與創作的多元化、紀錄片經營的市場化。 (三)調查型電視專題(調查報道) 電視調查報道的界定與發展;電視調查報道的分類:調查內容分類、調查目 的分類、調查模式分類;電視調查報道的方式:調查方式、結構方式、調查技巧。 (四)新聞型電視欄目創作 電視新聞欄目化的意義與形態;集納型新聞欄目的編排及其個性化;雜志型 新聞欄目:事件組合式、欄目組合式;專題型新聞欄目:題材的選擇、敘事的技 巧。 (五)社教型電視欄目創作 公共型社教欄目的創作:社政類節目創作、經濟類節目創作、文化類節目創 作、科技類節目創作;對象型社教欄目的創作:年齡層次的欄目分析、性別層次 的欄目分析、職業層次的欄目分析;服務型社教欄目的創作:生活服務欄目的發 展、生活服務欄目的制作。 (六)娛樂型電視欄目創作 電視娛樂節目的基本類型:基本樣式、節目特征;電視娛樂節目的消費語境: 消費文化的濫觴;電視娛樂節目的“熱潮”;娛樂節目的接受心理;電視娛樂節 目的文化批評;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策略:市場化細分、規則化控制、個性化經 營 (七)談話型電視欄目創作 電視談話節目的發展:背景與歷程;電視談話節目的基本類型:節目內容分 類、結構形式分類;電視談話節目的創作要素:話題、談話人、談話方式;電視 談話節目的拓展空間:交流特質、時空跨越與改進策略。 (八)常規型電視欄目編排 編排的基本原則:基本要素、時段劃分與基本原則;編排的競爭策略:欄目 編排的策略、節目編排的策略、成功編排的經驗。 (九)視聽新媒體傳播概覽 視聽新媒體概述:媒介融合下的視聽傳播變革、視聽新媒體的界定及其主要 形態、視聽新媒體的特征;IPTV:IPTV 的界定與基本特征、我國 IPTV 的主要 運營模式及特征;手機電視:手機電視的界定、手機電視的內容生產(主體、內 容特征與影響因素); 公交移動電視:移動電視的界定及其傳播特征、移動電視 的受眾特征及傳播的優劣勢; (十)視聽新媒體的變革前沿:新形態、新業態及其規制 視聽新媒體的新形態:互聯網電視(OTT TV)與社交電視;“大數據”與電 視收視調查、內容生產模式創新;電視報道中的數據新聞:可視化、“眾包新聞”; 新媒體電視?。弘娨晞〉幕铀季S與電視劇產業規則、新媒體電視劇的視聽語言 與互文性;“三網融合”與視聽新媒體規制:視聽新媒體規制的必要性、“三網融 合”下視聽新媒體的法律與行政規制、大數據、隱私與視聽新媒體的倫理困境。 五、網絡傳播 (一)互聯網發展歷史與趨勢 1、 國內、外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主要階段、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等 2、 網絡發展趨勢與前沿:前沿技術應用及影響等 (二)網絡傳播方式及影響 1.網絡傳播的主要方式:具體方式及其傳播特點等 2. 網絡傳播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網絡政務、網絡經濟、網絡文化等 (三)主要網站類型及特征 1.商業門戶網站:競爭狀況、主要問題等 2.新聞網站:發展現狀、主要問題等 3.視頻網站:發展狀況、管理困境等 (四)網站的商業運營及其技巧 1.網站運營的內容及其方式 :運營方式、盈利模式等 2.網站運營存在的問題:具體問題及原因等 3. 改善網站運營的途徑 :具體對策及措施等 (五)網絡新聞評價及管理 1. 網絡新聞及其類型:定義、特點、具體分類等 2. 網絡新聞的評價:評價標準 3. 網絡新聞的管理:管理方式及主要問題 (六)網絡輿論及其傳播規律 1.網絡輿論傳播的形態:具體形態及其特征 2.網絡輿論傳播的渠道:具體渠道及功能特點等 3.網絡輿論傳播的規律:基本規律與主要特征等 (七)網民及其活躍群體 1.網民的基本狀況及其特征 :基本結構及其特征等 2.網民中的活躍群體 :活躍分子與意見領袖的類型、特征等 (八)網絡管理及其中國特色 1、我國網絡管理現狀:發展現狀、具體問題等 2、網絡管理模式及其特征:主要模式、基本特征等 附 六、廣告實務 (一)廣告與公共關系策劃報告 廣告與品牌策劃報告的主要構成,主要包括市場分析、廣告策略、廣告計劃、 效果評估等。 (二)廣告市場調查的內容、范圍和方法 (三)產品認識、分析與定位 (四)廣告與公共關系戰略設計和廣告預算 (五)廣告與公共關系媒體特性和渠道選擇的影響因素優化組合、選擇方法及原 則 (六)廣告表現策略、推進策略、實施策略 (七)廣告創意的基本理論、思維方法和創造技法,創意者的素質開發 (八)廣告文案創意的基本要求,主題創意的方法,結構創意、語言創意的基本 形式、方法及技巧 (九)平面廣告創意概述、報紙廣告創意、雜志廣告創意 (十)全書的策劃案例賞析和創意鏈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