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科學學位復試科目 考試科目名稱:傳播與文化專題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媒介競爭與媒介文化 50% 新聞傳播制度研究 50% 4)題型結構 論述題: 2 大題,各計 50%,共計 100%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媒介競爭與媒介文化 考試目標: 了解媒介競爭產生的社會及歷史根源,把握媒介競爭的基本策略,促進媒介 文化的健康發展。 考試內容: 一、透視媒介競爭 (一)媒介競爭:歷史流變中的現代指向 (二)中國報業競爭的根源與現狀 (三)中國電視業競爭:電視改革與話語策略 2 (四)全球化大潮與媒介競爭 (五)競爭態勢中的融合媒介 二、定位、形象與策劃:中國報業競爭策略研究 (一)報紙定位:受眾定位、內容定位與錯位競爭 (二)報紙形象:視覺革命與形象建構 (三)報道策劃:理論爭議與實踐探索 (四)新聞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深度開發 三、創新、整合與品牌:中國電視業競爭策略研究 (一)電視節目創新的五大策略 (二)在整合中推進電視傳播 (三)電視品牌的生命之旅 (四)走特色化與差異化生存之路 四、媒介競爭與文化建設 (一)走出無序競爭:媒介生態的思考 (二)大眾文化與媒介教育 (三)信息時代的媒介素養 (四)發展中的公共新聞 五、建設中國特色的媒介文化 (一)認識媒介文化:兩種視野 (二)女性主義與媒介文化 (三)大眾媒介中的消費主義 (四)娛樂化浪潮中的媒介文化 (五)建設中國特色的媒介文化 主要參考書: 3 蔡騏,蔡雯:《媒介競爭與媒介文化》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傳播法 考試目標: 掌握新聞傳播法制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相關規范。 考試內容: 第一章 相關法學知識 第一節 兩大法系 一、法系的概念 二、大陸法系 三、英美法系 四、兩大法系比較 第二節 權利和義務 一、權利的概念與分類 二、權利構成的五要素 三、公民的基本權利 四、義務的概念與分類 五、公民的基本義務 六、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第三節 法律行為 一、法律行為的概念、構成與特征 二、法律行為的分類及意義 第四節 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的概念與分類 4 二、法律責任的構成 三、法律責任的認定 第二章 傳播法概述 第一節 傳播法的淵源 一、傳播法的體系 二、傳播法與傳播職業道德 三、傳播法規的位階 第二節 傳播法的調整對象 一、傳播法律關系的主體 二、傳播法律關系的客體 三、傳播法律關系的內容 第三章 表達自由 第一節 表達自由概述 一、表達自由的概念 二、表達自由的內涵 三、表達自由的歷史 第二節 表達自由的價值與根據 一、表達自由是獲致真理的前提 二、表達自由是健全民主的基石 三、表達自由是自我實現的內在需要 四、表達自由是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文化繁榮的重要保證 第三節 表達自由的保障 一、通過立憲、立法進行保障 5 二、表達自由的法治保障的原則 第四節 我國關于表達自由的法律規定 一、憲法層面 二、普通法層面 三、行政法規層面 四、對我國表達自由法律規定的分析 第四章 紙質媒體出版管理 第一節 我國的出版體制改革 一、出版方針重新確定期 二、報刊、出版業轉型起步期 三、報刊、出版業全面轉型期 四、出版業改革深化期 第二節 出版行政管理 一、對出版單位的管理 二、對出版從業人員的管理 三、對出版活動的管理 四、對圖書、報刊質量的管理 五、非法出版物 第三節 法律責任 一、民事法律責任 二、行政法律責任 三、刑事法律責任 第五章 廣播電視管理 6 第一節 廣播電視的管理體制 一、世界各國廣播電視管理體制 二、我國廣播電視管理體制 第二節 廣播電視節目制度 一、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準入制度 二、廣播電視內容制度 三、廣播電視節目播出制度 第三節 廣播電視用戶制度 一、廣播電視節目的接收條件 二、衛星電視節目的接收和使用制度 第四節 法律責任與法律救濟 一、法律責任 二、法律救濟 第八章 互聯網管理 第一節 互聯網傳播活動的管理機構與管理法規 一、互聯網的管理機構 二、互聯網的管理法規 三、互聯網法規的規范對象 第二節互聯網傳播活動的準入條件 一、互聯網信息服務 二、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 三、互聯網出版 四、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 第三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制度 7 一、新聞定義從無到有 二、新聞信息服務形式更多樣 三、經營主體更主動 四、資本來源更豐富 五、法律責任更明細 第四節全世界互聯網管理的模式 一、國外網絡輿論管理的三種模式 二、我國的互聯網管理多管齊下 第十章 對傳播內容的規范 第一節 傳播與國家安全 一、維護國家安全概說 二、煽動性言論危害國家安全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 第二節傳播與社會秩序 一、淫穢、色情與猥褻 二、傳播淫穢物品罪與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三、暴力和其他有害內容 第十一章 對傳播侵權的規定 第一節新聞侵權與人格權概說 一、新聞侵權與人格權的定義 二、人格權的法律保護 三、大眾傳播侵害人格權的構成要件 四、大眾傳播侵害人格權的法律責任 8 第二節大眾傳播與名譽權 一、名譽權概說 二、大眾傳播侵犯名譽權的主要方式 三、侵害名譽權的抗辯和排除 四、大眾傳播侵害名譽權可能構成侮辱罪與誹謗罪 第三節大眾傳播與隱私 一、隱私及隱私權的概念 二、隱私權的發展 三、大眾傳播侵害隱私的主要方式 四、侵害隱私權的抗辯與排除 第四節 大眾傳播與肖像權 一、肖像及肖像權的概念 二、肖像權的法律保護 三、大眾傳播侵害肖像權的方式 四、侵害肖像權的抗辯與排除 五、肖像權與其他權利的竟合 第五節 大眾傳播與著作權 一、著作權概述 二、與傳媒相關的著作權規定 三、法律責任 第十四章 傳媒與司法 第一節 審判公開與記者旁聽權 一、審判公開原則 二、記者的旁聽權 9 第二節 庭審直播的規則和限制 一、電視庭審直播 二、網絡庭審直播 第三節 保護消息來源與記者的司法拒證權 一、外國關于記者拒證權的立法情況 二、我國記者拒證權的立法現狀 第四節 司法獨立與藐視法庭罪 一、媒體審判與無罪推定 二、外國對藐視法庭罪的立法規定 三、我國對藐視法庭罪的立法規定 主要參考書: 蕭燕雄主編:《傳播法》,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5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