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17年湖南師范大學病原生物學筆試病原生物學考研大綱自命題考試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 考試科目名稱:病原生物學
一、試卷結構
1) 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醫學微生物學部分 60%(含微生物學導論、醫學細菌學、醫學病毒學和醫學
真菌學) 醫學寄生蟲學部分 40%(含醫學寄生蟲學總論、醫學原蟲學、醫學蠕
蟲學和醫學節肢動物學)
4)題型結構
a: 名詞解釋,5 小題,每小題占 4%,共占 20%
b: 簡答題,4 小題,每小題占 10%,共占 40%
c: 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占 20%,共占 40%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一)微生物學導論部分
考試內容
微生物的定義、種類和分布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學
的發展史 醫學微生物學的定義和發展方向
考試要求
(1)掌握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定義、特點、分類.
(2)掌握非細胞型、原核細胞型及真核細胞型三大類微生物的基本特點.
(3)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及其對人類健
康的影響.
(4)了解微生物學發展過程.
(二)醫學細菌學部分
1、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考試內容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球菌、桿菌、螺形菌 細菌的一般結構—細胞壁、細胞
膜、細胞質、核質 細菌的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菌毛、芽胞
考試要求
(1)了解細菌的大小、形態和排列.
(2)掌握細菌的各種結構、化學組成和功能.
(3)掌握細菌形態與結構的檢查法.
(4)了解細菌細胞壁和細菌特殊結構的生物學特性及與醫學的關系.
(5)掌握革蘭染色的步驟、結果及意義.
2、細菌的生理
考試內容
細菌的化學組成與物理性狀 細菌的營養類型(異營菌中的寄生菌) 營養
物質—水、碳、氮、無機鹽、生長因子等 細菌的能量代謝方式—發酵、需氧呼
吸和厭氧呼吸 細菌的代謝產物 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營養、溫度、pH、氣體
環境和滲透性 細菌個體和群體生長繁殖的規律—二分裂無性繁殖和細菌群體
的生長曲線 常用培養基的種類和主要用途 細菌的分類原則以及細菌種、屬、
型、株的概念 細菌的命名法
考試要求
(1)了解細菌的理化性狀、營養和營養類型.
(2)掌握常見的生化反應、生長繁殖的規律和人工培養.
(3)了解細菌的分類和命名.
3、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考試內容
消毒滅菌的一系列概念—消毒、滅菌、抑菌、防腐、無菌 熱力滅菌法—
干熱、濕熱 輻射滅菌法—紫外線、電離輻射、微波 濾過除菌法 超聲波消毒
法 干燥與低溫抑菌法 化學消毒滅菌法消毒劑的主要種類及消毒劑的應用
消毒劑的性質、濃度與作用時間、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溫度、酸堿度、有機物
考試要求
(1)掌握消毒、滅菌、防腐和無菌的概念.
(2)了解熱力滅菌、紫外線殺菌、濾過除菌各自的應用范圍及注意點.
(3)了解常用化學消毒劑的種類、作用原理、使用對象和影響因素.
4、噬菌體
考試內容
噬菌體的定義 噬菌體的分布、形態結構、化學組成、宿主特異性和抵抗
力 根據噬菌體與宿主菌的相互關系進行噬菌體的分類 毒性噬菌體的復制周
期或溶菌過程 溫和噬菌體的定義、前噬菌體、溶原性細菌、溶原性、溫和噬菌
體的存在形式及溫和噬菌體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噬菌體的應用
考試要求
(1)了解噬菌體的生物學特性.
(2)了解毒性噬菌體的復制周期.
(3)掌握溫和噬菌體的特性、與宿主的關系.
(4)了解噬菌體在醫學實踐中的意義.
5、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考試內容
細菌的變異現象—形態結構、毒力、耐藥性、菌落的變異 細菌遺傳的物
質基礎—染色體、質粒(質粒特征)、轉位因子(概念、種類) 細菌的變異機
制 細菌遺傳變異研究的實際意義—診斷疾病、治療疾病、預防疾病、測定致癌
物質、基因工程等
考試要求
(1)了解細菌變異現象.
(2)掌握細菌遺傳的物質基礎.
(3)掌握細菌基因的轉移和重組.
(4)了解細菌變異的實際意義.
6、細菌的耐藥性
考試內容
抗菌藥物的種類及其作用機制 細菌的耐藥機制 細菌耐藥性的防治
考試要求
(1)掌握細菌的耐藥機制.
(2)了解常用抗生素的種類、作用機制、引起耐藥的因素.
7、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考試內容
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條件致病菌的含義 正常菌群的含義、分布和
生理學意義 成為條件致病菌的條件 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癥、二重感染的含義
醫院獲得性感染的含義 細菌的致病性 細菌的毒力、侵襲力及毒素 宿主的免
疫防御機制 感染的發生與發展
考試要求
(1)了解細菌感染的來源、傳播方式與途徑、環境因素對感染的影響.
(2)掌握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條件致病菌、醫院獲得性
感染的含義.
(3)掌握細菌致病性的物質基礎.
(4)了解抗感染免疫的種類及機制.
(5)掌握細菌感染的類型.
8、細菌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
考試內容
細菌學檢測標本的采集與送檢 病原菌的檢驗程序 常用于細菌性感染的
血清學診斷種類 人工主動免疫與人工被動免疫
考試要求
(1)了解病原菌的檢驗程序、常用血清學試驗的原理.
(2)掌握人工主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的原理與主要生物制品.
9、球菌
考試內容
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以及腦膜類奈瑟菌與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學特
性(形態染色、培養特性、抗原構造、抵抗力及分類)、致病性、免疫性、微生
物學檢查法和防治原則
考試要求
(1)了解引起人類化膿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種類、形態染色和培養
特性和防治原則.
(2)掌握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腦膜類奈瑟菌以及淋病奈瑟菌
的致病物質與所致疾病.
(3)掌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鑒別要點.
(4)掌握鏈球菌的分型,甲型鏈球菌與肺炎鏈球菌的鑒別要點.
(5)掌握腦膜炎奈瑟菌標本采集的注意事項.
10、腸桿菌科
考試內容
腸道桿菌的共性 五種類型的大腸埃希菌致病株 LT、ST 大腸菌群的含義
和意義 志賀菌屬的抗原構造與分類、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病原體分離鑒定的
步驟 沙門菌屬的抗原構造與分類、變異、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免疫性、病原
體的分離鑒定 肥達反應 克雷伯菌 變形桿菌
考試要求
(1)了解腸道桿菌的共同特性.
(2)了解大腸菌群指數、大腸埃希菌屬中的致病株及其致病物質.
(3)掌握志賀菌屬與沙門菌屬的致病性.
(4)掌握志賀菌屬與沙門菌屬微生物學檢查步驟.
11、弧菌屬和螺桿菌屬
考試內容
弧菌屬的特性 霍亂弧菌的形態結構、培養、抗原構造與分型(區別○-1
群與非○-1 群的意義、古典生物型與 EL Tor 生物型、○139)、抵抗力、致病物質
(霍亂腸毒素作用機制)與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副溶
血弧菌的培養特性(嗜鹽性)、所致疾病和防治 神奈川試驗 幽門螺桿菌的重
要性狀及致病性、診斷與防治
考試要求
(1)了解霍亂弧菌的兩種生物型的主要生物學特性與所致疾病.
(2)了解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學特性、所致疾病.
(3)掌握霍亂腸毒素的作用機制.
(4)了解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
12、厭氧性細菌
考試內容
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和艱難梭菌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
微生物學檢查及防治 洶涌發酵 Nagler 反應 無芽胞厭氧菌感染的特點
考試要求
(1)了解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的生物學特性和防治原則.
(2)掌握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的致病機制.
(3)了解艱難梭菌的致病性.
(4)掌握無芽胞厭氧菌感染的特點.
13、分枝桿菌屬
考試內容
結核桿菌的形態染色(抗酸性)及培養特點、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其實際
意義、變異性(毒力變異和耐藥性變異)、致病物質、傳播途徑及所致疾?。ㄔ?br/>發感染與繼發感染)、免疫性(傳染免疫與變態反應的關系)、結核菌素試驗(原
理、判斷與用途)、微生物學檢查(濃縮集菌與直接涂片鏡檢、分離培養)、卡介
苗的接種 麻風桿菌的形態染色特點、致病性(傳播途徑)與免疫性、微生物學
檢查(涂片染色鏡檢及病理組織切片檢查的意義)和防治原則 非結核分枝桿菌
的種類和特性
考試要求
(1)掌握結核分支桿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免疫性和
特異性防治.
(2)了解非結核分枝桿菌的種類和特性.
(3)了解麻風分枝桿菌的形態染色、傳播途徑及微生物學檢查.
14、動物源性細菌
考試內容
人畜共患病、動物源性疾病的概念 布魯氏菌屬的分類、對動物與人類的致
病性、微生物學檢查的取材、血清學診斷的常用方法和意義、病畜管理及疫苗接
種在預防上的作用 鼠疫桿菌的典型形態與多形性、致病作用、傳染方式及臨床
類型、取材和診斷依據以及預防措施 小腸結腸炎耶氏菌的致病性 炭疽芽胞桿
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則
考試要求
(1)了解人畜共患病、動物源性疾病的概念.
(2)了解布魯氏菌屬的分類、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3)掌握鼠疫桿菌的典型形態與多形性、致病作用、傳染方式及臨床類型、
取材和診斷依據以及預防措施.
(4)了解小腸結腸炎耶氏菌的致病性.
(5)掌握炭疽芽胞桿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則.
15、嗜血桿菌、棒狀桿菌、鮑特菌、軍團菌和假單胞菌
考試內容
流感嗜血桿菌形態、培養(衛星現象)、致病性 白喉桿菌的形態染色、排
列特點、培養特性、致病性(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機理)、免疫性(錫克氏試驗的
原理、結果及判斷)、微生物學檢查和特異性防治(類毒素及抗毒素的應用) 嗜
肺軍團菌的形態染色及所致疾病 百日咳鮑特菌的形態、培養、所致疾病、特異
性預防
考試要求
(1)掌握流感嗜血桿菌的培養特性(衛星現象)和致病性.
(2)掌握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機理.
(3)了解流感嗜血桿菌、白喉桿菌的形態染色特點、免疫性、微生物學檢
查和防治原則.
(4)了解嗜肺軍團菌的形態染色及所致疾病.
(5)了解百日咳鮑特菌的形態、培養、所致疾病和特異性預防.
16、放線菌、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與螺旋體
考試內容
放線菌屬與諾卡菌屬的生物學性狀 衣氏放線菌的條件致病性(放線菌?。?br/>形諾卡菌的致病性(化膿性感染) 支原體的概念、形態結構、培養特性、繁殖
方式、生化反應、抗原構造、種類和所致疾病 支原體與細菌 L 型的區別 肺炎
支原體所致疾病及其微生物學檢查 溶脲脲原體的致病性 立克次體的概念、共
同特點與分類 外斐反應 普氏與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致病性 恙蟲病立克次體
的致病性 貝納柯克斯體(又稱 Q 熱柯克斯體)的致病性 漢賽巴通體的致病性
衣原體的概念、共同特征和發育周期 沙眼衣原體三個生物變種的致病性、傳播
方式、血清型與所致疾病關系及微生物學檢查方法 肺炎衣原體的致病性 螺旋
體的概念、特性和種類 鉤端螺旋體的形態染色、培養特性、抵抗力、抗原構造
與分類、致病物質與所致疾病、免疫性、檢查方法及防治 梅毒螺旋體的形態、
培養特性、所致疾病及傳播方式、免疫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法 伯氏疏螺旋體、奮
森疏螺旋體、回歸熱疏螺旋體的致病性
考試要求
(1)了解放線菌與諾卡菌屬的生物學性狀和致病性.
(2)了解支原體的生物學地位、形態、培養和繁殖特點及種類.
(3)掌握肺炎支原體、溶脲脲原體與人類疾病的關系.
(4)了解立克次體的生物學地位、種類、形態和培養特點及傳播媒介.
(5)掌握普氏與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恙蟲病立克次體的致病性和檢查方法.
(6)了解衣原體的生物學地位、種類、形態、培養、繁殖特點和微生物學
檢查方法.
(7)掌握沙眼衣原體和肺炎衣原體所致的人類疾病及其致病機制.
(8)了解螺旋體的生物學地位和種類.
(9)掌握鉤端螺旋體的致病性、檢查方法及防治原則.
(10)掌握梅毒螺旋體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性.
(11)了解伯氏疏螺旋體、奮森疏螺旋體、回歸熱疏螺旋體的致病性.
(三)醫學病毒學部分
1、病毒的基本性狀
考試內容
病毒的形態結構 病毒體 核衣殼及其對稱性 病毒的核酸與蛋白質 病
毒的培養與增殖 病毒培養與增殖的細胞效應 病毒的增殖過程(吸附和穿入、
脫殼、生物合成、組裝成熟和釋放) 病毒的異常增殖(缺陷干擾顆粒和頓挫感
染的概念) 病毒的遺傳變異 病毒的分類
考試要求
(1)了解病毒的生物學地位、分類、命名及遺傳變異.
(2)掌握病毒的結構、組成及其功能.
(3)掌握病毒的培養與增殖.
2、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考試內容
病毒的傳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類型(隱性感染,顯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續
感染—慢性感染、潛伏感染、慢病毒感染) 細胞水平的病毒感染(溶細胞型感
染、穩定狀態感染、細胞凋亡、細胞增生與細胞轉化、細胞基因的整合) 病毒
感染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抗病毒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干擾素與 NK 細胞,特異
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的免疫逃避機

考試要求
(1)了解病毒的傳播方式、病毒感染的類型和宿主的抗病毒感染免疫.
(2)掌握病毒的致病機制.
(3)掌握病毒的垂直傳播和持續性感染.
(4)掌握干擾素抗病毒作用的機制.
3、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
考試內容
病毒感染標本的采集和送檢(采集時間、標本的處理等) 病毒的分離培養
和鑒定 病毒在細胞內增殖的指標 病毒感染定量 PFU TCID50 檢測病毒抗
原及抗體的方法 檢測病毒核酸的方法 抗病毒治療 病毒感染的預防
考試要求
(1)了解病毒感染的一般檢查程序和血清學診斷方法.
(2)掌握病毒感染的快速診斷方法.
(3)掌握病毒分離培養和鑒定的方法以及病毒在細胞內增殖的指標.
(4)了解病毒感染的藥物防治和免疫防治.
4、呼吸道病毒
考試內容
流感病毒的形態結構、表面抗原(HA,NA)及其功能、分型、變異和意義、
培養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及防治原則 麻疹病毒的結構和 H、
F 蛋白、致病性、與 SSPE 關系、免疫性和特異性預防 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風疹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和呼腸病毒的致病性
考試要求
(1)了解呼吸道病毒的種類.
(2)掌握流感病毒的形態結構、分型和變異、致病性、病毒分離和鑒定以
及防治原則.
(3)了解副粘病毒的生物學特性.
(4)掌握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
(5)了解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風疹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和
呼腸病毒的致病性.
5、腸道病毒和胃腸炎病毒
考試內容
腸道病毒的種類和共性 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抗原組成、型別、致病性、免疫
性與特異性預防 柯薩奇病毒與埃可病毒的分組、分型與致病性 新型腸道病
毒 68、69、70、71 型的致病性 輪狀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形態結構)、致病性和
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與防治原則 腸道腺病毒、杯狀病毒和星狀病毒的生物學
特點和致病性
考試要求
(1)了解腸道病毒的種類和共同特性.
(2)掌握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抗原組成,致病性,免疫性和特異性預防.
(3)了解柯薩奇病毒、??刹《竞托滦湍c道病毒的致病性.
(4)掌握輪狀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形態結構)、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學
檢查與防治原則.
(5)了解腸道腺病毒、杯狀病毒和星狀病毒的生物學特點和致病性.
6、肝炎病毒
考試內容
肝炎病毒的種類 HAV 的生物學特點、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和
特異性預防 HBV 的形態結構、基因結構與復制方式、動物感染模型與細胞培養、
病毒抗原—抗體系統及其臨床意義、致病性與免疫性以及免疫預防 HCV 的形態
結構、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 HDV 的形態結構和致病性 HEV 的形
態結構、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法
考試要求
(1)了解肝炎病毒的形態結構、核酸類型與基因結構.
(2)掌握五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機制和傳播途徑和防治原則.
(3)掌握 HBV 的復制過程.
(4)掌握 HBV 的抗原—抗體系統及其在臨床診斷中的意義.
(5)掌握 HBV 和 HCV 感染慢性化的機制.
7、蟲媒病毒和出血熱病毒
考試內容
黃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性及感染類型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生物學特
性、傳播途徑(儲存宿主、傳染源、傳播媒介)、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
查法和特異性預防 登革病毒的傳播途徑和致病性(包括免疫促進作用) 森林
腦炎病毒的傳播途徑和致病性 出血熱病毒的種類 漢坦病毒的分型、生物學特
性、流行環節、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病毒分離、抗原檢測、血清
學反應)和防治原則 新疆出血熱病毒的致病性
考試要求
(1)了解黃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點和感染類型.
(2)掌握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傳播途徑、致病性和防治原則.
(3)了解登革病毒和森林腦炎病毒的傳播途徑和致病性.
(4)了解引起我國出血熱的常見病毒.
(5)掌握漢坦病毒的分型、生物學特性、流行環節、致病性與免疫性、微
生物學檢查法(病毒分離、抗原檢測)和防治原則.
(6)了解新疆出血熱病毒的致病性.
8、皰疹病毒
考試內容
皰疹病毒的種類和共同特點(形態結構、培養、感染類型) 單純皰疹病毒
的致病性(原發感染、隱伏與再發感染、先天性感染)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
致病性 巨細胞病毒的致病性(先天性感染、圍產期感染、接觸感染、輸血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感染)和檢測方法 EB 病毒的致病性和診斷(EB 病毒特異
性抗體的檢測) 人皰疹病毒 6、7、8 型的致病性
考試要求
(1)了解常見致人類感染的皰疹病毒種類及所致疾病.
(2)了解皰疹病毒的共同特點.
(3)掌握單純皰疹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潛伏感染特性.
(4)掌握巨細胞病毒和 EB 病毒的致病性和檢測方法.
(5)了解人皰疹病毒 6、7、8 型的致病性.
9、逆轉錄病毒
考試內容
逆轉錄病毒的種類和特性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態結構、復制、病毒的變
異與受體、培養特性、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致病機制、臨床過程、HIV 感染的免
疫反應、微生物學檢查法(抗體檢測,病毒及其組分檢測)和防治原則 人類嗜
T 細胞病毒 1、2 型的致病性
考試要求
(1)了解逆轉錄病毒的種類及特性.
(2)掌握 HIV 的形態結構、復制、病毒的變異、受體、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致病機制、臨床過程、微生物學檢查法和防治原則.
(3)了解人類嗜 T 細胞病毒 1、2 型的致病性.
10、其他病毒和朊粒
考試內容
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內基小體,
抗原檢測)和防治原則 人乳頭瘤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性(與宮痙癌的關系)
人類微小病毒 B19 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性 朊粒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檢測與
防治
考試要求
(1)掌握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法和防治原則.
(2)了解人乳頭瘤病毒和人類微小病毒 B19 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性.
(3)掌握人乳頭瘤病毒與宮頸癌的關系.
(4)了解朊粒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檢測與防治.
(四)醫學真菌學部分
1、真菌學總論
考試內容
真菌的生物學地位、分類、形態結構、培養特性(培養條件、菌落類型與特
點)、繁殖方式和抵抗力 真菌的致病性(感染類型,致病機制)和免疫性 真
菌感染的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
考試要求
(1)了解真菌的生物學地位和分類.
(2)掌握真菌的形態結構、培養特性和繁殖方式.
(3)掌握真菌的致病性(感染類型,致病機制)和檢查方法.
(4)了解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則.
2、主要病原性真菌
考試內容
皮膚癬真菌的種類、形態、培養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法 皮下組織
感染真菌的致病性 新生隱球菌的形態、培養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法
白假絲酵母菌的形態、培養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法 曲霉、毛霉、卡氏
肺孢菌的致病性
考試要求
(1)了解皮膚癬真菌的種類、形態、培養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法.
(2)了解皮下組織感染真菌的致病性.
(3)掌握新生隱球菌的形態、培養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法.
(4)掌握白假絲酵母菌的形態、培養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法.
(5)了解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的致病性.
(五)醫學寄生蟲學總論部分
考試內容
寄生蟲對人類的危害性 寄生、共生、共棲的概念 寄生蟲與宿主的概念 寄
生生活對寄生蟲的影響 寄生蟲的生活史及其類型 寄生蟲的種類(專性、兼性、
偶然、體內、體外、長期或暫時性、機會致病性寄生蟲) 宿主的種類(中間宿
主、終末宿主、儲蓄宿主、轉續宿主) 寄生蟲的分類及營養代謝 寄生蟲對宿
主的作用(奪取營養、機械性損傷、毒性和抗原物質的損害) 宿主對寄生蟲的
免疫反應 寄生蟲抗原種類及特點 寄生蟲的免疫逃避 帶蟲免疫 寄生蟲免
疫病理類型 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病的特點 帶蟲者、慢性感染和隱性感染的
概念 多寄生現象 幼蟲移行癥和異位寄生 寄生蟲病的實驗診斷(病原學診
斷、免疫學診斷) 寄生蟲病流行的三個環節 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地方性、
季節性、傳染性、人獸共患性) 影響寄生蟲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社會、生物
因素) 我國寄生蟲病的現狀及防治寄生蟲病的重大成就
考試要求
(1)了解寄生蟲對人類的危害性、寄生生活對寄生蟲的影響、寄生蟲的種
類、寄生蟲的分類及營養代謝、宿主對寄生蟲的免疫反應、寄生蟲抗原種類及特
點、寄生蟲的免疫逃避、寄生蟲免疫病理類型、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病的特點、
寄生蟲病的實驗診斷、寄生蟲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影響寄生蟲病流行的因素、我
國寄生蟲病的現狀及防治寄生蟲病的重大成就.
(2)掌握寄生、共生和共棲的概念、寄生蟲與宿主的概念、寄生蟲的生活
史及其類型、宿主的種類(中間宿主、終末宿主、儲蓄宿主、轉續宿主)、寄生
蟲對宿主的作用(奪取營養、機械性損傷、毒性和抗原物質的損害)、幼蟲移行
癥和異位寄生的概念以及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地方性、季節性、傳染性、人獸
共患性).
(六)醫學原蟲學部分
考試內容
原蟲的基本形態結構 原蟲的運動、營養、代謝與生殖等生理功能 醫學原
蟲的生活史類型 滋養體與包囊的概念 醫學原蟲的致病特點 重要醫學原蟲
的分類 溶組織內阿米巴的形態(滋養體與包囊)、生活史(滋養體及包囊各期
的發育)、致?。ㄏx株毒力、寄生環境的理化條件以及生物因素和宿主機體狀況
與致病的關系,病變特點,腸阿米巴病與腸外阿米巴病的臨床癥狀)、實驗診斷、
流行(分布概況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則 其他人體非致病或機會致病阿米巴的
滋養體和包囊的形態鑒別(重點為結腸內阿米巴與溶組織內阿米巴的區別) 致
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性 寄生于人體的利什曼原蟲的主要
種類 杜氏利什曼原蟲的主要危害性、形態、生活史、致病機理與臨床癥狀、免
疫特點、我國黑熱病的特殊臨床表現、黑熱病并發癥、實驗診斷和防治原則 藍
氏賈第鞭毛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機理與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和防治原
則 陰道毛滴蟲的形態、生活史特點、致病機理與臨床表現及與不孕癥的關系、
病原學診斷、流行與防治 瘧原蟲的種類、危害、形態與生活史(在人體內和蚊
體內的發育過程及各階段的形態特點、紅細胞被原蟲寄生的變化、間日原蟲具有
兩型子孢子及休眠體的學說、間日瘧原蟲形態和生活史與三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
蟲的不同之處)、致?。ǒ懺x致病的主要階段,瘧疾發作、再燃、復發的概念
和機制,瘧疾發作的臨床表現,瘧疾貧血、兇險型瘧疾和瘧性腎病的發病機制)、
免疫(免疫特點、免疫逃避、免疫病理)、實驗診斷(病原檢查、血清學診斷、
診斷新技術)、流行(瘧疾在我國的分布及流行現狀,瘧疾爆發流行的特點和流
行因素)以及防治(綜合防治措施,抗瘧藥與瘧原蟲的抗藥性,我國的抗瘧成就
和面臨的艱巨任務) 弓形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診斷、流行因素和防治原
則 隱孢子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診斷、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則
考試要求
(1)了解原蟲的基本形態結構、原蟲的運動、營養、代謝與生殖等生理功
能、醫學原蟲的生活史類型、滋養體與包囊的概念、醫學原蟲的致病特點以及重
要醫學原蟲的分類.
(2)掌握常見人體寄生原蟲的鑒別特征.
(3)掌握溶組織內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陰道毛滴
蟲、弓形蟲和隱孢子蟲的生活史和致病性及其病原學檢查方法.
(4)了解溶組織內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陰道毛滴
蟲、弓形蟲和隱孢子蟲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則.
(5)掌握瘧原蟲的形態與生活史(在人體內和蚊體內的發育過程及各階段
的形態特點、紅細胞被原蟲寄生的變化、間日原蟲具有兩型子孢子及休眠體的學
說、間日瘧原蟲形態和生活史與三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的不同之處)、致?。ǒ?br/>原蟲致病的主要階段,瘧疾發作、再燃、復發的概念和機制,瘧疾發作的臨床表
現,瘧疾貧血、兇險型瘧疾和瘧性腎病的發病機制)、免疫(免疫特點、免疫逃
避、免疫病理)、實驗診斷方法、流行因素和防治措施.
(七)醫學蠕蟲學部分
1、醫學吸蟲
考試內容
土源性蠕蟲和生物源性蠕蟲的概念 吸蟲的形態特征、生活史特點和分類 華
支睪吸蟲、布氏姜片吸蟲、肝片形吸蟲、衛氏并殖吸蟲和斯氏貍殖吸蟲的形態、
生活史、致病、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原則 異形吸蟲和棘口吸蟲的致病性 人
體寄生的血吸蟲種類 日本裂體吸蟲(日本血吸蟲)形態(成蟲、卵)、生活史
(成蟲寄生部位,卵排出途徑,毛蚴孵化,毛蚴,尾蚴的特征,在釘螺體內的發
育,感染期和方式,童蟲移行,成蟲壽命)、致?。ㄎ豺?、童蟲、成蟲,特別是
蟲卵的致病性,免疫損害)、實驗診斷(病原檢查:直接涂片,自然沉淀,毛蚴
孵化,尼龍袋集卵,活檢;免疫診斷、環卵沉淀試驗,IHA,ELISA 等)、流行
(分布,因素)與防治 我國血吸蟲防治工作的成就 尾蚴性皮炎(稻田性皮炎)
考試要求
(1)了解土源性蠕蟲和生物源性蠕蟲的概念、吸蟲的形態特征、生活史特
點和分類.
(2)掌握華支睪吸蟲、布氏姜片吸蟲、肝片形吸蟲、衛氏并殖吸蟲和斯氏
貍殖吸蟲的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診斷方法.
(3)了解華支睪吸蟲、布氏姜片吸蟲、肝片形吸蟲、衛氏并殖吸蟲和斯氏
貍殖吸蟲的流行因素與防治原則.
(4)了解異形吸蟲和棘口吸蟲的致病性.
(5)掌握日本血吸蟲的形態(成蟲、卵)、生活史(成蟲寄生部位,卵排出
途徑,毛蚴孵化,毛蚴,尾蚴的特征,在釘螺體內的發育,感染期和方式,童蟲
移行,成蟲壽命)、致病(尾蚴、童蟲、成蟲,特別是蟲卵的致病性,免疫損害)、
實驗診斷(病原檢查:直接涂片,自然沉淀,毛蚴孵化,尼龍袋集卵,活檢;免
疫診斷、環卵沉淀試驗,IHA,ELISA 等)、流行(分布,因素)與防治方法.
2、醫學絳蟲
考試內容
絳蟲的形態特征、生活史特點和分類 曼氏迭宮絳蟲、闊節裂頭絳蟲、豬
帶絳蟲、牛帶絳蟲、微小膜殼絳蟲和縮小膜殼絳蟲的形態特點、生活史、致病、
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細粒棘球絳蟲和多房棘球絳蟲的形態(成蟲、棘球蚴和
原頭節)、生活史、棘球蚴的致病、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考試要求
(1)了解絳蟲的形態特征、生活史特點和分類.
(2)了解常見人體寄生絳蟲的形態特征.
(3)掌握曼氏迭宮絳蟲、闊節裂頭絳蟲、豬帶絳蟲、牛帶絳蟲、微小膜殼
絳蟲、縮小膜殼絳蟲、細粒棘球絳蟲和多房棘球絳蟲的生活史、致病和實驗診斷
方法.
(4)了解曼氏迭宮絳蟲、闊節裂頭絳蟲、豬帶絳蟲、牛帶絳蟲、微小膜殼
絳蟲、縮小膜殼絳蟲、細粒棘球絳蟲和多房棘球絳蟲的流行因素與防治原則.
3、醫學線蟲和棘頭蟲
考試內容
線蟲的形態特點與功能、生活史的一般特征、分類 似蚓蛔線蟲、毛首鞭形
線蟲、蠕形住腸線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美洲板口線蟲、糞類圓線蟲、旋毛形
線蟲和豬巨吻棘頭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作用、實驗診斷、流行和防治原則 寄
生人體的絲蟲種類 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的形態(特別是兩種微絲蚴的鑒別)、
生活史(在中間宿主蚊和終宿主人體發育的過程,兩種絲蟲的寄生部位,微絲蚴
的夜現周期性)、致病(致病機理,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檢
查方法及采血時間)、流行(我國的分布地區及現狀、流行因素)與防治原則 我
國防治絲蟲病的成就
考試要求
(1)了解線蟲的形態特點與功能、生活史的一般特征及其分類.
(2)了解常見人體寄生線蟲的形態特征.
(3)掌握似蚓蛔線蟲、毛首鞭形線蟲、蠕形住腸線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
美洲板口線蟲、糞類圓線蟲、旋毛形線蟲和豬巨吻棘頭蟲的生活史、致病作用和
病原檢查方法.
(4)了解似蚓蛔線蟲、毛首鞭形線蟲、蠕形住腸線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
美洲板口線蟲、糞類圓線蟲、旋毛形線蟲和豬巨吻棘頭蟲的流行因素與防治原則.
(5)掌握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兩種微絲蚴的鑒別、生活史(在中間宿主蚊
和終宿主人體發育的過程,兩種絲蟲的寄生部位,微絲蚴的夜現周期性)、致病
(致病機理,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檢查方法及采血時間)、
流行因素與防治原則.
八、醫學節肢動物部分
考試內容
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 與醫學有關的節肢動物的分類 節肢動物的生態
醫學節肢動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間接危害) 病媒節肢動物的判定 醫學節肢
動物的防制 蛛形綱的形態特征 蜱螨對人體的危害 硬蜱、軟蜱、恙螨和革螨
的主要特征和區別、生活史、生態習性、我國主要種類及分類、與疾病的關系以
及防制原則 疥螨、蠕形螨的形態、生活習性、致病與主要癥狀、實驗診斷、流
行與防治 塵螨與疾病的關系 昆蟲綱的形態特征、發育與變態、與醫學有關的
昆蟲的分類地位及主要形態特征 蚊、蠅、蠓、蚋、虻、蚤、虱、臭蟲及蜚蠊的
形態與結構、生理特性、生活史和生態習性、常見種類、與疾病的關系(傳病機
制)及防制原則
考試要求
(1)了解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與醫學有關的節肢動物的分類、節肢動物
的生態及醫學節肢動物的防制原則.
(2)掌握醫學節肢動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間接危害)及病媒節肢動物的
判定標準.
(3)了解蛛形綱和昆蟲綱的形態特征和生態習性.
(4)了解硬蜱、軟蜱、恙螨和革螨的主要形態特征和區別、生活史、生態
習性、我國主要種類和分類及防制原則.
(5)掌握硬蜱、軟蜱、恙螨和革螨與疾病的關系.
(6)了解疥螨、蠕形螨的形態、生活習性、致病與主要癥狀、實驗診斷、
流行與防治以及塵螨與疾病的關系.
(7)掌握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概念.
(8)了解蚊、蠅、蠓、蚋、虻、蚤、虱、臭蟲及蜚蠊的形態與結構、生理
特性、生活史和生態習性、常見種類及防制原則.
(9)掌握蚊、蠅、蠓、蚋、虻、蚤、虱、臭蟲及蜚蠊與疾病的關系(包括
傳病機制).
三、參考書目
[1]李凡,徐志凱主編,《醫學微生物學》(第 8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年
[2]諸欣平,蘇川主編,《人體寄生蟲學》(第 8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