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7 考研《環境生態學》考試大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試卷題型結構為: 名詞解釋題 8 小題,每題 5 分,共 40 分 簡答題 6 小題,每題 6 分,共 36 分 論述題 2 小題,每題 12 分,共 24 分 一、緒論 考試內容 生態圈的結構和特點、環境問題的定義、環境生態學的定義、環 境生態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和內容、環境生態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考試要求 1.理解生態圈的結構,掌握其特點,會整體考慮生態圈問題. 2.了解環境問題的定義. 3.掌握環境生態學的定義. 4.掌握環境生態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和內容. 5.理解環境生態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二、生物與環境 考試內容 生物種的定義、生物的協同進化、生物多樣性、環境的概念、環 境的類型、環境因子、光因子的生態作用、光周期、溫度因子的生態 作用、貝格曼規律、阿倫規律、水因子的生態作用、三基點、有效積 溫法則、土壤因子、環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限制因子、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 耐受性定律 考試要求 1.理解生命的起源,掌握生物種的概念. 2 理解生物的進化,掌握生物協同進化的定義及內容。 3.掌握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多樣性的內容,了解生物 多樣性研究的重點內容,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因素。 4.了解環境的概念、環境的類型、環境因子的分類. 5.理解光因子的生態作用,掌握動植物對光的生態適應特征. 6.理解溫度因子的生態作用,掌握動植物對溫度所采取的適應 方式. 7.理解水因子的生態作用,掌握陸生、水生動植物對水的適應 方式. 8.理解土壤因子的生態作用,掌握植物對土壤的適應方式. 9.了解風、火、雪等因子的生態作用. 10.掌握環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理解環境因子的限制性作 用 三、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統 考試內容 種群概念、種群基本特征、種群群體特征、種群增長模型、邏輯 斯諦方程、種群的數量變動、種群調節、集群、種內競爭、高斯假說、 生態位、種群生態學的研究方法、生物群落定義、生物群落特征、種 群的數量特征及綜合特征、生物群落的結構、生物群落的演替及制約 因素、群落的分類及排序 考試要求 1.了解生命系統的層次性. 2.掌握種群的概念及特征、理解種群的群體特征. 3.掌握邏輯斯諦方程,會應用種群增長模型. 4.理解種群的數量變動和種群調節. 5.了解種群關系,掌握集群概念及意義,了解種內競爭. 6.了解不同的種間關系,掌握高斯假說和生態位 7. 了解種群研究的不同方法. 8. 掌握生物群落的定義及特征,理解種群的數量特征及綜合特 征,如密度、多度等. 9. 了解生物群落的結構 10. 掌握生物群落演替的不同類型,理解生物演替的理論及制約 因素 四、生態系統生態學 考試內容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關鍵種、冗余種、鉚釘假說、冗余假說、 食物鏈、食物網、生態金字塔、生態效率、初級生產、次級生產、能 量在生態系統的流動特點、水循環、氣體型循環、沉積型循環、正反 饋、負反饋、生態系統生態學的基本原理、陸地生態系統的水平地帶 性及垂直地帶性、世界主要生態系統類型及特點 考試要求 1.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掌握生態系統的物種結構,理解物種的 作用. 2.了解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3.理解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能量流動及物質循環,. 4.理解碳、氮、水及有毒有害物質的循環. 5.了解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6.掌握生態系統生態學的基本原理. 7.掌握世界陸地生態系統分布的基本規律. 8.掌握世界主要生態系統類型及特點. 五、生態系統服務 考試內容 生態系統服務的概念、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主要內容、環境價值、 資源價值、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特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 分類系統及類型、市場定價與替代花費法、環境偏好顯示法、條件價 值評估、綠色國民經濟帳戶、全球主要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 考試要求 1.掌握生態系統服務的概念. 2.理解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主要內容. 3.理解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評估,掌握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的價值特征. 4.了解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分類系統,理解生態系統服務 功能的價值分類類型. 5.理解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估方法. 六、景觀生態學理論與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利用 考試內容 景觀、景觀生態學、斑塊、廊道、基質、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 復合種群理論、滲透理論、等級理論、景觀異質性與穩定性、景觀變 化的驅動因子、干擾、干擾生態學、干擾的形式及意義 考試要求 1.掌握景觀生態學的定義,理解景觀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2.掌握景觀生態學常用基本術語定義、分類及特征等,如斑塊、 廊道等. 3.理解景觀生態學的基本理論 4.理解景觀異質性與景觀破碎化、穩定性. 5.掌握靜觀變化的自然驅動因子、認為驅動因子及景觀變化后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6.掌握干擾、干擾生態學定義,了解干擾的特性、類型及認為 干擾的主要形式,理解干擾的生態學意義. 七、環境污染的監測與評價 考試內容 污染物、毒物、環境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污染物在食物鏈的傳遞 與放大、致死劑量、最大無作用劑量、安全濃度、效應劑量、毒性評 價、毒理性實驗、生態監測、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生態風險評價 考試要求 1.掌握污染物、毒物感念. 2.了解主要環境污染物的毒理學效應. 3.理解影響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4.了解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遷移轉化特點、. 5. 理解不同劑量的污染物呈現不同的損害作用. 6.了解污染物的毒性評價方法,了解毒理性實驗過程. 7.了解生態監測的內容與特點. 8.了解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方法. 9.了解生態風險評價. 八、受損生態系統的修復 考試內容 受損生態系統的定義、受損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恢復生態學、 生態修復、受損生態系統的修復、生態工程 考試要求 1.掌握受損生態系統的定義. 2.掌握受損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理解受損生態系統功能衰退的 變化機制和基本規律. 3.掌握恢復生態學、生態修復的定義,理解生態修復的原則,了 解生態修復的技術與方法. 4.了解不同受損生態系統修復的方法. 5.掌握生態工程的定義. 6.理解生態工程設計的生態學理論. 九、生態系統管理 考試內容 生態系統管理、生態系統管理的數據基礎、生態系統管理的要素 及技術、生態規劃 考試要求: 1.了解生態系統管理的原則及內涵. 2.了解生態系統管理的數據基礎,了解生態系統管理的要素, 理解生態系統管理的技術. 3. 掌握生態規劃的基本任務和原則 4. 了解生態規劃的主要類型和特點 5. 理解生態規劃的主要內容 十、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 考試內容 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內涵、實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可持續發 展戰略的實施與進展。 考試要求 1.深入理解世界各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對策. 2.掌握掌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方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