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河南科技大學自命題聯考科目考試大綱 889 動物生理學(自命題) I.考試性質 農學門類考動物生理學是為河南科技大學招收農學門類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 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攻讀相關學科碩士學 位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要求,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相關學科優秀本科畢業生所能達到的 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相關學科擇優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II.考查目標 1.系統地掌握動物生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能夠從細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和系統及整體水平理解動物機體的各種正常功能活動及其內在機制。 2.能夠運用動物生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理論和實際問題。 I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 1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30 分 單項選擇題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 判斷題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 簡答題 5~6 小題,共 30 分 論述題 2 小題,共 30 分 四、考查范圍 一、動物生理學概述 (一)動物生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和研究方法 (二)機體與內環境 1.生命現象的基本特征 2.機體的內環境、穩態及生理意義 (三)動物機體生理功能的主要調節方式 1.神經調節 2.體液調節 3.自身調節 (四)機體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統 1.非自動控制系統 2.反饋控制系統 3.前饋控制系統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一)細胞膜的結構特征和物質轉運功能 1.細胞膜的結構特征 2.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功能 (二)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 1.細胞信號轉導的概念和一般特性 2.跨膜信號轉導的主要途徑 (三)細胞的興奮性與生物電現象 1.細胞的生物電現象及其產生機制 2.細胞的興奮性及其周期性變化 3.動作電位的引起和興奮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 (四)興奮在細胞間的傳遞 1.化學突觸(經典突觸和接頭突觸) 2.電突觸 (五)骨骼肌的收縮 1.骨骼肌細胞的超微結構 2.骨骼肌的收縮機制和興奮-收縮偶聯 3.影響骨骼肌收縮的因素 (六)實驗 1.蛙坐骨神經一腓腸肌標本制備 2.刺激強度、刺激頻率與肌肉收縮的關系 三、血液 (一)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 1.血液組成和血量 2.血液的主要機能 3.血液的理化特性 (二)血細胞及功能 1.紅細胞生理 2.白細胞生理 3.血小板生理 (三)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 1.血液凝固 2.抗凝系統 3.纖維蛋白溶解與抗纖溶系統 (四)血型 1.紅細胞凝集與血型 2.輸血原則及交叉配血 (五)實驗 1.紅細胞沉降率測定 2.血紅蛋白測定 3.紅細胞脆性實驗 4.紅細胞比容測定 5.血型鑒定 四、血液循環 (一)心臟生理 1.心肌的生物電現象 2.心肌的生理特性 3.心臟泵血功能 (二)血管生理 1.各類血管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2.血流動力學: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 3.血壓及影響因素 4.微循環與物質交換 5.組織液和淋巴的生成與回流 (三)心血管活動的調節 1.心臟的神經支配及其作用 2.血管的神經支配及其作用 3.心血管活動的調節 4.體液因素 (四)實驗 1.離體蛙心灌流 2.期前收縮與代償性間歇 3.蛙心起搏點觀察 4.蛙的微循環觀察 5.動脈血壓的測定 五、呼吸 (一)肺通氣 1.肺通氣的原理 2.肺容量與肺通氣量 (二)肺換氣與組織換氣 (三)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1.氧的運輸 2.二氧化碳的運輸 (四)呼吸運動的調節 (五)實驗 1.呼吸運動的調節 2.胸內壓測定 六、消化 (一)消化概述 1.消化與吸收 2.消化方式 3.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二)口腔消化 1.攝食方式、飲水、咀嚼和吞咽 2.唾液的性質、組成和生理作用 3.唾液分泌及其調節 (三)單胃消化 1.胃液的性質、組成與作用 2.胃液的分泌及其調節 3.胃的運動及其調節 4.胃的排空 (四)復胃消化 1.前胃運動及其調節 2.反芻及其機制 3.瘤胃內的消化與代謝 (五)小腸消化 1.胰液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調節 2.膽汁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調節 3.小腸運動及其調節 (六)吸收 主要營養成分的吸收部位及其機制。 (七)實驗 1.小腸吸收和滲透壓的關系 2.胰液、膽汁的分泌 3.胃腸運動的直接觀察 4.離體小腸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七、泌尿 (一)腎臟的結構與功能 1.排泄的概念 2.腎單位 3.腎血流量及其調節 (二)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及影響因素 (三)腎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 (四)腎臟泌尿功能的調節 1.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調節 2.醛固酮的作用及其分泌調節 3.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 (五)尿液的濃縮與稀釋 (六)實驗 影響尿液生成的因素。 八、神經系統 (一)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特征 (二)神經元活動的一般規律 (三)突觸傳遞 1.興奮性突觸后電位 2.抑制性突觸后電位 3.突觸傳遞的過程、特點和原理 (四)中樞抑制 1.突觸后抑制 2.突觸前抑制 (五)神經系統的感覺功能 1.感受器及一般生理特征 2.特異性投射系統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 3.腦干網狀結構的上行激動系統 (六)中樞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1.脊休克 2.牽張反射 3.去大腦僵直 4.基底神經節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5.小腦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6.錐體系和錐體外系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7.大腦皮質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七)中樞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 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特征 (八)腦的高級功能 (九)實驗 1.反射弧的分析 2.脊髓反射 3.大腦皮質運動區的機能定位 4.去大腦僵直 九、內分泌 (一)內分泌概述 1.內分泌和激素的概念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機制 3.激素分泌的調節 (二)下丘腦和垂體 1.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 2.垂體激素的生理作用 3.腺垂體激素分泌的調節 (三)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與分泌調節 (四)甲狀旁腺素、降鈣素和 1,25-二羥維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調節 (五)腎上腺 1.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調節 2.腎上腺髓質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調節 3.應激與應急 (六)胰島激素的功能及分泌調節 (七)實驗 1.胰島素、腎上腺素對血糖的調節 2.切除腎上腺(或甲狀腺)對動物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