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大綱 一、科目名稱: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二、科目代碼:836 三、適用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 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 四、考試方法:閉卷考試 五、考試時間:3 小時 六、試卷結構:總分:150 分,其中簡答題 60 分,論述題 40 分,材料分析題 50 分。 七、參考書目:《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3 年修訂版)。 一、考試范圍 考試基本要求: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 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考 試內容,主要考察考生作為未來該領域的研究者所應具備的基本專業理論素質,側重對理論本 身的深入理解和系統掌握,它所考察的知識點,都包含在所指定的參考書之內。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 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 二、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歷史 地位。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 四、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 發展,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科學內涵,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中國革命經驗的 概況和總結。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新民主主義的基本 綱領。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 決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 第三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一、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黨在過渡時 期的總路線及其理論依據。 二、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社會主義改造的 歷史經驗。 2 三、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及其理論依據,確立社會主義 基本制度的重大意。 第四章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一、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的思想,正確處理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 的其他理論成果。 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經驗教訓。 第五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科學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 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第六章 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 一、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和科學內涵,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重要意 義。 二、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堅持科學發展。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戰略?!叭阶摺卑l展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 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七章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一、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社會 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二、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正確處理改革、發展、 穩定的關系。 三、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 開放,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初級 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 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體系,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發展教育科學,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 社會治理體制。 五、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 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第九章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理論 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實 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 強意志。 3 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及其實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 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一國兩制”構想在香港、澳門的 成功實踐,新形勢下對臺灣工作方針。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 一、外交和國際戰略理論的形成依據。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 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 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據和重要意義,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論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堅持 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依靠力量。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事業的根本力量,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 的大團結。 三、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加強黨對統一戰線的 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 四、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建 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深入發展,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 第十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理論 一、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 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二、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加強黨 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 政黨。 二、試卷題型及答題要求 一、考試試題,一般包括三種基本類型,即簡答題、論述題、材料分析題。 二、簡答題,簡要闡明某個理論、觀點或原理。 三、論述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系統地論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 原理,要求觀點正確,邏輯清晰,文字表達流暢。 四、材料分析題,主要考察學生運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知識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的能力,要求能夠將所學理論與背景材料相結合,并進行深入分析、綜合闡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