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附件 7: 2017 年考試內容范圍說明 考試科目代碼:816 考試科目名稱: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 數據結構部分 考試內容范圍: 一、緒論 1. 了解有關數據結構的各個名詞和術語的含義,以及語句頻度和時間復雜度、空間復雜度的 估算。 二、線性表 1. 了解線性表的邏輯結構特性是數據元素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在計算機中表示這種關系的兩 類不同的存儲結構是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 2. 熟練掌握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的描述方法以及線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這兩種存儲 結構上的實現。 3. 能夠從時間和空間復雜度的角度綜合比較線性表兩種存儲結構的不同特點及其適用場合。 三、棧和隊列 1. 掌握棧和隊列這兩種抽象數據類型的特點,并能在相應的應用問題中正確選用它們。 2. 熟練掌握棧類型的兩種實現方法。 3. 熟練掌握循環隊列和鏈隊列的基本操作實現算法。 4. 理解遞歸算法執行過程中棧的狀態變化過程。 四、串 1. 理解串類型定義中各基本操作的特點,并能正確利用它們進行串的其它操作。 2. 理解串類型的各種存儲表示方法。 五、 數組和廣義表 1. 理解多維數組類型的特點及其在高級編程語言中的存儲表示和實現方法,并掌握數組在 “以行為主”和“以列為主”的存儲表示中的地址計算方法。 2. 掌握特殊矩陣的壓縮存儲表示方法。 3. 理解稀疏矩陣的壓縮存儲方法的特點及其適用范圍,領會以三元組表示稀疏矩陣時進行矩 陣運算所采用的處理方法。 六、 樹和二叉樹 1. 領會樹和二叉樹的類型定義,理解樹和二叉樹的結構差別。 2. 熟記二叉樹的主要特性,并掌握它們的證明方法。 3. 熟練掌握二叉樹的各種遍歷算法,并能靈活運用遍歷算法實現二叉樹的其它操作。 4. 理解二叉樹的線索化過程以及在線索化樹上找給定結點的前驅和后繼的方法。 5. 熟練掌握二叉樹和樹的各種存儲結構及其建立的算法。 6. 學會編寫實現樹的各種操作的算法。 7. 了解哈夫曼樹的特性,掌握建立哈夫曼樹和哈夫曼編碼的方法。 七、 圖 1. 領會圖的類型定義。 2. 熟悉圖的各種存儲結構及其構造算法,了解各種存儲結構的特點及其選用原則。 3. 熟練掌握圖的兩種遍歷算法。 4. 理解各種圖的應用問題的算法及其應用場合。 八、 查找 1. 理解查找表的結構特點以及各種表示方法的適用性。 2. 熟練掌握以順序表或有序表表示靜態查找表時的查找方法。 3. 熟練掌握二叉排序樹的構造和查找方法。 4. 理解平衡二叉排序樹的構造過程。 5. 熟練掌握哈希表的構造方法,深刻理解哈希表與其它結構的查找表的實質性的差別。 6. 掌握描述查找過程的判定樹的構造方法,以及按定義計算各種查找方法在等概率情況下查 找成功時的平均查找長度。 九、 內部排序 1. 理解排序的定義和各種排序方法的特點,并能加以靈活應用。 2. 掌握各種排序方法的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的分析方法,能從“關鍵字間的比較次數”分 析排序算法的平均情況和最壞情況的時間性能。 3. 理解排序方法“穩定”或“不穩定”的含義,弄清楚在什么情況下要求應用的排序方法必 須是穩定的。 十、 文件 1. 熟悉各類文件的特點、構造方法以及如何實現檢索、插入和刪除等操作。 2. 了解各種文件的適用場合。 考試總分:90 分考試時間:1.8 小時考試方式:筆試 考試題型:選擇題(30 分) 判斷題(10 分) 填空題(10 分) 計算題(30 分) 算法題(10 分) 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 考試內容范圍: 十一、 計算機硬件系統組成的基本概念 1. 要求考生理解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2. 要求考生掌握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組成、馮·諾依曼計算機的要素和“存儲程序”工作原理。 3. 要求考生了解信息的數字化表示所需的主要步驟及優點。 4. 要求考生了解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十二、 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示 1.要求考生熟練掌握進位計數制、機器數以及定點和浮點表示法。 2.要求考生掌握指令格式及可擴展操作碼指令系統設計方法。 3.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常見尋址方式并能夠正確計算操作數地址,掌握外設端口編址方式。 4.要求考生了解常見指令類型,理解 RISC 和 CISC 兩種指令集的各自特點。 十三、 CPU 子系統 1.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定點數的四則運算的算法、運算規則及“溢出”判斷方法。 2.要求考生理解浮點數四則運算流程并能夠正確實現計算,掌握浮點數對階及規格化的含義。 3.要求考生理解 CPU 的邏輯組成及 CPU 內部的數據通路結構,了解同步控制和異步控制的 含義及應用場合。 4.要求考生掌握指令執行的流程(寄存器傳輸級微操作序列),了解微命令序列。 5.要求考生理解組合邏輯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思想、邏輯組成及各自優缺點。 十四、 存儲子系統 1.要求考生理解存儲子系統的層次結構,能對 Cache-主存存儲層次和主存-輔存存儲層次的異 同點進行比較分析。 2. 要求考生理解半導體靜態存儲器和動態存儲器存儲信息的原理,了解磁表面存儲器的存儲 原理和常用磁記錄編碼方式。 3. 要求考生掌握主存儲器的邏輯結構設計方法、動態存儲器的刷新以及常見差錯控制編碼 (奇偶校驗碼、海明碼、循環冗余碼)。 4. 要求考生理解磁盤信息分布、尋址信息以及磁盤主要性能指標。 5. 要求考生理解 Cache-主存地址映像方式并能正確進行地址變換計算。 十五、I/O 子系統及輸入輸出設備 1. 要求考生掌握總線定義,了解總線分類及常用總線標準。 2. 要求考生掌握程序查詢、中斷、DMA 傳送方式的基本概念及各自優缺點和適用場合。 3. 要求考生理解中斷全過程及中斷響應的必要條件。 4. 要求考生理解 DMA 傳輸的三個階段及與中斷的關系。 考試總分: 60 分 考試時間:1.2 小時 考試方式:筆試 考試題型:選擇題(10 分) 簡答題(20 分) 綜合設計題(30 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