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6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01 考試科目名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一、考試要求 了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能夠運 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基本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考試內容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 國化的歷史進程和重要意義;毛澤東思想的內涵;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毛澤東思想 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背景;鄧小 平理論的精髓;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 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科學 發展觀的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意義。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涵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 和意義;實事求是為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各個理論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的內涵和要 求;怎樣科學理解理論創新;“走自己的路”理論的科學性。 3.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新民主主義革命 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 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4.社會主義改造理論: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和實質;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實行社 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原因;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辦法;對資本主義工商 業實行和平贖買的積極作用;我國之所以能夠采取贖買的方式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和平改 造的原因;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5.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毛澤東時期探索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取得的成就;鄧小平關于 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是什么;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內涵;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 重要意義;發展才是硬道理提出的原因;我黨為什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基本特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三步 走”發展戰略的內涵;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7.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如何理解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為什么中國的改革是 全面的改革;改革的重點;“三個有利于”標準;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我國實行對外開 放政策的原因及對外開放的特點;我國在對外開放上采取的對策。 8.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國后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原因;計劃經濟體制的積極 作用及弊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社 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含義及確立的根據;如何理解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 經濟的主導作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如何理解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社會主義 初級階段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據;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形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承認和允許人們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別,并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差距的擴大的客觀必然性;處理 “先富”與“共富”關系的基本指導原則;如何防止兩極分化;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容;提出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背景;如何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 型國家重大決策的提出的原因;創新型國家的內涵和核心;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 新型國家;由經濟增長方式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的原因、兩者的區別;提出轉變經濟發展 方式的實質;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涵;如何理解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新”;如何建 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區域經濟的涵義;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基本目標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 基本途徑;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涵義和要求。 9.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的原因; 我國現階段的人民民主專政為什么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民主專政具有鮮明的中國特 色;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如何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形式的優越性;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我國政黨制度的 特征;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依據;我國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機關享有的自治權利;村民自治的作用;依法治國的內涵、重大意義;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 基本要求;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意義;如何理解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 化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 方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重要意義;如何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建設;為什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指導地位;如何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共同理想的特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及具體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樹立社 會主義榮辱觀的必要性;如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如何進行文化體制改革;我國文化體制改 革的原則。 十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及其與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關系和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系;我黨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依據; 怎樣理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任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利條件;如何加快推進以改 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如何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如何實施擴大就業的發 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措施。 十二、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為什么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意義;江澤民對“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構想的豐富和發展;胡錦濤關于祖國和平統一系列講話。 十三、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鄧小平對時代主題的判斷的基本點和依據;走和平發展道路的 內涵;如何理解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內涵;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性;獨立自主和平外交 政策的內容及基本原則;如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十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人階級隊伍出現的新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的新階層;為什么要在全社會認真貫徹執行“四個尊重”的方針;鞏 固和發展各民族團結的重大意義;新的歷史時期統一戰線的實質;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 容;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加強國防和 軍隊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新時期的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 如何實現打得贏、不變質;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建設的重要意義。 十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是 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兩個先 鋒隊”之間的關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什么要堅持黨的領導;為什么堅持黨的領導,必須 不斷改善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和最大危險;如何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 聯系;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須把握的基本原則; 在新形勢下,為什么要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如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建設; 如何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三、題型結構 1、簡答題(共 6 題,每題 15 分,共 90 分) 2、材料分析題(共 2 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 3、論述題(共 2 題,每題 20 分,共 40 分) 四、參考書目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0 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