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6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707 考試科目名稱: 普通生物學 一、考試要求 掌握生命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理解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 二、考試內容 (一)細胞 1、細胞的結構:細胞學說、細胞溶膠、動物細胞胞外基質、細胞連接的概念,細胞核、線 粒體、葉綠體的結構與功能,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以人和小鼠細胞融合實驗說 明膜蛋白流動性。 2、細胞的分裂和分化:細胞周期、G0 期細胞、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的概念,有絲分裂特點, 減數分裂特點。 3. 細胞代謝:植物細胞水勢的概念、組成,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光合作用的概念,卡 爾文循環的概念及其發生的細胞部位及其組成階段,光系統的概念。 (二)動物的形態與功能 1、動物的形態與功能:脊椎動物的 4 種基本組織,內環境與穩態的概念。 2、營養與消化:自養、異養、營養素的概念,人體需要哪些營養素,蛋白質中哪 9 種氨基 酸是必須的營養素,消化、吸收的概念,小腸是消化與吸收營養素的主要器官,糖、蛋白質、 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胃內消化吸收的營養素。 3、血液與循環:微循環的概念及其在體內的作用,血液凝固的過程。 4、氣體交換與呼吸:內呼吸、外呼吸、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肺活量的概念, 氣體在肺泡與組織中的交換過程,氧在血液中的運輸過程,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運輸過程。 5、內環境的控制:排泄的概念,腎臟作為排泄器官的功能,尿的生成過程。 6、內分泌系統與體液調節:激素的概念、作用及作用機制。 7、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反射、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概念,反射弧的結構,動作電位的 產生過程,神經元細胞極化狀態的產生的原因,突觸的信號傳遞過程,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 形式,大腦皮質的功能,左右大腦半球的功能特點。 8、生殖與胚胎發育:受精、精子獲能的概念。 (三)植物的形態與功能 1、植物的結構與生殖:維管組織的概念,從子葉數目、葉脈類型、維管束排列、花基數、 根系類型幾方面列表比較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區別,小麥初生根橫切面結構圖,玉米、 向日葵莖的橫切面結構圖,生長和發育、次生生長的概念,根尖分區及特點、根的初生結構 (玉米、毛茛),莖的初生生長和初生結構(玉米莖、向日葵幼莖),心材、邊材的概念,周 皮及皮孔的功能,樹皮包括的組織類型,花的組成、心皮、單性花、兩性花的概念,雙受精 作用的過程,菜豆種子的結構。 2. 植物的營養: 氣孔的運動規律及其內在調節原理,壓流模型的主要觀點,大量元素和微 量元素的概念及其種類。 3. 植物的調控系統:生長素促進細胞伸長的原理,光周期的概念,短日植物、長日植物的概 念及其代表性種類,光敏素的化學本質、存在形式及其相互轉化。 (四)遺傳與變異 1、遺傳的基本規律:基因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實質,孟德爾遺傳假說內容,伴性遺傳 的表現實質及其特點,連鎖交換定律的核心內容,高等植物的細胞質遺傳特點。 2、基因的分子生物學:證明遺傳物質是 DNA(RNA)的兩個實驗(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和 T2 噬菌體的感染實驗),DNA 半保留復制、半不連續復制、岡崎片段的概念,轉錄的概念及 基本過程,蛋白質合成過程中 RNA 的種類和作用,遺傳密碼的概念,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 子的概念,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中心法則的要點。 3、基因表達調控:基因表達的概念,大腸桿菌乳糖操縱子模型的組成(主要的基因及其功 能),乳糖操縱子工作原理。 4、重組 DNA 技術簡介:DNA 的變性和復性的概念,PCR 技術原理,質粒的概念,作為高質量 克隆載體的質粒必須具有的特性,重組 DNA 的基本步驟。 (五)生物多樣性的進化 1、植物和真菌多樣性的進化:圖解世代交替,苔蘚植物適應陸生生活的性狀,用文字和圖 表述地錢的生活史,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區別,用文字和圖表述蕨類的生活史,裸子植物 和無種子維管植物(蕨類植物)的兩個主要區別,被子植物與裸子植物生活史的 6 個不同特 征。 2. 動物多樣性的進化:輻射對稱、兩側對稱、真體腔、假體腔、分節、原口動物、后口動 物的概念,海綿動物是多細胞動物進化中一個側枝的的原因,節肢動物的特征,昆蟲變態的 三種形式及其概念,脊索動物門的主要類群,脊索動物的特征,兩棲類既適應水生生活又適 應陸地生活的形態結構特點,鳥類適應飛翔生活的形態結構特點,哺乳動物的重要進步特征。 三、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共 10 題,每題 3 分,共 30 分) 2、判斷題(共 10 題,每題 1 分,共 10 分) 3、簡答題(共 10 題,每題 8 分,共 80 分) 4、論述題(共 2 題,每題 15 分,共 30 分) 四、參考書目 吳相鈺、陳守良、葛明德主編,《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 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