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618《法理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闡釋法的產生,本質、價值、作用、特征、形式、 法的創制、法的實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疇,從宏觀上總體上及其與 其他現象的聯系上來揭示法律現象的本質及其運動發展的規律,展示法律的文化 內蘊,揭示法律的內在精神、原則、價值、理念、能夠站在較高的理論層面上審 視重大法學理論問題和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環節的現實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閉卷考試,總分 150 分,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三、參考書目(僅供參考) 1、《法理學》,楊春福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2、《綜合法理學》,劉小冰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 2008 年版。 四、試題類型: 主要包括選擇題 、辨析題、名詞解析、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類 型,并根據每年的考試要求做相應調整。 五、考試內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法的本體 考試內容: 1、法的概念 法的概念的爭議、法的定義、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本質的基本觀點、法的特 征(規范性 國家意志性 普遍性 強制性 程序性 可訴性)、法的作用(規范作用 與社會作用、法的局限性) 2、法的價值 法的價值的含義、法的價值的種類(秩序 自由 正義)、法的價值沖突及其 解決 3、法的要素 法律規則(法律規則的含義 邏輯結構 法律規則與語言 法律規則與法律條 文的區別 法律規則的分類)、法律原則(法律原則的含義、種類 法律原則與法 2 律規則的區別)、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的適用 權利與義務(權利、義務的含義、 分類及相互關系) 4、法的淵源 法的淵源的概念(法的淵源的含義)、正式的法的淵源與非正式的法的淵源 、 當代中國法的正式淵源(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自治 條例和單行條例)、正式的法的淵源的效力原則(不同位階的法的淵源之間的沖 突原則、同一位階的法的淵源之間的沖突原則、位階出現交叉時的法的淵源之間 的沖突原則)、當代中國法的非正式淵源(判例、政策、習慣) 5、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法律部門(法律部門的含義 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公法、社會法與私法的 含義與區別、法律體系(法律體系的含義 研究法律體系的意義)、當代中國法律 體系(我國主要法律部門) 6、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的含義、法的效力的根據、法的效力范圍、法對人的效力 (法對 人的效力原則)、法的空間效力、法的時間效力 7、法律關系 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種類(法律關系的含義與特征、法律關系的種類)、法律 關系主體(法律關系主體的含義和種類、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法律關系的內 容(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法律關系客體(法律關系客體的含義和種類)、 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法律事實、法律事件與法律行為) 第八節 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的概念(法律責任的含義、法律責任的特點、法律責任與權力、權 利、義務的關系)、法律責任的競合、歸責與免責(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 法律責 任的免責條件)、法律制裁(法律制裁的含義) 考試要求: 了解:法的概念的爭議,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本質的基本觀點,法的定義, 法的價值的含義,法律規則的含義、邏輯結構,法律原則的概念與種類,法律權 利與義務的概念,法的淵源的含義,當代中國法的正式淵源,當代中國法的非正 式淵源,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的含義,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法的效力的含義, 3 法律關系的含義,法律關系的主體的含義與種類,法律關系的內容,法律關系客 體的含義,法律事實的含義,法律責任的含義,法律責任的免除條件,法律制裁 的含義。 理解:法的特征,法的規范作用與社會作用,法的局限性,法的價值的種類 (秩序、自由、正義),法的價值沖突及其解決,法律規則與語言的關系,法律 規則 與法律條文的區別,法律規則的種類,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的區別,法律 規則與 法律原則的適用,權利與義務的分類及相互關系,正式的法的淵源與非 正式的 法的淵源,正式的法的淵源的效力原則(不同位階的法的淵源之間的沖 突原則、同一位階的法的淵源之間的沖突原則、位階出現交叉時的法的淵源之間 的沖突 原則),公法、社會法與私法的含義與區別,研究法律體系的意義,法的 效力根 據,法的對人效力原則,法的空間效力,法的生效時間與失效時間及溯 及力,法 律關系的特征與種類,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法律關系的客體種類, 法律事件與 法律行為,法律責任的特點'法律責任與權力、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法律責任的 競合,歸責原則。 熟悉并能夠運用:法學的基本知識、概念,分析和評價有關的案例、事例或 者法條。 第二部分 法的運行 考試內容 1、立法 立法和立法體制(立法權限 當代中國的立法體制)、立法原則、立法程序(法 律議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的表決和通過法律的公布) 2、法的實施 執法(執法的含義、執法的特點、執法的基本原則)、司法(司法的含義司 法的特點及其與執法的區別、當代中國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則)、守法(守法的 含義與構成)、法律監督(法律監督的含義和構成)、法律監督體系(國家法律監 督體系社會法律監督體系) 3、法適用的一般原理 法適用的目標(可預測性與正當性)法律適用的步驟(確認事實、尋找法律 4 規范、推導法律決定)、內部證成與外部證成的區分 4、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法律推理的含義和特點)、演繹法律推理、歸納法律推理、類比 法律推理、設證法律推理 5、法律解釋 法律解釋(法律解釋的含義與特點、法律解釋的種類)、法律解釋的方法(語 義解釋、立法者目的解釋、歷史解釋、體系解釋、客觀目的解釋)、法律解釋方 法的位階、當代中國的法律解釋體制。 考試要求: 了解:立法和立法權限,執法的含義,司法的含義,守法的含義與構成,法 律監督的含義與構成,法律監督的體系,法律適用的步驟,法律推理的含義,法 律 解釋的含義。 理解:立法與法治,當代中國的立法體制,合憲性與合法性原則,科學立法 原則,民主立法原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原則,立法程序(法律議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審議、法律的表決和通過、法律的公布),執法的特點,司法的特點, 法律適用的目標,法律推理的特征,法律解釋的特征,法律解釋方法的位階。 熟悉并能夠運用:執法的基本原則,執法與司法的區別,司法的基本要求和 原則,內部證成與外部證成的區分,演繹法律推理,歸納法律推理,類比法律推 理,設證法律推理,語義解釋,立法者目的解釋,歷史解釋,體系解釋,客觀目 的解釋,當代中國的法律解釋體制,分析和評價有關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條。 第三部分 法的演進 考試內容: 1、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的各種學說、法產生的過程與標志(法產生的根源 法產生的主要 標志 法與原始社會規范的主要區別)法產生的一般規律 第二節法的發展與傳統 法的歷史類型的概念 法的繼承與法的移植(法的繼承的含義與根據 法的移 植的含義)法的傳統的含義 法律文化的含義 法律意識(法律意識的含義與結構) 5 法系(法系的含義 西方國家兩大法系的含義與區別) 第三節法的現代化 法的現代化(法的現代化的含義 法的現代化的動力來源 法的現代化的類 型)當代中國法的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與特點 第四節法治理論 法治(法治的含義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 法治與法制的區別)社會主義法治國 家的基本條件 考試要求: 了解:法的起源的各種學說,法產生的根源,法產生的標志,法的現代化的 類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條件。 理解:法與原始社會規范的主要區別,法產生的一般規律,法的歷史類型的 含義,法的傳統的含義,法律文化的含義,法律意識的含義,法的現代化的含義, 法治的含義,法治與人治的區別,法治與法制的區別。 熟悉并能夠運用:法的繼承的含義與根據,法的移植的含義,法系的含義, 西方國家兩大法系的含義與區別,法的現代化的動力來源,當代中國法的現代化 的歷史進程與特點,分析和評價有關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條。 第四部分 法與社會 考試內容: 1、法與社會的一般理論 法與社會的一般關系 法與和諧社會 2、法與經濟 法與經濟的一般關系、法與科學技術(科技進步對法的影響、法對科技進步 的作用) 3、法與政治 法與政治的一般關系(政治對法的作用、法對政治的作用)、法與政策的聯 系、法與政策的區別(意志屬性、規范形式、實施方式、調整范圍、穩定性與程 序性程度等方面的區別)、法與國家(法與國家的一般關系) 4、法與道德 6 法與道德的聯系法與道德的區別(產生方式、表現形式、調整范圍、實施方 式等方面的區別) 5、法與宗教 法與宗教的相互影響(宗教對法的影響 法對宗教的影響) 6、法與人權 人權的概念、法與人權的一般關系(人權與法律的評價標準、法與人權的實 現) 考試要求: 了解:法與政策的聯系,法與政策的區別,法與國家的一般關系。 理解:法與和諧社會,法與政治的一般關系,法與道德的聯系,法與宗教的 相互關系,法與人權的一般關系。 熟悉并能夠運用:法與社會的一般關系,法與經濟的一般關系,法與科學技 術,法與道德的區別,分析和評價有關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條。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